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戾太子重生-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了。

乌禅幕再一次被亲兵从死神手里救出来,他的脸上全是血迹,那是一个疯狂的汉军在重伤之后死死地掐住他的脖子沾上去的。如果不是他的亲兵舍身保护,乌禅幕已经死了几回了,现在,他身边的亲卫越来越少,黑暗中只能听到汉军如雷的喊杀声,在他的四周不断响起。

“大王!我们顶不住了,快点撤吧!”他的一个亲兵大声地提醒他,其实,他们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已经是奇迹了。

乌禅幕大口的喘着粗气,这个时候他才有时间观察一下周围的形势。两军已经完全混战在一起了,已经没有几个人骑在马上了,骑兵交锋在黑暗中演变成肉搏战。只是汉军无论单兵搏杀,还是数十人的相互配合,作战素质都远远强于匈奴人,所以这场胜负已经很明显了。

这时,在整个战场的外侧突然又响起了刺耳的号角声,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让大夏军运动到战场的两翼,现在,匈奴人已经被汉军包围了。

“撤!突围!”乌禅幕清醒了过来,这样下去只有全军覆灭,他还不想死,至少不想死的这样窝囊,自己跑来劫营,却被对方反包围,这不是送羊入虎口还能是什么?

乌禅幕此时才想撤已经晚了,如果李陵的部队一出现,他就撤军,那样的话汉军最多揪下他的尾巴,不过乌禅幕选择了迎战,这就是赌博,而现在,他已经输得血本无归了。

并没有多少匈奴人接到突围的命令,匈奴人撤兵的号角声在混乱的战场上并没有传得很远,即使有人听到号角声,也不一定能出去。

乌禅幕的亲兵好不容易把他架上了战马,周围的匈奴人也开始向他靠近,准备拼死突围。乌禅幕选择了东北角做为自己的突围方向,他知道大夏军已经运动到他的两翼,那么留在原地的必定不多。事实也是如此,李武在那里只留下一万西域步兵防守,毕竟汉军只有八万,要想围住五万匈奴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陵听到了匈奴人撤退的号角,他脸上不禁露出胜利的微笑,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即使对方突围成功,也会损失惨重,这五万匈奴人能逃出一万就很不错了。想到这,他命令身边的号兵:“吹号!把匈奴人缠住,不给他们逃跑的机会。”

随着汉军低沉的号角声再次响起,战斗更加激烈了,韩延年和曹宗督师猛攻,紧追不放,而李武也指挥大夏军放弃结阵,从两翼掩杀过来。乌禅幕绝望了,因为他正面的西域步兵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英勇,他们任凭匈奴人如何疯狂地进攻依然不退,他们的阵前倒毙了一批又一批的匈奴人。其实,并不是对方如何神勇,而是乌禅幕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所有的匈奴人都是依靠自己的本能在不断地冲锋。

乌禅幕看到身边倒下的一个个的士卒,心在滴血,他第一次想到了投降,他想用投降来结束这种单方面的屠杀。就在他考虑投降的时候,战场的东北角上再次响起了号角声,又一支骑兵投入了战场。

“完了,一切都完了。”

乌禅幕以为汉军的援军到了,完全丧失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可他身边的亲兵却提醒他:“大王,大王,我们有希望了,那是我们的号角声,是我们的援军!”

“我们的援军?”乌禅幕一听再次恢复了信心,他坐在马上仔细听着,终于听出来那是自己人,“对,对!那是我们的援军,命令全体冲锋!打败他们!”

来的的确是乌禅幕的人,那是他派去引开汉军骑兵的诱饵,本来他们引开李陵向东跑去,可结果他们转了一圈,发现鱼儿不见了,于是再次杀了回来,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才发现汉军的营地已经一片混乱,领头的匈奴将领虽然不明战场情况,可还是下达了冲锋的命令。这支匈奴骑兵的突然出现,打乱了汉军的部署,李陵和李武手中只要少数人马可以调动,而来援的匈奴骑兵足有两万。处于两只匈奴军队之间的西域步兵一下乱了阵脚,对付仓皇逃窜的乌禅幕还行,而对付两万匈奴骑兵则是万万办不到的。

乌禅幕终于得到了生的机会!

第73章 再次西征(14)

 当匈奴援军出现的时候,李陵也发觉情况起了变化,可是他一点劲也使不上,不过他很快就安下心来,这批匈奴骑兵不可能在如此混乱的战场上实施反冲锋,所以他们是不可能扭转这败局的。李陵知道已不可能全歼包围圈中的匈奴人,于是下令随后掩杀。

乌禅幕总算突破了西域步兵的防线,他已管不了那么多了,立即下令向北撤退,借着黑夜的掩护逃过了汉军的追杀。

经过了一夜,汉军的营地才恢复了平静,汉军及其联军伤亡六千,而死去的匈奴人接近十万,其中乌禅幕的骑兵两万多人战死,数千人被俘,剩下的都是那些被汉军抓回来的匈奴人,他们都是丧生在交战双方的马蹄或马刀之下。

都赖水河一战是匈奴人精心准备的一次偷袭,可结果却是汉军大获全胜。更重要的是,在匈奴人中间开始流传着有关汉军屠杀匈奴人的事,从开始数万人丧生在混乱的战场,变成汉军一夜之间屠杀了数十万留在都赖水河谷的匈奴人。结合前段时间匈奴人在卑阗城的屠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是汉军有意在报复,汉军要杀光所有的匈奴人。

