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张顺,做的不错。”萧统抬起头来打量了张顺一眼,淡淡说道。

“呵呵,都赖陛下天威,弟兄们对陛下,那可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啊。”张顺憨厚的笑道,张顺给人的感觉一直很好,面善,憨厚,看起来就是忠实可靠的人。

“张顺。”萧统神色突然严肃起来,“你来,朕给你看个东西。”

只是张顺看了那东西,居然一时间神色大变。

“臣惶恐!”张顺马上跪地,神色很是惊慌。

“张顺!”萧统突然做了一个张顺永远都无法想象的事情,这一下一下子让他的心像是被重锤重重砸了一下一般。

“臣万死不辞!”张顺朗声说道,神色坚定,同时,他咬破右手食指,将血摸在唇上,道:“皇天后土在上,臣张顺今日歃血为盟,以祖宗之名为托,以后世之生为寄,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为陛下尽忠,为朝廷效死!”

“好!好!好!”小皇帝一连说了三个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张顺,朕不负卿,卿可不要负朕啊。”

“若有违命,教张顺祖宗永世不得安宁,子孙代代为奴,永不脱贱籍!”张顺一脸凝重的再次发下了毒誓。

于是君臣再次密议良久,直到张顺走时,萧统神色已经极其疲惫,不过脸上,却全是欣慰之色。

等到张顺出去后,萧统脸上神色再变,他犹豫了一下,大踏步出去。

有些人,还是得自己去找他,而不能宣召。

毕竟,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的绝对的,如果有万一……那么这个万一,就足够让萧统后悔终身!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永远不错。尤其是对于为君者,不得不谨而慎之,决而行之。

…………

翌日清晨,台南的行在前的开阔地上,十七名新的台湾县令整齐的站立,俱都穿上官府博带,神色矜持。今天对于他们也是一个新的转折。

仪式由陆秀夫主持,自然是众人一阵表决心,誓要把台湾府建设成为稳定的大后方,可靠的根据地,大粮仓,兵工厂。

只是这一次,小皇帝除了淡淡的勉励了两句外,并没有众人意料之中的那样发表长篇演讲来振奋人心,而且小皇帝的神色一直很疲惫,显得有些不耐烦的样子,让已经习惯了小皇帝的超凡表现的群臣们很是不习惯。

很快,在士卒们的齐声高呼中,在吹吹打打中,17名县令怀着期望,忐忑,忧虑等五位陈杂的心情,踏上了新的征程,如今台湾几乎不通路,他们都得坐船上任。

萧统默默看着上船的诸人,再回头看看依然留在自己身边的文官们,心中也是千般滋味,难以名状。

来到这里已经50多天了,从厓山的绝境,到现在勉强有安身之地,从自己一味的靠演说来煽动士气,到现在有计划的发展根据地,理智的择人处事,自己已经越来越进入祥兴皇帝赵昺这个角色,从皇帝的角度考虑问题,以皇帝的身份处理问题,虽然没有了纸质简体,印刷精美的书,没有了精彩纷呈的冠军联赛,没有了鱼龙混杂的论坛,可是,在这里,他也有每天处理不完的事情,也必须随时接见各类臣子,听着他们各种各样奇怪的言论,时时猜疑着别人会不会害自己,本能的对别人进行怀疑……古代君王自称寡人,萧统虽然刚刚进入角色,却也已经深刻感受到“寡人”这个词的分量。

寡人,不单单是高处不胜寒,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心,他们的酸甜苦辣,永远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在外人面前,他们必须坚强不屈,必须给臣民以绝对的强势,而君王的脆弱又有谁知?更何况是8岁的幼帝?

