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华圣道元年,满清雍正元年,六月间。年羹尧遣四川绿营七千,并成都旗营三千,藏兵三千,合计一万三千大军,自打箭炉进军藏地。另有巴塘、里塘和木里等部集合四千藏兵随行助战。而这股藏兵,不仅只服从英华龙骧军统制张汉皖指挥,其中三千还是龙骧军本部人马,此般形势,却是英清双方暗中所缔之约。
    促成此约的主事人年羹尧,此刻正在成都府的总督衙门正堂里徘徊不定,显得颇为焦虑。
    “制台,皇上是要动手了,若是制台心志不坚,出手犹豫,之前的努力必将付诸东流,以今上的心性,定会将制台归于允禵***!一念错,满盘输啊。”
    幕僚左未生满眼血丝地劝着年羹尧。
    年羹尧道:“皇上只是要我亲去大将军行辕佐理粮道之事,如今藏地之事还没有结果,老左啊,你怎么就判定皇上要动允禵了?”
    左未生道:“制台别糊涂了,有南蛮之兵相助,有制台立生死状保胜,皇上还不信藏地不复吗?就是因为此时大军刚动,还未有结果,才要赶紧收拾了允禵,不然真要等到藏地大胜,功劳都归于他允禵那时?”
    这道理年羹尧当然懂,但他是局中人,这一去就意味着要跟允禵彻底翻脸,他有太多顾虑,比如说……害怕允禵将之前他年羹尧扶持他的一堆事抖落出来。
    左未生继续道:“讷尔苏已经启程去西宁,说是襄助允禵,却是要去接下允禵的大将军位的!我还料定,召允禵回京祭陵的诏书已经在路上!讷尔苏有八爷党的背景,皇上决然不会让他久持大将军位,说不定这位置,皇上就是要给你留着,如今……就看制台你的决断了!”
    年羹尧闭眼,他还是怕:“你我挟着允禵,曾跟南蛮李肆勾通……”
    左未生顿足:“哎呀我的制台!此时最想跟南蛮勾通的是谁!?不就是今上吗!”
    年羹尧坐回椅子,颓然抚额道:“就怕将来……”
    左未生冷声道:“没有现在,哪有将来,夺得了现在,再说将来!”
    年羹尧终于缓缓点头,接着苦笑道:“南北这两位,就像是个大磨盘,我们这些小人物,就夹在他们中间,终是难以自拔,即便未来是无底深渊,也只能闭着眼睛朝前走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 都是国将不国
    第四百五十六章都是国将不国
    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雍正也是满眼血丝,对形容更是憔悴的允祥道:“那还能怎么着?只能闭着眼睛往前走了,其他书友正常看:!南蛮是不共戴天的死敌,可朕那些兄弟们,更是丧心病狂,不能容于一片土地的猪狗之辈!瞧那允禩,皇考陵事百般懈怠,诸事推脱,在朕面前更是不守人臣之礼!推着这一番波澜,居心何等险恶!朕不将这眼前的脏污洗刷干净,又怎么能振作一国,跟南蛮相抗!?”
    允祥劝谏道:“藏地之事,暗中借力南蛮,还有年羹尧过手,朝堂不怎么能看到。可江南榷关之事,形迹太显……”
    雍正发脾气了:“那是阿玛自己捅出来的窟窿!朕这个儿子,从即位到现在,全是在给阿玛补窟窿!其他的事都好说,这事阿玛自己都批了红,江南票行等了小半年才找上门来,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人家给朕留了太多宽裕!人之为人,不就讲个信字么?朕践阿玛生前之约,有何不妥!?朕那些兄弟,朝堂那帮蠢货是见着跟南蛮有关联的事就咬,他们真恨南蛮?他们有朕恨南蛮!?朕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上战场咬去,你说他们有一个敢应下吗?”
