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司令,职部字‘谨奋’,号‘石人’。”
    “坐下坐下,不必多礼,现在咱们不是在以上下级的身份说话,咱们是在以光复会的同志身份说话,礼多见外。”赵北挥手,示意张激扬坐回石凳,笑了笑,说道:“想不到你也有号,这样吧,以后我就叫你‘石人’好了,你叫我‘振华’,我比你大两岁,你也可以叫我赵大哥。”
    “不敢,不敢!职部还是称您司令好了。”张激扬有些拘谨,连手都不知放哪里才好了。
    “石人啊,听说你是秀才出身,也上过军事学堂吧?”赵北问道。
    “职部毕业于安庆练军武备学堂,学得是测绘。至于秀才的功名么,不提也罢,皓首穷经,光阴虚度,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那不叫学问,那叫书呆子。”张激扬抬手扶了扶鼻梁上的那副圆框眼镜,然后将双手放到了膝盖上。
    “学测绘的?难怪蓝天蔚把那些九江测绘学堂的学生都派给你调遣。”赵北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问道:“在你看来,我们光复会在新军中的组织发展得怎么样?”
    “安徽新军发展得还不错,浙江也有些势力,其它地方就不怎么样了,不过职部只是个小小会员,这些事情涉及会中机密,我也知道得不多。”
    “湖北新军和江苏新军里好象没咱们的同志。”
    “应该没有,如果有的话,想必他们这几天应该来找组织。”
    “这样下去不行啊,革命军的战斗力来源于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清朝军队打仗,其士气来源于军饷和赏赐,但是咱们是革命军队,清朝的那一套咱们不能用,咱们得走出条新路。”赵北站起身,背着手在凉亭里踱了几步,看着那满园的枯枝,幽幽说道:“石人啊,我打算在新组建的共和军中建立‘时政宣讲员’制度,咱们光复会应该承担起改造这支旧军队的历史重担。”
    “时政宣讲员制度?”张激扬也站了起来,揣摩着这个词。
    赵北拍了拍张激扬的肩膀,说道:“咱们要把这个时政宣讲员制度发展到基层连队,每一个新组建的连都至少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代表,他的主要职责是向士兵宣讲革命道理,宣讲时事政治,并掌握士兵的心态,及时向我汇报,我们不仅要告诉士兵是为了什么打仗,我们更要通过这样的制度宣扬我们的理念,使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主张。时政宣讲员不归军事长官约束,而是直接对司令部负责。”
    “我明白了。这和明代的监军制度差不多。”张激扬恍然大悟。
    赵北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一样。明代的监军制度是监督军队的长官,防止他们犯上做乱,但咱们的这个‘时政宣讲员制度’并不是监督军官,而是发动士兵!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是发动士兵!”
    张激扬困惑道:“那岂不是和群治学社的做法差不多?他们也是只吸收士兵加入,不要军官。”
    “错了!群治学社是拉人入伙,那是会党的做派。咱们不是拉人入伙,而是从思想上改造士兵!我们不需要拉帮结派,因为我们光明磊落,只要士兵觉悟了,他们就会跟着我们走。”赵北说道。
    张激扬听出了赵北话中的些许不满,点了点头,说道:“这几天来,群治学社确实在到处拉人入伙,而且我还听说,他们要把社名改了,先是说要叫‘文学社’,后来改成‘奋进会’,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改完了没有?还有,同盟会的人最近也挺活跃,反倒是咱们光复会好象无事可做。”
    “石人,我也担心啊。”赵北见张激扬已经上路,于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再这么下去,我们这支部队恐怕要被群治学社搞垮啊。军队,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清军战斗力为何不强?固然有其军事制度腐朽落后的原因,但未尝没有会党因素,哥老会在清军中的势力很强,这直接影响了军令的统一,一个风吹草动,往往全军动摇。咱们革命军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石人,这个时政宣讲员制度是我构思了几天的,目前已基本确定了框架,剩下的就是找一个总代表了,这个人非你莫属。”
    “什么?我做总代表?不行,不行!我太年轻,又没搞过这类活动。不行,不行!”张激扬连连摇头。
    废话!要是你以前搞过这种制度,我还不放心叫你去呢!
