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远东狂人-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力有多强,因此,当荷兰殖民军听说一支暴动武装越境进入荷兰殖民地境内之后,他们兴冲冲的扛着步枪出发了。打算狠狠教一下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暴动者,但是当他们赶到阻击地点时,他们才恐惧的发现,里面而来的那支朝鲜侨民暴动武装不仅装备着步枪,而且甚至还装备着日本制造的哈奇开斯机关枪,面对“入侵者”的强大火力,荷兰殖民当局傻了眼,他们甚至怀疑这背后是否有日本政府在捣鬼,毕竟,日本在南洋的矫民也很多,在南洋地区,日本也有一些“利益”。
    不管日本政府或者日本军火奸商是否参与了这次震惊南洋各地的朝鲜侨民武装暴动,事实就是,荷兰殖民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连续丢失了数座在战略上而言相当重要的城镇,如果任由局势恶化下去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整个婆罗洲都会动荡起来,当地的土著人肯定会趁乱造反。
    在这种情况之下,荷兰东印度群岛殖民当局不得不求助于英国海峡殖民地殖具当局,请求英国殖民当局派遣军队和军舰,协助荷兰殖民当局“平定叛乱。”而且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那帮叛乱分子来自于英属殖民地。
    但是偏偏现在英国海峡殖民地那里也不平静,在那里,傲慢的英国殖民官员不仅得罪了朝鲜侨民,而且也得罪了中国侨民,英国总督要处理的麻烦不比荷兰总督少,根本抽不出足够的兵力和军舰去帮助荷兰殖民当局,在这种局面之下,英国殖民当局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走向英国政府的殖民部门求助。
    面对东南亚的乱局,英国政府的殖民部门也是束手无策,现在欧洲战争已经爆发,英国已向德国正式宣战,为了保卫英国本土,英国海军已经将主力调回本土军港,陆军部队也准备渡过英吉法国,协助明国作战,在纹种紧张的备战情况函,心么可能专门派遣部队增援东南亚殖民地呢?
    无奈之下,英国政府只能向在欧洲战争中求助,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从菲律宾殖民地派遣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前往婆罗洲,协助英军、荷军镇压朝鲜侨民暴动武装,同时盯住那些并不安分的土著和华人。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美国驻华公使司戴德与英国驻华公使朱杀典在天津仓促会晤,然后一起赶回北京,一同约见了那个中国的总统先生。
    两位外国公使拜见中国总统,倒不是为了请中国派兵到婆罗州协助围剿“叛乱武装”而是为了说服总统先生接受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提出的《东北亚和平协议》,与日本尽快实现停火,结束中国与日本之间这场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战争,恢复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以便使英国、美国腾出手来,解决东南亚方向的危机。
    赵北是在国宾馆会见的两位公使,陪同总统一同会见公使的是外务部代理总长颜惠庆,以及几位外务部官员和翻译。
    两位公使见了总统的面,先将那份已经草拟好的《东北亚和平协议》的文本呈了上去,请总统过目。
    这份和平协议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惊人之处,除了一些空洞的官样文章之外,剩下的就是那些不带丝毫感**彩的和平建议,包括二中日双方军队立即停火,日军退回鸭绿江以东,中**队停止攻击旅顺,双方军队以目前的战线为停火线,接受美国、英国等国的调停,中国可以收回旅大租借地军……
    说句实话,当翻泽把这份由英国公使朱尔典亲手呈上来的和平协议文本翻禅出来之后,赵北是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有将这份和平协议扔回朱尔典的脸上去。
    这算什么调停么,这根本就是在拉偏架!
    现在这种局面之下,英国政府居然还在打肿脸充胖子,未免有些太过目中无人了,赵北甚至有些冲动,甚至想直接拍封电报给鲁平,叫他带着那两艘远洋袭击舰跟着德国远东舰队一起去新加坡“玩玩”轰沉几艘英**舰,也好叫英国看看远东地区现在是谁说了算!
    当然,赵北还是理智的制止了他的冲动,他虽然是“远东狂人”狂劲十足,可是他还是个。头脑清醒的政客,他很清楚,现在的远东,真正有发言权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虽然美国的战略重心始终在欧州和大西洋那边,但是亚洲和太平洋这边也让美国政府牵肠挂肚,若不然,美国政府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开通巴拿马运河呢?不就是为了方便美国海军的战列舰编队从大西洋转战到太平洋么。
    正因为是看到了这一点,赵北现在基本上还保持着表情的平静,虽然对于这份由英国政府主导的远东和平协议完全看不上眼,不过他并不打算就事论事,也不急着寻求和谈,反正现在最急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一切等打下旅顺之后再慢慢谈。
    “让两位公使先生费心了,关于中日战事,目前仍在进行,和谈的事情,我国政府确实在筹备,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始终没有任何主动的表示,所以,我对日本政府的和平诚意是不信任的。”
    赵北打着官腔,跟朱尔典和司戴德泡着蘑茹。
    “请总统先生放心,日本政府那边,目前已有所表示,只要先行停火,日本可以马上派出和谈代表团前往马尼拉,在那里与贵国和谈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朱尔典摸不准赵北心思,只好顺着总统的意思往下说。
    “那好,只要日本和谈代表团出现在马尼拉,我立刻向前线部队下达停火命令。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日本军队绝对不能留一兵一卒在我国领土,这是和谈的前提条件,离开这个条件就没有和平。”
    说到这?,赵北话锋一转。
    ,万
    “现在南洋那边局势越来越混乱,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不禁担心,这个马尼拉和谈能否顺利举行?”
