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外史-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港口中越涌越多的难民,汉斯是知道他们来这里的原因的。自从海达尔?图拉攻占德里后,整个印度就开始不太平起来。四个月前,在海达尔?图拉的授意下,希瓦国王伊尔土泽尔和阿富汗国王沙?马哈茂德分别出兵五万联合攻打马拉特联盟,而海达尔?图拉自己则亲自带领两个主力师的兵力从德里南下,在成功占领德里东北部的洛西尔坎德和奥德后,顺势南下,已经在阿拉哈巴德和英国人接上了火。

这次进攻,海达尔?图拉采取在波斯实行的战略,除了需要获得土地和财富外,海达尔?图拉只想扩大自己的养马场,于是他对自己大军所到之处的所有地域的人实行屠杀和驱逐。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以自己三个盟国三百万人口来说,实在消耗不了这么多征服者,刚刚在旁遮普、信德和德里收服的两百万新臣民已经让海达尔?图拉头大不已,以至于这次前出德里不得不把自己最精锐的一个师放在拉合尔守家!这是让海达尔?图拉接受不了的。

在中国百万子弹和海达尔?图拉自己被战火洗礼后大军的攻击下,除了海达尔?图拉在阿拉哈巴德被英国人阻止外,希瓦国王伊尔土泽尔和阿富汗国王沙?马哈茂德在马拉特联盟进行的掠夺行动势如破竹,经过三个月的战争,整个马拉特西部和北部已经很难再看见人烟的影子。阿富汗国王沙?马哈茂德的大军已经向南攻下艾哈迈达巴德,离第乌不过两百公里的路程;而希瓦国王伊尔土泽尔也开始对离恒河不远的瓜廖尔发动进攻,只要攻下瓜廖尔,伊尔土泽尔就可以继续南下阿拉哈巴德,和海达尔?图拉合兵一处对英国人形成威胁。

对于这些,汉斯是不太关心的,在他看来,干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说,汉斯现在除了计划下离休后的日子外,唯一还担心的就是越发明显的东西方冲突趋势。自从自己十多年前遇上中国人后,他对这个国家有了许多不同的认识。在这短短的十多年中,这个国家开始慢慢变了,从原来自以为的中土天国似乎在向世界上国转变。自从哪个叫朱涛的一群人来到这个国家后,这一切好象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闭关锁国、不露锋芒以及各种隐匿目的的措施,成功骗过了许多西方人。而今,这个古老的东方上国已经积蓄了足够改变整个世界的实力!而西方世界对发生的这一切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拿破仑在西欧的扩张把东方帝国的一系列行动遮盖得严严实实,如果以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下去。那么西欧在亚洲仅剩的一块殖民地也将成为中国人的后花园,和那遥远的新大陆一样!

由于汉斯特殊的身份,拥有中国国籍的他自然能够方便的进入中国大陆,对于那里发生的变化,每次汉斯回去一趟,那里的变化都感到不可让人接受。从风帆到蒸汽动力、从蜡烛照明到电灯出现、从马拉车到机动汽车和火车、从手工织布到比英国人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从帝王任命到现在的省长和以下官员直接选举……所有的一切变化实在太多太快了。记得自己年初时看过一份报纸,那上面有一篇关于国内各种工农业数据的文章。从中,汉斯清楚的记得,无论是钢铁产量和造船能力,还是粮食产量和棉布生产,那一项都远远超过英国,甚至是整个西方国家的总和!除了这些,就更别提西方还没有出现的电力和各种机动机车了,这是多么恐怖的生产能力啊!汉斯知道,这么巨大的生产能力,和这个帝国政府实行的政策以及其国内巨大的市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两项的支撑,这种成果都将不会这么快实现。

如果说,汉斯第一次听见中国的时候,愿意称她为腐朽的中国,在他十多年前遇见朱涛时,则改称为帝国,而今,他更愿意称她为上国!因为在汉斯看来,这个国家除了政府有强大的实力外,其民间隐藏的能量也是不容低估。从上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只占国民收入10%左右可以看出,整个上国国民每年创造的财富绝大多数都被很好的分配到了民间。多年的资本积累,已经使这个上国的国民不需要象西方国民一样通过血腥的掠夺来获得最初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汉斯清楚的知道,朱涛刚在中国大陆建立政权时,国内的很多商人就拥有上千万的资本,这对于汉斯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今,经过十多年的扩张,很多人拥有的财富已经远在亿元之上。拿自己比较熟悉的胡志民和伍秉鉴来说,他们两个拥有的财富都绝对在三亿华元以上!而这个数目是英国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汉斯清楚的知道,在上国两千多艘远洋商船中,除了中华商船队拥有的经过改进的五百艘商船外,其他的商船全部为私人船队,其中仅伍秉鉴怡和公司所属的商船就超过两百艘!这两百艘商船不仅能够进行商业交易,只要上国政府或者伍秉鉴本人愿意,每艘船上配备的至少六门大炮绝对可以发动一场灭国战争!而这种实力,除了英国人(此时英国人大概有200艘左右的战舰,加上快速帆船有400艘左右)能够与之抗衡外,整个地球上,除了上国自己,再也找不到第三个!如果以自己的老祖国荷兰来与之比较,荷兰在伍秉鉴眼中只算得上一个小公司。

东方上国如此实力,并没有让汉斯感到什么不安,多年来,汉斯甚至觉得自己在为其自豪,在西欧那块不大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场接一场的战争已经让汉斯厌恶,也许一个一统全球的东方上国对自己和自己的老祖国来说都是好事情。多年的东方生活,已经让汉斯开始把自己看成一个彻底的中国人,虽然自己的面貌改变不了自己的西方血脉,但善良的东方上国居民除了对自己有些好奇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就象在上国内部偶尔会出现的一两个黑人,他们都非常友善的对待。这样的待遇,如果放在西欧那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切一开始都让汉斯十分好奇,慢慢的,汉斯终于发现,这是东方上国居民所特有的包容,这也正是这个五千年民族之所有生存到今天的资本之一!