    允祥苦笑,皇上也是憋得太辛苦了。
    雍正骂得额头发热,他确实憋得太辛苦,这江南票行借款事,原本没这么复杂的。
    先帝康熙在一年前的长沙大战时,批了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的题本,从江南票行借了一百万两银子,以一年江南五关的关税抵押。现在朝廷没还这笔银子,也没照约定将关税交给江南票行。人家等了小半年,再没耐心等下去,直接找上了分管户部的大学士田从典,田从典把这事拿到了朝堂上。
    这事根底就是笔生意,但江南票行背后就是南蛮,就是李肆,这事大家都知道,所以事情就复杂了。
    跟李肆在四川就藏地进兵之事达成协议,表面上是年羹尧经手,背后却是雍正通过茹喜,跟李肆敲定了原则大纲,用心自然是要借藏地大胜,来稳他雍正这位置。
    现在李肆闹腾出的江南票行借款事,雍正之前还不知情,等找到这份题本一看,顿时汗透龙袍。当时雍正就暗骂阿玛真是个老糊涂,真还在龙椅上坐着,估计李肆把大清家底都掏空了,都还置若罔闻。
    李肆是怎么起家的?康熙不太清楚内里,可他雍正清楚得很。李肆在英德浛洸分关动的手脚,李卫亲身经历过,一五一十作了详尽讲解。见到这份题本,雍正就明白,李肆要对江南下手了。
    李肆答应让开打箭炉一路,允许清兵进藏,同时却附带了条件,他的人也要跟着去,表面上是说打探商路,内里的用心,雍正心里有数。这李肆胃口极大,借着这次机会,也要插手藏地事务,即便现在没办法吃下藏地,也是为将来作准备。
    藏地毕竟跟***关联很紧,而且入藏路不止一条,李肆在四川也只有一支偏师,即便李肆有此盘算,雍正觉得李肆还没那般大能,可以在三五年内占走藏地。因此为了自己的大局,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协议。
    但江南不行!绝不容李肆在江南捣鬼!江南是朝廷钱粮命脉,现在已经丢了湖广大粮仓的一半,江南可绝不能出差错。
    最初雍正决心很坚,不就是欠你一百万两银子么?即便刮地三尺,也要将这银子还上,绝不容你李肆在江南渗透,其他书友正常看:。
    接着事情的发展,才让雍正明白,这事并非是一百万两银子这么简单。江南票行说,去年年底还钱,那就是一百万,现在已经翻年到了五六月,就不是一百万了,而是江南五关一年的关税,借款约定上说得清清楚楚。
    雍正说,五关一年关税,不就是六七十万两么?你们要六七十万两,不要一百万两,要当这笨蛋,朕也不拦着。
    负责居中联络的田从典苦着脸回报道,这话他早跟江南票行说过,可人家说,一年关税多少,不能由你定吧,难道你说只有一万两,咱们也就认这一万两?所以呢,具体是多少,得由咱们的人去管一年关,收了多少算多少。
    雍正当时气得想笑,说白了你李肆就是要拿下这五关是吧,做梦呢你!现在朕跟你在藏地联手,不等于其他事上就要向你低头,一百万在这,你爱要不要!要逼急了朕,这一百万都没了!
    江南票行回话说,李官家虽然也是咱们东家,但只是东家之一,他要从咱们这拿钱,都得立好字据,别把咱们跟李官家混为一谈。皇上若是龙颜大怒,要毁约,咱们不敢说话,咱们直接找收款公司……强制执行!
    收款公司是神马?
    田从典一解释,雍正太阳穴直跳,不就是打手么,高利贷商人养打手,这是常识。
    那么江南票行的打手是谁?
    江南票行说,那当然是李官家了。
    雍正心中怒骂,你个李肆,真是二皮脸啊!你好歹也是称帝的人了,找借口图谋江南,也不必投到商人手下当走狗吧!
