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超龙不是那种悖逆之辈,李卫是四哥的心腹,那人我见过,是个好汉。胡期恒虽然不熟,可也是年羹尧的亲信,怎么也不会通敌,至于四哥……那更是无稽之谈!”
    陈万策沉声道:“下官可未言及雍亲王,但李贼招招直奔我大军要害,难道跟胡李被擒无关?那岳超龙在郴州统数万民勇,攻数千贼军不得,湖南提督何腾林还语及此人懈怠怯战,为何宜章之战却骤转神勇,舍了中军去强攻清溪山?下官不愿诛心,可此人终究还是投了贼人,再难洗脱他的嫌疑。”
    胤祯楞了好一阵,目光涣散,嘴里嘀咕道:“那怎么也跟四哥无关。”
    陈万策心说你信不信无所谓,关键得皇上信,可很遗憾,皇上不是念着刚复了雍亲王的位子,再整治未免太儿戏,恐怕现在又把雍亲王撸了王位,径直圈禁了。
    “京城回不了,那会是哪?”
    胤祯没在这话题上深入,再转到了自己,连带这支大军的前路上。说起来还拜之前各路兵马未及聚齐所赐,他退到长沙后,账面上还完好的兵力居然有三四万之众,加上收罗的残兵,还能理直气壮地上奏说大军未损筋骨。
    现在胤祯最担心的就是康熙要他带兵朝南,跟李肆再度对峙,在他看来,要跟李肆那支强军正面对战而不落下风,怎么也得十万勇武堪比陕甘绿营的兵丁,再有三五百位大将军才行,更关键的是,得有平坦广阔的战场。
    “多半是要去西北的……”
    陈万策这话只是安慰,虽说最早这抚远大将军是为西北而设,但西北还有傅尔丹,有富宁安,有祁里德,胤祯再挤过去,这湖南丢给谁?
    胤祯正吞着苦水,戈什哈送上一封书信,一看封皮,是年羹尧来信,顿时头大不已,只当是年羹尧要为岳超龙求情。
    陈万策埋头继续算自己的帐目,却半天没听得胤祯的声息,正在诧异,胤祯也用着诧异的语气说道:“对初先生真是神算!年羹尧来信说,之后他就要为我筹办军需粮秣了,算是我帐前效力的部下,这是来请安的……”
    西北用兵,陕甘米粮不足以接济军需,多仰赖四川,那年羹尧自然是先探得了风声,开始沟通胤祯。
    陈万策却是心中一动,这年羹尧,怕不止是“沟通”,而是表情吧,其他书友正常看:。门下最得力的大员都开始另寻门路,雍亲王胤禛的前路,才真正是一片黯淡。
    英德白城,汤右曾正在翻着一大叠报纸。现在英华治下已经有很多份报纸,天王府的《英华通讯》是新朝公报,上面有英华朝廷新推行的各项政令,英华军节节获胜的最新消息,以及李天王本人的举止言行,总之都是妙笔生花的官面行文,对汤右曾来说,跟旧日邸报相差无几,对这份旬日刊行的报纸,从来都只是大略扫一眼。
    他还是喜欢看《越秀时报》,这份报纸刊行最早,专门评析英华朝廷的各项政令。不止是说好话,偶尔也批评一些政令细节。主笔“雷震子”文底颇深,尽管也觉此报主旨还是献媚新朝,但不仅将诸多政令剖析得无比透彻,字里行间还是透出了士子风骨,至少面上还立住了公允。
    其他什么《工商快报》、《黄埔新报》全是商贾之事,就跟商号鼓噪名声的墙贴一般无二,自然进不了汤右曾的眼,而《白城学报》谈的全是天主道和什么真理学,看得汤右曾刺眼。最近新出了一份《中流》,讲的全是北面清廷治下的事情,汤右曾是每期必看。
    “康熙兴狱,大拘汉臣,刑部大牢嚎哭冲天……”
    看到以田从典为首的数百汉臣被锁拿下狱,汤右曾心弦摇曳,喟然长叹:“克五兄,你这是遭了无妄之灾啊……”
    “西崖兄,恭喜啊。”
    段宏时出现了,一脸怪异笑意,还拱手连连,汤右曾假装没看见。
    “天王说,诸位对北朝的忠义之心感天动地,他不愿再为难,要将诸位一并放归。”
    这话出口,汤右曾两眼圆瞪,几乎是一蹦而起,不是看护兵丁拦住,两手几乎要掐上段宏时的脖子。
    “这可如何使得,书迷们还喜欢看:!?”
