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徐世昌不宣布退出总统竞选的话,盛宣怀那帮人就算是得逞了。而这,正是倒袁派的主要战术。
    豫南惨败之后,袁世凯的威信遭到沉重一击,现在全靠这斤,“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帽子装点门面,如果再保不住总统的位子的话,他就完全没有继续领导北洋的资格了。
    民国是北洋的民国,不是袁世凯一个人的民国,这是许多北洋中人的共识,没有北洋撑腰,袁世凯根本就坐不上这个位子,而北洋当初之所以全力支持袁世凯篡清,完全走出于北洋集团的整体利益。
    无论是“武派”还是“文派。”他们支持袁世凯的唯一原因是他能够维系北洋的团结,并保障北洋的整体利益,如果袁世凯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他们对于袁世凯的忠诚就会减弱,哪怕是袁世凯一手提拔上来的北洋将领,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而这个利益是依附于北洋的整体利益之上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现在,因为豫南惨败的事情,整个北洋集团的利益受到了咸胁,如果想继续维持对中枢的控制的话,就很有必要将这个“罪魁祸首”踢出去充当替罪羊,改变目前北洋的这种劣势局面。
    而这,正是盛宣怀等人主持倒袁阴谋的主要原因。
    但是徐世昌与袁世凯的交情很不一般,要想说服徐世昌,倒袁派们就必须舍得下本钱,仅有金钱的诱惑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洋人的力量。因为北洋本身就是依靠洋人的支待发展壮大的,没有英国和日本的撑腰,北洋不可能在内忧外患中保持镇定。
    所以,到袁派通过各种关系与英国、日本、美国、法国这四国驻华公使取得了联系小心翼翼的征求他们对于北洋“换马”的立场,在这四国中,首先明确立场的是美国公使,他立刻就向美国驻奉天总领事拍了密电,命令他尽快与徐世昌取的联系,探明徐世昌的立场。
    而这,正是徐世昌拜访司戴德的唯一原因,而据徐世昌说,司戴德本人对袁世凯并无好感,所以,美国在“倒袁”的问题上恐怕是支持到袁派的。
    因为袁世凯与英国、日本走得太近了,美国政府很不满,而且由于粤汉”汉铁路的事,美国财团已对袁世凯失去了耐心,他们希望北洋能够换一个对美国持“友好立场”的领袖,而徐世昌因为东三省铁路和实业银行的事情与司戴德关系不错。所以,美国人对徐世昌出任北洋新领袖的期望很高。
    不过,除了美国之外,英国、日本、法国的驻华公使在“倒袁。问题上立场模糊,法国公使当时就拒绝了倒袁派的建议,日本公使也没有明确表态,至于英国公使朱尔典,也没有表明立场,但是同时,作为与袁世凯私交不错的英国政客,朱尔典也没有提醒袁世凯倒袁派的行动。他仅仅只是在财政问题上暗示了一下。
    朱尔典如此暧昧的态度让袁世凯非常担心,他完全有理由相信,朱尔典借财政问题暗示盛宣怀异动的主要原因恐悄不走出于政治上的立场,而仅仅只走出于私人感情,毕竟,两人已交往了十多年,算是朋友了。
    如果真如袁世凯所猜测的那样。那么,这英国在“到袁”问题上的立场就很值得玩味了。
第344章倒袁(下)
    10821908远东狂人第344章倒袁下
    现在美国已经向徐世昌暗示美国会在“到袁”问题卜女派一方。如果英国政府也放弃了对袁世凯的支持的话,那么,袁世凯下野的结局几乎是一定的了,列强的话,北洋从来都不敢不听。
    没办法,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北洋离不开列强,袁世凯也离不开列强。
    如此分析之下,袁世凯是一身冷汗,那汗水涔涔而下,将衣服的后背都浸透了,而他的前襟早已被那窗外飘进的雨点淋得湿透。
    见袁世凯站在窗前呆了好一阵。袁克定走了过去,站在袁世凯的
    边。
    “尖亲,这窗前雨大,还是站进来好一些。”
    袁克定的话让袁世凯的心思拉了回来,看了眼袁克定,袁世凯无奈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背着手转过身去,走了两步,然后抬起头,扫了眼房里的这帮亲信。
    赵秉钧、段棋瑞、段芝贵、蔡廷干、阮忠枢,不是文臣就是武将,跟随袁世凯鞍前马后已是多年,再加上杨度、严修那帮不算太贴心的部属。这小小的总统府书房竟已是挤得满满当当。
    “诸个,徐菊人的电报你们都传阅过了,现在北洋里有人想造反,想夺权,你们说说,如何是好?”
