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南……”
    康熙只觉一颗心径直坠入深渊,他想要的一场胜仗,还怀在胎中,就这么夭折了。
    他对南蛮贼军的实力已经有清醒认识,没有经过火器化改造的旗营和陕甘兵,其他地方的旗营和绿营,集五倍之兵,也不过能取个守势,要攻基本就是个败字。
    如果调胤祯入四川,湖南当面,再难有什么大动静,能挡住李肆那一军的攻势就要谢天谢地了,更不用说李肆亲临前线,该是抱定了一举吞下湖南的心思。
    想到这,康熙头大如斗,四川不能丢,湖南更不能丢。可胤祯手下就五千旗营和四万陕甘绿营可用,虽然新编练了火器,却无法一分为二,跟李肆在四川和湖南的三军对峙。
    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湖南增兵,而且不能是一般绿营那种窝囊废,不出动京中火器营,怎么也难在湖南挡住李肆。
    一番计议,众人得出答案,大将军胤祯就带五千旗营进川,同时调遣陕甘两万绿营飞赴四川,重点是保重庆府。而川南方向,就由年羹尧调度四川绿营和藏人兵马拒敌。
    “调青海和硕特***部之兵进川,怕是来得及的。”
    赵弘灿加了这么一句,众人都点头,康熙沉吟良久,最终摇头。策凌敦多布只是被打败,没有尽灭,就怕那家伙在这时候趁虚而入,青海,乃至陕甘都得留下一定兵力戒备。西北……依旧是生死之敌。
    大致方略议定后,还有一桩大事,就连康熙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该派谁为湖南主将。延信不足为帅,而且还要调京中旗营去,就不能是一般臣子,怎么也得是宗室皇亲,甚至是个皇子。可除了胤祯,再在皇子里架出一个大将军,这事明显不靠谱。
    挥退臣子,康熙准备一个人琢磨,马齐却求请留下,书迷们还喜欢看:。待他人走了,他犹豫再三,开口说道:“听闻李肆将李卫放归了……”
    李卫是谁?
    康熙很疑惑,马齐斜着眼神再一说,他眼瞳骤然扩散开,老四的门人!?
    “鸡屎大的事,值当朕耳闻么?”
    正处于暴躁狂怒中,康熙还没把这事想得太深。
    “听长沙府报说,李卫似乎要帮李肆给雍王爷传什么话……”
    马齐一边说着,一边心想,老八你还的手还真长,眼见没什么希望了,就想着把你四哥彻底拍死。居然拉拢了长沙知府,搞到了这桩秘闻。也好,你是无望了,十四能上去也不错。但经历过这么多风浪,都知道一刻也不能马虎,老四始终是桩威胁,叔叔我就帮着你踩上这一脚。
    “传什么话?”
    康熙皱眉,本就沉在底处的心口又再重了三分。
    “雍王和祥贝勒跪求陛见……”
    太监畏畏缩缩靠过来奏报。
    “呃,奴才告退!”
    马齐赶紧鞋底抹油溜了。
    若是在半刻之前,康熙绝对会对胤祥道一声“乏了,不见”,然后训斥胤禛不安生在家反省。可现在……他不得不见。
    “叫进!”
    这一声吩咐出口,屋外忽然疾风大作,闷雷连连,淅淅沥沥的雨点就洒了下来。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交错,历史轮回
    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心交错,历史轮回
    书房外,天光昏暗,闷雷不断,雨声沥沥,恰似淋得一身湿透,正跪在康熙身前那两兄弟的心境。
    “李肆想议和?”
    听得胤禛说到李卫从南蛮带来的消息,康熙眯住了眼瞳,面色沉冷,心中却在叫着“好!”