    汤右曾嘴里咆哮,心中大骂,李肆这小子太坏了!这时候把咱们放回去,是要咱们也都下狱么?眼见现在还能顶着个被执不屈的忠贞之名,保住小命,保住家族,这一回去,那可什么都要没了。
    “等等……北朝……”
    顾不得分辨段宏时这话的真假,汤右曾的注意力又被他话里用语所含的深意引了过去。
    “你是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汤右曾摇着报纸,只当段宏时在开双重玩笑。
    “别以为在湖南败了朝廷一次,朝廷就慌了手脚,失了本心。没见着皇上正厘清朝堂,厉兵秣马,内外两面下力,要与你这伪朝决一雌雄!?”
    他点出了段宏时话里的东西。
    “你,还有你那邪魔弟子,不要如此狂妄自大,以为便能与朝廷隔江而治,南北对望,皇上是绝不容下这英华伪朝!”
    段宏时歪嘴摇头,汤右曾是深谙两边根底,但却没看清当下的形势。
    “今年之内,怎么也难再打得起来,西崖兄,你就别费那心力,终日想着北面那朝廷能打上门来了。”
    见汤右曾还满脸不信,段宏时多说了一嘴:“李光地给那康熙老儿又出了馊主意,此番是完全听了进去,四个字:内紧外松,你瞧着吧,北面朝廷正忙着查通贼之官呢。”
    《中流》报上的消息挤入汤右曾脑海,他无力地再叹一声。
    段宏时接着道:“北面朝廷在忙内务,我英华也有一番内务要整顿。西崖兄,会试将近,这事你再熟悉不过,我那弟子想让你帮着料理,其他书友正常看:。”
    汤右曾哼了一声,又来!?烦不烦啊?
    段宏时叹气:“还是不愿啊,那咱们英华,也不愿再留难诸位,刚才所言可不是玩笑,西崖兄,你可自便了。”
    汤右曾眼珠子又弹了起来,威胁!这是威胁!
    段宏时歪嘴笑着,心道没错,这就是威胁。北面康熙正在料理跟英华和李肆有关的官员,就连昔日给李肆捐纳官职的呈文上盖章的吏部小吏都没能幸免。此时还愿回去的人,那就是铁了心要跟满清一条路走到黑,再留也没用。你汤右曾真要全自己的“名节”,也就懒得再在你身上浪费功夫了。
    汤右曾可是读透了书的,清了清喉咙,淡然道:“君子惜身,是为大义。”
    所以,汤右曾就成了天王府白身参议,负责筹备会试事宜。
    正跟着一帮吏员清理《大清律例》的史贻直也被迫面对这场抉择,他的回应倒是很干脆:“忙着呢,别来烦我!”
