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励廷仅就是江南盐商案专案组的领头人,当然,来江南更重要的任务,是把牢查抄的江南盐商家产,书迷们还喜欢看:。
    李煦苦笑道:“皇上还要我跟南面周旋盐业之事,两头怎么可能都占住?”
    励廷仅道:“也是一桩筹码嘛,如今扬州浒墅关也要还给朝廷,织造也能跟南蛮谈延期之事,引南蛮掏出银子来。”李煦了然地点头
    :“总之..“..皇上要的就是银子,现成的银子。”
    雍正四年年末,“倒了盐商,饱了雍正”一说也传遍江南。接近二百家大小盐商,刮出来不到四千万两银子,这跟李肆那一世的乾隆时代完全没法比。但对雍正来说,一下到手接近两年的国入,还解决掉了江南一桩隐患,算是一举多得。
    跟收获相比,失去的也触目惊心,至少江南盐业已难握在朝廷手里。为此雍正作了最大努力,希望亡羊补牢。他一面拔起另一波内务府皇商,借新的盐引制接手盐务,一面也通过李煦,向南面传递一个信号:江南盐业,朕让了出来,但你们也不能吃相太难看,总得给朕留点,大家和气生财嘛。
    雍正推行的新盐引制,将之前英华盐代势力还弱的地方,尤其是淮河地区隔开,其他地方则向盐代妥协,向他们发盐引,按地区按销量收一些“年引银”。盐代只要买这盐引,江南地方官府就认可他们的生意是合法的。
    跟着雍正这根胡萝卜同时来的,还有马尔赛就任江南经略,统筹江南军兵,要跟英华在龙门大战的大棒。
    江南形势如此诡异莫名,寻常人看不懂,可居于幕后的棋手们却心中有数。江南盐商犯了众怒,已成弃子。在盐业上,雍正不得不让半步,释放善意。同时基于现实,希望能在继续谋利的基础上,对英华盐代有所控制。
    在另一层棋局上,雍正又摆出了不死不休的姿态,尽管没完全摸透雍正此举的用心,但龙门的范晋,无涯宫的李肆,都看出了雍正此为,也仅仅只是姿态,其他书友正常看:。
    算是姿态,如此方略,也是亮工之前给皇上献的。皇上用了亮工的方略,却不用亮工为帅,如未生早前所说,皇上疑你亮工已很深了!”
    杭州将军行辕,一个清瘦的布衣中年直视年羹尧,后者目光躲躲闪闪,始终不敢跟此人对视。
    左未生,和方苞一样出自桐城,还是王光斗的后裔,为年羹尧出谋划策多年,祸福与共,甚至年羹尧被贬到盛京时,他也没离开,年羹尧对他非常敬重。
    可左未生时时在他耳边唠叨谋逆大事,让他也很头痛。
    年羹尧无奈地道:“皇上真有心与南蛮在江南一决,就该出动西山大营的火器新军,现在就降个马尔赛过来,不过是皇上被王公满臣压得太紧,无奈而为。”
    左未生嗤笑:“皇上对王公满臣无奈,对亮工你还会无奈?”
    他两眼亮晶晶地看住年羹尧:“皇上有心在江南构和,亮工莫要以为,这黑锅只是马尔赛来背。”
    年羹尧继续回避:“又怎能笃定必然是黑锅呢?龙门地窄,难容南蛮大军,马尔赛若是强厉敢战,未必会败。”
    左未生没放过他:“亮工!我虽是书生,跟你这么多年,也算是知兵事了。南蛮又不是傻子,龙门战事真有不利,他不会去打杭州,不会去打宁波?龙门又不是孤城,背靠大海,南蛮来去自如!”
    他接着的话让年羹尧不正视他,“到得那时,失土之责,是马尔赛的,还是亮工你的?上谕明定你是筹办地防务,援应马尔赛攻龙门!”
    年羹尧脸色微微变了,目光闪动了好一阵,他朝左未生点头道:“看来我确实得多想想前路。”
    紫禁城映华殿的寝殿里,小李子李莲英低头袖手,禀报完了江南之事后,再一脸谄笑地问:“主子,为什么一定要搞掉年羹尧?”
