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弹药不成问题,到时派人到龙灯堤去,自有人送子弹过来。至于旗人,只要枪声一响,区区蚍蜉怎可撼得大树?武昌城里的旗人都降了,汉阳的旗人难道多长个胆?但要记住,不可滥杀,这是总司令的军令。”
    “总司令未免过于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恰恰相反,他是刚愎跋扈!”
    “此话怎讲?”
    言难尽。”邓刚摸了摸肩膀,叹了口气,显然不愿多讲。现在他已不可能回军队任职,以后只能负责群治学社的日常事务,对于一个投身大时代的青年来说,这简直比把他押上军事法庭还要痛苦,但既然杨王鹏用自己的前途替他担保,那么这个任务也绝不能失败。
    “总司令不是群治学社的人吧?”
    “不是!他是光复会的。”邓刚摇了摇头,有些欲言又止,但到底没有再说什么,仔细叮嘱几句,便换上军装,带着几十名士兵扛着枪离开了钢药厂。
    ……
    一个小时后,共和军气球队在夜幕中将那具氢气球再次升起在空中,球筐下吊着一串灯笼,红绿相间,夜幕中格外清晰,即使远在汉口的观战者也能望见。
    在这种光线下,气球不可能执行校射任务,这只是一个信号而已。
    气球升起来后,驻守钢药厂的湖北新军一部擅自调动,向东边的钢铁厂挺进,闻讯赶去阻拦的旗兵和军官被一阵乱枪打散,随后,这支新军部队的士兵在左臂绑上了白毛巾,竖起一面红旗,正式宣布起义,加入共和军序列,并继续向东运动,与闻讯赶来阻拦的北洋军发生激烈交火。
    与此同时,原本停泊长江的两艘共和军炮舰也航向汉江,在黑暗中投入了战斗,舰炮不断的轰击沿江清军营垒,汉阳一侧硝烟弥漫,爆炸声此起彼伏。
    听到炮声,赵北立即下达了总攻击令,早已蓄势待发的共和军主力部队立即由汉阳城集结地向北挺进,在炮兵的掩护下,迅速突破了北洋军在琴台、龟山一线的防御阵地,随即分兵两路,成扇形展开,东路由赵北率领,直扑龟山,西路则由第二梯队司令杨王鹏率领,在琴台建立前进基地之后,继续向北稳步推进,依靠数百只木筏、舢板趁夜横渡东月湖,直接跨湖攻击在钢药厂阻击起义部队的北洋军侧翼,切断了他们与钢铁厂、兵工厂守军的联系。
    战斗在夜幕中进行,交战双方根本就不必分辨对面的是敌是友,共和军一律向北开火,北洋军则一律向南开火,爆炸声、枪炮声此起彼伏,夜空被那炮火映得忽明忽暗,如同雷暴一般。
    经过数小时激战,钢药厂之敌全部就歼,西路共和军随即向东挺进,与东路共和军部队联手,对清军实施钳形夹击,至此,防守兵工厂和钢铁厂的清军已被完全包围。
    稍后,龟山北洋军的炮兵阵地也全部落入共和军手中,数十门新旧大炮被革命军掌握,随即调转炮口,居高临下向据守钢铁厂和兵工厂的清军轰击,虽然因天黑看不清目标而很快停止了炮击,但仍摧毁了清军的斗志,战至深夜九点半,钢铁厂和兵工厂已先后易手,驻守清军全部被歼,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带官黎元洪和北洋军标统卢永祥、王占元均被革命军生擒。
