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阿术是老当益壮,而张世杰沉潜台岛五年,每日勤练武艺,尤其是新式火器,夜里则苦读兵书,笔耕不辍,心里想的,不还是有朝一日能堂堂正正杀回大陆和阿术再较量一次!当军人的,哪个愿意背负这么一个被人打败的恶名呢?有机会一雪前耻,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咳咳,得说明下,从今儿个起,到周总理逝世那天,小白都很忙特忙相当忙,年关了么,大家也能理解哈,更新是不会断了大家顿的,每天肯定都有,不过量么……如今都是*存稿了,总之小白尽力码字,但是能许诺的也只是每天都有,大家海涵哈。

第三十九章 秘密会议(3)

对于张世杰的想法,萧统沉吟一下,却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询问道:“仲谋与季友以为如何?”看起来,他已经隐然把此二人视为谋士了。

高升没有说话,却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宋朝阳一眼,宋朝阳毫不回避,朗声道:“陛下,我朝吕祉曾有高言,曰:江水源于岷山,下夔峡而抵荆楚,则江陵为之都会。故诸葛亮以谓荆南有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之说,冢导漾,东流为汉,汉沔之上,则襄阳为之都会。故庾翼以谓襄阳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方城险峻,土沃田良,水路流通,转输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游者也。沅、湘众水合洞庭之波而输之于江,则武昌为之都会。故吴大帝常都于此,而东晋、宋、齐、梁、陈之际号称盛府者此也。豫章西江与鄱阳之浸浩瀚吞纳,而汇于溢口,则九江为之都会。晋之所谓寻阳北抚群蛮,西连荆、郢,亦藩任之要者也。

今守江陵则可以开蜀道,守襄阳则可以援川、陕,守武昌、九江则可以蔽全吴,夫蜀、汉、吴、楚并而为一,则东南之守亦固矣。”

说完这些,宋朝阳接着说道:“枢密相公勇冠三军,我朝火器营天下难阻,然微臣以为,襄阳之重委实过大,非是微臣有所偏见。那阿术为人奇谋迭出,兵力上又有优势,若以川军和关中军配合,辅以阿里海牙之淮泗军侧翼威胁,微臣恐枢密相公首尾难顾啊。”

张世杰听了,却是面无表情,没有露出喜怒来。宋朝阳却是夷然不惧。接着说道:“枢密相公为帅镇襄阳控荆襄自然上佳,然欲败阿术,尚需一人辅之。”

“何人?”张世杰马上问道,毕竟这类事情涉及名誉,谁都不愿被看扁。

“非邱寻邱伯玉不可!”宋朝阳斩钉截铁说道。

“他……”萧统微微有些犹豫,而宋朝阳马上接着说道:“陛下。若要巩固江南,偏安数十载,有仲谋与季友足以,若想争霸天下,一统华夏,非邱伯玉不可。”

“是啊陛下,单说邱寻辅佐李千山十年,便让分崩离析中地白莲教迅速整合集结,并且明知陛下乃是利用他搞乱中原局势,依然能因势利导打着陛下的旗号。打下江南这么一片基业,单是此点,就非仲谋和季友所能为也。”

“你们觉得如何?”萧统又问了下张世杰和钱能熙。

“微臣以为可行。”一听说是邱寻。张世杰并无意见,看起来邱寻的才华他也是很赞同的。

“陛下,”钱能熙却是微微皱眉,“这邱寻对李千山乃是死忠,就是紫金山众叛亲离之时。依然不离不弃。足见其忠,不知此人可愿归顺于陛下?若是诚心实意。自然最好,如若不然,怕是……”

钱能熙虽然没有明说,意思也很明白了,邱寻能为大宋所用自然最好,不然的话,建议皇帝杀掉他以免为别人所用。

萧统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嘴上却说:“纵然不能为朕所用,邱寻之才乃拜天地所赐,朕岂能随意处置之?”

