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只能便宜了同盟会。
    光复会提出的办法是组建一仁选举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委员均为参加这个联合大党的小党派成员,同盟会和光复会那不参加,由这个委员会选举党魁。
    但是同盟会不同意这个办法。因为那些小党派多是由地方立宪派组建而成,他们对于同盟会的那行小“平均地权”的纲领心存疑虑。虽然合并之后的这个联合失克肯定会修改这个纲领,但是成见仍在,所以如果用这个选举办法的话,主张不变更土地权利的光复会肯定耸优。
    如此一来,老论是同盟会还是光复会,都不同意对方提出的推远方案。但是这个联合政党必须组成,所以这个党魁人选必须尽快确定下来。
    既然这个推举的办法行不通,那么只能再借助于实力派的力量了,于是同盟会和光复会各自拉上一帮的方实卓派支持自己一方,同盟会先拉拢了共进会。共进会的湖南都卑孙武已经明确表着支持同盟会的孙先生出任党魁,紧接着同岳会又搭上了河南奋进会的线,奋进会首领杨王鹏也以个人名义支持同盟会,然后是江西的阎锡山桓李烈钧,两人都是同盟会干部,自然不会与光复会一个鼻孔出气,虽然他们并没有拍发通电明确表行桓是这只是因为赵北没有表态,所以,现在的基本问题就是,赵北赵总司令支持哪一方?
    赵北是光复会员,要想让他支持同盟会似乎有些困难,但偏偏他是南方革命势力中最有实力的认物。湖南的共进会、河南的奋进会、江西的再锡山和李烈钧都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可以说,赵北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这些地方实冉派的态度,如果赵北拍发通电支持光复会,那么谁又能保证湖南、河南、江西实力派不会转变立场?
    所以,赵北的表态至英重要,如果他明确表态支持光复会的话,同盟会只能知难而退。
    宋教仁此行的目的就是说服赵北,按照他的第一方案,就算赵北不能支持同盟会,至少也应该在这件事上保持中立,只要共和军置身事外。光复会也无力回天。如果第一方案行不通,再实施第二方案。
    “总司令有所不知,这个由各地党员推举党魁的办生根本行不通,现在只能通过各省实力人物推举。湖南的孙都督已经拍发通电,以共进会名义宣布支持孙先生出任党魁,只要总司令再拍发一封电报,这大局就算是定下来了。
    宋教仁说道。
    “这样啊。”
    赵北沉吟片刻,站了起来,踱了几步,拿定主意。
    “那么我就推举光复会的陶先生出件党魁好了,我是光复会员,总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做人不能忘本啊。前两天熊都督还跟我谈起这中,沾然他并没有明说,不过作为米复合局,他也赞同应由晓干部出任党魁。”
    “总寻令,挂重!”谭人凤站起身,想再劝,但被一旁的宋教仁。
    “若这是总司令的真心话,还请总司令马上拍发电报明确立场,免得夜长梦多。”
    宋教仁的话不仅让赵北迷惑,同时也让谭人凤百思不得其拜
    见两人都是一脸的迷茫,宋教仁解释道:“其实我此行走经过孙先生同意的,孙先生也知道国会选举刻不容缓,所以不想在这党魁的事情上久拖不决,若非陈英士等人卧执己见一力拥戴孙先生的话,恐怕孙先生已经主动退出党魁之争了。来之前孙先生卓嘱咐过我,若是总司令支持陶先安出任党魁,那各请总司令迅速拍发通电,那样一来。陈英士等人应该可以知难而退了。”
    赵北与谭人凤均感惊讶,不过两人倒是都沉得住气,没再追问,谭人凤皱眉思索,赵北也是心念电转。
    同盟会与光复会貌合神离,这是事公并不会因为熊成基与宋教仁的奔走而改变,两个革命组织只是因为遭遇了相同的敌人才决定联手,实际上,在赵北看来,如果不是袁世凯急着想裁军的话,同盟会与光复会也不会这么快就决定推举党魁。
    按照赵北最初的战略格想,他希望袁世凯仍像历史上那样将以同盟会为首的南方革命势力视为主要对手,让双方鹤蚌相乏。总司令才能汪人得利,但是许斗始终赶不上变化,“崭州耸奕”之后,赵北一系列的动作固然争取了民心、锻炼了民气,但是同时也不得不使自己跳到前台,与袁世凯正面交锋,虽然双方都表现得较为克制。但是袁世凯毕竟混迹政坛多年,不可能看不并楚总司令已有尾大不掉之势,所以,现在的袁世凯心4丰到底谁才是最危险的敌人确实不好说,万一袁世凯调过头来先对付赵北,那么渔人得利的就是同盟会那帮人了。
    所以,在赵北看来,现在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将同盟会和光复会撮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政治上的联盟,纵然是松散的联盟,但只要它能给袁世凯制造麻烦、吸引北洋火力。这就足够了,何况,“国会斗争”本来就是赵北确定的对袁斗争手段之一,中枢不比地方,地方议员好控制,但国会就不是那么好控制了。这涉及的是各地方之间的利益角逐,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谁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非幕政治斗争永远是经济利益的表现。
    但是撮合归撮合,立场却不能搞错,这个时候一定不能站件队,作为一个光复会员,赵北只髅支持光复会的主张,绝对不能去支持同盟会。本来他就不是同盟会员,又在“拥鼻”袁世凯的问题上与同盟会的部分高级干都有过粉梧,所以就算他转变立场去支持同盟会,也无法取的同盟会的信任,但是如果支持光复会那就不一样了,此举只会进一步加强光复会成员对他的好感,同时也能消除一些以前的“误会”所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一旦这个联合政党成立。赵北自然就拥有了一批党内的支持者,这也有利于他将来的战略规划。