    “请总统先生放心,美国派驻当地的军队可以保证马尼拉局势的稳定。”司戴德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是么?但愿如此。”
    赵北淡淡一笑,说虽如此说,可是他的真实想法却不是这样。
    现在的南洋乱局,不过刚刚开了个头。好戏还在后头呢,对此,赵北坚信不疑,因为他就是这场南洋乱局的幕后策刮者。,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第755章 展示力量
    落卫风平浪静,一艘中式帆船缓缓前行,前后两面冲帆张满了弦,正在海风的吹拂下带动帆船向东北方向航行。
    站在帆船的船头上,黄秋元眺望着海天线上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能够看见太阳,这就说明,肆虐了两天的风暴终于过去了,这艘一度情况极度危险的帆船终于摆脱了沉没的命运,而船上的所有乘客和水手也都从惶恐中平静下来,并立刻踏上了征程。
    现在,船上的所有人都在底舱进香,感谢神灵的保佑,甲板上除了黄秋元之外,就只有几名水手,正在麻利的修补那在风暴中遭到袭击的船体和船帆。
    这艘中式帆船是从婆罗洲西北部沿海的沙捞越地区一路航行过来的。目的地则是婆罗洲东北部沿海的沙巴地区,也就是被西方殖民者统称的“北婆罗州”海岸,更准确一些来讲的话,这艘中式帆船是从“新福州垦场。出发的。下一站自的地就是“新闽清垦场”。帆船的主要任务是为“新闽清垦场”运送必要的补给物资,比如药品、书信、农具、手工工具、捕鱼工具、生铁、熟铁等等物资,可以说,这艘中式帆船基本上就是一座海上的杂货铺,而且在抵达目的地并卸下补给物资之后。这艘帆船也将顺便从新闽清垦场带回一些农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然后运往新福州,出售给中间商。
    按说现在轮船运输业比较发达。尤其是英国统治的海峡殖民地一带。本来就是航运中心,再加上近年来已经成为南洋地区最重要的锡矿提炼基地,每天进出新加坡港口的各国蒸汽船很多,如果需要向南洋地区的某个港口运送物资的话,最佳选择应该是蒸汽机轮船,而不是航上行能力不强的帆船,但走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黄秋元仍然固执的利用传统帆船运送物资补给。
    这不是黄秋元小气,实在是因为近几年摊子铺得太大,新垦场扩张太迅速,资金的补充速度跟不上垦场的扩张速度,再加上英国殖民当局对华人“民间殖民”的行动基本上持反对立场,处处刁难,因此,黄秋元只能依靠华人自己的力量维持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垦场,实际上。为了支持垦场资金的运转,他的那间“新福州国药铺”已经是债台高筑,随时有歇业的风险,不过即使是这样艰难,黄秋元仍然尽力做好他的份内事。
    何况,现在新加坡局势混乱,英国殖民当局加强了对航运业的管制。以防朝鲜暴动劳工利用船只四处逃窜,甚至连在南洋各地经营种植园的华人殖民者也被列入“危险族群”之中。
    南洋华人的殖民事业是黄秋元族叔黄乃裳先生系统开创的,既然黄乃裳先生因为英国殖民当局的禁令而不能亲自坐镇南洋主持垦场建设,那么也只能依靠黄秋元主持这个工作了,谁叫他是黄乃裳先生的晚辈呢。
    新闽清垦场虽然不是黄乃裳先生亲自开创的垦场,但是为了纪念这位华人南洋殖民的先驱者,新闽清的垦民们主动将垦场命名为“新闽清。”也正是这层关系的存在,黄秋元还非去一趟新闽清垦场不可。即使是冒着翻船的风险他也要去这座垦场进行交易。
    新闽清垦场是一年之前刚刚建立起来的,华人移民从国内集资了一笔巨款,从英国商人控制的北婆罗洲公司买下了一片位于河口的蛮荒土地。并且利用一年时间在那片土地上筚路蓝偻、辛勤耕作,最终将那片不毛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现在收获的季节刚刚过去,垦场大丰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黄秋元将在新闽清做一笔好买卖,这有利于他的资金周转,也有利于华人垦场事业的发展。
    自古以来,富贵险中求,出外冒险的华人算是将这一古发挥到极点了。黄秋元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虽然他的政治胆量但是经济胆量却很大,足以支撑他在海上航行的信心。
    前两天遭遇的海上风暴并不是黄秋元遭遇过的最强的一次风暴,他早已习惯了这种海上冒险生活。
    “掌柜,到新闽弃了!”
    就在黄秋元极目远眺的时候,一名骑在桅杆顶上的水手突然大声喊了几声,并朝黄秋元招了招手,然后胳膊一抬,指着东北方向。
    确实该到了,早就该到新闽清了,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海上风暴。黄秋元至少在昨天就已经抵达新闽清了。
    虽然黄秋元现在什么也没看见。不过他相信水手的判断,那海天线的另一边,就是他的目的地新闽清。
    不过他现在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却不走到了新闽清之后如何与当地的华人垦民进行交易,他现在所思考的是新加坡那边的局势,在朝鲜劳工于新加坡发动武装暴动之前,黄秋元就已离开了新加坡,等他率船抵达婆罗州的时候,新加坡的朝鲜劳工暴动已经爆发了,他也是通过电讯才了解到狮山的动荡局势。
    ,可
    “不知狮山那边局势现在如何了?平静没有?”
    黄秋元也知道,自己现在怎么担心也是无用。他本想立即返回新加坡,但是由于英国殖民当局已经开始封锁附近海域,严禁任何可疑船只靠近,所以,他只能继续完成这趟贸易,局势动荡,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