    虽然听说李肆那边也是内政不稳,报纸上各方人马都在吵闹,但保不定李肆还真有心直接向江南进军,雍正就陷入了是现在死,还是将来死的选择。
    接着茹喜终于递来了李肆的亲口消息,说五关一下全要,你答应了,你的臣子们也不答应,这样吧,咱们从五关一年,变成一关五年,江南票行就只要临清关。
    听得茹喜这么说,当时雍正还真有心抱着茹喜亲上一口,可这念头,很快就被“这家伙可是李肆的女人”这个认识给粉碎了。
    从李肆的新条件判断,他对江南的计划是长期的,三五年内应该不会动武,这就让雍正松了口气,同时只要一关,这事在朝堂上也不会有太大阻力。
    所以江南票行借款一事,尽管有些小波折,但总体还是很顺利的。
    可事情在朝堂上走过场时,却掀起了一股滔天巨浪。帮着雍正当托的田从典提出这个解决方案时,当即被朝臣群体唾骂为***,说他跟南蛮勾通,放南蛮势力渗透江南,居心叵测。甚至多人联名上书,要雍正把田从典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田从典在康熙朝,就因为有勾通南蛮的嫌疑遭了罪,他就是个背这黑锅的专业户,因此他既不是八爷党,也不是十四党,雍正即位,就把他拔了出来,委以重任。
    没想到田从典现在又干起了老本行,当时君臣两人在一片骂声中默默对望,心中酸苦难当。
    这时候十四还没收拾掉,老八还得供在朝堂上当泥胎菩萨,雍正无力跟满朝大臣对抗,但又不甘心江南票行借款事遇挫,给田从典降了五级,原职留用,继续“研究”。
    接着朝中传出风声,说这事皇上解决不了,另有人能善了,雍正一颗心凉透,这人是谁?廉亲王允禩……
    雍正让允祥四处了解,才得知这风声是老九允禟放出来的,甚至还得知,允禟纠合一帮人,就想在这事上发挥,好让允禩把住江南事务,因为允禩带着李煦,跟南蛮李肆在银钱事上关联很深。
    这才有雍正在允祥面前一通怒骂,嘴里这般骂着,心中却是另一番骂词:“这大清的天下,可是朕坐着的!难道你们还能比朕在那李肆面前更有份量!?”
    允祥劝雍正,国政不能太过注重向南蛮借势,雍正不好对这个忠心耿耿的兄弟说明白,更不可能向他漏底说,这个皇帝的位置,都是他借着李肆的力量生生抢来的。现在他要坐稳这位置,内力还没蓄足,不找李肆借势,又找谁?
    雍正压低了声音,再强调了一遍:“现在……只有闭着眼睛朝前走了。”
    允祥低叹一声,接着再道:“十四弟那,还望皇上从宽处置,勿要太伤兄弟情分。”
    雍正点头:“他不闹腾,朕又怎会亏待他?好歹朕与他是一母所出……”
    允祥似乎放了些心,接着就告退了,他还要去继续忙户部的一摊烂事。去年他们兄弟俩查户部,国库帐目就只剩四百多万两,实际存银却不到四十万两!剩下的全是签着这个阿哥,那个王爷名字的白条……
    眼下春解到库,去年的大军奏销还等着解决,可解送到库的,还混着纷纷扬扬的***,再这样继续下去,这大清怕是要分崩离析了。
    雍正内心烦躁不已,就想出东暖阁散心,可一出来,满眼红墙绿瓦灰砖,沉沉地压在他心口,更是郁郁不已,心想可不能继续在紫禁城呆着了,还是把早年阿玛赐给他的圆明园收拾一番,当然,得另外组个护军营,阿玛的旧事,绝不能在自己身上重演。说起来,老三弘时,是不是跟允禩那拨人走得太紧了?该好好点拨一下那小子了……
    思绪正发散间,总管太监苏培盛报:“茹喜娘娘求见……”
    跟皇后乃至各妃娘娘不同,这个只有淳嫔身份的娘娘,来历可不一般,想见皇上就能见到,其他书友正常看:。但到底怎么个不一般,后~宫的人却并不清楚。
    周围的太监侍女见雍正毫不迟疑地点头,心中都说,大概茹喜娘娘另有一套媚人功夫,即便是这个冷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