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徒-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项羽面无表情,向范增看去。

“我倒是不担心陈馀司马之流,不过却是担心那北疆唐国。

那刘氏唐国,与瞬息间尽取北疆四郡之地,如今声威正隆……上将军若撤离河北,唐军只怕不会善罢甘休。不过,关中也的确不能不打,若是那武安侯站稳关中,再与大王联手,则上将军将难有立锥之地。所以,关中必须要打,可是河北之乱,也需有人能将其平靖下来。”

陈婴也道:“上将军对关中用兵,还需小心那魏国和齐国,他们恐怕不会和咱们一条心。”

“没错,齐、魏对上将军一向是嫉妒。特别是那齐国,上将军斩杀宋义,之前还攻入薛郡,让齐人颜面尽失。若是我等对关中用兵,齐人和魏人,不得不防,需有人能将其震慑才好。”

当众人议论纷纷之时,范增的目光,却落在了韩信身上。

“韩将军,你为何不说话?”

韩信连忙起身道:“信无甚话说,上将军如何吩咐,信就如何去做。信有一言,上将军若对关中兵,信可保河北无虞,并牵制齐人大将彭越所部兵马,令其无法对上将军产生威胁。”

说了半天,韩信这一句话,正中项羽下怀。

河北要平靖,齐人需牵制……

项羽和范增相视一眼,暗自点了点头,“阿信,我将河北交付与你,你可有把握将秦匪剿灭?”

“太行山秦匪,不过鳞介之。只需坚壁清野,就能使之难有作为。

平靖河北,信不敢妄言。然则令河北无虞,不令上将军有后顾之忧,信却能保证。如若做不到,信愿将人头,献于上将军。”

“韩信,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项羽忍不住放声大笑,“既然如此,我就将河北交付与你。亚父,你即刻派人前往巨鹿,命子期率部返回彭城,保护大王周全;布,你留驻定陶,休整兵马,以监视魏人兵马的动向;曹咎撤离上党郡,交由柴武镇守,你率部返回河南,务必于最短时间内,复夺颍川各地。

龙且,你与韩信两人,镇守河北,不得有误。”

虽然说,不能攻打函谷关,让龙且颇有些失落的感觉。

可是能和韩信合作,倒也是一桩美事。龙且至今仍记得,当年他和韩信,横扫东海时的畅快。

“老韩,这一次咱们可又要一起了!”

范增却笑道:“老龙,你莫要高兴,此次出镇河北,需以韩信为主帅,你可别有什么不高兴。”

龙且笑了,“这有什么问题?

冲锋陷阵,我龙且谁也不怕,可是这指挥兵马,除了上将军之外,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老韩。”

韩信笑了笑,并未表现出兴奋之色。

“上将军,行军打仗,信倒也不怕;可治理地方……信想要向上将军要一人,不知可否?”

“你欲请何人?”

“陈婴,陈先生!”

项羽和范增一怔,目光不由得向陈婴看去。

而陈婴,也显得有些惊愕,不知道韩信,为什么点了他的名字。

范增,朝着项羽轻轻摇头。

以韩信之能,加上陈婴之才,独立于河北之地,他日必将成尾大不去之势。这两人,绝不能在一起。

“韩将军,陈婴先生怕是难以留下,因为上将军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请他去做。

不过你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不如这样,请张先生留下来帮你?张先生在河北颇有威望,于风土人情也极为熟悉。若是有他相助,想必也不会逊色于陈先生吧……不知你意下如何?”

目光,不由得锐利起来,范增凝视韩信。

陈婴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看起来,项羽和范增,对我都不放心……早知如此,我不如死在那刘。手里,倒也落得个干净。那似现在,过的好不快活。

韩信说:“若有张先生帮忙,信求之不得。”

那意思就是说:谁留下来都无所谓,只要善于处理政事就行。

项羽当下答应,而后起身道:“既然如此,我们依计而行。明日一早,以项庄为先锋,我们兵发函谷关。”

秋雾迷蒙,将渭水笼罩。

已看不见月亮,四周黑漆漆一片。

刘邦悄悄的唤醒了商,带着他轻手轻脚的走出疏林。找到了一个僻静的河湾,他取出一套衣装,递给商。

对刘邦的这个举动,商显然有些不明白。

“君侯,您这是……”

“商,我问你,你觉得咱们这么一大群,几十个人在一起,想要通过函谷关,可有希望?”

商想了想,“即便函谷破败,守卫松懈。

咱们这许多人在一起,想要通过函谷关的话,目标实在太大……恩,只怕是非常危险吧。”

刘邦说:“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关中正乱成一团,也是咱们通过函谷关唯一的时机。一旦刘家子稳定住关中局面,下一步就会加强函谷关的守卫。咱们必须要尽快通过,而且也必须要通过,否则你我死路一条。

带着许多人,实在不好过关;想要抢关,怕也不容易。

咱们换上平民服装,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连夜出发……估计到明日正午时分,就能过关了。”

商闻听,也忍不住点头同意。

可想到把这许多跟随他出生入死的亲卫放弃,心里又有一些不忍。

刘邦何等人物?

如何看不懂商的心思,于是微微一笑,“商,你莫要为他们担心。实际上,他们跟随着咱两人,反而更加危险……那刘家子是个喜欢沽名钓誉的人,被他俘虏的话,反而能活下去。

咱们,这也是为了他们好啊!”

这一番话,说的商连连点头,先前心里的不忍,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两人立刻换上了一身装束,弃掉车马,趁着夜色动身,向函谷关方向赶过去。这一夜不停,到天亮时分,雾气散去,两人疲惫的停下脚步。刘邦站在高处,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去。

只见一座关城,隐隐约约矗立在前方。

函谷关……

刘邦长出了一口气,和商在一条小溪旁,洗了一把脸,整理了一下衣装,然后慢慢向关口走去。

只要过了函谷关,就算脱离险境了!

