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考虑在长江之上修建一座铁路桥,将京汉线与粤来,您的军队就可以很方便的在南北方向进行调动了。当然,铁路、桥梁的管理和经营应该由投资方主持,具体章程可参照京汉铁路办理。”
    赵北放下信,看了眼坐在司戴德身边的翻译,面无表情的说道:“修铁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举双手赞成。只不过,修铁路需要大笔资金和雄厚的技术力量,目前来说,这两者我都不具备,即使有实力修建铁路,我认为首先应该修建的是四川省内的铁路,至于粤汉铁路,现在谈似乎还早了一点,而且,这条铁路一旦修建完毕,或许会对长江流域的现行商业秩序造成冲击起其它国家的不满,万一引起外交纠纷,袁大总统又要埋怨我擅起外衅了。”
    “您是担心英国的态度吗?”司戴德狡黠的眨了眨眼。
    “关于这一点,您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塔夫脱总统在就职仪式上明确表示要保护美国海外商业利益,汉铁路是美国资本,英国完全没有理由干涉。至于资金和技术,对于我们美国商人来说丝毫也不是问题。”
    “美国资本?”赵北心中一丝苦涩。“单单英国一国还好说现在的问题是,英国、德国、法国都对这条铁路感兴趣粤汉铁路的事很是棘手。再说了,前几年的那场保路风潮轰轰烈烈,人心不靖,我不能不顾虑舆情。”
    这话倒是没有张,上次与德国在华侨商联合会的代表们共进晚宴国人就曾提过联合修建粤汉、川汉铁路的事情,他们也跟美国人的打算一样参照京汉线办理,不仅要主持全部修建工作,而且铁路建成之后也必须由德国人全权管理。对于德国人的要求,赵北没有一口答应,毕竟这事弄不好就是一场保路风波。
    至于粤汉路,其实美国人早在1898年就取得了粤汉路的让予权但仅仅只修建了很短的一段路基,1905年声势浩大的“收回路权”运动中,清廷以六百万美圆将这条铁路的建设权赎回金是向英国政府借的,附带的条件之一就是:如果以后再借外债修建这条铁路必须先与英国方面接洽。
    清廷赎回铁,只是迫于舆情,本来就没打算自行修建,也没有那个资金,所以这条连接湖北、广东的铁路就一直画在设计图纸上,没有动工,“戊申革命”爆发之后,清廷四处筹集军费,又打起了这条铁路的主意,打算将路权再次出让,英国政府得知之后,立即与之接洽,但随即因为转而支持袁世凯而将此议搁置,清廷只好转向其它国家,美国、法国、德国都表示了浓厚兴趣,但还没等正式开始磋商,清室已被迫退位让国,袁世凯当政之后,英国立即就此问题与袁氏展开交涉,若非德国、法国的强烈反对,恐怕这条铁路早就成了英国人的囊中之物了。
    “三国银行团”的成立,很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协商这条铁路的修建事宜,按照三国的如意算盘,这条铁路最好应该由英、法、俄三国共同承建和管理,在攫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顺便加强一下协约国集团的友谊。
    这个代的中国就是一块蛋糕,列强你争我夺,各施奇谋,悲哀的是,偏偏这块蛋糕的真正主人却只能站在一旁,眼睁睁看着别人狼吞虎咽,如果想吃,只能投靠洋人,或许可以从洋人牙缝里抠点残渣出来。
    这种食物渣不是那么好吃的,一个不慎就是万世的骂名,在赵北熟悉的那段历史中,四川“保路运动”就是这么爆发的,之后没过多久,清朝就在革命军的炮声中覆灭了。
    其实用洋款修建铁路未必不可行,这可视为引进外资的一种途径,但问题的关键不在外资,而在主权。当年清廷与比利时财团协商的那个《京汉铁路修建章程》开了一个很糟糕的先例,以后外国财团一提到借款修铁路,首先就想到京汉铁路,要求参照京汉路办理,掌握铁路所有的管理权和财政权,如此一来,铁路虽然在名义上属于中国,但实际上却完全由外国人说了算。
    所以,如果美国人坚持按照京汉路章程修建粤汉铁路的话,那么这条铁路就不能交给他们,即使是德国人也不行,他们想要,就去找袁世凯要,反正在赵北这里是得不到的,除非中外“合办”、中国管理,外国公司仅享有股东的正常权利这是赵北的底线,绝对不会动摇,“卖国贼”的骂名他承受不起。
    但是既然美国已经把大腿伸了过来,如果不抱住的话确实对不起穿越者的身份。
    总司令已经抱住了德国的一条大腿,但是这条德国大腿不够强壮,所以必须再抱一条大腿,英国大腿不让抱,日本大腿不能抱,法国大腿还没亮出来,于是这白白净净的美国大腿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抱大腿也是讲究策略的。
第244章 美国大腿(下)
    然美国大腿看上去很值得一抱,但是这条大腿却也抱的。
    从本质上讲,美国与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是列强,都盯着中国这块蛋糕流口水,虽然美国商人讲究一个“以钱服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善男信女,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武力攫取利益,而且保证将这种武力攫取变得冠冕堂皇,当年的美西战争就是证明。
    现在美国领事已经指着这条美国大腿向总司令开出了条件,但是总司令却没有立即扑上去抱住。
    赵北有难言之隐。
