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帝难为 作者:石头与水-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称王,再加上人家底下还似模似样的如戏台一般弄了许多文臣武将,如今发展的越发好,摇身一变脱了海匪的皮,还与天朝建交,不仅体面,赚的银子也海了去。
  自从新帝登基,他们这些在海上讨生活的,日子越发的艰难,虽然靠着杜若王可维持着现在的生活。但是谁愿意把自己的命脉捏在别人的手里呢,公子如此一说,陈大豹先急了。
  陈大豹瞪着一双环型豹眼,蒲扇大的大手啪啪的拍着腿道,“说这些有什么用,皇帝陛下看不上俺们。若是皇帝陛下看得上俺们,俺也愿意与皇帝陛下建交,哪怕是皇帝陛下的价钱再提高些,俺也愿意。”
  郑老虎张老六二人啐道,“陈大当家,你也不翻开镜子照照,你跟与杜若国主比的。”
  李方到底老成持重,淡淡道,“杜若国主虽然与我们是一样的出身,但是,他的岛最多,手下的能人也不是我们能比的。说句老实话,杜若国能与朝廷建交,这是杜若国主的本事。而杜若国主的本事,我老李是服的。”
  李方这样说,其余三人反倒是没话儿了。
  因为,他们的地盘儿完全是真刀真抢的拼出来的。当年阮鸿飞拿下那一连串的十几个岛的岛屿,不是没有人眼红觊觎。先前的海上其实也是四方势力。不过与现在不同,郭老大称王,郑老虎张老六以往都是郭老大的手下,郭老大就是为了与阮鸿飞抢地盘儿,被打的四分五裂,残兵败将经过郑老虎张老六的整合,分为两支,自此,海上势力,阮鸿飞坐稳第一把交椅。
  故此,这会儿他们虽然嫉妒阮鸿飞的本事,但是还真没人敢不服。
  公子似乎猜出了他们的心思,淡淡一笑,明知故问道,“杜若国主既能与天朝建交,要我说,你们为何不能呢?”
  李方道,“公子何必与我等卖官司呢,您的智慧我听郑张两位兄弟提起过多次。这次公子特意差人予我老李送了信儿,想来定是有要紧事说的。”如今别说陈大豹羡慕杜若国主,就是李方心里也不是不吃味。
  “自然,那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公子温声道,“我们想一想,为何皇上只与杜若国主建交,难道皇上不知道杜若国主也是海匪出身吗?”
  陈大豹抢先道,“俺听说杜若国主原是皇家人呢。”
  “陈兄弟也太轻信了,若是杜若国主是皇家人,皇上必定早已昭示天下,焉何这样掖着藏着,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公子似笑非笑,明眸微光道,“要知道,对皇家而言,能开疆拓土,是了不得的功绩。若杜若国主为皇室子弟,这样为皇室在海外赚了十几个岛,完全可以效仿镇南王府的逍遥自在,皇室没有不大肆宣扬的道理。”
  “再看我皇帝陛下,自登基以来,改盐课,建海港,开海禁,伐西北,一样一样的事,可以见得皇上并不是什么低调收敛的性子。”公子温声道,“我的分析是这样的,皇上之所以与杜若国建交,原因有二,其一,杜若国是你们当中实力最强的,将来若是皇上想靖平海域,首当其中便是实力最强的杜若国,不建一支骁勇善战的海军,想对杜若国开战,这完全是笑话!可是,现在,朝廷是没有海军的。故此,与其说与杜若国建交,倒不如说是招安杜若王。承认杜若国与杜若王的地位,以此就可免去一场战争。皇上此种谋算,有赚无赔!”
  “其二,朝廷招安了杜若王,意在各位。”
  公子声音陡然转冷,平添三分寒意,“皇上招安了杜若王,如陈老大说的,若是皇上肯与你通商,你情愿用更多的银子来买东西!可是,皇上为何要与你通商!昔日你上岸烧杀劫掠,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东西!与浙闽百姓有着血海深仇!官府通缉你,可不是一次两次!你这样的声名,还打算着让朝廷招安么?若是招安了你,就等于朝廷招安了浙闽百姓的大仇人,朝廷于浙闽的民心就不要了吗?”
