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明-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村长趴在地上,用恭恭敬敬地语气解释说,后金方面早有有命令,村子的壮丁私逃,村长要被处死。如果全村私逃,就要把村民地祖坟开棺作为惩罚。村长像保护祖宗坟墓,所以恳请黄石让他留下,好给后金政权一个泄愤的对象。

“草民本来也没有几天好活了。”

其他的老人也都跪在地上说:“将军,我们祖宗的墓地都在这里,村子没有了,也不会有人上坟扫墓了,我们至少要把坟头留下,等王师回来的时候,也让孩子们有个地方上香。”

“请将军照顾我们的子孙了。”十几个老头一起边磕头,边叫嚷着。

周围的村民都停下手里的活往这里看,很多士兵也露出不忍的神色。

黄石愣了很久,突然开口大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不要你们迁居了。”

他冲着上百村民喊道:“我很快就走,你们都留下吧。”

村长吃惊地抬起头:“可是将军有军令在身。”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黄石仰天长笑了一声,心中一下子豁然开朗:“我乃大明武将,不能守土安民,岂能再强人所难?”

“走。”黄石把手一挥,说走就走。

村长送上了四十石粮食和五头猪,黄石下令只拿走二十石粮食——什么都不拿就没法跟部下交待了。

离开以后,金求德偷偷问道:“大人可是担心这些人会记恨我军,把老人死去的帐记在我们头上。”

“不错。”黄石叹了口气。

赵慢熊也瞧准一个机会,私下问黄石:“大人是觉得二、三百石粮食也不多,还不如用来收买民心么?”

“不错。”

杨致远也趁左右无人的时候问他:“大人是可怜那些老人么?宁可我军苦一点也不让百姓吃苦?”

“不错。”

只有贺宝刀大声嚷嚷:“不愧是大人,我大明王师当然要保境安民,更要早日反攻辽东。”

“将军——将军留步。”军队有些丧气地走了两里,背后远远传来喊声,黄石回过头停了一会儿,看见四、五个人举着火把追上来。

为首的是一个刚才见过的老头,他气喘吁吁地赶来,跪倒在地就又开始磕头——平民见了官身好像也只有这一种礼节了,那老头上气不接下气地问:“敢问将军高姓大名?”

出于保密的需要,黄石下令士兵不许偷漏自己的名讳,所以这村子里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就在他迟疑的时候,那个老头又补充说:“将军高义,鄙村上下同感大德,敢请将军留下字号,也好为将军祈福。”

“哈,为我祈福?”黄石闻言发出一阵狂笑——撒谎也不要这么假吧,他反问老者:“你们不怕建奴屠灭全村么?”

老头跪在地上也不辩解,只是向身后四个青年一指:“将军,这几个孩子一定要跟将军走,我们就当他们死了,明天村里就给他们挖坟。”

“如此……”黄石端详了这些人一会儿,明白村子里是想偷偷为自己立个长生牌,一个村子里都有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这四个人的消息要是走漏了全村都要倒霉。

这样黄石也就不好辜负这些苦命人的一番好意了,他沉吟了一下朗声说道:“本将乃是辽东都指挥佥事、东江游击、长生督司黄石。”

“黄将军!”几个村民一起发出大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让黄石惊了一下。

几个村民同时露出不能置信的表情,还是那个老者颤声问道:“将军可是威震广宁的黄石黄将军?”

身边的官兵听到这话后也顿时都挺起了胸膛,脸上也全露出不可一世的神情。

黄石原本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头已经这么响亮了,他微笑着回答:“正是本将,现在平辽总兵毛文龙毛军门帐下效力。”

“久闻将军忠义无双,武功盖世,今日能见到将军尊颜,真是老朽祖宗积德。”老者表情严肃,恭恭敬敬地说道:“这几个孩子能跟着将军,真是他们的福气啊。”

黄石把目光转到那四个年轻人身上:“你们叫什么名字?”

四个人互相看了几眼,突然有一个人跪倒在地一下下磕起头来——又磕头了:“小人无名无姓,斗胆请黄将军收入府中。”

另外三个也猛醒过来,一起磕了几个头:“小人们也无名无姓,情愿入黄家为奴,请将军收留。”

老头听了也连连点头:“黄将军,他们在祖籍上已经是死人了。”

黄石愣愣地说不出话来,几个人还以为他不答应,又叫了起来:“小人们做牛作马,绝无二言。”

说话间又有两个人牵了一头牛和一条驴过来,背上还放着几件农具和大捆的干草,他们见了这架势都等在旁边。

赵慢熊蹭到身后,低声对黄石说:“大人,属下觉得不错。”

“那好,你们就是我黄家的人了。”黄石点点头。

四个人还是没有爬起来:“请家主赐名。”

这番变故让黄石觉得头老老大,现代教育让他对这种场景非常不适应,名字一下子想四个更是做不到。

幸好赵慢熊又给他解围了,在黄石耳朵边立刻说了四个名字:“黄大,黄二,黄三,黄四,按年龄给。”

这也行?太开玩笑了吧?黄石犹豫着对四个送上门来的家丁说了。

不料四个人却一齐欢呼,又是一通感恩:“小人们谢过家主。”

那个老头露出了残缺不全的牙齿,呵呵笑着对几个后生说:“你们真是有福气啊。”

牵着牲口过来的两个村民也连声祝贺,老者解释说村子很小,所以只有这一点能东西能孝敬朝廷王师。

黄石谢了一句,就命令拉上牲口,带着四个青年离开了——“我还是不够了解明朝,也不够了解封建社会。”