    他已经是天王府参议了,由此再进一步,成了尚书厅刑科主事。当然,要当英朝的官,就得剪辫子。史贻直闷了一夜,凌晨鸡叫的时候,看看桌子上的《中流》报,再看看自己呕心沥血所著的《英华刑律》,闭眼咬牙,挥剪子喀嚓一声断了辫子。
    陈元龙是另一个重点攻关对象,他倒是俐落,就丢出来个“哼”字,李肆也哼了一声:“继续押着!放走?我今天心情不好。”
    领了湖南兵备道,穿着红衣官服,戴上乌纱帽的胡期恒战战兢兢向李肆“陛辞”,他自以为胤祯宜章之败,就在于他吐露了朝廷密谋,破罐子破摔地上了李肆的“贼船”,被李肆派回湖南,主持永州、郴州和桂阳的治安防务之责。
    “李卫是绝计不会服软的,天王,不必对他再有期望。”
    胡期恒现在很讨厌李卫,因为李卫总在骂他是卖了朝廷大计的***,既然你要这般忠心,那就送你一程吧……”
    “是啊,那家伙是吃硬不吃软的,他不过是见识了之前那朝廷的硬,见识了胤禛的硬,这世间真正坚不可摧的硬,他还没领教过呢。”
    李肆微微笑道,李卫这人,还要再玩玩,可现在还顾不上这等小事。
    趁着康熙气怒攻心,大兴“冤狱”的时候,李肆处置了大批被捕的清廷官员。如他所料,真正想回去的,除了陈元龙之外,就只有一些懵懵懂懂,自认无辜的州县官员和中层军将。连着始终死硬的原广西提督张朝午一同都被放走。李肆确信,这些人的下场,会立下尊尊活榜样。
    放走“旧人”,又迎来“新人”,除了汤右曾史贻直之外,岳超龙投效而来也是一桩意外收获。李肆遂他心愿,让他去了黄埔讲武学堂。而另外两个江湖侠客的“义气”却比官老爷们的忠诚还硬,之前混入广州,企图行刺他的周昆来和甘凤池始终没有什么幡然悔悟之心,李肆也就将他们与李卫划为一类,准备忙完了眼前这一桩大事再料理。
    “你是说,那茹喜,竟已积起了善名?”
    李肆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有趣的讶异。
    “小的未能领会天王真意,还望天王恕罪!”
    在石禄城看管旗人劳工的桂真跪伏在地,捣头如蒜。
    “就盯着她在做什么,别难为她。”
    李肆随口说道,茹喜这人他几乎都忘了,自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石禄也不是他正忙乎的大事,真正的大事,是石禄归属权所涉及的工商布局调整。
第三百四十九章 南洋潜刃
    第三百四十九章南洋潜刃
    琼州府昌江县石禄城,原本漫山遍野乱铺而成的窝棚屋舍已经消失大半,金牛岭下的大片荒野平平整整,其他书友正常看:。碎石渣土铺成的简陋通道两侧,一座座长条楼拔地而起,其他书友正常看:。盖着南方民居的斜顶宽檐,底部却是山夷特有的高脚楼桩。
    已建成的长楼高三层,临街处最下一层都是大开面,驻着一家家商铺,粗织棉麻,锅碗瓢盆,各色杂货玲琅满目。
    一个麻衣素颜的年轻女子挽着竹篮在街上行着,篮子里装着果蔬和河鱼,街上行人和两侧商铺主们见到了她,都恭敬地打千行礼。
    “茹喜小姐,晚菜可是足了?再来一窝青笋吧。”
    “楼道已经扫了,茹喜小姐不必再操心了。”
    “冯知县陪着什么大人物来了,找过小姐一趟。”
    “烦劳茹喜小姐跟桂管事提提,丁十八号楼那帮游手我们自己已经处置好了,劳他不必再兴师动众。”
    “小姐托我寻的《中流》报在这……”
    女子不迭地作福回礼,应下交托,接过报纸。
    上到三楼,一条长长楼道里排着十数扇房门,推开其中一扇,内里是一户玲珑屋居,放在往日还是知府千金时,不过家宅里一处厅堂大小。地面是灰暗泥石,墙面抹了一层白灰,简陋无比,配上可以几扇透进阳光,却又绝了风尘的水晶琉璃窗,显得颇为怪异。
    屋里就粗陋桌椅,菜篮里也是简单食材,可对之前闷了半年多窝棚,甚至有段时间每日就靠一个粗面干馍度日的茹喜来说,却如仙宫一般,想到这还是自己争取来的,不仅她得了,旗人也得了,就觉自己也真如仙子一般。
    “果然如此,十四阿哥大败,可怎么会跟四阿哥有关?皇上怎么会这般处置!?”
    展开《中流》,宜章之战后清廷的一连串反应都在报上,看得茹喜脸上原本堆着的小小自得荡然无存。
    “茹喜啊,你还记得自己姓马尔泰吗?怎么能因那贼子小小施恩而忘了本?怎么能因成就了些小事,就忘了你当初为何要挺身而出的?”
    茹喜目光沉冷下来,朝北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