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同样,对于元军,宋军就像一颗熟透的果实一般,在眼前跳来跳去,几次抓到手上,又几次滑走,就当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将果子死死攥在手里,就要一口咬下去时,却发现一切都突然远去,那种强烈的失落感,自然非同一般,而对士气的打击,对士兵意志的挫伤,更是无与伦比。

趁此时机,张世杰令旗一挥,冲在前面的宋军船只同时击鼓,振奋的鼓声响彻云霄,宋军所有能作战的船只同时开拔,向着北方,向着胜利,向着辉煌灿烂的明天发起冲锋。

元军当然也得调出所有预备队来,张弘范亲自带着剩下的十五艘船也冲了上去,这一下,双方都一次性投入了所有的兵力,真正的决战开始了!

这一次,和前面双方的对决没有什么区别,依然是弓箭,登船,白刃格杀,只是这一次,双方都彻底的没有了退路,没有了妥协和商量的余地,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击败对手!

刀尖纷纷被折断,弓弦纷纷被拉断,船壳有的被撞断,海面之上,再无一寸宁静之地,碧波之中,再无一滴纯净之水。血色,在这一刻,充斥着厓山天地间的,只有血色!血色的天空,血色的大海,血色的甲板,血色的士卒。

端坐帝舟之上的萧统紧紧握住拳头,恨不得把拳头挤出血来,他知道,这一次也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一次,经历了千百次的筛选,才让自己来到了中华民族的转折点,自己绝不应该半途而废,一定要让天汉旌旗,永远不再落下。

被船上大夫简单医治的陆秀夫,不顾劝阻,坚决的来到了甲板上,誓要和皇帝永远站在一起,深知陆秀夫之忠义的萧统自然不阻拦,而马凌虽然是太监,可是忠义也不让与须眉大夫,在几名小太监的搀扶下也侍立在旁。

张弘范自然也丝毫不敢懈怠,虽然此时海战,尚且不必他亲自上阵,可是多年来,也算是他临战场最近的一次,不管怎么说,张弘范的出现,对于那些亲兵来说,依然是莫大的鼓励。

舍生忘死的搏杀,拼尽全力的战斗,不顾伤亡的对决,厓山的天是死亡的天,厓山的海水是埋骨的海水,此战伤亡之惨烈,过程之惊心动魄,足以让这场战斗没有胜利者。

终于,在厓山那边的欢呼声渐渐变小的时候,元军的侧翼也出现了一支新的船队,虽然没有什么大船,可是也全是快速双桅鲫鱼船,船上士卒也都甲胄鲜明,军容甚盛,很明显,是宋军在出海口的船队,前来增援。

宋军已经竭尽全力,所以能调动的,不能调动的船和人,已经全部云集这片海域,再也没有其他办法。而调动这支守护着宋军最后出路的船队,也是萧统在危急时刻力排众议做出的决定。

如果元军还有后手,怎么办?

如果这支船队加入,依然不能奏效,怎么办?

如果统兵之人不听指挥,怎么办?

可惜,世事没有如果,事实上,这支由范武雄率领的舰队就像一只利剑一样插入焦灼的宋军和元军之间,利索的切开双方,然后狠命的向元军砍去。

一阵前所未有的密集的箭雨后,所有的鲫鱼船不顾一切的贴上了元军的船,上面的宋军就像嗜血的野兽一般,向着本就是野兽的鞑子冲了过去!

长刀切开了本该腐烂的肌肉,长刀砍下来只配喂狗的头颅,长刀畅快的饮用着它们的鲜血,当时机到时,嗜血的宋军一样不比元军逊色!