难道自己的新生,换来的却是终身的孤独与寂寞,猜疑与不安吗?萧统陷入了苦思。

。。。。。。。。。。。。。。。。。。。。。。。。。。。。。。。。。。。。。。。。。。。。。。。。。。。。。。。。。。。。。。。。。。。。。。。。。

今日第三更完成,呵呵,大家多多支持啊,收藏和推荐都大大的需要啊,多谢诸位书友了。

第十二章 计民

 很快,新选出的台湾十七名县令纷纷上位,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只是他们给皇帝传回来的第一份述职报告,就让小皇帝郁闷不已。

“这未免也太少了!”萧统看完台北的户籍民册,不由扔在桌上,不满的说道。原来那司马玄信心满满上任,结果去了一查,诺大的台北竟然只有两千四百余户,计一万余口,而且大都是渔猎为生,种地的少之又少。而其他的县也好不到哪里去,像南投云林这些地方,干脆就只有几千人,台东甚至只有六百多人。

至于高山原住民,目前马南宝还没有消息,情况未知。不过根据萧统现在掌握的数据,这诺大台湾,居然只有数万之众,且几无耕种之民,情况着实不妙啊。

想到这里,萧统问道:“陆相,如今随军家属尚有多少?”

“回陛下,目前妇孺老弱尚有八万余人,至于粮食种子,还能支持。”陆秀夫当然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

“嗯,那所有在台的士卒加起来,可还有十万?”萧统的食指轻轻扣着桌面,问道。

“计十二万六千余。”陆秀夫对答如流。

“好了,朕决定,留五万精锐以为根本,其他的全部分散全岛,实行军屯,陆相以为如何?”

“此法甚好,只是众位将军……”陆秀夫没有说完,不过萧统已经明白,如今乱世,有兵就有了一切,那士卒可是将军们的命根子,就这样让他们把拿刀的兵改成拿锄头的农夫,自然都不愿意。

“无妨,这事情陆相可以去找张枢密,就说朕说的,一定可行,然后陆相就和张枢密一起拿出个章程来,赶在现在赶紧补种,应该秋天还有收成。”

“微臣遵旨。”

解决完军屯救急的问题,萧统又问道:“如今大陆的情况如何?”

“回陛下,据报,自从忽必烈公开露面后,关于忽必烈身亡或重病的谣传就逐渐消散,但是坊间依然有说那个忽必烈是假的,而自从陛下的布告传檄天下后,天下忠义之士气势大振,在岭南浙东,已经有不少人宣布反正,而广大士绅和百姓也都纷纷响应。”

陆秀夫说的高兴,可是萧统却也知道,那些现在宣布归宋的,除了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和风骨尚存的读书人外,很多都是居心叵测的政治赌徒和占山为贼的强人,真正有实力有影响的实在太少,大部分人还在观望之中。

“此外。”陆秀夫话锋一转,神色有些诡异的说道:“如今察合台和窝阔台的子弟们,如今正在西域蠢蠢欲动,虽然十年前海都就已经召开了忽里台,却也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而现在不知为何,海都突然决定尽起大兵,直指杭爱山,意图直趋和林,夺走漠北。”

“哦?”萧统也很是意外,“海都居然这么快就动手了?”

“陛下……您怎的……”陆秀夫有些奇怪的看着有些激动的小皇帝。

“呃,没什么,陆相你接着说。”萧统心中不由暗骂自己,还是沉不住气,居然手下大臣一句话,就让自己激动,虽然那陆秀夫也不小心说到了关键之处。

“是,陛下。”陆秀夫接着说道:“据细作报,海都这一次有众十余万,日夜兼程,势如破竹,鞑子甘州一线已经全部失守,真金已经连夜北上,统兵抵御,而幽州也已经紧闭九门,全城戒严。”

“那是谁留守幽州?忽必烈不是身子不佳吗?”萧统关切的问道。

“是十五岁的皇孙铁穆尔,此人骑射不错,威武异常,很受忽必烈喜欢。”

萧统自然知道这铁穆尔就是后来的元成宗,乃是守成之君,其父真金死后,就是这皇太孙即位,而这位活宝上台后,一切沿袭旧制,绝不擅专,而他的运气也着实不错,一直没出什么乱子,因此也有了成宗的庙号。

“陛下,漠北远在万里之外,如今我们得到的消息,最快也是将近两个月之前的,因此……”陆秀夫见小皇帝陷入沉思,有些关切的说道。

“啊,陆相所言甚是,是朕多想了。”萧统摆摆手,示意无妨。

“如此甚好。”陆秀夫犹豫了一下,又小心问道:“陛下,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还是不当讲。”

萧统斜睨了陆秀夫一眼,奇怪答道:“这倒奇了,有话便讲,何来该与不该?”

