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平容保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将来还有更多更好的城池等着他,这区区川西根本算不得什么。

****************************************************

1868年3月6日,常胜军从川西出发,继续向日本首都京都进发。

此时,李明峰让郑化龙带两千常胜军士兵运送阵亡将士遗体和受伤士兵返回兵库,所以常胜军此时只剩下了两万四千人马,加上和歌山藩剩下的两千武士,只有两万六千人。

但是,这两万六千人对京都产生的威慑却是极大。

川西之役结束后,常胜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歼灭两万日本精锐的消息立刻传遍全日本。消息最先传入京都,得此消息之后,京都城内一片紧张,以明治天皇为首的京都高层们立刻组织兵力,加强京都防卫。

虽然明治天皇嘴里表示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但是实际上他和他的智囊们都震惊不已。川西在一日之间就被攻克,这对士气、军心的打击太大了,所以明治天皇亲自到城墙上慰问士兵,希望提振士气。

明治天皇虽然年纪很轻,但是足智多谋,他一方面加强京都防卫力量,一方面下旨给京都附近的各地大名下诏书,要求各地大名进京勤王。最出人意料的是,明治天皇并没有着急下旨让炽仁亲王统领的东征军回援。

明治天皇私下写信给炽仁亲王,让他临机专断。如果炽仁亲王有把握能在十日之内攻破江户,则东征军继续东征,不用回援;如果十日之内,东征军仍然不能取胜,则要放弃进攻江户,迅速返回。

明治并没有被常胜军的大胜吓到,他还很冷静,知道现在此时此刻,江户之战才是关键。

川西到京都只有一百多里路程,3月8日凌晨,常胜军大军就开到了京都城下。

大军抵达京都城下之后,李明峰亲自到城下观望敌情。

京都是日本千年古都,早在中国的唐代中期,日本就定都于此,一千多年来,从未改变。京都经历千年建设,规模极为庞大,城墙高耸,城门厚重。李明峰站在城下粗略估计,京都城墙高度起码达到了40米,城门也是木制包铁的,厚度起码达到了50公分。

而且据山上木拓所言,这还只是第一道城门,里面还有一道闸门式的铁城门,厚达一米,专做防卫之用。

从城墙和城门的坚固程度上看,这座城市的防卫能力比太平天国时代的天京城丝毫不差,甚至还要坚固上几分。克虏伯大炮虽然凶悍,但是再厉害的大炮毕竟也只是大炮罢了。李明峰站在城墙之下暗想,城墙厚度达到这等程度,恐怕只有导弹才能击穿。

“平安京。”李明峰望着京都城墙上雕刻的三个大大的汉字念到。

“看来平安京注定要不平安了!”李秀成跟在李明峰身后,眼神中露出嗜血的光芒。

“不着急用兵,这城墙要想攻破,没个三两个月决不可能!”李明峰十分理智的说道,“西乡盛隆和炽仁亲王的东征军还有三万多人马,他们在得到川西之战的消息之后,只需三两日就能赶回京都,我们要先修筑工事,免得被日本人前后夹击。”

众将齐声应道:“是!”

第三百五十四章 … 江户城下

李明峰取得川西大捷之后,率领大军直抵京都城下。京都城高池深,防卫力量雄厚,李明峰也不敢轻举妄动。

炽仁亲王和西乡盛隆带领东征军在外,明治天皇在京都之内。为了防止两股军事力量将常胜军围困,李明峰在京都城外深挖战壕、修建碉堡,准备和日本军队做持久战。

李明峰一边修建防御工事,一边让常胜军使用火炮对京都进行骚扰性攻击。京都内的日军被打的火起,几次出城和常胜军接战,结果每次都吃亏回城,连续四五次之后,日军也学的乖了,盘踞在城内不出。

京都这边打的急,江户那边的东征军也坐不住了。

江户城外,东征军大营。

日本东征军大都督炽仁亲王此刻正满脸焦急的在军帐内走来走去,其麾下众将也都面色发苦。

“立刻启程,回京救驾!”考虑半响之后,炽仁亲王终于下了决心。

“殿下,不可!”西乡盛隆连忙说道,“我军已经到了江户城下,德川幕府命悬一线,此时撤退,岂不是功亏一篑?”

“没有办法,京都遇险,我等不得不撤。”炽仁亲王有些垂头丧气的说道。

“京都城高池深,城内有精兵五万,大久保等人又是辅弼良臣,陛下更是英明无比。清兵若想取胜,却非一朝一夕之功。我等若能在三五日内攻下江户,然后再带兵返回京都,则大事可成!”西乡盛隆苦口婆心的劝导道,“反之,我军一旦后撤,江户方面再从后追击,胜负就难料了!”

西乡盛隆和炽仁亲王相交已久,彼此之间十分了解。西乡盛隆也知道炽仁亲王仍然想继续作战,只不过天皇遇险,炽仁亲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战略。

炽仁亲王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天皇陛下身处险境……”

西乡盛隆说道:“殿下,天皇陛下乃英明君主,深明大义,绝对能体谅亲王殿下为了取得全局胜利而延缓救援京都的苦心的。”

听了这话,炽仁亲王也有些犹豫。这时,又有将领插言道:“可是江户城也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攻克的,一旦我军在江户陷入苦战,这又该如何?”

西乡盛隆望着炽仁亲王,朗声道:“五日!殿下请给我一万精兵,我五日之内一定会攻克江户!若江户在五日之内不能被我攻克,我也随殿下回京勤王。”

炽仁亲王听着这话,猛一握拳,高声道:“好,我给你一万五千精兵!”

