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法的精神-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自奴役制,尤其是来自这一事实:皇帝是一切财产的所有人,所以几乎一
切犯罪都直接莲背他的利益。
在法官面前撒谎的,处死刑①;这是和自卫的大性相违背的。
在那里,甚至不象是犯罪的事情也受到严厉的刑罚;例如赌钱的人处处
刑。
日本人民的性格是使人惊异的。日本人民是顽固、任性、刚毅、古怪的,
一切危险和灾难都不放在眼里。乍一看来,似乎这种性格可以使立法者免受
黄难,不认为他们的法律过于残酷。但是这些人本来就轻视死亡,并且往往
因为最最微不足道的一种幻想就剖腹自杀;不断地止他们看到刑罚就能够改
正或阻止住他们么?他们不会司空见惯,不以为意么?
关于日本人的教育问题,旅行家的记述告诉我们,对待日本儿童耍温柔
些,因为他们对惩罚是顽抗的;旅行家又告诉我们,对待日本的奴隶不要太
粗暴,因为他们立即起来自卫。你是不是会认为,他们从家庭事务上应有的
这种精神,很容易地联想到应该用什么精神上处理国家政治上与民事上的事
务呢?
一个明智的立法者就应当努力,通过适度的刑罚与奖赏,通过和上迹性
格相适宜的哲学、道德与宗教的箴规,通过荣誉的法规的适当应用,迈过羞
辱性的刑罚,通过长时期的幸福和太平生活的享受,去教养人民。而且,如
果立法者怕人民的精神已狸习惯于只有残酷的刑罚才能有所钓束,较轻的刑
罚已无济于事的话,立法者便要用一种缄默的做法,在不知不党之尚改进②,
在可以宽赦的特别案件中就宽减其刑罚,直到一切案件的刑罚都可以得到改
变为止。
但是这些方法是专制主义所不能了解的;它不走这些道路,它能够滥用
自己的威力,它所能做的,止此而已。在日本专制主义曾尽力滥用权力,因 
②普卢塔克:《道德著述》第 
14章“论执掌国政的人们”。 
③见康波弗尔:《日本史》。 
①《创建东印度公司历次航行辑览》,第 
3卷,第 
2篇,第 
428页。 
②我们应当注意:在人民的精神受到过度严峻刑罚的破坏的场合,这是一条适于实践的准则。
此变得比专制主义本身还要残忍。
人们的心灵,处处都受到震惊,并变得更残暴了;只有用更严厉的残暴
此变得比专制主义本身还要残忍。
人们的心灵,处处都受到震惊,并变得更残暴了;只有用更严厉的残暴
这就是日本法律的起源。这就是日本法律的精神。但是这些法律的莲暴
多于它的力量。日本法律曾经成功地摧毁了基督教;但是它所尽的惊人的努
力,适足以证明它的软弱无力。它愿意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制,却更清楚地暴
露了它的软弱。
我们应该谈一下天皇和大老在都城会见的故事①。在那个城里被暴汉闷死
或刺杀的人多到不能令人置信;每天都能发现暴徒们把年青男女绑走,然后在夜深时把他们遣弃在公共场所。他们赤身裸体,被缝在麻袋里,为的是不让他们知道曾经走过哪一条路;暴徒抢劫所要搪劫的一切东西;他们把马肚子刺破,使骑马的人掉下来;他俩推翻四输马车,抢劫车里妇女们的衣饰。人们告诉荷兰人不要在露台上过夜,否则将被暗杀;那些荷兰人便从露台上下来。。。
我再举另外一个事实。一个日本天皇耽溺于可耻的逸乐,不要妻室,出
此有绝嗣的危险。大老运给他两个很美丽的少女。为着对大老表示尊敬,他
要了其中的一个,但是不跟她在一起。他的乳母让人为他遍寻帝国最美丽的
女子,但他都不要。最终有一位兵器工人的女儿中了他的心意 
②他决定娶她,
生了一个儿子。宫廷中的贵妇们看到这样出身卑陵的人反比她们(,) 得宠,极为