“那,请陛下恕微臣僭越妄言之罪,微臣斗胆,请陛下多与其他臣子们亲近,如今陛下专宠臣与张枢密,虽然臣等感恩戴德,却总归于陛下圣德有损,因此……”

萧统一听就明白了,毕竟萧统来到这里,真正熟悉的只有张世杰陆秀夫,马南宝算是知道一点,陈宜中这叛徒已经跑了,文天祥还在元军手上,其他的臣子,虽然目前看来忠贞确实不可置疑,可是萧统总是潜意识的不愿意用他们,如今陆秀夫提了出来,也算正当其时吧。

。。。。。。。。。。。。。。。。。。。。。。。。。。。。。。。。。。。。。。。。。。。。。。。。。。。。。。。。。。。。。。。。。

今日第一更,第二次更新将在晚7点左右,第三更在晚上11点左右,欢迎大家阅读,亟需推荐票和收藏,多谢了。

第十三章 才女

 萧统沉吟片刻,然后说道:“陆相所言甚是,如今宫室未具,人心稍安,自翌日起,恢复朝会。”

陆秀夫大喜,忙道:“吾皇圣明,真乃大宋之福也。”

萧统淡淡一笑,没说什么,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不过这却也不是什么大事,倒也不必深究。

自此,台湾岛的建设开始大踏步前进,八万家属在奉旨圈地的情况下,尽情的在台湾岛各地占据着耕地,而萧统放下“保护环境”的想法,命令他们大可以放火垦荒,更使得台湾的开垦工作一日千里,进展顺利,至于军屯,效果更是良好。

湿热的气候,大面积的集约化经营,让台湾的作物长势良好,而趁此机会,萧统还下令给未婚士卒们娶妻,将家属中的遗孀这类无主女子许给单身士卒,并给予赏赐,若是能生下孩子,则赏赐翻倍,于是乎禁欲很久的士卒们开始疯狂的索取着,每次太阳刚一下山,呻吟声喘息声便响彻全岛。

照这个架势,台湾人口迅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只是这样可苦了萧统了,前世里他本是二十四岁的成熟年龄,早就到了想女人的时候了,如今到了这里,漫漫长夜无心眠,虽然士卒们还没有胆大到在他面前嘿咻,可是这自己一手促成的事情,想想,心里就像被老鼠爪子挠一样,辗转难眠啊。

他奶奶的,萧统是再次恨起自己的年龄来,为什么是八岁!为什么!身为皇帝,却还要憋这么久,以后被穿越同仁们知道了,还不把自己嘲笑死啊。

话说那一头,张世杰的小木屋里,卸下甲胄的张世杰坐在案前,一盏昏暗的油灯下,张世杰正在写着什么,旁边张世杰的宠妾李氏正给张世杰磨墨,而女儿张芷嫣则乖巧的端着一本书,也就着灯光看着。

“芷嫣,那《大学》可看得懂吗?”张世杰放下狼毫,一脸慈爱的问道。

“嗯,爹,女儿看得懂,只是……”张芷嫣嘟起小嘴,一副可爱至极的样子,这粉雕玉琢,巧笑倩兮的样子,一看就是美人胚子。

“只是什么?”张世杰伸了个懒腰,笑吟吟问道,而李氏则给他揉着背,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只是这里面朱子的很多批注是错的,简直荒谬之极!”张芷嫣一脸的不满,仿佛看这书是多么恶心的一件事一般。

“胡说!”张世杰倒是没有发怒,只是一脸好笑的看着爱女,嗔怪的说道。

李氏白了丈夫一眼,一脸怜爱的对女儿说道:“芷嫣,放心大胆的说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