看关卡后,懒懒散散的秦军士卒,刘邦和商相视一眼,鼓足了勇气,迈步走向关卡

第三百五十一章 … ~高祖末日(三)~

谷关位于河水之畔。

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南山。北塞大河。自古以来就是东去雒阳。西至关中的咽喉

;世曾有诗赞曰:开天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

这函谷关始建于春战国之中。是一块兵家必争之的。周慎王三年。楚国怀王曾举六国之兵伐秦。秦函谷天险。使的六**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政六年。楚赵五国人马再次犯秦。然则却是“至函谷。皆败走”。所以。破函谷。而关中的说法。从未止息。

当然也并非一定确。

张楚周章就曾破了函谷。但最终。却落的惨败。

自秦统一六之后。函谷关的驻防相对松懈了许多。也是周章能攻破函谷关的重要因素。

过了午时。函谷关前。人来人。

虽说这天下动荡。四处战纷飞。可相对于山东而言。关中依旧是一块平静的乐土。

许多山东子;。特是生活在洛阳周围的三川郡百姓。纷纷向关中迁;与时。不断客商往来。从关中前往山东。这年月虽乱。却也是行商赚钱的好机会。有利益。就有那不怕死的商人。

刘邦和商两人。一身民打扮。混在人流之中。向关卡走去。

两个人都谈笑风生。神平静。乍一看去。这两人好像过路的行商。也没有特别值的注意的的方。

“你二人。为带兵器?”

当刘邦两人走到关卡前。一名门卒拦住去路。手指商手中的宝剑。大声询问。

商神色一凝。有紧张。

但是刘邦却轻轻拽了一下他的衣角。笑呵呵的说:“这位军爷。非是我们想要带兵器。实是山东混乱带上把利器。好防身不是?小的们行商天下。若非形式所迫。还真不想走这一趟呢。”

说完。他还瞪了商一眼。“让你别带兵器。你非要带。不过也好呆在家里。更加安。”

那模样。一副并不想出关的表情。

门卒点点头。倒也有太为难刘邦商两人。而是举起手。示意他可以通过。

过关卡后要经过一个卷洞。算是进入函谷关要通路。大约三百步的距离。又是一个卷|。出去之后就算是过关了。

走进卷洞的一刹那。刘邦和商相视。都露出兴奋的神采。

再坚持一下。出了函谷则海阔天空。

穿过卷洞之后。两人走在了要塞驰道之上。这驰。一方面是用于过往行人通过。在战。也担负着辎重的调运。碎石铺成的驰道很平坦。也很宽阔。两边有高耸的城。还可以看见在城上过往走动的军卒。看出来。此时的函谷关。似还没有进入战备的状态。

“穿黑衣的两个人。停步。”

突然间。身后卷洞上方城楼上。传来了一个声音。“就是那两个穿黑衣。提利器的男子停步。”

紧跟着。又有听见一串的口令传来。两边卷洞关卡。刹那间停止行人通行。

一名青年将领。顶盔贯甲。手扶宝剑从城门楼上走了下来在距离刘邦大概十余步时停下。

“兀那高个子。转过身来。”

刘邦的个头大概在尺开外比商高一些。

对方显然是在叫他。这也让刘邦的心里面。咯噔一下紧张起来。

声音很陌生。但又像在什么的方听过。刘邦半佝着身子。缓缓转过身来。低着头。偷眼看去。

可这一看。却让刘邦心里暗自叫苦。

青年将领的年纪。大约二十七八的样子。身材矮胖。不过七尺有余。

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笑容。上下打量着刘邦。刘一下子认了出来。这将领竟然是吕释。

刘邦和吕释之没有多的交集。哪怕两人曾是亲戚。

释之素来看不上刘邦。和刘走的很近。即便后来吕嫁给了刘邦。吕释之若非特别事情。也不会去主动和刘邦说话。到了后来。刘和吕成亲。吕释更名正言顺的跟着刘走了。而刘邦呢。则刻意躲避刘。一般来说。有刘在的的方。他就不意出现。

一来二去。刘邦和吕释之很陌生。

但毕竟是亲戚。而且吕释之那矮胖的身材。还有娃娃脸至今也没太大变化。所以刘邦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吕释之。反倒是释之有点认不出刘邦了。只是觉的这个人。似乎有点眼熟。

这也怪不吕释之性不好。

如今的刘邦。和当年在沛县时的刘邦。变化还是蛮大的。

毕竟十几年过去。他已经快五十岁的人了。加之经历许多挫折。这气质和相貌。都有了改变。

特别是这两年。刘邦身为武安侯。更执掌十万大军。气非当年可比。

释之上上下下打量刘邦。突然用沛县方言问道:“你这是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冷不丁。若是听到乡音。难免会出破绽。可刘邦心智坚定。早有准备。一副很迷茫的表情。

旁边有亲兵道:“将军问你。是从何处来

处去。”

“哦。小人是颍川人氏。此次入关中是送一批货物。如今要回颍川去。”

“你口音可不像颍川人啊。”刘邦说:“这也难。小人很早就走南闯北。到处漂泊。这口音难免。您若是不信。这是我家儿。一听他的口音。就知道小人是不是颍川人了。”

商的个头和刘邦;不多。说是邦的侄儿。倒也不会怀疑。

而刘邦呢。早年确是做过游侠。走南闯北的。学会了不少方言。所以这么一说。倒也不破绽。商上前回话。一口郁的颍川口音。倒是让吕释之的表情。显的有些松懈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