    包围圈西北方向的残余清军侥幸逃出,沿着汉江向西北方向溃散,牵动黑山清军阵脚,清军至此溃不成军,已不敢继续留在汉阳,纷纷由上游抢夺船只渡过汉江,向汉口逃窜,汉阳一带已无成建制的清军部队。
    稍后,以革命卫队为主力的共和军部队向西北方向逐次展开,在零星的战斗后,先后占领了黑山、扁担山、温家山、锅底山、仙女山、美娘山等制高点,在汉阳的西北方向建立起稳固的防线,天亮之后,汉江右岸已是红旗漫山,连营处处。
    至此,汉阳战役全部结束。
    此战歼灭清军一万五千余人,缴获步枪四万余杆,机关枪二十挺,管退式野战炮二十门,日制山炮四十门,旧式大炮近百门,缴获的弹药无法准确统计。而且由于汉阳兵工厂落入共和军掌握,这座工厂立即成为了共和军的大型军火库。
    天亮之前,战场全部打扫完毕,又拾获步枪两千余杆,大炮五门,弹药若干,收编零散清军两千余人。
    武汉三镇,除了汉口尚未光复之外,已大部落入共和军掌握之中,革命的红旗飘摇在长江两岸。
    战斗结束当天深夜,赵北召集武昌、汉阳的士民绅商代表,齐集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南岸嘴,一声令下,所有被共和军缴获的清廷官员所乘官轿堆成了一座小山,和那些官员的顶戴、官袍一起浇上洋油,全部付之一炬,熊熊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无论是武昌、汉阳还是汉口的居民,均能望见那冲天的火焰。
    站在一辆弹药车上,赵北手举铁皮喇叭,向众人大声宣布:
    “帝王将相的时代结束了!以后的时代,就是共和的时代了!从现在起,废除一切不平等的称呼,再也没有什么‘大人’、‘小人’、‘奴才’、‘主子现在起,所有的人就都是共和国的‘公民我们齐声高喊:革命万岁!共和万岁!公民万岁!”
    “革命万岁!共和万岁!公民万岁!”
    数万将士齐声高呼,虽然未必都能理解这几句口号的深刻意义,但至少是将那横扫一切陈腐的气势喊出来了。
    伴随着公民们的欢呼声,江面上出现了一些红色的河灯,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成千上万,就像夜空的星辰,数也数不过来。那是刚成立不久的“共和军时政宣讲委员会”的手笔,在赵北的命令下,汉阳战斗尚未完全结束时,宣委会干事长兼总代表张激扬就召集武昌全城百姓,手提赶制的红灯笼,在城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光复庆祝活动,并在鹦鹉洲点燃河灯,顺江投放,为共和呐喊,为革命助威。
    看到那长江上的点点红灯,武昌、汉阳军民无不精神振奋,“共和”、“革命”的呼声响彻天地,全城沉浸在胜利的情绪中。至于尚未光复的汉口,则是一片死气沉沉,盘踞于此的清军残部无不战战兢兢睁大了眼睛,紧张的向武昌、汉阳方向窥伺,生怕革命军趁夜强渡,袭击汉口。
    汉口租界当局也紧急加强了戒备,各国领事纷纷拍发电报,要求本国政府立即派兵增援汉口租界,武装中立。
    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眠之夜。
    (继续拉票!)