愤慨,便把那个小孩窒死了。这个罪行曾被隐瞒,不让天皇知道,否则便要
使很多人流血。所以法律过于严酷,反阻碍了法律的实施。如果刑罚残酷无
度,则往往反而不处刑了。
第十四节罗局元老院的精神
在网基利晨斯·格拉布利欧和毕荔执政的时代,制定了阿基利阿法以防
止阴谋秘计①。据狄欧②说,元老院止执政官们提出这项法律,因为护民官哥
尼利扁斯曾决心要投立可怕的刑罚来对待这种犯罪。人民也很有这种倾向。
元老院认为,严刑固然可以使人心恐怖,但是也会产生另外一种结果,就是
以后将无人来控告,也无人来判罪了。如果建立适中的刑罚,则将经常有审
判官和控告者。
第十五节罗马法关于刑罚的规定
当我发现罗焉人的事迹证明了我的看法时,我对我的意见更加坚定了。
当我看到伟大的罗马人民按照他们更改政治法规的比例去更改他们的民事法
规时,我便相信刑罚和政体的性质是相互联系着的。
为一个由逃亡者、奴隶和匪徒所粗成的民族而制定的“王法”是很严厉
的。要是按照共和国的精神,就应该要求十大官们不把这些法律列入十二纲 
①《创建东印度公司历次航行辑览》,第 
5卷,第 
2页。 
②同上。 
①犯者处罚金;不得再当元老,也不得再担任往何公职。狄欧:《罗马史》,第 
36卷,第 
21章。 
②同上。
表法内;但是那些醉心于暴政的人们是无意追随共和国的精神的。
表法内;但是那些醉心于暴政的人们是无意追随共和国的精神的。
卓裂尸的刑罚。狄特·李维说③,这是罗马人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忘掉人道
的刑罚。他错了;十二铜表法里是充满着板残酷的条款的。。 ①。
十大官们的意图,可以在对诽耪者和诗人判处极刑这一事上看得最清
楚。这是和一个共和国的精神不相符合的。一个共和国的人民喜欢看大人物
们受到眨抑。但是厢意毁灭自由的人们是害怕那些可能复活自由精神的著作
的③。
在十大官被驱逐之后,差不多所有规定这些刑罚的法律都被赝除了。这
并不是由明文废除的,而是由鲍尔西法规定,对罗马公民不得处死刑,所以
那些法律便不能再适用了。
狄特·李维论罗马人时说③,从来没有人比罗马人更喜爱宽和的刑罚了;
他所指的正是这个时代。罗马于刑罚宽仁之外,被告还有在宣判前离去其本
国的权利,因此我们可以说罗焉人所遵循的就是我所说的符合共和国性质的
精神了。苏拉把暴政、无政府状态和自由都混淆了。他制定了哥尼利法。他
制定法规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创立罪名而已。因此,他把无数的行为都叫
做杀人罪,所以他不论往哪里者看到杀人犯;而且极其惯常做的一件事,就
是在全体公民的道路上,设置陷阱,播种蒺藜,开辟深渊。差不多所有苏拉
的法律,都只是规定着准死⑤或流放等刑罚。凯撒冉加上“没收财产”。。 ④,因
为如果富人在流放时仍旧保存他们的财产的话,他们将更加敢于犯罪了。皇
帝旧建立了一个军政府,不久便发觉这个政府对于君主和对于人民是一样的
可怕;因此他们便企图使这个政府变得温和些;他们觉得需要设立品爵,并
给以应有的尊重。
政府便这样稍为接近了君主政体;刑罚也分做三类①,即:(一)对待国
家“重要人物”。。 ②的刑罚相当宽和;(二)对待“品级较低的人”。。 ③便严峻些;
(三)仅仅适用于“身分卑微的人”。。 ④的刑罚,就最为严酷。
那个凶暴而愚蠢的玛克西米努斯本来应当使军政府变得柔和些,但他使
它更加严酷了。据加必多利奴斯加说,元老院获悉,有的人被钉死在十字架,
有的人被扔抬野兽吃,有的人被包裹在刚屠宰的野兽的皮内,完全不顾他们