    一只粉藕般的手臂从前方大床锦帐里伸出,然后露出茹喜的面目,长发披散,面带艳晕,随着她这一动,背后还有一个低低嘤咛声响起,书迷们还喜欢看:。
    “南北若要议和,年羹尧就能在南北间捞到最大的好处,到时就算他无自立之心,也有了自立之力。南面在他身上可以打太多的牌,不除掉他,万岁爷又怎么能统御诸方,救下咱们大清呢?”
    冷厉语气消散,接着茹喜幽幽道:“再说了,南北议和,是我跟皇上提的,好处自然要落在我身上,而不是他年羹尧。”
    小李子赞道:“主子英明,主子睿智。年羹尧真能照着主子的谋划倒掉,万岁爷就得事事都来问主子的意思了。”
    茹喜叹道:“万岁爷太念旧情,年羹
    尧这般养不家,他还在用,如今就是让万岁爷看看,年羹尧到底是何般嘴脸。也让南面看看,我茹喜现在也不再是个传话..“.
    话没说完,另一双粉臂从背后抱住了茹喜,“姐姐..“.再..“.的呢喃声响起,小李子赶紧低头倒退出去。
    “主子才是真正救着这大清的人啊。”
    关上了门,小李子心中这般感慨着,抬头看天,小李子心中忽然闪过一股悸动。
    快雍正五年了呢,这五年,大清、万岁爷,还有自家主子,可真是不容易啊。
    也就是圣道五年。除夕刚过,即便是在繁忙而杂乱的龙门港,也充盈着浓烈的新年气息。兵船在港口卸下大队红衣兵,也没冲淡这股喜气。
    “恭喜恭喜,书迷们还喜欢看:!”
    “同喜!东院选毕,金融法成案,三皇子满月,喜事连连啊。”
    “还有大喜等着咱们呢,闲了这么久,终于该咱们陆军开荤了。
    一群红衣军将相对而拜,欢声笑语地彼此道喜。
    韩再兴以鹰扬军副都统制,左师统制的身份,统领三营人马来到龙门,跟之前驻守龙门的徐师道会师。让徐师道兴奋的是,三个营指挥里,有两个他的好友:黄慎和庄在意。
    “有这么急的么?还没去落脚地就来看清兵的动静?”
    “咱们三人会首,不拿到耀眼功绩,怎么对得起这‘江南三杰′的称誉呢?”
    “耀眼功绩这事..“.在江南就别指望了,对面那些清兵,龙门的民军护卫都看不起他们。”
    三人来到龙门外的哨楼上,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一边聊着。
    黄慎抽了口凉气道:“不要太自大,看这沟堑修得蛮像样的!”
    徐师道挠挠鼻子:“当然像样,那还是青田基建帮他们修的。”
    黄慎和庄在意沉默了,早就听说江南事很奇怪,如今亲见亲闻,当真是光怪陆离,自家人帮着敌军挖沟堑?
    “反正是装样子,银子不赚白不赚。再说了,挖了多少条沟,垒了多高的壁,图纸省咱们手里..“.就说了,你们还是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徐师道正在教导这两个新人,忽然在望远镜里看到了什么。
    “咦?不对劲!”ro
第六百一十五章 江南路,时势不由人
    第六百一十五章
    江南路,时势不由人
    雄浑的号角声响彻龙门,一队队红衣兵集结而起,镖局和护卫头目们也汇聚到了防御使衙门,看是不是需要民军,一位骑尉大声道:“鹰扬军和龙骑军都在这里,怎么能再让你们上战场?”
    李顺的声音响起:“骑尉,你的兵都还一脸嫩气,才从训练营里出来的?真的行么?”'搜索最新更新尽在。。本站'
    那骑尉脸差点绿了,什么时候轮到民军来置疑陆军了?
    他转头看去,不豫之色顿时散了,惊声道:“李顺,其他书友正常看:!?”