这次黄石带三百士兵来,是怕东西太多人手不够,结果辛苦了一夜,带回的东西微乎其微。不过军队在归途中气势却愈发高涨,就如同打了场大胜仗一般。

(第09节完)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10节

虽然边军中发配犯众多,但是辽人还是占大多数,至于东江军更多是辽东子弟,村民的无奈他们感同身受,眼下食物既然不算很缺乏,就更是一致拥护黄石的决定。

手下有几个将官虽然各有心思,但是既然黄石的决定得到了士兵的广泛支持,那他们也就从自己认可的方面来理解了。黄石现在越来越感觉自己有点“王八之气”了,士兵和将领表现得越来越尊敬,手下也不太敢再质疑自己的命令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利大于弊。

或许复州并不知情,但是黄石的名字还是在附近迅速传播开,附近的村子很多都偷偷送来些粮食和物资,更有些血气方刚的辽民跑到南、北信口,向救火营巡逻队表示要投军。

这样陆陆续续黄石也收集了快二百辽民,而且还都是青壮。李云睿也向黄石报告,情报工作也变得顺利起来,不少村民都和东江军暗通消息。长生岛的情报网渐渐铺开,经过和李云睿商议一番后,黄石严禁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地下工作者们不可以主动偷袭后金的巡逻队——不然黄石担心会有助于后金情报工作的改善,也会让后金对长生岛的地下势力有所觉察。

另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黄家主发现他的家庭规模迅速扩大,一个月后一个新投入的家丁就被起名叫黄三六。和现代人的看法不同,这些毫无血缘、姻亲关系的家丁都被长生岛视为理所当然的黄家人,是属于黄家的一份子……

“这禁海令真是毒辣啊。”黄石又一次巡视领地,忍不住对身边的洪安通大发牢骚。

九月以来,黄石一直想找机会偷袭后金巡逻队,但在禁海令面前,黄石获得情报总是很不及时。而且偷袭后金部队要深入陆地,这也大大增加了出击的危险,毕竟黄石没有几匹马。

最后就是收集人口和物资,据说有些投奔他的壮丁,半路就被后金捉了去,而每次找个村庄都要走上十几、二十里路,所以想劫后金征粮队也很困难,一网打尽做不到,不一网打尽就来不及逃回大海。

“大人不是曾在张盘大人面前讲过破解之法吗?”洪安通很不解地问,他身后是二十个黄家家丁。

各千总都不想要黄石的家丁作手下,说什么不好管理,所以黄石只好组建了家丁队。他把多余的亲兵都打发出去做把总,只留下张再弟和洪安通管理他的家丁队,那些家丁私下称呼两个人为洪管家和张管家。

黄石笑道:“不是破解,是说禁海令愚蠢。”

“那大人怎么又说禁海令毒辣。”洪安通更不解了。

“战略上愚蠢,战术上毒辣。”黄石被问得有点手忙脚乱。

“战略?战术?”洪安通很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是的,我以后会找机会给你们讲,现在你们还理解不了。”作为亲兵的洪安通当然是黄石的心腹,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其他长生官兵,都认为他将是黄石未来的军官、战将。洪安通自己也很有觉悟的向着着个方面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向黄石学习治军的知识。不过黄石觉得战术的革新更急迫一些,先灌输些战术知识给洪安通也更有用。

在黄石苦于装备不足的同时,辽东明军自七月开始的反攻还在继续发展,攻势不断向辽地内部发展。

天启二年十月,东江张盘誓师旅顺,旅顺东江军吸纳大批溃兵装备,已经是毛文龙手中的一支劲率,因此毛文龙对旅顺军寄予厚望。

张盘也不负毛文龙所望,轻松击溃南关、金州附近的后金守备部队,并随即攻克辽南的永宁堡,在纬度上已经前出黄石的长生岛以北,一路上辽东百姓蜂起拥戴。

受此鼓励,十月底,毛文龙在东江杀牛祭旗,准备亲自出征,目标就是他最熟悉的横江、宽甸地区。

毛文龙上次奇袭镇江后就试图打通险山堡进入宽甸地区,这次他故技重施,一边加紧收买地方汉军,一边联络以前有过接触的地方势力。

而同时后金也开始做出反应,在毛文龙出兵朔州的同时,后金正篮、正白和镶红旗集结南下,复州守军也出兵策应,试图围攻张盘的旅顺军。

张盘在强敌面前,只好放弃了永宁堡,把附近百姓迁回旅顺,后金军一直追击到南关,张盘层层阻击,终于安全把军民撤回旅顺。

不知道辽南战事的毛文龙此时还在北上,赶到朔州后毛文龙集结了五个营、七千士卒,号三万,把兵锋指向了横江、宽甸地区,意欲直捣建州。

东江军主力轻松扫荡了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然后通过宽甸地区攻克新奠堡,叆阳堡。在辽东明军试图拔除孤山堡攻入建州的时候,几千后金援军急速通过连山抵达草河堡。

草河堡位于叆阳堡西面三十里处,这样明军为了保卫退路和粮道不得的掉头接受会战,后金军和明军在酒马吉堡和叆阳堡之间展开野战,激战三日后不约而同地同时撤兵,双方都在事后宣称自己取得了重大胜利。

天启二年的明军攻势到此就基本结束了,但是东江塘报发到长生岛的时候,全岛明军顿时一片沸腾。虽然明军上下都知道本军最终被逼退,但这是自萨尔浒战役后,万人以上规模野战中,明军第一次全师而退,第一次不分胜负。

虽然辽东明军已经退入宽甸地区,但后金军也退回草河堡,这意味着后金也蒙受了相当的损失。不过既然黄石知道后金军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所向披靡,那他的兴奋其实也很有限。

而东江其他军官没有这种觉悟,辽东明军上下都被巨大的成就感充满,连毛文龙自己也开始头脑发热,东江军收复宽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