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徒-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见审食其和曹无伤兴冲冲的赶来,一进门就叫嚷道:“阿阚,你今天没有去,真的可惜了。”

刘阚懒懒的靠在廊柱上,眼皮子都不见动一下,“有什么可惜?”

“你知不知道,咱们这位新来的县长,是什么人?”

刘阚奇怪的说:“男人、女人?除此之外,总不可能是不男不女的人妖吧。”

“人妖?人妖是什么样子?”

“人妖就是……”刘阚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于是眼睛一瞪,把话题岔开道:“这个回头在和你们解释。其哥,无伤大哥,你们倒是和我说说,那新任的县长,是何来历?”

按照秦制,县在郡之下,有‘令’‘长’之分。

县城有万户人家以上,被称为令,也就是县令;如果不足万户,则被称之为长,名为县长。

沛县在籍记录的,共八千户。

故而这新来的父母官,只能叫做县长。不要小看这问题,依照秦制,这官位称呼绝不容出错,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刘阚见审食其和曹无伤二人都很兴奋,也忍不住好奇的询问起来。

“铁鹰锐士!”

曹无伤两眼放光,语气中带着一种钦佩之意说:“新来的县长,出身铁鹰锐士。随行还有三十名铁鹰锐士……阿阚,是铁鹰锐士啊!老秦国最精锐的人马,据说整个老秦国,只1600名呢。”

“铁鹰锐士?”刘阚疑惑的看向审食其。

审食其很无奈的摇了摇头,“阿阚,我看你以前是练武练的傻了……居然连铁鹰锐士都不知道?”

“我还真不清楚。”

审食其坐下来,向刘阚解释道:“最早期,铁鹰锐士又叫铁鹰剑士,整个老秦国也不过百余人而已。后来司马错成了秦国的上将军……你知不知道司马错是谁……哦,知道就好。司马错保留了铁鹰剑士的简拔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铁鹰锐士,号称是七国四强勇之一。”

“七国四强勇?”

曹无伤一旁插口道:“所谓七国四强勇,是指的七国之中最能战的四大精锐人马。有吴起所创的魏国武卒;赵武灵王设立的赵国胡刀骑士;齐国稷下技击骑士;还有就是刚才说的铁鹰锐士。

魏武卒已没落,胡刀骑士和技击骑士也都荣光不在。

昔年四大精锐人马,如今只剩下铁鹰锐士。据说这铁鹰锐士的选拔尤为严格:下马步战以超越魏武卒为准,上马骑战需比肩匈奴胡骑。除了吴起训练魏武卒之法,人手一矟,负二十支长箭和铁胎硬弓,携带三天军粮,还要配上全副甲胄,扩身短剑,精铁匕首,牛皮盾牌。

加起来,总重在130斤左右【注】。”

刘阚一怔。按照曹无伤的说法,这秦军铁鹰锐士的训练方法,倒是和后世部队中的负重越野相似。不过一百三十斤……刘阚想了想,若是放在自己的身上,想必也能够顺利通过吧。

曹无伤说:“这只是第一关,而后还要有较技、比武淘汰;接下来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精通各种阵势,并且能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结阵而战;再接下来,还要再进行比武。

如此一波一波的淘汰下来,老秦新军组建时,共二十万人。

但是成为铁鹰锐士的,只有1600人。并且在这以后,人数就保持在这个数字,不再增加。”

唔,听起来,有点像后世特种兵选拔的味道了。

不过刘阚的心里,却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另一个疑问。

“无伤大哥,这铁鹰锐士的训练之法,你是怎么知道的?按道理说,这些事情一般人可不好打听出来。”

曹无伤嘿嘿笑了。

审食其压低声音说:“阿阚,其实在咱这沛县,有能人。城南有一人名叫唐厉,乃是魏国人唐睢的孙子。

你不会不知道唐睢是谁吧!”

审食其看刘阚那瞪大了眼睛,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模样,就知道他一定是不清楚唐睢是什么人。

果然,刘阚很尴尬的点了点头。

审食其和曹无伤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头叹了口气。

曹无伤说:“阿阚,你真是练武练的傻了。

那唐睢,是唯一一个敢直面顶撞,而且威胁秦王政的人。秦王政对他,也是非常的赞赏。

当年秦王政欲以五百里之地换取安陵。但是安陵君却不愿意,于是派遣唐睢出使秦国。

秦王见换不得安陵,就恼羞成怒说: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天子之怒?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睢却回答:那大王知不知道什么叫布衣之怒?”

刘阚猛然啊的一声,瞪大了眼睛说:“可是那以头抢地耳?”

“咦?”审食其笑道:“你居然听说过?”

刘阚激动的说:“唐睢是不是说:专诸之刺王僚,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

这一段文章,刘阚怎可能没有听过?

那还是他在初中时学到的课文,虽然时间久远,可由于文辞激昂,所以记忆深刻。特别是他刚才背诵的一段,更至今都没忘记。唐睢,难道就是那位布衣之士,连秦王都很尊敬的人吗?

审食其诧异道:“你还真的知道啊!不错,唐厉就是唐睢先生的孙子,从小熟读武卒训练之法。无伤和唐厉的关系非常好,两人经常一起切磋。不过知道此事的人,并不是非常的多。”

原来如此!

魏国和秦国之间交锋无数次,所以唐厉对铁鹰锐士了然于胸,倒也不足为奇。

这样说起来的话,唐厉和曹无伤怕都是练兵的好手。只是不晓得为什么,居然是默默无闻。

曹无伤?

刘阚看了一眼正兴奋不已的曹无伤,心里面却在寻思着,这家伙应该也会名留青史吧……

审食其说:“我看那个新来的县长,恐怕不简单。”

曹无伤撇了审食其一眼,“废话,铁鹰锐士啊,当然不简单了!”