    袁世凯冷冰冰的话让书房里所有人都是一凛,跟随袁老帅这么些日子。众人都知道他的禀性,现在说话的时候,袁世凯面带微笑,这恰恰是他内心极度愤怒的表象,这说明他已起了杀心,但是这个杀心却不是对着那位赵总司令的,至少现在不是。
    “干爹下令,我马上就带人去把盛宣怀抓起来,押到干爹跟前,将他碎尸万段!他躲在租界,这也没什么关系,咱们就派人去租界,如果洋人不同意引渡,咱们就自己动手将他绑来,上海本就是龙蛇混杂之地。肯卖命的江湖好汉倒也有一些。”段芝贵第一个表态,这说话的时候也是咬牙切齿。
    其他人一时有些沉默,杨度本打算开口,不过站在他身边的严修拿脚尖碰了他的脚根一下,于是又低下头去。
    见众人都不说话,袁世凯冷笑着踱回书桌后,在那张藤椅上落座。袁克定急忙跟了过去,站在桌边伺候,借着吩咐机要员为袁世凯准备一身干衣的当口,抬起头向段芝贵使了个眼色。
    段芝贵虽然瞧见了袁克定递过去的眼色,但是他没敢再说话,向身边的段棋瑞望了过去,但却发现段总长正扭头望着窗外的雨景,瞧那神色。竟有些陶醉其中的味道。
    “芝泉,你在想什么呢?你是陆军部总长,对于此次豫南之败,你有什么看法?”
    袁世凯望了段棋瑞一眼,但是问的话却与此次“倒袁”话题无关。
    段棋瑞扭回头。叹了口气,说道:“老帅钧鉴。北洋军此次豫南之败,实出段某预料,段某确实未料到南军战斗力竟如此强悍,更未料到冯华甫他们几人竟如此的一意孤行,明知信阳防线无法攻破,却仍顿兵于坚城之下,实在是犯了兵家大忌,本来只是小挫,可竟被他们变成了大败,如此用兵,确实让人无语。”
    “那依芝集之见,若是你去指挥。又该如何用兵呢?”袁世凯冷冷
    道。
    “信阳防线既然无法突破,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收拢兵力,向北撤退。固守郑州,同时命令南进第一军放弃南京、上海,全军向西挺进,与郑州之南进第二军形成两面合击之势。这也是当初清军第一、第二两军夹击武汉的态势,虽说战术呆板了些,可是却胜之于稳妥,如果北洋军能够依次稳扎稳打,纵然无法占领武汉,也可对联合阵线形成强大军事压力,迫使其内部分化,方可逐个击破,并使北洋占据战略之优势。换句话说,是以东南之暂时退却取得西线之战略胜利”
    段棋瑞侃侃而谈,但是话未说完。却听到拍桌子的“啪啪”声。
    “既然你知道这样打,那为何当初不肯领军出征?冯华甫再怎么蠢笨。至少他的心里还装着一个袁老帅,还装着一个北洋!调第一军夹击武汉?那么东南还守不守了,你以为,联合阵线摆在杭州的那几万人是来看戏的么?”
