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明-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金崛起以来,大明为了镇压它而积天下之物力于辽东一隅,委实是非同小可。只要能保证广宁不失,那么大明的物资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个重镇——辽东硕果仅存的重镇。而控制广宁镇的人,实际也就控制了大明半数的国库支出。

随着后金的步步紧逼,明军在辽东一次次大败,朝廷和大明天子也意识到应该让武将掌握更多的权利。黄石记得孙承宗就是一个大声疾呼要“重将权”的人,而历史上朝廷也一点点放权给武将,这最终造成了辽东武人集团和辽西将门世家的藩镇化。

天启信用魏忠贤、崇祯政治智商极低,这些是黄石才知道的历史脉络。而天启、崇祯两朝军方的实力也确实不断壮大,黄石记得历史上,辽西武人集团到了明朝末年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独立藩镇。

三点相结合黄石得出了一个确定无疑的推论:只要广宁不失,掌握广宁镇的武将就可以拥有大明最强大的部队。而且这个人将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把这支部队私家军化,成为只知将领不知朝廷的武力。

第一步就是守住广宁,黄石交给孙得功的两份报告都有水分,区别不过是哪份更大一些罢了。经过黄石核实,刨除这次出兵携带的武器外,广宁军库存的火炮竟然还有二百门之多,其中重炮就有四十门。

检查城防的时候黄石发现重炮还没有被搬上城楼,这当然让黄石非常惊奇。

历史上第一次将重炮用来守城是袁崇焕。宁远刚收到重型野战炮的时候,守军甚至建议扔掉重炮,理由是既然不打算野战,那么重炮根本没有用!

虽然不知道这段历史,但是黄石也立刻意识到广宁实际上是可以坚守的,镇江之战让他见识了后金的各种攻城手段。他毫不怀疑在重炮的轰击下,无论是望楼、梯塔还是土山都不会有什么机会,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后金还是大明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后金对此战术毫无准备。

意识到广宁可能防守住以后,黄石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这场防御战中捞取最大的好处了。

黄石的通盘计划就是等孙得功发难,然后杀了孙得功取信王化贞这个白痴,利用二百门火炮防御后金攻势。防守几天就可以了,对此黄石也非常有信心,蒙古的援军也正在星夜赶来,历史上就是他们挡住了后金对熊廷弼军的追击。

此外,毛文龙现在也正在动员全军,强攻镇江窥视建州,黄石记得是努尔哈赤亲率精骑赶回,才把毛大游击队长再次赶跑。后金能浪费在广宁坚城下的时间并不多,他们正处于三面作战的境地。

即将发生的沙岭惨败会震惊全国,无论是王化贞为了推卸罪责,还是朝廷为了振作人心,都需要树立一个英雄,黄石只要扮演好这个救世主角色,荣誉和地位会接踵而来。

他今天去见熊廷弼的个人目的,就是向着这个目标迈进,想到孙得功拱手送他一个取信熊廷弼的机会,黄石忍不住浮起得意地笑容,这家伙还真是愚蠢啊。

“大人,这么做不太妥当吧。”金求德突然说话打断了黄石的思路。

黄石诧异地看了金求德一眼:“什么?什么不太妥当?”

金求德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地大声说:“属下以为,大人叫属下而不是叫杨炉火陪大人去见熊经略很不妥当,属下还以为大人只叫属下一个人陪大人去更不妥当。”

黄石猛地勒停了马,金求德一下子从黄石身边冲了过去,转个圈又跑回来后立刻滚鞍下马,站在黄石的马前。

黄石看着金求德被火光映照得忽明忽暗的脸,冷冷问道:“为什么不妥当?你说说清楚。”

“回大人,”金求德沉声回答:“属下以为,大人就算防备孙得功,也不该做得如此明显!”

(第01节完)

双手辟开生死路 第02节

就算一个霹雳打在黄石眼前也不能比金求德这话让他更震惊了,他的手忍不住一直摸向腰间、握住了佩刀。

金求德像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一样,直直挺着身,右手把火把高高举起:“大人,属下斗胆,想猜测一下大人的用心。猜测很长,属下自然不敢要大人确认对错,只想请大人听属下把话说完。”

金求德担心黄石误解他是要套话,所以告诉黄石不用说话,只用听他一个人说就可以:

黄石的戒备微微放松了一点儿:“你说。”

“上次属下说送礼那件事,大人突然就暴怒要责罚属下,属下事后仔细思索,自认为没有说错什么让大人如此愤怒。其后大人突然对属下恩宠有加,属下细心观察大人对属下的态度,和对其他亲兵的态度明显不同,也就是大人的亲信赵慢熊能相比,属下感激之余也有些奇怪。大人的亲兵都是孙得功挑选的,大人对亲兵很好但是并非信赖,对属下和赵慢熊则有所不同。”

这周围的人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可是真不少啊,黄石不禁有些担心其他亲兵是不是也注意到金求德说得这些东西。

“所以属下当时就怀疑大人是防备孙得功,这样一切都可以很好地解释。后来大人和孙得功定亲,属下还以为是多虑了,但是大人去私会孙小姐后,属下却起疑了,孙小姐是大人正妻,这私会的事情定然是能瞒就瞒。但是大人却不介意杨炉火透露,甚至是有意纵容杨炉火透露给大家知道。”

算计被看破的黄石忍不住叫道:“我没有纵容杨炉火说我和孙小姐私会,我什么时候告诉过你们我和孙小姐私会过?”