第六十一章 破旧立新(上)
    湛蓝的天空悬浮着一只氢气球,气球下吊着一个筐,筐里站着两个士兵,手拿望远镜,警惕的注视着远处的地面,在他们身后数百米外的侧下方,耸立着几根高大的烟囱,簇拥着烟囱根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平房
    这里是汉阳兵工厂的北部厂区,紧邻汉江,与对岸的汉口仅一江之隔,为了防备对岸清军的轰击,气球就悬浮在厂区上空,靠两根绳索连接地面,并通过一部野战电话与地面的炮兵部队取得联系,一旦对岸清军有异动,便可立即调炮轰击,先发制人,保卫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是由湖北枪炮厂发展而来,这座工厂兴建于也是张之洞总督湖广时的政绩之一,设备之完备,技术之先进,规模之浩大,堪称中**工之翘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一条完备的兵工产业链,拥有工人四千余人,所产枪炮遍销全国,尤其是“汉阳造”步枪,更是闻名遐迩,年产量高达一万五千杆。
    不过,该厂经费来源完全取决于清廷财政状况,自从庚子之后,清廷财政日益拮据,新政兴起,愈显捉襟见肘,所以,该厂经费来源也日见短拙,到了现在,该厂步枪年产量已下降到了不足一万杆,至于其附属的钢药厂更是早已停止炼钢,目前只能维持火药、硫酸、硝酸、乙醇的少量生产。
    虽然兵工厂目前的状况不佳,但它却是共和军唯一的可靠武器弹药来源,所以,在肃清了汉阳周遍的敌人之后,赵北就将总司令部设在了兵工厂里,誓与兵工厂共存亡,宁可丢掉武昌,也绝不放弃汉阳。
    作为总司令的有力臂膀,共和军总参谋部也设在兵工厂里,现在汉阳刚刚光复不久,诸多事务都还未完全理顺,总司令在忙碌,参谋们也都是一刻不得闲。
    蓝天蔚亲自坐镇参谋部,带着一班年轻的参谋谋划革命卫队的进军事宜。
    昨晚战斗结束后,对清军战俘的审讯工作就展开了,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撬开了不少清军将领的嘴,这使共和军得以掌握更多的信息。
    自从共和军进军武汉以来,湖广总督陈夔龙为了固守省垣,不仅从附近的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抽调了大批巡防营,而且就连更远的德安府、安陆府、荆州府、宜昌府也接到增援武汉的宪令,如此一来,这些府县的防御力量立刻变得虚弱起来,对于共和军扩大战果很有帮助,虽然目前还不知道那些增援的部队是否继续在向武汉方向挺进,但是,至少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现在参谋部正在忙碌的就是进军武汉周遍府县的事情,无论如何,也必须将革命的影响扩张到尽可能宽广的地区,让革命之火燎原。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进军部队的序列已经确定,考虑到武汉地区的重要性,进军部队全部是清一色的革命卫队,为了加强战斗力,每个大队中都编入一个小队的新军部队,装备新式步枪和旧式大炮。
    武昌、汉阳光复后,革命卫队又扩充了不少人,以致于太多的部队聚集在武汉这一小块地区无所事事,人吃马嚼,每日都要消耗大量粮草,所以,与其把他们留在武汉,倒不如派出去分散就食,既能扩大革命影响,又能节约粮草,一举两得,惠而不费。
    蓝天蔚整理好进军方案,装进皮包,叮嘱几句之后,便提着皮包走出参谋部,向不远处的总司令部走去。
    等到了司令部,向卫兵一打听,才得知总司令刚刚离开,带着兵工厂技术人员视察工厂去了,由于不知道总司令到底在哪个厂区,蓝天蔚只好在司令部会客室耐心等待。
    当蓝参谋长在司令部里品茶的时候,共和军总司令赵北已结束了对汉阳兵工厂的视察,正在一间签押房里与两位兵工厂负责人亲切交谈。
    兵工厂总办蔡琦在战斗中不知去向,目前的兵工厂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的状况,赵北只能让兵工厂提调刘庆恩和翻译委员沈凤铭共同负责厂务,这两人也与其他原清廷官员不同,对于革命事业非常热心,赵北也放心让他们去干。
    由于在昨天的战斗中一些厂房被炮火摧毁,机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现在首要的任务是重建厂房和维修机器,以及将躲避战火的工人召集起来,在最短时间里恢复枪弹生产。
    “木样厂挨了两颗炮弹,所储木材焚烧尽净,厂房完全倒塌,厂房短时间里修复不了,但木料可以使用鹦鹉洲竹木市场的存料;打铁厂也挨了两颗炮弹,所幸都是臭弹,没有爆炸,可以立即恢复生产;翻沙厂虽然没挨炮弹,但工人逃避一空,有的人都跑到了乡下,一时也难以立即恢复生产;铜壳厂和熔铜厂已经在开炉升火,但原料不足,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停产;火炮厂和炮弹厂在两年前就停工了,机器已锈迹斑斑,目前也不能制造任何炮弹……”刘庆恩面无表情的向赵北汇报兵工厂现在的状况,作为一个做着实业救国梦的人,对于这种状况他也非常痛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