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仅一位-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压根就没有准备什么酒,既然没有酒,当然就不要什么酒杯了。
    不过这阁老如此的用意到底有为什么了?不少人纷纷的猜测,不过,好像这一切好像都体现出了并没有什么好的兆头。
    “阁老到,王大人到!”
    家丁扯开了嗓子喊道!
    所有人站了起来,朝前面看去,果然,这阁老和那个县令一起走了出来!
    两人竟然一起出来?
    这让不少人都吃了一惊,情况顿时显得有些不妙起来。两人的样子看起来好像也不是为了这粮食在那里斗气一样。
    王铭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微微一笑,道:“大家远来是客,别客气,请坐,请坐!”
    “谢阁老!”
    所有人齐声到,然后这才齐齐的坐了下来,王铭自己也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在他面前,同样摆放着稀饭,馒头和素菜!
    “大家也别客气,已经这么晚了,想必大家也都饿了,请用!”
    王铭非常礼貌的说道,作为一个主人家,这也是他应该说的客套话,王钰也没有犹豫,这站起来,给王铭盛了一碗稀饭,放在了他的面前,而王铭也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好像是吃什么山珍美味一样。
    来的这些人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堂堂阁老府竟然仅仅用这些东西来招待客人?是搞错了还是太抠门了?这怎么可能?
    院子的气氛有些怪异,谁都还没有摸透这阁老和那个县令今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也不敢问,也只有憋在心里!
    吃完了手中的馒头之后,王铭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这些客人,奇怪道:“大家怎么都不吃,难道这些东西不符合大家的胃口吗?”
    这些东西当然不符合他们的胃口,今天来的,那可都是当地有名的富人,平时那都是山珍海味伺候着,即便偶尔吃点馒头,那也是精雕细琢出来的,那里是现在这种大众化的东西。
    王铭见此,微微一叹,放下了手中筷子,叹气道:“诸位看不上眼的东西,在那些受灾百姓的那里,那可就是珍馐美味啊,也是他们救命的东西,前几天我还听说,有一个逃难到了柳河县的百姓,饿得实在不行了,偷了两个馒头,被人扭送到了衙门,王大人,有这回事吗?”
    王钰连忙垂目道:“回阁老的话,的确有此事,而时候我也派人询问过,他之所以偷了两个馒头,那是因为两个孩子饿得实在不行了,并不是为了他们自己。”
    王铭微微点头,道:“实在可敬啊!”
    王钰也连忙点头,道:“是,现在他们已经被妥善安置,所以阁老还请放心!”
    接着,王钰抬起头来,朝其他人说道:“竟然大家都来,也不能辜负阁老的一翻好意,来来,别客气,先把这饭吃饱了,然后我们好说事情,别饿得头昏眼花的,等会这耳朵就不灵光了,听不清误了事,到时候可别怨来了这里连饭都没有吃上!”
    王钰这话那可是话中有话,这些来的人多少也听出了好像有些来者不善的意思,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最终还是慢吞吞的吃了起来。
    王钰也没有客气,这馒头稀饭这东西自己常吃,管他三七二十一吃饱了再说,放下碗筷,一抹自己的嘴,这才笑道:“大家都吃饱了吧,那好,这事情就由阁老先说吧!”
    即便有些正在慢吞吞的做做样子的人这时候也放下了碗筷,等着王铭发话!
    而王铭则轻轻了嗓子,这才道:“今年这开年啊,我省各地的干旱,想必在做的诸位这个时候也清楚了,这夏粮没有了收成,各得也都出现了不少的难民,已经有些地方有百姓被饿死,而我们柳河县却算一个逃脱了此劫,不过这个时候可不是我们坐着看笑话的时候,自然应该想着出手相助,所以王大人出的那些政令,老夫还是非常支持的!”
    说完,扭头看向了王钰!
    王钰则非常正经的一揖,道:“谢阁老!”
    王铭微微点点头,又扭头朝在场的其他人看去,道:“国难当头,我等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这个时候自然应该鼎力相助,帮助那些百姓共渡难关,所以老夫也决定了,将今年的收的粮食三成捐献出来用来作为赈灾所用,其余的粮食全部上缴给衙门,我阁老府昨年还有余粮,也足以度日!”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现在算是明白了,这宴会那摆明就是一个鸿门宴,现在这阁老都认捐了,其余人难道没有什么表示?
    虽说这心里心疼,不过这个时候难道还有什么办法不认捐?更何况别人阁老都认捐了三成,那可不少!
    当然也有聪明人,反正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还不如干脆道:“我也认捐三成!”
    有人带头,下面的人也跟了上来,而自然有书记这个时候在旁边仔仔细细记了下来,在用膳之前,王钰可是让这几个书记仔细的认人,也就是为了这晚上。
    等记录完了之后,王钰挥挥手,这些书记便一个个那着本子找这些人画押,所谓空口无凭,那可得好好记下来才行。
    当这些认捐记录送到王钰的目前的时候,王钰非常的满意,不过这并没有算完,清清嗓子,道:“在这国难当头,诸位鼎力相助,本官也就代替这受灾的百姓谢谢大家了,不过在这里,本官也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对于本官颁布的那些政令,还希望大家遵守,要是有人不遵守的话,我可就会请他去我衙门的大牢里面坐坐,喝喝茶,当然,大家还请放心,这大牢本官我亲自那也是呆过的,以前的确不怎么样,所有后来本官也花了银子好好的打整了一下,所以我可以保证,这绝对是我大明第一好的大牢!”