乌禅幕在偷袭失败后再也不敢留在都赖水河谷了,不仅是他的兵力不足,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失去了再战的勇气,他现在意识到,汉军是真正的魔鬼,匈奴人中间流传了二十多年的神话都是真的。乌禅幕离开了都赖水河谷,他带着手下和自己的族人先向北,再向西北进入阿兰国的地界,随他一起离开的还有十来万惧怕汉军的匈奴人。匈奴人苦心经营二十年的都赖水河谷再次变得凄凉,在这里生活了多年的匈奴人要么被汉军带回了恰奇城,要么跟随乌禅幕进入了阿兰国,留下的已是寥寥无几。

五月末,都赖水河之战的消息传到了康居的北部,张全接到的是李陵的军报:都赖水河已平,歼灭乌禅幕的主力三万,抓获匈奴部众十多万,正在押往恰奇城的途中,另有近十万匈奴人被杀,余者逃往阿兰国。

张全立即命人将这一捷报通告全军,以振奋全军的士气,一扫匈奴人屠城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汉军相反,当乌师庐与赵能等人接到这一消息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封锁消息,以免全军上下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全而造成军心涣散。大单于乌师庐、自次王赵能、军师卫律、右贤王都隆奇和左贤王屠耆堂五人聚在一起悄悄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乌师庐用询问的语气问赵能:“现在是时候与汉军决战了吧?”乌师庐带着二十五万主力一直跟在张全的后面,看着他一个个地拔掉匈奴人的据点,却一直不敢决战。

赵能没有回答,而是转过脸来看了看卫律,问道:“军师的意思呢?”

卫律也有点犯难,以人的智慧对付这里的游牧部落还行,如果是对付汉军,他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把握,卫律用手抓了抓脑袋想了想,然后说道:“最好再等等,现在决战时机不成熟。”

“还等?”一旁的都隆奇急了,“我们已经等了快一个月了,跟着汉军屁股后面原地打转转,再等下去我就要疯了。”

屠耆堂原来也不赞成现在决战,可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如果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都赖水河谷丢了,自己的亲人下落不明,那军心可就全完了。到时候,不用汉军来打,我们几个都会被手下给撕碎的。”

乌师庐也点头同意:“是啊,再不打,我们自己就要乱了。”

卫律安慰大家:“再等等,再等几天,我们会有机会的。”

卫律嘴上说让大家再等等,可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等什么,但他知道现在绝对不是决战的好时机,对他一向信任的赵能再一次表示支持,而对赵能言听计从的乌师庐也只好点头同意。

不过仅仅过了二天,卫律就等来了机会,一份急报送到了乌师庐的手中。

“什么?咸海边的布里沙草场出现汉军骑兵?你不会看错?”乌师庐不相信汉军会跑那么远。

“小人没有看错,的确是汉军,至少有四五千人。”赶来报信的是咸海边上一个匈奴部落头人的儿子。

“布里沙?没理由啊,他们怎么会去那儿?”赵能实在想不通,汉军会跑到千里之外的咸海边上去。

“布里沙?”卫律念着这个名字感到十分熟悉,他很快就从记忆里找出了问题的答案,“我明白了,他们去那儿是为了救一个人!”

“救一个人?谁?”乌师庐一脸的茫然,他对只见过一面的苏武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赵能也不记得了,他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卫律,卫律见他们两个都忘了,只好说道:“如果我没猜错,他们去那儿是为了救苏武。”

“苏武?”经卫律的提醒,赵能想起来了,苏武的确已经在布里沙那里待了十年了,如果不是为了他,汉军不会派出几千人冒险深入到咸海边上的。赵能看了看卫律,问道:“军师,你是不是又有了什么好的建议。”

“呵呵……”卫律难得笑了几声,“几千人跑到我们后方去,如果我们不好好送送他们,岂不是怠慢了我们的客人?”

乌师庐好象也明白他的意思了,说道:“送送他们?嗯,对,是该好好送送他们。不过,应该怎么送呢?”

赵能没有完全想好,于是他看了看卫律,说道:“这就要看我们军师安排了。”

卫律站起身来,对二人说道:“大单于,自次王,如果属下没有猜错,我们前面的这些汉军一定是来接应他们的,所以他们一直在这里打转转。”

乌师庐点了点头:“嗯,对,对!有道理,还有什么?”

“虽然我们知道了他们的意图,但属下还是不主张与他们硬拼。我军的实力是在他们之上,但他们都是汉军的精锐,士气正盛,此时决战于我不利。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消灭绕道布里沙的这伙汉军,他们人数不多,只要我军集中兵力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消灭他们。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汉军解救苏武的计划落空,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击汉军的士气。二十年来,汉军几乎没有败绩,如果有一支军队全军覆没的话,那对他们的打击可想而知。”

“言之有理,可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现在在什么位置上?要往哪儿去?怎么找?”

第74章 再次西征(15)

 乌师庐不知道这支汉军的行踪,卫律当然也不可能知道,不过他有他的办法,卫律对乌师庐说道:“不妨。从时间上来推断,这伙汉军应该正从布里沙草场赶到纳赫沙城这里来,与这里的汉军主力会合。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大单于率领主力继续保持现在这种态势,跟在汉军后面打转转,以迷惑汉军,同时派出一支精兵绕到他们的西边,先一步找到这股汉军,然后快速消灭他们。”

乌师庐还没表态,赵能先点头说道:“军师此计很好,我看就让左贤王率领五万人马先行出发,不过他们的行动一定要保密,不然就有可能被汉军两面夹击。”

三个人商议已定,立即找来屠耆堂,让他领兵绕行,而乌师庐和赵能依旧率领主力跟在汉军的后面,就好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此时,张全也在和李锋、郝平山进行着商议,张全提醒郝平山:“我们已经转了半个多月了,按照行程,他们就在这几天就回出来,你多派点人打探消息,千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