“陛下圣明!”群臣只能齐声呼诺。

“陛下,邱寻其人不爱财帛不爱子女,昔日投效李千山,乃是因为他笃定李千山必然会起兵造反,并且驱逐元兵,邱寻一时所求,便是光复汉家江山,因此陛下许之以宏愿待之以国士,邱寻可降。”高升毕竟和邱寻曾有同窗之谊,因此说起来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也好,那朕亲往劝之,希望能一切如愿吧。”萧统疲惫地伸伸懒腰,接着说道:“诸位,如今旅途劳顿,不妨先歇息一二,早些出兵即可。”

张世杰等人自然会意,钱能熙忙道:“陛下,末将后日即行出兵,绝不误了大事。”

“也好,就这样吧,你等可速令士卒多歇息一二,至于金陵城内,仲谋负责弹压即可。”“末将遵旨。”

萧统见这些人很是“识趣”地出去,心中却是暗骂:“这群孙子倒是机巧,三天后就走,那不是说老子这就得立即去劝降邱寻那个又臭又硬的家伙么,真是打得好算盘!”

高升见皇帝脸色发黑的在哪里踱步,知趣的赶紧跑路,不敢在此时去触他的霉头,而这又让萧统极为不满的嘟囔了许久。

只是,出乎意料地是,宋朝阳却没有走,而是在那里静静看着踱步的萧统,一直欲言又止。

“季友有话便说,何苦犹豫不决,迟疑不定?”萧统目光何等敏锐,自然看出了宋朝阳想说些什么。

宋朝阳深吸一口气,道:“微臣所言或有危言耸听之嫌,挑拨离间之疑,还请陛下恕罪。”

萧统的神色凝重起来,正色道:“但讲无妨。”

“陛下,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劲蜀,地势险阻,周旋万里,得人则中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昔日东晋遣桓温镇守荆州,果然南平诸戎,又有三次北伐之功,一时间诸胡丧胆,官拜征西大将军,大司马,都督中外军事,侍中,假节,南郡宣武公;后有刘裕北伐先取山东,再取河南,后定关中,果然威震天下,建立了无上功勋。”

宋朝阳似是娓娓道来,回顾历史一般的神色平静,可是萧统的脸,当即就沉了下来,一时阴冷的可怕,他乃是后世之人,当然晓得宋朝阳的话里的分量有多重!

第四十章 劝降(1)

宋朝阳的意思很明确,桓温父子,刘裕等人的故事萧统不是不知道,可是萧统依然冷冷说道:“季友,你可知你说这话会有什么后果么?”

宋朝阳迎着萧统有些阴冷的目光,朗声道:“陛下,微臣知晓。”

“你既知晓,依然在如此时刻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心可诛。”萧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靴尖,淡淡说道。

“如果宋朝阳一颗人头,能让陛下去除肘腋之患,那也值得了,至少日后青史之上,也会有宋朝阳的名字。”

都是聪明人,有些繁芜的话就不必多说了,萧统微微一笑,道:“季友,朕不姓司马,朕姓赵,张枢密更不会是桓温,此事以后休要再提,否则,杀无赦。”

“微臣醒得。”宋朝阳神色不变,平静说道。

“去吧,去做你该做的事情。”萧统挥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去了。

“陛下,微臣告退。”宋朝阳行了个礼,然后扭头大步而去,而此时的萧统却突然神色一厉,眼神极为阴冷。

“哼哼,古话说有备才能无患,这话你说有没有道理呢,季友?”

说这话时宋朝阳刚刚出门,至于他听没听到,就不是萧统所能知道的了,萧统微微一笑,走上前去关上了门。

他,还是习惯于独处一室。

斗室之中,邱寻颓然的坐在那里。桌上几盘小菜,倒是精巧,旁边两名武艺高强地大汉看着他,让他连寻死都没有可能,而邱寻此时不说不闹,|奇…_…书^_^网|只是夹一筷子菜,喝一盅酒。

他的挚友。他曾经的师兄高升居然也坐在他的对面,只是并没有劝说他,而是端起酒杯,端详个不停。

在邱寻风卷残云一般把桌上菜肴吃完后,高升笑道:“怎么,还合口味吧,要不再上一桌?”