  陈大豹给公子说的脸色一时红白,瞪了公子一眼。
  公子面色不变,冷声道,“皇上如今与杜若王通商,杜若王赚了你们多少银子,你们自己心里有数,现在杜若国之财力兵力,为你们四家总和尚且有余!”
  “皇上已招安杜若王,若是再招安你们,你们岂不是要与杜若王在一个碗里抢饭吃了!”公子断然道,“这件事,别说朝廷同不同意,杜若王就会第一个反对!”
  “杜若王与皇上的深谋远虑更在你们之上,皇上如今虽然没有海军,但是有着强大的外援杜若王。将来,皇上海军一旦建立,皇家海军与杜若王双方夹击,试问各位,安有命在!”公子冷声质问,“再者,你们也想一想,如今淮扬与浙闽纷纷戒严海域,皇上独与杜若王通商,你们不敢上岸,只得去杜若王那里摇尾乞怜,你们的咽喉早落到了杜若王的手里。他日,皇上靖平海域,哪怕杜若王不必参战,只需断绝你们的物资供给,你们要粮食没有一颗,要刀枪没有一把,不必皇上来打,你们自己就饿死了!”
  公子此话一说,不要说陈大豹、郑老虎、张老六三人,就是李方脸上也出现了罕有的凝重之色。
  “若是你们觉得我是危言耸听,你们皆是海上豪杰,想一想吧,是不是这么个理?是不是,无形之中,你们已经进入了杜若王与皇上的算计之中。”公子淡淡的瞟了四人一眼,不再说话。
  良久,郑老虎嗨声叹道,“公子,我们与你也是老交情了,以往公子只隐于幕后,不肯轻易相见,我等粗人,也无公子这等智慧。既然公子将话都说通了,想来,也是有了应对之策。”
  张老六更是直接,他眯着眼睛,半是威胁道,“我们与公子合作多年,若是我们粉身碎骨,也没啥。咱干的就是刀头舔血的生意,烂命一条,纵是死了也不在乎!倒是公子说了这么多,想来公子也不愿意失去我们这条线吧!”
  公子意态平平,“我虽看清楚了,却并没有救你们于危难的本事。我虽然不愿意失去你们这条线,但是若继续下去,失去也是早晚的事。”
  陈大豹道,“天下没有不能商议的事,公子这样的人物儿都现身了,又与我们说了这么多,若是公子有什么好的法子,救我等于危难,我等定感激万分,以后任公子差谴。”
  李方也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公子看着室内灯火通明的牛油大蜡,一双淡色的瞳仁灼灼发光,沉声道,“俗话说不破不立,如今也只一条路可走。让朝廷如同承认杜若国主一般承认你们的地位,你们光明正大的与朝廷建交,获得与杜若国主一样的优厚的通商的条件。自此,身份由暗转明,光明正大的出来做人。”
  陈大豹道,“刚刚公子讽刺了我一通,这岂是容易的事。”
  “容易不容易,看谁来做?看怎样做了?”
  公子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若有朝一日,朝廷东南危急,你们联合起来在东南登陆,占领这富庶的鱼米之乡。介时,再与皇帝陛下谈条件,皇帝陛下迫于压力,怎能不应?哪怕皇帝陛下不应,江南地理富饶,鱼虾肥美,只要你们占领了东南。就算如镇南王府那般做个土皇帝,岂不乐哉。”
  天下岂有这样容易之事,他们也并非不知自己的斤两,张老六低声道,“不瞒公子,永定侯的兵马十分厉害,我等想打败永定侯都非易事,更遑论占领江南!”