    赵北微微摇头,他之所以看中张激扬,除了他是光复会的正式会员之外,还在于这个人过于理想主义,而且性格相对平和,服从于权威,很好控制,有利于自己尽快掌握这支部队,有他出面,自己就完全可以躲在幕后策划一切,如果对手想攻击的话,那就要面对“光复会”这面盾牌。
    没办法,革命形势是复杂的,不仅要和敌人做斗争,还时不时的要防备革命同志,统率一支成员混杂的革命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石人!干革命怎么能推三阻四?”赵北严肃的说道。“你以前也没干过参谋,现在不是也干得挺好?不会不要紧,学就是了!我这里有一本小册子,你可以拿去看看,相信对你有所启发。”
    赵北拿出一本他自己写的小册子,这是他昨晚写的,一边写一边抱着本《康熙字典》查来查去,区区几千字,竟写了一晚上,好在是拿钢笔写的,书法还勉强凑合。
    张激扬一看,那小册子封皮上写着“士兵动员技巧”六个字,笔画遒劲。其实,这是赵北根据自己做业务员时的经验写的,并少量吸收了传销理念。
    “记住,这本小册子你自己看过就行了,不要给别人看,看完之后立即还给我。”赵北一本正经的说道。
    张激扬试图推辞,但赵北执意要他做“时政宣讲员总代表”,无奈之后,张激扬只好领下这个差事。
    “石人,以后你就是咱们共和军的时政宣讲员总代表了,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殷切希望啊。刚才有几个江西‘易知社’的青年来投军,我已经将他们安排在司令部,他们革命热情高,学识也不错,可以做你的第一批部下。”赵北拍了拍张激扬的肩,领着他走出凉亭。
    “要将这个制度推广到全军,每一个基层连队都要有至少一个时政宣讲员,记住,要挑选革命立场坚定、出身贫寒的士兵做代表,必须识字!这一点很重要。以后我们军队里要开设扫盲班,他们就是现成的文化教员。咱们不仅要在军队里组建时政宣讲队,咱们还要将这一制度推广到社会上去,用咱们革命者的声音荡涤这个陈腐的时代,唤醒沉睡的国民!石人,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你这个战场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它直接关系着我们这支军队、甚至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不可疏虞啊。”
第三十八章 革命卫队
    阳光下的九江城格外热闹,虽然昨晚的战斗摧毁了一些商铺,但由于共和军很快恢复了城里的秩序,所以,到了光复次日的下午,城里已经重新开市,市民们纷纷走上街头,抢购粮食、食盐,免得将来打仗的时候闭城闭市,无处可购。null3z中文
    除了市民之外,一些手持各式武器的壮年男子也纷纷从城外的四里八乡赶来,早上听说九江换了大王旗,这些会党武装的心思就活络起来,在大小首领的率领下向九江城开进,打算趁乱大捞一笔,但当他们靠近城市时,就被共和军派出城的步兵和骑兵斥候拦住,在宣读了共和军总司令赵北的命令之后,一些纪律散漫、不甘心受约束的会党武装只好原路返回,另一些不甘心空手而回的则在士兵们的引导下列队走进城里,准备加入“革命卫队”,作为辅助力量参加今后的作战。
    除了会党之外,还有不少青年学生进城投军,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江西秘密革命组织“易知社”的会员,他们的加入使得革命军队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知识青年,他们中的多数人被分配到了新成立的“时政宣讲队”里,只有少数身体素质较好的青年才得以加入战斗部队,充当文书之类的基层军官。
    不过向往革命的知识青年毕竟有限,这个时代最具有反抗精神的就是那些没有活路的底层百姓,不过短短一日,共和军辖下的“革命卫队”就扩充至了一万人,除了会党之外,大量闲散乡民也纷纷加入革命卫队。
    由于现在经费不足,所以“革命卫队”是没有军饷可拿的,每日只有三餐饭,管饱不管好,服装和武器也暂时只能自备,但即使是这样,方圆几十里内的无业乡民还是络绎不绝的往九江开进,有的时候,几名骑兵斥候举着旗帜在村庄外一立,往往就能拉来几十上百个青壮男子,没办法,现在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苦,那些家里人口多的正愁没地方吃饭,一听一天可以吃上三顿饱饭,立即就跟着跑来了,而且据说如果剪了辫子的话,每个月还能领到几分银子的剃头钱,如此一来,在进城的那几条官道两旁便抛下许多无主的辫子。
    按照赵北的命令,“革命卫队”属于准军事组织,按照大队、中队、小队的编制组建,一个小队为一百人,五个小队为一中队,五个中队为一大队,一个大队的总人数为两千五百人,为了加强其战斗力,所有的中队长和大队长均由共和军的军官担任,并挑选出至少一个中队,配备后装枪,充当先锋队,由大队长直接掌握。
    “革命卫队”的队员一旦加入部队,就不能再擅自行动,否则一律视为逃兵,军法从事。在赵北看来,这支准军事部队其实就是预备役部队,必须按照正规部队的要求进行训练,将来武器装备充裕了,这些人立刻就能成为正规部队的一员,与秋操起义部队不同的是,这支部队是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他绝不允许别人插手,群治学社也不行,所以,革命卫队里没有任何革命组织,将来也只允许时政宣讲员在部队里活动。
    走在街上的除了打算加入革命卫队的百姓之外,还有一些脚上戴着镣铐的人,他们不是一般的囚犯,他们都是满清的官吏和衙蠹,其中的一些人拒绝投降,但官太小,不值得杀,所以留下服苦役,另一些人虽愿投降,但无奈平时做恶多端,民愤太大,也不好释放,于是也派出去充当苦力,修理战斗中损坏的民居和街道。
    共和军占领九江城之后,便打开监狱,释放了大部分囚犯,并缴获了大量脚镣,正好给这些官吏和衙蠹戴,两人分得一副脚镣,一个戴左脚,一个戴右脚,如果想逃跑,除非两人配合默契,否则跑不了多远就得被抓回去,然后砍头。
    这可不是共和军在吓唬这些囚犯,自从早上天亮之后,九江城里那最热闹的菜市口就成了杀人的刑场,凡是拒绝投降的伪清官员,只要上了一定的品级,便通通拉到菜市口砍头,道台、提刑、知县,一颗颗人头滚下来,然后又被革命军挂到城门楼上示众,他们的家产也作为敌产被革命军没收充公,一些邻近府县的会党武装进城的时候提来了不少类似的人头做投名状,也全部挂了上去,一时之间,九江全城轰动,百姓们扶老携幼赶去,亲眼去看看那平日趾高气扬的官老爷们现在是何种模样。
    用赵北的话来说,革命就是杀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同志的残忍!要用革命的恐怖震慑一切反动力量!
    除了那些冥顽不灵的朝廷官吏之外,一同陪绑的还有几个大粮商,因为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