“上。”邱寻有些含混的吐出一个字,高升赶忙一挥手。很快。几个人上来以最快速度换上了几盘新菜,而且样子还没重的。不过不同于方才的大鱼大肉,这一次却比较清淡。

“这几道菜,是台湾地特产,平日里是陛下享用的,如今陛下专门让给你尝尝。”这一次高升却没有动筷子,而且看他模样,似乎很馋。

“你没尝过?”邱寻伸出筷子。将一大块莲雾切片放入最终,吧嗒了几下,就一口吞下,只是口水声。却分明有两声。

邱寻微微一笑,道:“仲谋,何不与弟同桌而食?”

高升狠命咽了咽口水,摇头道:“不可,既然是陛下赐予你的饭食。高升自然不能僭越邱寻也不多言。继续放开筷子,一顿乱搅。嘴巴大嚼,配着好酒,很快就把桌上一扫而空。

“啊,终于饱了,这回不必再上了。”邱寻很是大大咧咧的摸摸有些鼓起的肚皮,吭哧吭哧说道。

高升点点头,很快就有人趁邱寻剔牙的时候,把这小桌收拾的干干净净,而等到那几人下去,一直不说正事的邱寻终于开口了。

“说说吧,你为何跟了宋朝小皇帝?”邱寻淡淡说道。

“你……伯玉,你……”高升神色里掩饰不住地惊喜。

没想到邱寻却是打断他地话,道:“勿要激动,邱寻的性子,你熟悉的很。”

“哦。”高升有些颓然的收回伸出去的手,淡淡说道:“其实很简单,他们把我从老家找到了,威逼利诱之下,我不得不降。”

“哦?威逼利诱?堂堂高仲谋居然还会被威逼利诱?愿闻其详。”邱寻的语气里还是有些嘲讽。

“呵呵”,高升苦笑一下,“高升虽然自诩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是,当他们让你坐在一个屋子里,没日没夜***通明,没人和你说话,一睡觉就弄醒你,连自杀都不行,这样的威胁,你受的住么?”

邱寻默然不语,只是他地手指也微微有些抖动。

“哼哼,若是他们以破坏师傅的著述,篡改史册的记录,戳穿你的信仰来胁迫,你是就范还是抗争?”高升颇有些愤懑地大声说道,而邱寻依然保持缄默。

“若是他们以让你名垂青史,绘图凌烟为诱惑,若是他们让天下读书人都有一个出身,让不论文士策论三教九流都有出路,让天下士农工商平般相处,条件就是让你出来帮他们,你是愿意还是不愿?”

说到这里,高升跳下凳子,有力地挥了挥手,道:“若是他们许给你一个前途,一个光复华夏,驱逐鞑虏的憧憬,他们的武器可以杀人百步之外,他们的消息,可以千里而发七日可到,他们的最贫贱地百姓生活都比苏杭地富户好,他们弹丸之岛岁入就是贞观开元熙宁一年岁入的十倍,若是他们地皇帝能够让三十年前就注定灭亡的大宋重现生机,并且以国士之礼相待请你出山,你允还是不允?”

说完这些,高升有些颓然的坐在凳子上,摇头苦笑道:“反正高升是允了,高升无法抗拒他们的说辞,他们的威胁,他们的利诱,而如今你也看见了,五年,短短五年,他们从山到台湾,从台湾到金陵,事到如今,你还不相信大宋中兴,鞑虏将灭么?”

邱寻凝眉苦思良久,终于徐徐道:“伯玉相信。”“那么……”高升话还没说出来,邱寻却接着说道:“伯玉相信无妨,可是伯玉却要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高升有些不解地问道。

“对,为什么?为什么山必死之局,能被赵下活,为什么台岛贫瘠之土能富庶若斯,为什么隔海相望却能遥控大陆,为什么鞑子百万雄兵却无暇南顾,邱寻每日午夜梦回,却总归是想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