“大人明着是没有,只是说大人替那三个亲兵出气了,但是稍加追问,谁还不知道大人和孙小姐私会了呢?大人对属下们一直很好,孙小姐要是嫁过来,她的丫环十有八九也是我们二夫人。大人无缘无故就往自己夫人和二夫人身上泼脏水,要说这里面没有特别原因,属下是断然不信的。”

金求德的话让黄石哑口无言,虽然全身披挂处于黎明前的漆黑中,黄石却有一种全身赤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感觉。

“属下以为解释只有一个:就是大人想让亲兵和埋藏在大人亲兵中的孙得功密探认为大人和孙家的关系牢不可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人可能并不认为一定会和孙得功结亲,所以随便大家怎么想孙小姐都可以,大人内心深处本也不在乎。”

“你不担心你猜错了么?”黄石嘶哑地问道,金求德最后的一点分析真是绝妙,称得上是在对黄石的潜意识进行揣摸了。

“大人说得不错,孙小姐私会这件事情,确实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杨炉火嘴巴不牢靠,所以属下离开镇武堡前还不确信这些分析。可是大人却挑属下而不是杨炉火跟随行,属下就此再无丝毫怀疑。如果大人真的信任杨炉火,并和孙得功豪无间隙,那么今天还是应该杨炉火陪大人去见熊经略,因为熊经略……”

“停。”黄石清楚金求德下面要说得话,熊廷弼对孙得功的不满已经是广宁军众所周知的事情了。熊廷弼总说孙得功是个小人,如果黄石想对熊廷弼告黑状的话,确实有把不安全的人支开的必要。

黄石把面前的人反反复复打量了很久,感觉自己真实小窥了天下英雄。不过这个人既然敢说这番话就说明他至少不是孙得功的沙子,黄石自我安慰了一番,然后清清喉咙说:

“你说得很好,非常好。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告诉我为什么要信任你,说不出来就自己掏刀子抹脖子吧。”

“大人缪赞了,属下能看破大人的布置,是因为属下根本不信任大人,对大人一直心存怀疑。”

这话又如同一个霹雳打在黄石眼前,他虽然明白金求德的话,但是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他说出来的话声音嘶哑又低沉,几乎不像活人说得话:“你是孙得功派来监视我的人?”

“是,大人明鉴。孙得功命令属下注意大人和身边亲兵的一切可疑行为,属下前些日子说得话也是孙得功的安排,命令属下以此取信于大人。”

“应该不止你一个密探。”黄石下了判断。

“肯定不止属下一个。”金求德也斩钉截铁地回答。

金求德只是一个密探,孙得功不可能告诉他其他密探的人名,所以黄石也不打算白费力气问这个问题。

黄石没有追问金求德知不知道其他的沙子,这个举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金求德看到黄石在瞬时的震惊后就能做出准确地判断,也不禁露出一丝佩服的表情。

黄石的行为让金求德确信自己的眼光不错。如果他刚才缺乏信心,非要确认上一句,那么金求德就会认为此人也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用来向上爬的梯子罢了。

“所以你现在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你要背叛孙得功,为什么你不会背叛我?”

“因为大人是属下见过的最有雄心的人,大人也是属下见过的罕见的一个能白手起家的人。”金求德知道就算他出卖黄石,孙得功也不会让他做千总。

孙得功是世袭的武将,夹带里面有的是亲朋故旧,提拔的人大多是亲戚,而黄石身边一个亲信没有,所以金求德最后还是选择了黄石。

“大人,属下相信大人前途不可限量,而大人需要无数走狗才能在这条光荣荆棘路上奋勇前进。而属下自信才能决不只是一个密探。属下非常有能力,一定能证明给大人看;属下一定会是大人最得力的走狗的。”

金求德令人畏惧的野心从他的话语中迸涌而出,和黄石心中澎湃的野心交相辉映,它们之间发出的巨大共鸣声让黄石松开了紧握腰刀的手,这共鸣让黄石终于点下了头。两个野心勃勃的男人在荒野里对望着,感受着彼此对权势的饥渴欲望。

“你的野心——”黄石说到一半就停顿住了,他寻找着适合的词汇来形容:“令人激赏。”

“确实是野心,天下人都认为野心是一个不好的词,但是大人不是、属下也不是俗人。”

正如圣经所说:只有魔鬼才能认清魔鬼。暗中窥视黄石的金求德终于被目标身上的同类气息所吸引,而黄石在此刻也因为同样一种吸引力而接受了这个同类。

“你不知道我的野心有多大,那是你难以想象的。”

“只要是夺取天下,属下就誓死追随!”

(第02节完)

双手辟开生死路 第03节

历史上元末明初有两个很有名的和尚,一个自然是明朝开国太祖,另一个就是姚广孝,姚和尚信奉的就是屠龙术,所谓屠龙术就是杀皇上造反的学问。

路上黄石和金求德聊过后,发现这也是一个屠龙术的钻研者。金求德是苏州人,家境还不错。但是脑子里就是有一个执著的信念:他就是为了扰乱大明天下而出生的。

自古有言,中国三百年一大劫,大乱方能大治。从后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这是农业文明发展到了后期,人口压力让社会不堪重负,王朝也因为机构腐化和制度僵化而失去生命力,两相交逼导致王朝倾覆。

这个时代的人当然没有这个认识,比如这个金求德就莫名其妙的认定自己就是应劫而生的,从小就勤练武艺、骑术,这些他富裕的家庭也能提供。不过到了十六岁以后,金求德就开始把信念付诸行动,竟然离家出走跑去了两淮。

金求德认定“人心思馒头”,所以企图散发馒头招募一批饥民来组织基本武力,不想他才开始行动就被地方豪强抓住,送到官府告了他一个图谋不轨。这差点没有把他全家吓死,因为这个罪名坐实了可不是一个人能担的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