西乡盛隆领了一万五千精兵,立刻对江户城发起猛攻。西乡盛隆悍勇无比,督率大军日夜攻城,丝毫也不停歇。

城内德川庆喜、小栗忠顺等人也知道这是东征军的最后一击,所以坚守不出。江户方面也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所以德川庆喜接受了小栗忠顺等人的计策,派出使者赶赴各大亲江户大名之处求援。

各地大名接到求援信之后,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坚持继续观望的态度,也有的认为如今因为有常胜军的加入,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幕府方面倾斜,所以积极派兵的。

一时之间,江户城下即将爆发一场大战。

第三百五十五章 … 江户战乱

前文写到,李明峰带领常胜军包围了明治天皇所在的城市——京都,导致由炽仁亲王和西乡盛隆带领的东征军内部出现分歧。

一部分人主张立刻回援京都,一部分人主张反其道而行之,继续猛攻江户。最终西乡盛隆一派得到了炽仁亲王的支持,东征军决定暂时不回援京都,反而进攻江户。

西乡盛隆从炽仁亲王那里领了军令状,保证五日之内取下江户城。如今西乡盛隆也知道事情极端紧急,他亲自骑马督率一万五千精兵对江户城发起了猛攻。

西乡盛隆带领的都是萨摩藩和长洲藩的精兵,这一万五千人使用的都是英国火器,虽然不如常胜军装备先进,但是相对于江户城内的幕府军来说,还是占据了武器优势。

天刚蒙蒙亮,西乡盛隆就率军对江户城发起了猛攻。

按理说,这种攻城战应该先炮战数日,等到一方露出颓势,再发起总攻。或者是城内幕府兵冲出来追杀失去火炮优势的东征军;或者是东征军对失去炮火掩护的江户城发起总攻。

但是西乡盛隆已经没有时间消耗江户的城防了,他必须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来攻城。不过,这同时也是损失最大、风险最大的方式。

西乡盛隆将部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五千精壮士卒组成的攻城敢死队,另一部分是由一万士兵组成的后备军团。敢死队由西乡盛隆亲自率领,后备队由他的亲弟弟,西乡盛茂率领。而炽仁亲王带领两万多东征军驻扎在江户城外各战略要地上,时刻准备为西乡盛隆提供支援。

凌晨四点多钟,东征军全部三百门火炮开始对江户城内发起密集的炮轰。没等江户城内反应过来,凌晨五点多钟,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西乡盛隆已经带领五千敢死队抬着云梯、钩锁冲了上去。

明治天皇手下贤臣良将无数,但是这西乡盛隆却是明治天皇最信任的将领,所以明治天皇才任命他当炽仁亲王的副手。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西乡盛隆今日也抱定了必死的信念,誓要用自己的鲜血,来换取日本帝国的统一。

西乡盛隆身披日本武士盔甲,手执日本战刀,口中呼喊着各种口号,冲在第一线。这种场景极为罕见,西乡盛隆虽然是个武士,但是他却以智慧著称,算是个智谋型的将领。西乡盛隆历经无数场大战,每次都待在营寨之中指挥千军万马,这次他亲冒矢石,冲在第一线,可见他真是要拼命了。

他身后的五千死士见状,也都热血沸腾,拼死向前。

而江户城内的守军却根本没料到敌人会进攻的这么疯狂,直到看到敌人用云梯开始攀爬了,城上负责防守的将领这才惊觉,东征军这是在拼死一搏。城墙上的守将立刻派人给幕府将军德川庆喜送信,请求增兵援助。

江户城内的德川庆喜得知城外发起了猛攻,惊得面色发白,幸亏小栗忠顺、胜海舟等人连忙劝慰,不住的出谋划策,德川庆喜这才有些稳住。

一方面,德川庆喜连忙派小栗忠顺等人出城找近畿大名求援,另一方面,德川庆喜又派胜海舟带领城内全部守军上城防守。

江户附近的大名早在一个月前就收到了德川庆喜的求援信,有几家和德川家关系紧密的已经将军队驻扎在了江户城外数十里外的地方。不过,这些大名却抱着观望的态度,准备看准形势再决定到是否替德川庆喜卖命。

江户城毕竟是一个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东征军虽然强悍,但是仍然无法包围这座城市。尤其是江户城背靠大海,东征军并无海军。所以小栗忠顺从江户城直接坐船离开,东征军根本无法阻拦。

江户城内虽有四万大军,但是军心不振,战斗力不强。一方面是因为最近两年幕府军连战连败,士气低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城外攻城的是天皇的军队,幕府军普通士兵实在是不想与之为敌。

日本人信仰神道教,在日本神话传说中,天皇就是神!现在让幕府士兵和天皇陛下的军队对抗,幕府军到底能有几分士气,可想而知!

就是这种军心,胜败可想而知!

江户城虽然是日本两百年来的军事、政治中心,但是其城墙防御能力和大清的北京、南京还是无法相提并论,江户城防最多也就相当于常胜军曾经攻占过的庐州。

从凌晨五点多钟开始发起总攻,到上午十点多钟,就已经陆续有士兵攀爬上了江户城墙。再到下午两点,江户城城墙有不少段落已经落入东征军的手中。更可怕的是,东征军爬上城头之后,不少幕府军立刻就举手投降,当即宣誓效忠天皇,准备反戈一击。

胜海舟见状,心中大急。他虽然主张投降天皇,但那是因为他认为德川家和天皇对抗必败无疑,而不是因为他不忠于德川庆喜。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他是德川庆喜的家臣,如今看到江户城岌岌可危,也横下了心,亲自执刀,率领亲卫,上阵杀敌,誓要与江户城、江户幕府同存亡。

城墙上的情形报告给德川庆喜之后,这个年纪还未满三十岁的年轻将军手足无措。如今胜海舟正在城墙上苦战,小栗忠顺刚刚出城去求援去了,他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