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乡伯爵,请看看这封电报。这是刚才大本营下达的命令。先遣队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无论如何也必须保证旅顺的安全,如果现在不进攻的话,旅顺在几天之内就会遭到地面进攻。”
    东乡平八郎看了看电报,这才明白大乌义昌为什么表现的这么卤莽而冲动了,正是战时大本营给他的命令,催促他立即率军发起进攻。以拖延中**队进攻旅顺的脚步。
    “大岛君,不如去旅顺吧,在那里等待援军的抵达。”
    既然是大本营下达的出击命令。东乡平八郎也不好反对,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命令并没有说一定要向西进攻,所以还是有通艘余地的。
    “但是,大本营的命令非常明确。那就是拖延中**队进攻旅顺的脚步,如果是去旅顺的话,与大本营的意图是相违背的。东乡伯爵。无论如何,先遣队都必须立即出发。至于大孤山的防卫,只能交给海军了,希望海军能坚守到援军赶到。”
    大岛义昌心意已决,东乡平八郎无法让他改变主意,只能按照他的这个战略安排相应的策应战术。海军能做的也仅仅是保护大孤山不被中国陆军占领。一旦“征支第一军”后续部队抵达,大孤山就是援军的后勤基地。
    这场所谓的“陆海军联席会议”很快就在大岛义昌的独角戏中结束了。东乡平八郎心情沉重的离开了陆军司令部,赶回交通艇,驶出大孤山港,返回旗舰。
    登上旗舰之后,东乡平八郎立即命令电报官向战时大本营拍发了一封加急电报,将他的担心转告大本营,并通过特殊渠道向几位陆军元老和政府高官提出了建议,建议陆军部队按兵不动。并催促后续增援陆军部队尽快赶到大孤山。
    但是回电却迟迟未到,直到大岛义昌下达了出军命令,日本战时大本营的回电才姗姗来迟。
    “阁下担心不无道理,但是旅顺事关帝国利益,必须冒险。”
    看着这简短的回电,东乡平八郎只能长叹一声,走上露天舰桥,举着望远镜,向大孤山方向眺望,由于距离遥远,他只能模模糊糊的看见一些光亮,日本陆军先遣队已经在向西推进了。
    作为一名老练的职业军人,东乡平八郎为这支陆军部队的前途感到担心,大岛义昌或许是个合格的陆军将领。可是他面对的敌人也绝非昔日那个“东亚病夫”在这场中日战争中,中**人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并将战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跟这样一个对手作战,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智慧,而且必须能够应对中**队的新式武器,但是显然,目前的日本陆军中并没有这样的指挥官,像大岛义昌这样只在当年的那场日俄战争中学会“肉弹攻势”的军官却是随处可见。
    “这场战争,帝国真是处处被动啊。”
    望着那夜幕中的光亮,东乡平八郎叹息了一声,他现在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叹息而已。
第700章 再次接触
    现在已是半夜十一点钟,虽然多数北京城的居民都已入睡,但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莫理循依旧没有结束他的工作,像往常那样,他仍在灯下忙碌。
    这是一篇关于中日战争的综合论述稿。莫理循必须在天亮之前完成。现在他已将草稿写好,正在进行最后的润色。
    现在莫理循就居住在北京城东交民巷的英国驻华公使馆里,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邀请他住在这里的。之所以这么热情,主要走出于感谢。莫理循在旅顺遭空袭当天所拍摄的那些战地照片让朱尔典多少挽回了一些英国政府对他的信任,他当然对莫理循非常感激,于是热情的邀请他在公使馆住下,并承诺给莫理循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新闻。
    至于莫理循,他之所以住在公使馆里,到不全走出于虚荣,他很清楚。这场发生在远东的中日战争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格局,英国政府不可能不闻不问,实际上,朱尔典也告诉过他,从战争一开始,英国政府就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而且试图对此进行国际调停,只是因为中国和日本都不想在决出胜负之前就坐到谈判桌前去,因此英国政府的调停努力目前并无任何效果,但是另一方面,英国政府并没有放弃努力,仍在各方之间奔走,试图联合美国、法国、俄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再次进行调停,如果能够达成调停的话,朱尔典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报道权交给莫理循,也正因此。莫理循才会住在英国公使馆里,守株待兔。
    不过在拿到关于国际调停的报道权之前,莫理循并非无事可干,他全力以赴的报道着此次中日战争的发展情况,本来,他是打算亲自赶去前线的,但是由于中**方拒绝给外国记者前线采访权,因此,莫理侃只能坐在后方,利用他多年以来建立起来的关系网,从中国的政客那里获得足够的消息,这些天里。黎元洪、汤化龙那帮高官都是莫理循采访的重点对象,他们透露的消息往往比中国中枢政府的新闻安言人透露的消息更详细,因为他们的消息来源正是总统府,那里就是这场战争的指挥中枢,而且总统先生显然也非常乐于通过黎、汤二人间接的透露那些不方便直接透露给记者的消息和看法。
    必须承认,这场战争中,中**队的表现可圈可点,从那些在新闻发布会的战地照片来看,中**队不仅在空中占尽优势,而且也进展顺利,日本军队显然已经难以招架住中**队的凌厉攻势,而且从战略上看,从战争一开始,日本就全面落在下风。