    袁世凯拍着桌子咆哮起来,让段棋瑞一身冷汗,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是多么的冒失,恰恰在敏感问题上触动了袁世凯的神经,给了他借题发挥的口实,“东守西攻”这本就是袁老帅定下的战略,在这上头质疑,那就是质疑袁世凯。
    段棋瑞立玄闭上了嘴,但是袁世凯却不肯放过这个陆军部代理总来
    “咱们北洋为什么打不过联合阵线?既不是因为你段芝泉有小聪明。也不是因为他冯华甫战术呆板,而是因为内斗,因为党争!”信阳一仗,冯华甫虽说是大败亏输。可是现在却不是落井下石的时候!那个盛宣怀现在对我袁家人落井下石。那是他的阴险,可是我绝不允许其他人也落井下石!你落井下石,我落井下石,都这么干的话,那么也不必等别人来打咱们北洋了,
    ““日口,自巳就把自只给乱石砸死了,人都死米了,哪里怀有什,洋?”
    袁世凯说到后来,站起身指着段棋瑞大声呵斥,脸色铁青,胳膊剧烈的抖动,屋里的所有人都将头低了下去,躲闪着袁世凯的噬人目光。
    “父亲,您息怒。还是先说说那帮北洋叛逆的事情吧,现在徐菊老拍电报过来,这是他对老帅的忠诚。不能不嘉奖,不如现在就拍封电报过去?”
    袁克定的话虽然没有让袁世凯冷静下来,但总算是让他停止了咆哮。
    袁世鞍坐回了藤椅,颓然的摆了摆手,说道:“我与徐菊人之间没有什么虚礼。他也不会在乎,这嘉奖的事情还是等解决了那帮北洋叛逆之后再说吧。”
    “徐菊老打算现在就宣布退出总统竞选,在电报里征求父亲的意见。是不是回封电报?”袁克定问道。
    袁世凯迟疑了片刻,说道:“你去回电,告诉徐菊人,这总统竞选的事情先别管,我信任他,就算袁某真的被迫下野,由他徐菊人当正式大总统也比那些狼心狗肺的叛逆要好。哼哼,盛宣怀那帮人真是糊涂透顶。现在联合阵线咄咄逼人,他们不想着团结一致,枪口对外,反倒忙看来逼宫,这就是利令智昏啊,把我赶下台去,他们真以为自己能坐稳江山?哼哼,我到是想看看,没了我袁世凯的北洋,那还是不是北洋”。
    就在袁世凯与一众亲信密议反击“倒袁派”的行动方案时,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间会议室里,一个同样的阴谋也在紧锣密鼓的策划。
    会议是在公共租界的张园举行的,与会的人多半是北洋集团中人,其中以盛宣怀的地位最高。
    会议已进行了小半天,众人对于盛宣怀的倒袁方案均持赞成立场,少数人虽然仍决定观望,但是倒袁行动仍将按照方案进行。
    “诸位,北洋整体利益绝不容许由一人一族掌握,此次豫南之败,全是袁项城之过,当初若非是他优柔寡断,共和军何以日益强大到无法制约之地步?当初若非是他袁项城一意孤行要以武力压服国会,北洋又何至于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此次豫南战败,与北洋无关,一切罪责均应由袁项城一人承担,追究此次南北开战之祸端,维持北洋局面,非从此下手不可!”
    盛宣怀的话说出了众人的心声,同时也宣布了此次会议的结束。
    与会者散会之后,盛宣怀应张园主人张叔和之邀,前往茶室稍坐,两人先在雅间进行了一番密议。
    “袁项城虽然有些网慢,然则也是为了北洋利益,盛先生如此大张旗鼓的反他,就不怕被人构陷么?陶焕卿之死,未必与袁项城无关。”
    张叔和仍旧劝了几句,不过也就是点到即止,对于政治,他不太感兴趣,虽然他的张园号称“东方海德公园。”实际上充当着这个时代政治舞台的角色,不过他本人从心里来讲,确实是希望远离政治的,但是作为一个实业家,他又不得不在各方政客间虚与委蛇。
    “张先生有所不知啊,此次倒袁。我们可不是孤军作战,还是有那么一些同盟军的。实不相瞒,张季老他们那些立宪会的人也打算插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