    心念一转,狐疑又狂涌而起,那李肆正图谋四川和湖南,怎么就要讲和了?障眼法也不是这么玩的吧,此外……
    “那李肆,跟老四你交情还真不浅呢,就连透风都专门找你。”
    康熙淡淡一句话,惊得本就心虚的胤禛胤祥更是冷汗淋漓。
    “皇阿玛明鉴!那李肆平生最恨的就是四哥!不是四哥,他还是广东一霸,悠悠哉哉啃蚀着我大清的根基。之所以要找四哥,就是要表露他的诚意!四哥向来都倡言以鹰搏兔,立其为死敌。四哥传话,皇阿玛乃至朝堂才真心不疑。”
    胤祥赶紧道出路上精心琢磨出来的说辞,这话在官面上说得很漂亮,胤禛的确从头至尾,都坚持对李肆一打到底,拼完所有家当都在所不惜。虽然官面之下,还有胤禛在宜章之战里拉扯胤祯后腿的嫌疑,可那不过是两兄弟争位的龌龊,谁也不会相信胤禛跟李肆真的有密谋。
    眼见康熙面色稍缓,胤禛赶紧再下功夫。
    “那李肆虽仗着强军一时得逞,连带治下人心也都压住,可三藩和台湾郑家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他一介草民,怎可能问鼎中原!?到此刻已该是强弩之末,开始为自己谋后路了。”
    胤禛满嘴跑火车,为的就是先将李卫所带来的惊天密谋盖上一层伪装,变成是李肆通过李卫,向他传达想跟朝廷讲和的意愿。而李肆对他胤禛个人的许诺,现在他还不敢有什么想法。
    康熙神色更缓,和声问道:“那……依你所见,朝廷该如何回应?”
    胤禛胤祥对视一眼,暗中喘了一口大气,似乎是糊住墙了。至于康熙的问题,胤禛在路上也早想好了,他不能更弦易辙!必须将自己跟李肆不共戴天的死硬形象维护住,否则康熙真要疑他跟李肆有什么密谋,将这形象立稳的同时,也好掩护日后自己跟李肆的来往……
    李卫北归引发的危险暂时消除,胤禛下意识地就接下了李肆递来的这条线,尽管他内心深处不愿承认。
    胤禛咬牙沉声:“李肆乃悖逆妄伦,十恶不赦之徒!谁言和,谁就是***!”
    康熙眉头一跳,两手下意识地捏住了座塌的栏头。
    胤禛继续道:“趁他病,要他命!朝廷就该趁着此时,大力振作,编练新军,广备火器……”
    吧啦吧啦一大通,胤禛又推销起自己那一套,烦得康熙拧眉抚额。他本想在胤禛这里听到支持他招抚李肆的建言,听到的却是胤禛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他忽然醒悟到一件事。
    异日他要招抚李肆,能不能镇得住臣子的异议?
    这几十年来,他已习惯了臣子们唯唯诺诺,不敢有什么异议,眼见仁治盛世登顶,去年万寿节时,还交代内廷画师专门画了幅《万寿盛世图》,他已经稳居圣明天子之位,书迷们还喜欢看:。可李肆这般崛起,他的威望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其他事情还好说,在处置李肆这桩要害之政上,他真的还是一言九鼎吗?
    胤禛那铿锵有力的“***”一词,让他确信,到时招抚李肆,至少这个儿子是不服的。这个儿子不服,跟李肆在前线打得焦头烂额的那个儿子,想必也是不服的。儿子都不服,后面必定会跟着一大帮臣子不服,自己想要的善终,还真能实现么?
    他们为什么不服?
    康熙心虚了,愤怒了,自己为国事操心几十年,想要一个善终,你们却要拦着不给!你们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你们各自的私利么!?
    人心,自己对臣子,对这一国的人心,居然再难掌控,自己这圣明仁君,满腔仁义,换来的就是人心涣散,各为己谋!
    “说得好听!焉知你等心中谋的是什么!”
    康熙下意识地怒斥出声,吓得胤禛赶紧住口,跟胤祥一起将脑袋杵在地上,心叫难道是哪里露馅了?
    “李卫北归,来历未明,你就这么信他?将他押入天牢,严加审讯!”
    刹那间转过无数念头,康熙定下心计,谁也不能阻挡他为自己谋福的脚步,即便是自己的儿子!