    与其说是警告,还不如说威胁。没有人想去大牢呆着,即便是大明第一的大牢。
    不过还没有等这些人反应过来,王铭却又道:“我这老头子没有什么爱好,就是喜欢热闹,所以今天来的诸位就现在我这住一段时间,也陪陪我吧。”
    这话让所有人都变了脸色,说好听点那是陪他,其实,那就是软禁!。
    '  '
第六十五章 全面赈灾
    阁老府足够的大,所以这几十个人住下来那没有任何的问题。而这些人来的时候自然有随从跟着,因此王铭也让他们给家里写一封家书,告诉他们的家人他们平安无事,只不过是自己想找人陪陪,热闹一下而已。
    同时,在阁老府的外面增加了一些士兵。
    这的确会影响着王铭在这些人心中的印象,但是王铭怎么可能在意这些?要不是王钰说明了意思,平时即便这些人登门也不一定能见到他。
    这些人的家人不敢去阁老府要人,因为他们不敢,这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人物。
    这一下,柳河县这口烧红的铁锅狠狠的被王钰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
    兹的一声!
    立即蒸汽腾腾。
    那些外地的商人正在挖空了心思想如何在当地买到粮食,然后怎么想办法把粮食悄无声息的运出这柳河县,不过突然间他们却得到了一个消息,柳河县那些拥有大量田产的士绅、地主,还有那些主要以卖粮为主的商人全部被阁老请到了阁老府去陪阁老,也就是说,在源头上面斩断了生意链,同时这也是一个警告,本地人都可以请去阁老府,那么你们这些外地人完全可以把你请到衙门的大牢里面喝茶,正如王钰说的,现在那牢房还是比较舒适的,这大明这第一的大牢。
    而即便他们去联系这些人的家人,也没有人敢把粮食卖给他们,因为他们的当家那都还在阁老府当人质,至于其他的那些小商人,这个时候当然不敢铤而走险,这次可不是闹着玩的,谁有那个胆子?
    顿时,这些还逗留在柳河县的商人面临着一个丰收的柳河县,却买不到一点粮食的境地。
    终于,柳河县的粮食开始了收获。
    天气依旧炎热,依旧没有半点下雨的影子,不过收获总能让人愉快,除了那些被阁老请去陪他玩的人。在粮食收获的时候,王钰就让人带着他们的认捐的画押,赶到了这些人的家里,虽说最多也就三成,不过也足以让不少人心里疼得那流血,而且这新收获的粮食那可不能运送回自己的家里的,一旦开收,王钰组织的收粮队便会组织浩浩荡荡的抵达这里,粮食被收获下来,立即便收购,而且开了收据之后马上就可以县衙兑银子,当然,这粮食有些湿,所以还是要扣除一些重量。
    其实这就是强买,按照王钰的说法,即便说自己是土匪那也无所谓,反正这事情自己都做了,当然不可能半途而废。
    当然,这样的政策基本上都是针对那些有大量田地的人,那些老百姓则不再强买的范围之类,采取是自愿的原则,当然,衙门不强买并不代表这粮食可以卖个别人,特别是那些外地来的商人,一旦发现,重处!
    这粮食能卖上高价也仅仅是有那些外地来的商人手上,本地的一些粮食商根本就不敢抬高价格,因为这卖价已经被限定死了,他们高价收购那就会亏本,而且王钰是禁止囤积粮食,所以他们现在也根本不敢用高价来收购粮食,而衙门收购粮食仅仅比市面的价格低了十多文而已。
    同时,王钰自然知道什么叫宣传,虽说没有电视,不过同样可以做到宣传,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王钰那是让人打出了不少的横幅,什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其心协力,共渡难关之类的,至于那些收购粮食的,运送粮食的,这领头的也给插上了棋子,上面写着:抗旱运粮突击队。
    按照王钰的想法,那就是把这抗旱,帮助其他受灾的百姓的思想那是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而这种情况下,要是百姓要卖自己的粮食,不卖给衙门用来赈灾的话自己都不好意思,更何况衙门的给的价格非常的公道,对于一般的百姓自己运送来的粮食价格还提高一些。
    于是,在这田间地头的,到处能看到正忙着收粮的百姓,同时还有那些浩浩荡荡把粮食运送到衙门设立的屯粮点的车队。
    至于周边的那些县衙,现在他们是已经提着银子从王钰的手里购买粮食,至于这价格,当然比市场的价格高了一点点,不过这高点点这些县衙那也得买啊,相比自己境内已经涨疯的粮食价格,这价格已经低得离谱了,同样也正如王钰所料的那样,这些县令们选择了保自己的乌纱帽,毕竟这边有粮食,要是不买,不赈灾的话,上面查下来定然给一个赈灾不利。轻者没有了乌纱帽,重者那可能被重处。
    这段时间最忙的就是王钰了,这粮食从自己的手里一进一出,那可就有三十多文的利润,等着县衙的粮食粮食卖完了,这银子也赚了不少,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的开支,比如这些粮食收上去搬运,要晾晒等等,这些那可都要给钱的,而这些人很多都是前来柳河县的难民,劳有所得,这是王钰在那些难民安置点打出的横幅,并不是说你是难民你就可以在这里等着衙门的接济,同样需要劳动,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柳河县的百姓收粮,另外一方面则去临时的仓库,在那里帮忙晾晒,搬运粮食等,衙门都每天按时付给工钱,算起来那也是包吃包住,而且这钱也没有人克扣什么,市场价是多少,那就给多少。但是有一点,禁止偷盗,当然,有些在帮那些百姓收购粮食的,运气好的话也有人给一些。
    除去头顶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