    所冉,赵北决定支持陶成章出任这个联合政党的党魁,这既可以看作是他向光复会示好,同时也是他战略规划小的正确选择。
    “既然孙先生如此顾全大局,我也不能让同志为难。这样吧,我命人去报馆,以个人名义刊登也利启事,支持陶先生出任这个党魁。”
    赵北最终拿定主意,虽然只是淡淡几句话,但却分量十足。
    如今这个时代,中国安力派人物中说话最有分量的除了袁世凯就是赵北了,他的话直接就结束了这场党魁之争。
    “总司令深明大义,宋某佩服。妾还要去拜会黎黄陵,池的共和进步党现在已搭起架子,只是力量微缘若是参加国会议员选举的话恐怕没有什么作为,不如也加入这个新组建的联合大党,如此,卑能立于不败之地。”
    “哦?就是不知道黎黄随愿意不愿意,为了这个共和进步党,最近一段日子他可是忙前忙后。
    对了,不知你们的这个联合夫党时个什么名字?”赵北随口一问。
    其实前几天黎元洪就拿着宋教仁拍来的电报请示过赵北,电报上说的正是邀请黎元洪加入这个新组建的联合政党的事,黎元洪拿不定主意。向赵北问计,但总司令也是模棱两可,这让黎议长颇觉棘手。
    “这个新组建的联合政党是代表县民的利益,因此叫做“国民党宋教仁说道。
    “哦。”
    总司令只是淡淡一笑,什么评价也没有。
    历史的轨迹似乎又转回去了,只是时间却提拼了一点。
    但是蝴蝶的翅膀已掀起了风暴。将这历史的轨迹吹得面目全非了。
第259章武穴(上)
    107401908远东狂人第29章武**上
    沉闷的涤等声从长江传悬挂着英国国旗的客弊杜“面鼓轮西行。那根烟每果喷出的淡淡黑烟表明,它的锅炉烧得是优质无烟煤。在长江上,只有快速豪华客轮才会使用这种煤炭,不是什么人都坐得起这种客轮的。
    客轮的前甲板上站满了乘客。现在天气炎热,船舱里又没有冷气。呆上片玄就是一身的臭并,还是甲板上流快,江风习习,景色宜人,站在前甲板上迎风而安,倒是有那么点“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味道。
    当然,这艘客轮不是去扬州的,那得往东走,这艘轮船的目的地是武汉,那个九省通衢的商埠,同时也是这个时代中国青年心目丰的革命圣地。
    站在前甲板上的乘客多半都是中高人,外国人反而很少,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这本就是一艘中国船东的轮船,只不过是挂上了英国旗,真正的外国有钱人是看不上这种“豪华”客轮的,只有那些穷粤潦倒的外国冒险家才会乘坐这种轮船。因为登船手续简单,很严会出现外国巡捕,更不会有来自遥远祖国的通辑令。
    为了掩人耳目,这艘中国客船甚至起了一个英国式的船名:牛津号。
    般来说,真正的中国有钱人也不会选择这种客轮旅行,一来掉价。二来不舒适,卡有那些将富未富、不能称之为“富豪”的有钱人才会出现在这种客轮上。
    作为一个实业家冉及一个算不上富豪的人,部廷弼老先生就站在这艘客轮的前甲板上,虽然他号称“东南实业柜子”但像他这种小资本的商人在东南一带一抓一把,他之所以能够引人注目,只不过是用为他名下有一家银行,而且可以发行纸币,这年头,能够将工业和金融业成功撮合到一起的中国商人还真没有几个,部廷弼算一斤。
    部廷弼是实业家、实干家,绝不是那种空手套白狼的冒险家,能够从一个洋行的小买办走到今天这一步,没有一点魄力和能力是不行的,如果从同治年间算起的话,他已在商场上打拼了近四十年,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见识过,当年红顶商人胡雪岩与洋商的那场蚕丝大战他也是孪身经历过的,之所以没有跟着胡雪岩一起倒下,只是因为他的谨慎。
    魄力、能力、谨慎,再加士适当的投机,如果这样还不能成功的话。那就是“命中无时莫强求。了。
    正因为这种谨慎,帮廷弼才不得不再次远赴武汉,解决一个燃眉之急。为了赶时间。他甚至选择了“丰津号。”耸是放在以前,他也不会选择这种挂着假洋旗的客船。
    五天之前。两个舟称是共和军采购代表的青年拜访了部廷弼,向他出示了一封电报。电报是湖北都督赵北拍来的,内容很简单,要求部廷弼立即解释一干为何迟迟不去武汉帮助共和军政府组建商业银行,电报的措辞有些严厉,这让部廷弼很不安。
    部廷弼不是不想尽快在武汉成立商业银行,实在是因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忙得四脚朝天,根本脱不了身处理别的事情。
    自从赵北投资的那五十万大洋入了帐信诚银行就算是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再加止大规模的战乱很快平息,摔兑狂潮总算是消退了,雄心渤勃的部廷弼一心想将自己的银行发展成大型商业银行,与美国花旗、英卧安丰比肩而立。赵北当初答应过他,要向银行注资一百万两白银,先期投入五十万,后续资金只等银行扩充姿本金后就可到帐上,为了在赵北注资之前扩充银行资本金,幕廷弼一直忙着说服那些小股东增加投资,几乎费尽口舌才将银行资本扩充两成,但距离达成他控股百分之五十一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艰难抉择之后,部廷弼一咬牙,将名下的全部丝厂、虽厂都盘了出去。又将几处当铺也转让给了别人。这才凑够了资本,全部投入银行。打算将银行规模扩大,先期在上海、天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