想到这,汉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上国,不是因为财富,也不是因为其国力,而是因为其文化,就象那可口的东方美食一样,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她!这正好解释了自己一群荷兰人为什么不想回国,而愿意留在中国娶妻生子的原因。在汉斯看来,爱上这样一个国家是一种幸福,虽然许多时候自己也想做第二个马可波罗,把自己在东方上国的所见所闻带到西方,但汉斯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想法,毕竟能够和这个东方上国一起经历风雨,不是马可波罗能够享受到的。

“汉,多带些人去东非吧,让你的手下少收点钱,你看他们多可怜”,就在汉斯出神的时候,一个温柔的声音在他耳边用汉语轻声的说道。

汉斯不用回头也知道,那是自己的妻子叶子,一个日本人,是自己几个月前在运送日本人的船上遇见的。她是一个日本大名的女儿,为逃避这没有目的的远航,她悄悄的跟随了自己。而在那次航行中,自己的一百多兄弟几乎都找了一个日本女人作为自己的妻子。

叶子很年轻也很漂亮,特别是她的声音,把汉斯深深的吸引,再加上叶子所拥有的东方女人所特有的温存,更让汉斯欲罢不能,他已经彻底被她征服。为了感谢自己能娶到如此一位妻子,汉斯也表现出特别的大方,在船舶停靠东非后,汉斯特地安排人给叶子的家人修建了一所临时住处,并买上一大片土地。而叶子从那以后,就一直和汉斯住在商船上,伴随汉斯南来北往。

汉斯顺着叶子用小手指指引的方向,透过明亮的窗户,汉斯看见,一群妇女和小孩正在舷梯边徘徊,他们在拥挤的人群中犹如几片狂风中的落叶,惊恐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不用想,汉斯也明白,她们可能是没有足够的钱用来支付旅费。汉斯知道,按照公司规定,这次运输人员的最低旅费不能少于两英镑,而多收的数量,则是按照公司和船员五比五的比例进行利益分成。但就具体的最高旅费数量公司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都是汉斯和其船员根据每次情况临时决定的。可能仅仅收取两英镑,也可能收取百十英镑,更可能收取上千英镑!而这次,汉斯并没有把价格定得很高,只把价格定在五英镑,就是这五英镑每艘船远航一次,也能给汉斯带来超过两万中华元的收入!要是放在以前,汉斯是不会满足的,而如今,这个数目已经不能让汉斯心动。

汉斯知道妻子叶子叫自己的目的,看来她又发善心了。这种善心有时候让汉斯哭笑不得,比如有一次,叶子硬是可怜上了一只脚部受伤的非洲小象,不顾汉斯的反对,把这头刚刚出生没一个月的小象带上船,直到小象的伤口好后,她才依依不舍的把小象放生。而如今看见如此情形,汉斯知道自己要怎么做。

“放心,我去叫人放他们上船”,汉斯拉着叶子的小手安慰。

“保罗,你安排舷梯边的那群妇女和小孩上船,记住,不要收他们一分钱,上船后,给他们找些粮食和水”,汉斯转过头,对身边的一个水手吩咐。

“好的,队长,我这就去办”。看着有人去处理,叶子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把头埋进汉斯的胸口,听着那强有力的心跳。

汉斯轻轻的抱着妻子的肩膀,思绪又回到刚才的轨道。只是这次,汉斯忽然觉得自己找到了归属,这种归属不仅仅是自己有了妻子,更是一种心灵的回归。而在以前,[奇++书网//QISuu。cOm]自己是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的。也许是哪个神秘东方上国对自己努力的一种回报吧,汉斯默默的想到。

第一百零五章 王冠上的宝石

印度,作为英王王冠上的宝石,一直被英国看成是自己的后花园。到19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在印度进行最猛烈的扩张,经过多次土地兼并战争和与印度地方政权签定割地条约,英国在印度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大,并成功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的绝大多数据点,使印度真正成为英国人的后花园!

然而,这一顺利的扩张步伐,因为中国人和布哈拉人的介入开始出现某种不快,而如今,这种不快已经演变成彻底的军事冲突。自从1809年6月,布哈拉的海达尔?图拉汗执意要占领阿拉哈巴德后,双方已经在阿拉哈巴德发生了整整一个多月的冲突。阿拉哈巴德位于恒河与亚穆纳河(又名朱木拿河)的交汇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英国人放弃了阿拉哈巴德,那么整个阿拉哈巴德以西都将向英国人关上大门,这在高傲的英国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7月的印度,十分炎热,这种炎热的天气对于布哈拉人和英国人来说都非常的不适应,唯一能够觉得这种天气舒服的只有印度人自己。于是,经过一个月的撕杀,在布哈拉和英国人各损失千余人后,都把自己的印度人军队赶了上去,接着互相拼杀。

阿拉哈巴德作为印度教的圣地,著名的阿育王石柱就在这里。然而到1809年,英国人经过四次英国——迈索尔战争和两次英国——马拉塔战争,已经成功把迈索尔、马德拉斯和孟加拉的领土连接起来。阿拉哈巴德在第二次马拉塔战争后,英国人通过《苏尔吉——阿尔金冈条约》成功获得恒河与亚穆纳河间的所有领土,而阿拉哈巴德城就在其中。阿拉哈巴德三面环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