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晋室南迁,中原士族和百姓纷纷避难江东,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入江东,东晋南朝保据江南,抗衡北方数百年,乔迁士族是一个重要的稳定性因素。随着女真和蒙古先后入主中原,赵宋王朝再度南迁,东南再次成为中原社会政治文化的荟萃之地。流风所披,影响深远。明清及近代,东南人物之盛,令人瞩目。

乔迁政权带有上述的那些优势,但乔迁政权本身又是为强敌所逼、被迫迁徙的产物,故不免有偏安和不思进取的特性。历史上,立足东南的政权多以北伐、收复中原为口号,但真正北伐成功的却极少。立足东南的政权大多能统一江南半壁江山,与北方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很少能统一天下,便跟乔迁政权的这种特性有关。

很快,金陵城李千山苦心修建的王宫,便成了萧统的住宅,而这一次,萧统却拒绝了臣下们关于举行盛大入城仪式的建议,理由很简单,金陵长年有战乱,如今更是民心不稳之时,以低调为上,为此,当金陵被拿下后萧统并没有先期进城休息,而是亲自前往紫金山督阵,避免李千山等人出了问题,可是,金陵百姓的热忱,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没想到当李千山等人被收押的消息传出,而大宋天子莅临以后,金陵城的百姓居然大批的涌向街头,自发的要看着他们自己的皇帝,他们自己的领袖进城

第三十五章 入城(2)

为李千山准备的彩灯全部点燃,为李千山摊派的新衣全部穿上,美酒和佳肴被拿出,热情和希望被展现,金陵城的百姓俱都走出家门,列队两侧,为沿途的宋军欢呼叫好,为他们的皇帝送上最好的祝福。

为此,萧统特地下令,免除金陵城百姓两年的赋税,并且严令军兵们务必严守军纪,不得有一丝一毫的违背。不消说,这样的命令被每个士兵迅速贯彻并且传达下去后,将会在百姓心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前几日这里的士卒还在呼啸街巷掳掠民女,而今日的这些甲胄鲜明的士卒们,却高呼着昔日岳爷爷军中的口号,“饿死不拆屋,冻死不掳掠”,相下对比自然立即有了定见。

顺便提一嘴,如今的宋军军纪,可以说严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是三年前萧统终于响起的两招,一个是紧闭制度,一个是思想政治工作。

先说这紧闭制度,本来是因为萧统偶然发现张世杰的军队里,体罚现象严重,颇为关心“人权”的萧统自然大怒,当即不顾将军们的反对,下令全军自此不得再有体罚制度,八五八书房谁敢打人一概抓起来,自然,饱受体罚与欺压的中低层士卒们自然是欢喜鼓舞了。一时间萧统在军中的威望又大大提高了许多。

可是,当张世杰颇有些不满的询问萧统该如何维持军纪,确保上峰的威信时,萧统只是淡淡说道:“违背军纪者,轻者紧闭,重者格杀。”便打发走了这群老兵痞,而很明显,张世杰一家三个和范武雄钱能熙等人。都对皇帝的政策不以为然,可是皇帝的诏令还是得传下去。

果不其然,一旦禁止打人,长时间训练后生活很是枯燥的军士们就有人开始闹事了,台南三名士卒居然便服在闹市区打人!得知消息的钱能熙一想,就下令把他们几个关进了根据皇帝命令建造的“紧闭室”,也就是石头建造,有门没窗地小屋子,当然每个都享受单间待遇。而且隔音很好。屋子里除了一个马桶,一天一个馒头一杯水以外,是什么都没有。

这些老兵痞们进去前还专门在其他士卒门面前拍着胸脯说“老子军棍都不怕,还怕紧闭?待老子三天后出来,还是一条好汉”,可是。他们进去后大呼小叫了不一会,就安生了。

原来,这里没有人跟他们说话。他们的声音根本没有人听见,而且,他们的嗓子喊哑了,可是水只有这么点,喝干了就不会有人送,而屋子里根本一片漆黑,不知日夜,就是早上送饭的人,也被勒令不得给他们说话。