    换句话说,对于这场中日战争,中国中枢政府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从舆论到后勤,从军队到民间,各个方面前准备的非常充分,这就像是几十年前爆发于欧洲的那场“普法战争”表面上看,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但是实际上,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的,那位
    “狂人总统”从上任的那一玄起,实际上就在准备着这场战争。
    也正因此,莫理循现在的这份综合论述稿所起的题目就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他希望能够通过仔细的分析,将此次战争爆发的整个过程展示给读者,同时也分析一下这场战争为什么不可避免,以及战争结束之后远东地区的战略格局走向。
    以前,莫理循曾准确的预言到了“远东狂人”的上台,现在,他打算再做一次预言,对远东格局进行一次预言,如果将来的远东局势发展果然如莫理循所料的话,无疑将继续提升他的知名度,这有利于他将来的发展,无论闻界还是在政界。
    也正因此,莫理循才会熬夜整理草稿。
    终于,所有的草稿润色完毕,莫理循抬起头,看了眼闹钟,已是深夜十一点半。
    想起明天还要与一些中国的政客周旋,莫理循决定尽快休息,不过没等他收拾完毕,就听见门外的走廊上传来人的说话声。
    拉开房门,向走廊上望去,莫理循看见了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现在。这位公使先生正身穿睡袍,与一名公使馆的秘书做着交谈,由于情绪比较激动,朱尔典的嗓门显然有些大。似乎没有留意到已经影响到了住在他隔壁的莫理循。
    由于是背对莫理循,朱尔典并未留意到莫理循正在偷听他与秘书的谈话,直到秘书离开,朱尔典转身回屋。这才发现正站在隔壁门口的莫
    循。
    朱尔典露出一个职业般的微笑,看了眼莫理循的装束,惊讶于他的
    奋。
    “莫理循先生,你无疑是一名最优秀的记者,这么晚了,居然还在工作。”
    莫理循没有理会朱尔典的恭维。他走到朱尔典跟前,好奇的向他打听刚才那名秘书转告的消息。
    “公使先生,刚才如果没有听错的话,似乎日本人想与中国进行谈判?。
    见莫理循一点也不掩饰他刚才的偷听行为,朱尔典不得不收敛了微笑。一本正经的打起官腔。
    “莫理循先生,对于你的这个问题,我暂时无可奉告,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自从昨天报纸刊登了盖平战役结束的消息之后,许多人都跟你一样,在猜测着局势的发展,在许多人看来,日本政府或许会因为接连战败而坐到谈判桌前,但是我现在只能告诉你,日本政界中不乏和平人士,但是鼓吹战争的也大有人在。远东局势的发展仍然联,迷,你和我都丹法在现在做出结论,即使是日本政府照坝…现在也是没有统一的政策。”
    说到这里,朱尔典道了声“晚安”便回了卧室,看样子并不打算向莫理循透露这个内幕消息。
    莫理循的思维立玄活跃起来,但是同时也非常郁闷,从朱尔典的表现来看,即使日本政府确实已经透露出了与中国方面寻求和平谈判的意向。恐怕英国公使也不会现在就向外界透露这个消息。
    “看起来,这场战争确实给日本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而且,日本政府内部的分歧显然也进一步加重了,局势到底会怎么发展呢?”
    带着这个疑问,莫理循又坐回了书桌边,拿出那份综合论述稿,决定继续修改。
    就在莫理循坐在北京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的客房里奋笔润色草稿的同一时玄,在天津英国租界维多利亚路的一栋灰色洋楼里,两名中国商人也在熬夜会见客人。
    这栋洋楼属于前清庆亲王奕励所有,而这两名正在会见客人的中国商人正是郜廷弼和刘人祥,他们两位正是总统府派到天津的特使,目的就是与具本方面寻求接触,看看能否通过谈判在合适的时候结束这场中日战争。
    部廷弼和刘人祥原本住在天津英国租界的一家旅馆里,而且像前几天那样,天网黑下来,两人就各自上床休息了,但是睡到牛夜,又被人叫了起来,叫他们起来的人正是奕助,奕助告诉部廷弼和刘人祥,日本商会再次派人过来,说要连夜会见他们,讨论一下修改双方谈判条件的事情。
    部廷弼和刘人祥只好穿戴整齐的赶到奕助寓所,会见那位日本方面的谈判专家高尾亨。
    双方不是第一次见面,而谈判的点也依旧设在奕助寓所的客厅里,像上次一样,奕回很快就离开了客厅,只留下部廷弼和刘人祥与那高尾亨周旋。
    由于昨天就得到中枢通报,知道了盖平战役的战果,部廷弼和刘人祥现在信心十足,他们坚持不肯妥协,但是作为谈判的另一方,高尾亨显然也全力以赴的完成他的任务,耐心的对中方提出的和谈条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希望中方修改和谈条件中的某些条款。
    “请两位谅解,作为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所在,台湾岛的地位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列入谈判条件之中,琉球群岛也不能列入谈判条件,而且。关于赔款问题,也是不能谈判的,无论如何,大日本帝国也不会接受向贵国方面做出战争赔款的要求。这会激怒日本国民,会使战争长期化。无论是对贵国而言,还是对大日本帝国而言,这都是很不利的,长期战争会使两国的经济全面衰退。而这。正是日本商会方面想极力避免的,我们之所以愿意与贵国进行谈判,也正走出于这个考虑,还希望两位能够理解我方的立场。”
    高尾亨镇定自若的提出了他的修改意见,但是从心里讲,对于此次谈判,他心里是没有任何信心的,毕竟,现在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中**队手里,除非日本军队能够扭转战场上的劣势,否则,外交官再好的口才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说到底,外交立场是由实力决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