    当初他苦心经营起一个爱国者的形象,依靠这个形象将全国的爱国者团结到自己身边,和袁世凯相比,赵北占得就是一个“人和”,这是他最大的本钱,绝不能失去这个本钱。
    如果美国人坚按照京汉路章程修建、管理粤汉路的话,那么这条铁路不修也罢,这条白白净净的美国大腿不抱也罢。
    总司令承受不起“卖国贼”骂名,至少现在承受不起。
    另外,袁世凯只给了赵北一个“西南盐政督办”的头衔,那个“西南路政督办”没给,所以现在缺少一个名义,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赵北想管这铁路的事也没有合适的借口,至少现在找不到。
    “听说三国银行团曾经打算合作修建这条铁路国财团也曾表示过参加的意愿,怎么,现在你们谈崩了?”赵北看了司戴德一眼,有些纳闷。
    “这个……有些细节问题发歧,暂时无法解决。”司戴德敷衍道。
    实际上真就是。赵北地反日“春分通电”引起了连锁反应。日本政府和谈地一个条件就是加入三国银行团。将其扩充为四国银行团。参与对华金融管制。这一要求得到了英国政府地全力支持却遭到了不是银行团成员地美国和德国地强烈反对。两国甚至威胁要另组银行团与之对抗。结果本已取得初步意向地粤汉铁路建设工程就此再次搁置。各国都开始单独行动。英国、日本直接与袁世凯谈判。美国商人则双管齐下边向袁世凯施压。一边派司戴德到湖北与赵北磋商。试图走地方路线。取得这个地方实力派地合作。在拜访赵北之前。司戴德已经会=:了广东、湖南地实力派人物和同盟会、光复会首脑。并得到了一些承诺。只要赵北再点头。这条粤汉铁路完全可以甩开袁世凯单干。
    外国人也不傻。之后地形势已经很明显了。北方地袁世凯虽然有英国支持要想在短期内统一全**令、政令。却也不是一件容易地事。只要给南方地革命势力足够地支持。未必不能实现“分而治之”地局面。实际上。早在1900年时。南方各省就已经开始公开与清廷中枢分庭抗礼了。打着地旗号是“东南互保”。如果不是英国人顾虑俄国势力地扩张地话。华南地区恐怕早就已经脱离清朝统治了。
    前几届美国政府并不打算在华南地区挑战英国利益这一战略已经随着1906年经济萧条地开始而被放弃了。美国政府开始抛弃保守地远东政策。准备虎口夺食了。在美国商人和政客们看来。远东地中国市场还有开发潜力尤其是铁路。如果能够得到这一市场地话国国内地经济压力就可以得到缓解。闲置地资金可以流动工不足地钢铁厂也能得到订单。愤怒地企业家也可以安抚。
    但是美国商人地面前横亘着两道障碍道是英国。霸着华南。一道是日本和俄国。霸着东三省。美国商人虎口夺食地行动也是困难重重。不过在利益面前。美国商人绝不会轻言退让。
    随着塔夫脱总统地上台。面对着欧洲甚嚣尘上地“美国威胁论”。美国小心翼翼地加快了在远东地区地经济扩张。首要目标就是中国。铁路或许是一个很好地投资机会。美国商人已经抢在政府之前开始了野心勃勃地行动。至于那些欧洲国家地态度。美国商界可没有兴趣关注。
    司戴德到武汉并不是作为美国政府地官方特使。而是作为美国铁路大王哈里曼地私人代表来地。由于日本拒绝在东北开放铁路修筑权。哈里曼只好转而将目光投向华南。当然。由于不是政府地正式代表。司戴德轻车简从。并没有大张旗鼓。只带了一个助手兼翻译马文。拿着地也不是政府公函。而是一封私人地推荐信。
    “司戴德先生,如果贵国公司坚持参照京汉路办理粤汉路,那么对于此事我爱莫能助。美国投资铁路,我举双手赞成,但是铁路必须由中国人管理,做不到这一点的话,我很难说服国民赞成阁下的意见。”
    赵北在心里叹了一声,看来这美国大腿不容易抱,美国不比德国,德国正密切关注着欧洲局势,对华立场摇摆,在各实力派中广泛拉拢同盟者,所以比较“好说话”,但是美国就不同了,没有欧洲事务的掣肘,美国现在就可以把全部心思放在中国这边,不像德国人那么好忽悠。
    军阀搞投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能毁了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爱国者形象,在抱洋人大腿这件事上,总司令是竞争不过袁世凯的,毕竟袁世凯是大总统,占着中枢的优势,想卖什么利权就卖什么利权,反正在他眼里,“民
    钱不值。
    但是这个“民意”对于总司令很重要,这是他唯一有把握鄙视袁世凯的本钱。
    “如果将军阁下同意合作的话,美国财团将给予阁下足够的贷款以便阁下维持军事力量,如果将军阁下打算入主总统府的话,美国商界也必将给予全力支持。”司戴德打开天窗说亮话,这种许诺他不是第一次讲,而且也有信心再次打动对方。
    但出乎他的预料,赵北想也没想便拒绝了这个看似诱人的建议,只是淡淡说道:“共和已立,大总统便是袁公世凯,只要他不违反宪法,赵某绝不会取而代之国商人若真想支持鄙人的革命事业,不如在本地多多投资办厂,鄙人一定给予照拂,甚至可以在税收上进行减免,至于铁路一事,事关重大必须依照平等原则进行协商,无论成与不成,总能促进两国友谊。”
    赵北也没将话说死,话锋一转,又道:“如果贵国商人愿意与中国商人合资建设铁路,而不是独占路权、矿权的话,鄙人倒是很乐意帮忙的,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才是双赢局面,也是贵国政治家们一直主张的‘利益均沾’。现在共和方立民意不能不顾及,贵国的总统选举不也是要照拂民意的么?不过,目前来说我只是一省都督,无权过问铁路干线的事情,粤汉铁路贯穿数省,是条铁路干线,并非地方铁路,不是我一个都督可以管得过来的,即使贵国国内修筑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