“不,我是说,铁鹰锐士乃秦王亲卫,若非有大事,怎可能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怕是有所图谋吧。”

刘阚一蹙眉,“萧先生不是说,秦王要东狩吗?”

“取消了!”

审食其说:“我听萧先生说,东狩已经取消了……只是既然取消了东狩,铁鹰锐士又为何而来?”

刘阚一听,也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是啊,沛县是个偏远之地,堂堂铁鹰锐士,为何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如果说是为了秦王东狩扫清障碍,那倒也说的过去。可现在秦王既然已经决定不再东狩,那铁鹰锐士的出现,就有点不同寻常了。更重要的是,新任的县长还带来了三十名铁鹰锐士,意义更加不一般。

难道说……

刘阚猛然灵机一动。

泗水郡的位置非常重要,勾连南北。历史上,秦始皇曾征讨百越,难道说这任嚣前来,是为了这件事而做准备吗?

如果是这样,自己又该从中谋取怎样的好处呢?

第十五章 … ~更卒~

任嚣不愧是铁鹰锐士出身,做起事更雷厉风行。

秦虽已消灭六国,但是六国士人,并不愿意和秦配合,更不要说来帮助秦国治理地方政务。

任嚣从咸阳带来了三十名铁鹰锐士,依然感到捉襟见肘。因为在他的手中,没有文吏,这也使得秦国的政令,很难推广开来。没办法,秦国本身的官吏就非常紧张,加之秦律严苛,对于官员的选拔更是有律法限制。这种人手缺乏的情况,不仅仅在沛,其实于各地都一样。

但任嚣自有他的主张。

所谓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任嚣用十天的时间,从沛县本地选拔出了县衙配属的官员出来。

这由不得你不干!

朝廷征召,若你敢拒绝的话,就会立刻遭受处罚。六国已灭亡,你不为秦国效力,莫非心存反意?

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任你是什么来头,也要乖乖的听命。

萧何也是如此。他在沛县的名气不小,也是任嚣第一批征辟的从员,在府衙中担任长吏。

不过,这个长吏可不是咸阳所承认的官职,而是作为任嚣的幕府而存在。

萧何即便是不愿意,也只有屈服的份儿。在私下里,他对审食其等人说,那任嚣绝对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手腕极其强硬,沛县南城一楚国遗族因不愿效命,被任嚣当场格杀。

那意思非常的简单:要么为我效力,要么就去死……两条路,任你们选择。

楚人刚烈,可也不是傻子,硬着头皮去和任嚣蛮干。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只有选择屈服。

当刘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越发的肯定:任嚣来沛,另有图谋!

果然,在任嚣抵达沛县后的第十五天,天气变得格外炎热。往年这个时候,雨水非常充沛,可是今年的雨水,似乎变得少了很多。不过相对而言,比起后世那糟糕的天气,却好了百倍。

蓝蓝的天,洁白的云……

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郁郁的树木格外繁茂。

审食其从外面急匆匆的跑回家,径直向厨房走去,一边走一边叫喊道:“阿阚,阿阚快出来。”

阚夫人探出了身子,“阿阚一早就出城了!”

“出城?”

“是啊,房里的柴火有些缺了,所以我让他出去砍一些回来。阿其,这么急匆匆的,有甚事?”

这些日子下来,阚夫人对审食其的感官好了不少,也不再阻止刘阚和审食其接触。

审食其说:“婶婶,您是不知道。今天县衙发出征集令,征集沛县十四岁至四十岁的青壮男子……我在县衙门口遇到了萧先生,他说三天之后,所有符合征集令的在籍之人,都要去城郊青竹林外的空地集合。萧先生还说,凡有躲避征召者,一旦被捉拿,就押送北地戍边。”

阚夫人闻听,顿时变了脸色。

“这怎么好?阚岂不是……”

“何止啊!”审食其说:“没有注册户籍的流民,一旦被查出来,据说最轻也是押送北地戍边呢。”

“那我们……”

“婶婶,你不用担心。无伤那小子已经帮你们注册的户籍……算了,我先去找我爹娘商议,您去找找阿阚吧。要早作准备才是。还有,依照秦律,凡被征召者,还要准备三日口粮。”

阚夫人应了一声,也顾不得整理仪容,急匆匆的就跑了出去。

*****

刘阚正光着膀子,在城郊河畔的一个疏林中练功。

难得有这么个机会放松一下,他并没有急于拾柴,而是先依照着后世的习惯,活动开身子,又按照那《赤旗书》上所书的基本功,练习步伐和身法。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学习,刘阚隐隐约约的弄清楚,阚夫人所说的摇旗术,差不多是类似于后世所说的某种刀法。

此时,刀的使用并不普及,人们大多数时候,还是以戈、矛、铁剑为主要的搏斗兵器。

刀的概念倒是有,而且也被打造出来。只是这时候的‘刀’,大都是用于宴会祭祀等场合上。

也就是说,刀在这个时期,还只是一件礼器,而不是杀人的利器。

阚夫人的这个姓氏,据说源自于远古时代的蚩尤后裔。甚至那《赤旗书》,也相传源自远古。

不过刘阚不太相信。

根据他的研究,赤旗书的文字是周代金文的一种。保不齐是那一位老祖宗借蚩尤之名,流传下来的吧。根据《赤旗书》上的记载,‘旗’是一种兵器,是阚夫人的曾祖父花千金打造而成。

当时的阚家还没有没落。阚夫人的曾祖父也是个任侠之人,于是就根据祖上口耳相传下来的说法,专门绘制出了‘旗’的形状,然后在上虞请当时最著名的铸剑师,耗费了三年的时间,才有了今日的‘赤旗’。

‘旗’的形状,有些类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