  “是啊。”郑老虎心有戚戚,这倒是老实话,永定侯封锁淮扬海域,这些海盗也不是没想过法子登陆,只是吃了几回败仗,实在没法子了。
  公子浅笑,淡定自若道,“此天下大势,我俱已安排妥当。入冬之后,皇上会有一场大败,鞑靼人直取帝都,介时永定侯还在淮扬站得住脚么?永定侯一走,你们只管在淮扬登陆,先占领苏扬二州,再直取浙闽之地。怎么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若能劫掠江浙二地,你们十年之内俱无忧矣。”
  这种话,若是跟别人谈,谁能应,谁敢应!
  江南多少无辜百姓!鞑靼人若直取帝都又将会造成多少死伤!
  但是,此时公子与之谈叛者皆是杀人不眨眼的海盗!
  这些人,本多是陆上罪犯出逃海外,干的就是杀人劫掠的勾当,又有什么不敢,什么不能!
  听公子这样说,几人真有几分热血沸腾!以往他们抢一抢沿海的地方,也够吃喝了,苏杭二州的繁华,大多是只听过没见过!但是他们做走私生意,那些精致的瓷器,那些柔软的丝绸,那些清香恬淡的茶叶,皆是自江南而来。
  这样的地方,聚集着多少财富,简直另人难以估量!
  几人听的热血沸腾,陈大豹先道,“若能有这种造化,皆是公子大恩!”
  郑老虎与张老六多了几分犹豫,问道,“公子,恕我等多问一句,您怎么知道西北会有大败的。”
  公子微笑,淡淡的声音中多了三分自得,“我能与你们做生意,自然也能与鞑靼人做生意。鞑靼人的情况,我比朝廷更加熟悉。鞑靼人的厉害,相信你们也是知道的。”
  李方却道,“听说朝廷刚刚战胜了鞑靼人,哪怕鞑靼人再与朝廷打仗,想要攻入帝都,并不是容易的事。听说西北三十几万的军队,那可不是摆设。”
  公子是个相当谨慎的人,他道,“事关机密,恕我不能与各位多说了!我与各位约定,待永定侯一走,各位再行上岸!介时,西北如何大败,各位自然得知!”
  这样一说,几人倒没意见了。他们其实在海上战斗力强,虽然永定侯的海军还没建起来,但是陆军做战能力现在非常可以了,比以前淮扬那些乌合之众强出百倍。只要他们一登陆,必然会被打的落花流水。
  只要能让永定侯走人,登陆淮扬并不是困难的事。
  而且,能劫掠苏杭二地,这种诱惑,简直太大了。
  李方又道,“公子如此为我等考虑,李某颇是感激公子。但是这样做,似乎好处都是我们得了,与公子自身又有什么子处呢。”俗话说无利不早起,李方可不相信谁会真正为了他们这群海盗着想。
  哪怕他们真的可以劫掠苏杭之地获得大丰收,但是这位公子也定能从他们的活动中获得更加丰润的回报!
  李方的判断是正确的,公子微笑,“不但你们有好处,东南一乱,帝都一乱,天下皆乱,介时帝王无德,难得旧帝换新君。”
  
  109、更新 。。。

  “陛下实在英明过人。我都有些怀疑;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将人都放在眼皮子底下;这也算不得什么英明过人;父亲。万事俱备;只待时机了。父亲,大凤朝并不是他镇南王父子的天下。我们也姓凤;同样的太祖皇帝的子孙。”
  明湛非常明白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他刚刚登基;再怎么着也无法与凤景乾对于帝国的多年统治经营相提并论。明湛清楚,自己对于帝国,并没有凤景乾的威望。再说;明湛以前也不知道凤景乾统治下暗里有这么多乱七八糟事情。
  以至于,他对于东南西北都缺少足够的掌控力。
  战胜鞑靼人之后,不是没有人建议乘胜追击,可是明湛对于西北防线的四位将领,只有平阳侯是稍微熟悉的。何况,自从明湛知道西北与鞑靼尚有私下交易后,在没有完全的掌控西北之前,他并不希望轻易发动对鞑靼族的战争。
  虽然遇到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难处,但是,明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