    李顺笑着点头,朝这骑尉拱手:“王游击,好久不见了。”
    昔日跟李顺同为病友的王磐,现在已是龙骑军的骑尉翼常。他哈哈一笑,冲上来给了李顺一个熊抱,李顺先是有些尴尬,再笑着回敬了一拳头。
    “我为什么在这?王不死说,咱们龙骑军该重新登场了,让我跟着韩破门的鹰扬军左师来了龙门。”
    “外面情形啊,别担心,鞑子不知道在哪找来了熊胆,居然开始垒炮台,范知政说得好好训鞑子一顿,碍不了你的生意。”
    “扶南兄弟们还好吧?我心中老挂着,听说你们在扶南不仅成了家,还立了业,我是满心高兴啊。”
    王磐和李顺久别重逢,谈了各自的情形,话题渐渐转到将他们两人命运纠在一起的方向。
    李顺两眼闪亮地问:“我听说,盘大姑是……”
    王磐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左右看看,低低道:“二皇子已经足岁了。”
    前言不搭后语,李顺也似乎明白了,眼眶微微泛红地道:“真是德妃娘娘?”
    王磐摇头:“我也只是听说,这事我曾经问过王不死,他却是一口咬定,盘大姑已经不在了。”
    王不死就是龙骑军都统制王堂合,因为两次遭遇必死之难,却都从鬼门关里走了出来,被军中戏称为有不死之身。这一类绰号在军中很盛行,韩再兴那“韩破门”的绰号,就来自广州、武昌和蒲林(马尼拉)三城的破门之战。
    李顺一个字一个字地咬着:“德妃娘娘,必定就是盘大姑,这是她该得的福。”
    王磐沉沉点头,他和李顺一样,都很感念盘金铃,当年武昌之乱,王磐还是龙骑军的哨常,跟在李肆身边直驱武昌,亲眼见了盘大姑在城头被焚的景象。
    接着王磐道:“不管是不是,盘娘娘就在龙门的天庙,等会我就要出战,得去拜拜!”
    李顺也道:“今日正好轮到我作义工,一起去吧。”
    龙门的天庙还在修建中,只有临时搭起的大帐,没有童子在唱深悠天曲,没有绚丽夺目的壁画,也没有令人自觉渺小的高高穹顶,帐中人群也来来往往,但除了细微的脚步声和根墙上竹木根牌的滴答撞响,再无其他杂音。
    所有人都肃穆沉静,向着大帐中那座无字碑和根墙上香叩拜。起身之后,又来到大帐侧面,向一尊纤秀石像敬拜。这石像一身麻衣装束,面目秀丽端庄,虽没佛家观音像那般雍容,却更显出仁悯之心。
    这尊石像正是“盘娘娘像”,准备放置在修好的龙门天庙里。现在虽还没正式就位,却已开始受起了大家的香火。英慈院奉盘大姑为人灵,这座天庙是英慈院主建,自然就有这尊“盘娘娘像”。
    拜完天庙,王磐意气风发地走了,李顺则在这座临时天庙里帮着清理香火,接待扎根之人。
    正忙碌间,就听得北面枪炮声大作,该是开打了。李顺还是有些挂心,江南绿营赢弱,英华军勇武,胜负没有悬念,可枪炮无眼,他自不愿王磐出什么事。
    李顺在大帐里支着耳朵,从枪炮声里判断战况,而拜完天庙的人也都在大帐外聚起,低低议论着战况,所有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
    这不是之前的民军对战,大家噼噼啪啪放枪就完事了。鞑子兵一直在建松江大营,想要围堵龙门。之前不过是在装样子,可鞑子朝廷派下满人大帅,定要拔掉龙门,这一战就是你死我活,那些初来乍到的红衣兵们,一个个腼腆生嫩,就这么上了战场,不知会有多少死伤。
    大半个时辰后,一个麻衣老者来了天庙,众人纷纷招呼道:“大先生”、“叶先生”、“叶主祭”、“叶神医”。
    老者正是叶天士,他已入了天主教,急急对众人道:“伤员很多,英慈院还没建好,要在这里搭伤蓬,大家都搭搭手。”
    李顺心头咯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