    胤禛魂飞魄散,心绪缥缈间,还听得康熙在冷声说着。
    “至于你……朕早说过,你跟那李肆纠缠太紧,再跟他有关联,朕也保不住你!即日起,你就呆在家中静省,不得出外!不得与他人说话!十三,你也一样!”
    这就是要圈禁他俩,胤禛胤祥一颗心碎成几瓣,抬头还想分辩,康熙却是一挥袍袖:“乏了,告退吧。”
    两人凄苦地对视一眼,佝偻着背退下,瞧着两人的背影,康熙低低叹了口气。
    到时他要招抚李肆,这两个好儿子要跳出来反对,他该怎么办?还不如先圈起来,别让他们来掺和此事,他也是好意。
    话又说回来,虽然他已属意十四,但这老四和十三,倒确是做事的料,日后如果能辅佐十四,未尝不是明君贤臣之配,倒也不能让这两兄弟太凉了心。
    他开口道:“召步军统领隆科多进见!”
    胤禛胤祥在半路告别,康熙开了金口,他们就再不能凑在一处密议。
    “四哥,皇阿玛终究没有真疑你,事情总还没坏到极处。”
    胤祥安慰着胤禛。
    “就是那李卫……得嘱他咬紧牙关,挺过这一难。”
    对李卫还不放心,胤祥多说了一句,胤禛眼含泪花,微微点头。这时候可不能再动李卫,就只能让他自己去熬了。
    回到雍王府,胤禛很烦,怎么让李卫熬过这一关?你总得给人家一个念想吧。
    “王爷许李卫一个督抚之位,李卫就能扛过去!”
    李卫很光棍,直愣愣地说着,胤禛抽了口凉气,这话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要胤禛接下李肆这条线。
    “不管王爷接不接,李肆终究也要划江而治。到时这大清若是交给他人,且不说再复河山,能不能保住北方,不被李肆彻底倾覆,这都是问题。王爷,您真忍心见到那番光景?”
    李卫为了自己的小命,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彻底豁了出去。
    “只要王爷一颗本心是为大清,不管做什么事,都该毫无顾忌,其他书友正常看:!”
    李卫掷地有声,胤禛身躯一震,眼中精芒直射。
    “没错,只要我胤禛问心无愧,即便是跟那李肆推杯换盏,抵足而眠,都不足为忌!”
    胤禛重重点头。
    “好!只要你李卫也跟我胤禛一颗赤心,到时别说督抚,馆阁之位,我都给你留着!”
    这一夜,胤禛和李卫都睡得很甜。
    第二天,大批九门提督衙门的兵丁涌了过来,将雍王府团团围住,提走了李卫,还阻绝了雍王府前后大门。
    “你们是来帮王爷看家护院的,谁敢无礼,我隆科多就把谁的脑袋送给王爷消气!”
    一个微胖中年人在王府大门前呵斥着部下,胤禛一看,是步军统领隆科多。
    “眼珠子放亮点,皇上只说外人不得惊扰王府,可没说不准王府的人出入!啊,王爷!小的向王爷请安!”
    隆科多还在呼喝不断,见胤禛也在,赶紧打千跪拜。
    “是舅舅啊,怎的这般多礼,圈我不过几个兵的事,何苦要舅舅来跑这一趟。”
    胤禛心绪已经完全平定,笑着将隆科多扯起来,说话也份外热络。
    “王爷哪里是受圈呢,分明是万岁爷照顾王爷,小的就是怕手下人领会错了,专门来训教一番,免得恼了王爷。”
    隆科多呵呵笑着回应,心中闪过昨晚康熙召他时的情景。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朕是要护住他们,特别是四阿哥,日后还当大用,其他书友正常看:。小心着行事,不要让他们太觉委屈。”
    康熙细细叮嘱着,隆科多心中一跳,还当大用?
    胤祯拜了大将军,朝中人色都知康熙对储位有了思量,而胤禛那个闲散王爷又一堆祸事上身,没谁觉得胤禛还会有希望。但圣心难测,储位之事谁也难料,从太子两废,到“八贤王”倒台,再光怪陆离的事,臣子们都有心理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