这些人也许不怕军棍,不怕刀枪。甚至不怕死,可是,与生俱来的孤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很快让这些人服帖了,据报,第二天,这些人便开始大呼小叫的求饶了。到了第三天。终于有人呜咽的哭了出来。

等到五天后,这些兵痞们出来以后。狐朋狗友们根本就不认识他们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问话也只是细声细气的说,对于别人地嘲笑也不反驳了,从此,这几个就成了最乖最听话,也最狠的士卒了。

等到连续有三批人不怕死的去尝了下紧闭的滋味后,所有人都老实了,自此,直到萧统出兵,台湾岛上的军队,没有发生一起恶性事件。

而这一次,高悬在这些士卒们身上的达摩克斯之剑,就是关禁闭地威胁,这句话,可是比什么都好使。

至于政工工作,老实讲由于个人观感的问题,萧统对于这些,是极其反感的,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萧统还是按照天机阁地模式,往军队里惨了不少沙子,任务么当然是时刻给他们灌输“打回老家去”,“天下是陛下的,陛下的也同时是我们的”这样的思想,同时每月都要全军聚餐几次,大家忆苦思甜,交流思想,辩论心得,这样一来,虽然达不到yy说里说的那样神奇,可是这支军队前所未有的凝聚力,还是让张世杰等人咂舌不已。

这一次进城,萧统拒绝了让他轻车简从秘密入城的建议,他的理由很明确,“金陵乃帝王之都,百姓乃天子臣民,朕岂能不亲往见之?”于是乎萧统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天子铠甲,大模大样的从紫金山旁地北篱门进城。

“乡亲们好!”萧统得意的挥手致意,像极了后世的某些领袖,无奈地是,这里没有操纵群众的机要人员,因此百姓的反响很是不整齐,虽然也能从他们的脸上看见敬畏和好奇,甚至还有零星的“陛下万福金安”,终究没有形成声势,那种万民欢呼地效果还是没有出来。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尴尬,尤其是高升等人,他们一直在大陆潜伏经营,倒是一直对这些调调没有研究,如今见皇帝虽然还是带笑,可是身后那几人脸色可是都有些发黑地。看到这,高升由于了一下,唤过混江龙来,悄悄在他耳边如此这般了一番。

因为萧统还是初来,因此百姓目前自然不用行礼,萧统沿路点头,通过几条大街,和两边百姓连连致意,而百姓们的神色,也都大抵是正面地,很明显对他,对宋廷还是有好感的,只是过了大通门后,萧统再次挥手,正要说话,没想到下面的百姓却同时高呼:“陛下,五年了,您终于——回来了!”

声音高亢,语调拉长,伴随着大幅度肢体动作。说话的是一群衣衫尚算齐整,模样勉强周正的百姓,只是听见他们的话,萧统的脸上却有些抽动,毕竟,这太像后世的“连爷爷,您终于回来啦”,实在雷人的可以,也不晓得是谁想出来的。

第三十六章 入城(3)

“呵呵,朕……朕回来了,乡亲们安好?”萧统忍着发笑的冲动,满脸严肃的说道。

好在,大概是时间仓促的缘故,这些百姓并没有太多的表演,萧统这才松了口气,可是接下来,出现在前面的就是一群白胡子老头了。”草民参见陛下“,一个白胡子老头带着十几个读书人模样的人冲到了萧统的前面,萧统一唬,赶忙跳下马来,伸手扶住了正要下拜的老头子。

“老人家,使不得啊。”这老头子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要是真的拜了下去,怕是就起不来了。

“陛下啊,老朽今年都八十有四了,没有相当哇,老朽入土以前,还能再见王师啊,这真是天佑大宋啊,老朽就是死,也心里能安了啊。”