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让元军疲于奔命,却也让单兵作战能力远逊于元军的宋军拼尽全力也不能一举击溃鞑子,持续不断的进攻,只会让伤亡数字不断攀升,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果然没有说错。

渐渐的,得到生力军支援的宋军渐渐占了上风,可是,强悍的元军就像牛皮糖一样死死粘住对手,砸不烂打不碎,虽然屡次都险些完蛋,可是每次就是那么一点点,让宋军始终不能获得完胜。

也许,真的宋军还需要一点运气,一个契机。

。。。。。。。。。。。。。。。。。。。。。。。。。。。。。。。。。。。。。。。。。。。。。。。。。。。。。。。。。。。。。。。。。。。。

第三十六章 仪卫

 历史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而具体到一个事件,一个转折来说,偶然性起到的作用往往更大,这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赌运气。

越是量程巨大的天平,打破平衡所需要的重量就越小,越是绵延千里的堤坝,让其崩塌所需要的蚁穴就越小,如今激战中的宋元双方,已经到了一个恐怖的平衡状态,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甚至于油尽灯枯,所有的谋略在这个时刻似乎也不再重要,重要的,就是改变双方力量平衡的势力,虽然,只要一点点就够。

好几个时辰的激战,大多数的士卒们的胳膊都已经软了,骨头都已经麻了,更遑论手中的刀呢,能支持他们的,除了家国天下的信念,除了汉贼不两立的忠贞,除了对自己生命的维护,恐怕就是对那一丝丝未来的期待。

红尘俗世之中,谁不是为了那么一点点的期待而活呢?

帝舟上的萧统,自然也知道,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一支援军,哪怕只有十几艘船几百号人,只要这支预备队全部出击,那么毫无疑问,厓山危局,就可以破解,张弘范必败。

可是,张世杰手上的力量已经全部派出,连范武雄的后备队都也派出了,张世英在厓山岛上的部队一时难以下水,没法指望,眼下自己身为大宋天子,居然根本调不出兵来。

等等,萧统仔细一看,帝舟之上,似乎还有那么几十名仪仗兵,那是为了维护皇家体面而精选出来的,个个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甲胄鲜明,气势不凡。

再看看帝舟周围的几艘船,确实这类兵还不少,虽然自从临安陷落后,原本人数甚多的仪卫亲军大部散失,留下的这些自然都是忠诚可靠之辈。毕竟如今小朝廷虽然流亡海上,怎么招基本的排场还是要的吧。

可是谁都知道,这群仪卫亲军虽然个个人高马大,刀剑明亮,可是他们毕竟是给皇帝戳场子用的,真正作战能力并不能得到保障,说不好听点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仔细一看,这群仪卫亲军大概还有几百号人,而且,虽然他们只是仪仗队,可是他们也是男人,更是军人,他们的热血和忠贞,也是不可置疑的,问题在于他们的战斗力实在难以让人放心。

萧统犹豫,如果把这群仪卫也派了上去,那自己就是真正的光杆了,周围说不定除了几个小太监外,就真的没人了。

可是,派他们出去,却也有很大可能能一举击溃张弘范,那么就意味着小朝廷摆脱了覆灭的危机,那么自己就有可能改变中华的走向,那么自己就可能能名垂青史,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将依然保持外向和开放,民主自由的种子就可能种下。

政治很多时候,就是赌,赌赢了,也就是一切。

看着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看着很多早就已经失去战斗力的宋军士卒依然在利用着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来尽可能的杀伤元军,看着张世杰已经亲自投入了白刃格斗,看着身边受伤的陆秀夫和马凌一脸的坚毅和期待,萧统终于下定了决心。

“陆相。”萧统声音不大,却仿佛有万钧之重。

“微臣在。”陆秀夫永远谨守臣子,丝毫不敢怠礼。

“朕已决定,尽起所有的仪卫亲军,与鞑子,决战!”萧统深吸了一口气,狠狠的挥舞着胳膊。

陆秀夫深深的看了一脸坚毅的小皇帝一眼,没有劝谏,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大声道:“臣遵旨!”

萧统很满意的点点头,很快,先前立下大功的张顺和张贵就来到了萧统面前。

二人刚要行礼,萧统直接挥手,示意他们不必跪下,“二位,兵贵神速,朕信任二位,因此决定,以二位为将,率领朕的仪卫亲军出动,和鞑子,决战!”

张顺和张贵对视一眼,俱都拱手遵令。

萧统颔首,朗声道:“就擢张顺为忠勇军指挥使,张贵为宁远军指挥使,提仪卫左军为忠勇军,右军为宁远军,为朕护军。”

陆秀夫听罢,微微皱眉,不过还是没说什么,而张顺和张贵自然一脸惊喜的谢恩。

萧统当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今小朝廷风雨飘摇,不得已之下,萧统把侍卫步军司几乎全部舍了出去,还是给了亲兄弟,这可是历代君王的大忌啊,可是如今危难时刻,也就顾不了这么多了。

“望你二人尽忠职守,勿要辜负朕之厚望,好自为之吧。”说完,萧统向张家兄弟伸出了手。

三只手,两大一小握在了一起!

“陛下,还有什么要嘱咐末将的吗?”张顺一脸虔诚的问道,而张贵则低下了头,没有对上小皇帝的眼睛。

萧统想了想,道:“只有一句话,我们都是汉人!”

“末将遵旨!”

。。。。。。。。。。。。。。。。。。。。。。。。。。。。。。。。。。。。。。。。。。。。。。。。。。。。。

第三十七章 天命

 没有战前激越慷慨的口号,没有预先对战后光辉前景的许诺,张顺只是告诉那些平素里趾高气扬的仪卫亲军们,皇帝说大家都是汉人。就这么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仪卫军士卒们热血沸腾。

虽然长篇大论的演讲也能让士卒们浑身发热,血流上脑,战场上悍不畏死,可是有时候,短短的一句话,却更能深入他们的心。

汉人,多么简单,却又多么神圣,因为我们是汉人,汉人理所当然和鞑子势不两立,汉子理所当然要为汉人争取生存的空间,汉人理所当然的要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种族论,真的反人类吗?

这一次,依然是萧统亲自击鼓,虽然海浪声渐大,萧统的力气尚小,那点鼓声已经不再是那么的磅礴,而小皇帝也不是专门的鼓手,只会简单的打着节奏,可是,毕竟他们能看见,身材只有他们一半小皇帝,吃力的握着很长的鼓槌,一下一下的砸着那面巨大的战鼓,那鼓声仿佛就在耳边回响。

这一次,出击的仪卫军们,没有高喊口号,没有大张旗鼓,他们在风帆张起的同时,只想着尽快冲入敌阵,把那些鞑子和汉奸们送入海底!

虽然他们尽可能的低调,以期达到突袭的效果,可是毕竟这是在海上,一切几乎都一目了然。很快,作战的双方都发现了这股新的力量的加入。

宋军毫无疑问是士气大振,臻至顶峰,在己方占据上风时还能得到生力军的加入,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宋军就是最疲惫的士卒,如今也像被打了强心针似的,鼓起剩余的力气,疯狂的向元军士卒砍杀。

而元军的士气终于崩盘,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后,他们终于失去了耐心,战局的逆转已经让他们的心志受到极大的摧残,而本身作为汉奸的心理压力,更是让他们本就衰竭的战斗力再打折扣。

渐渐的,随着宋军最新一支船队气势汹汹的杀来,船上士卒鲜明的甲胄,凝重的气势,已经有些可怕的安静,让早就心力交瘁的元军士卒更是心惊胆战。

苦苦支撑的元军在宋军的厮杀下和南风的推动下,战线已经微微北移,而李恒为了保存实力,已经带着自己的党项嫡系和张弘范靠拢,尾随而来的宋军的三桅船马上和护在张弘范坐船的小船厮杀在一起。

由于元军战线微微收缩,兵力和船只相对集中,因此一时间,围绕在这里,宋军和元军再次战成一团。

趁此机会,满头大汗的李恒回到了神色凝重的张弘范面前,他抹了抹额头的汗,凑到张弘范的面前,道:“大帅,如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