说着说着,老头子就一把鼻涕一把泪了,而身后那些读书人,也都双目发红,有的还真就流出了眼泪。萧统看到这一场景,不由紧紧握住老头子的手,道:“老人家,我们……我们来得太晚了,对不起乡亲们了,这么多年来让鞑子横行天下,是朕之过失,乡亲们受苦啦。”

这话就像打开了水库的阀门一般,很快就让不少人当场大哭起来。

“皇上啊,你可得给老身做主啊,老身的小闺女才十四啊,就被鞑子给糟蹋了啊。”“皇上啊,那白莲教的也不是好东西啊,照样是抢东西抢女人啊。”

“皇上啊,如今实在活不下去了啊。”

原本欢欣的气氛,在这一刻变得凝重,虽然萧统不是生于斯长于斯,可是他完全能领会到这里百姓对鞑子刻骨的仇恨。他也完全能体会百姓亡国的切肤之痛,好在,由于他的存在,山终究没有就此日落。

“乡亲们!”萧统提高声音,朗声说道,同时,周围也渐渐静了下来,百姓们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这皇帝将要说什么。而高升等人则紧急布置下去,要维持好这里的秩序。

“天不佑我,昔日让鞑子夷狄丑类肆虐中原,荼毒生灵,此乃我赵家之过失,今日。当着金陵百姓地面儿,朕赵,代历代先皇。给乡亲们赔个不是,做个揖了。”

“陛下不可啊。”

“陛下请三思啊。”

身边众人都出言相劝,萧统却淡淡道:“朕意已绝,毋庸再说。”

说罢,萧统双手前拱,深深一个环揖,神情肃穆。而身后众人见状,也只得随之行礼。百姓们大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高高在上的皇帝和老爷们,居然也都向他们行礼!

礼成后。萧统朗声道:“朕乃是天子,是尔等之君父,则天下之兴亡。系于朕之身,百姓之安危,皆是朕之责,守卫我们大宋的疆土,保卫百姓的生命和财帛。那是朕。和朝廷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大家过好日子。这是朕衷心所愿,把天下治理的国泰民安,请乡亲们记住了,这不是皇上圣明,这是理所当然的,做不好,那就是朝廷里出了问题,朕永远只会为了大宋,为了百姓而战。”

见众人听得入神,萧统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今天,金陵的乡亲们都在这,有听不清的,乡亲们互相转告,不在这儿地,劳烦诸位给外地的亲戚朋友写封信告诉一声,朕,今天在这里向各位百姓保证,从今天起,再也不会有朕的百姓受到鞑子的掳掠,从今天起,朕不允许有鞑子的人马出现在大宋的疆土上,从今天起,朕要你们每一个人都为了大宋,为了民族,为了保护你们地妻儿和财产,去和那些鞑子,那些不通教化不懂人性的匪类们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张世杰等武将同时拔剑,振臂高呼。

“血战到底!”方才的老头,八十四岁地江南大儒李贤也嘶哑着嗓子高呼。

在民族与国家的感召下,群众们终于如萧统所愿,纷纷振臂高呼,虽然声音不一定整齐,可是,气势已经到了,参与过群众运动的都明白,如果一旦形成了集体效应,那么人的勇气,胆量,见识都会迅速提高,而那种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身临其境的烘托,足以让每个人热血沸腾。

等到人们渐渐静了下来,萧统接着说道:“如今朕蛰居台岛五年,已经炼成大军三十万,如今初战告捷,此时金陵,扬州,苏州,镇江,上至安庆,武昌,襄樊,皆以光复,北伐中原,光复旧土可以说指日可待,朕,指诚山河为誓,对于有功之臣必以国士待之,如今这天大的功劳正在等着诸位,诸位可愿意为国效力,为朕分忧么?”

“愿意!”这一次的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整齐!

“那好,朕今日就在这里,开始征兵,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