的品爵如何。他好象是要执行罩事的耙律。他宣称要用军事纪律做模范去整
饬民政。。。 
③狄特·李维:《罗马编年史》,第 
1卷,第 
28章。 
①其中有火刑,凡是刑罚几乎总是处刑,偷窃上处处刑等等。 
③狄特·李维:《罗马编年史》第:卷,第 
28章。 
③狄特·李维:《罗马编年史》第:卷,第 
28章。 
⑤准死,刑名,即被夺公民权及民事上的权利上刑:今废。—译者 
④ “因为富贵的人易于犯罪而倾家荡产,所以加重对他们的犯罪的惩罚。”见苏埃多尼乌斯:《尤利乌斩·凯
撒》,第 
62章。 
①见哥尼利法“暗杀罪”第 
3条,以及《罗马法汇编》和《法典》内的极多其他规条。 
②拉丁文:Subimiores。 
③拉丁文:Medio3。 
④拉丁文:Infimo3 见哥尼利法“暗杀罪”第 
3条。

必多利奴斯:《两个玛克西米努斯》,第 
8章。
在我写的《罗马盛衰原因论》 
⑥里,我们看到君士但丁怎样把军事的专
制主义变成一个军事兼民政的专制主义,因而接近了君主政体,这里,我们
可以追寻这个国家历次革命的史迹,并且看到这些革命怎样由严酷转到松
弛,由松弛转到犯罪不受处罚。
第十六节罪与刑间的适当比例
刑罚的轻重要有协调,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防止大罪应该多于防止
小罪,防止破坏社会的犯罪应该多于防止对社会危害较小的犯罪。“一个骗
子⑦自称是君士坦丁·壮甲斯,在君士坦丁堡煽起了一个大叛变。他被捕并被
判处鞭答刑。但是当他告发一些有名位的人物时,他便被当做诬告者判处火
烧刑。”他们对叛国罪和诬告罪这样地量刑,真是咄咄怪事。
这使我想起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一句话。他在路上看见一个人被上枷示
众,便问这个人为什么上枷。人们回答说:“陛下,他曾狸写东西诽谤陛下
的大臣们。”国王说:“愚蠢的家伙!为什么不写东西诽谤我。要是诽谤我,
大臣们就不会把他怎么样了。”
“七十个人阴谋反对巴吉尔皇帝,皇帝命令鞭打他们,烷他们的头发和
鬃子。有一大,一只牡鹿的角勾住了皇帝的腰带,他的一位随从拔划割开腰
带救了他。他命令靳这位随从的头,他诅:‘因为这个人曾经向着他的君主
找出宝剑。’”①同一个君主能做出这样雨种不同的决定,真是不可想象的事!
在我们国家里,如果对一个在大道上行劫的人和一个行劫而又杀人的
人,判处同样的刑罚的话,那便是很大的错误。为着公共安全起冕,刑罚一
定要有一些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抢劫又杀人的处凌迟②,对其他抢劫就不这样。因为有这个区别,
所以在中国抢劫的人不常杀人。
在俄罗斯,抢劫和杀人的刑罚是一样的,所以抢劫者经常杀人③。他朋说,
“死人是什么也不说的。”
在刑罚没有区别的场合,就应该在获得赦免的希望上有些区别。在英国,
抢劫者从来不杀人,因为抢劫者有被减为流放到殖民地去的希望;如果杀人
的话,便没有这种希望。
罪刑的赦免在政治克和的国家是有极大的用处的。君主掌有赦免的权
力,如果谨慎地使用的话,是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的。专制政体的原则不宽
恕人,也不为人们所宽恕,因此就没有这些好处。
第十七节拷问
因为人类是邪恶的,所以法律不得不假定人类比他们真实的情况要好
些。因此,在处罚一切犯罪时,两个证人的证言就已经够了:法律相信他们,
仿佛他们说的都是真实的。因此,每一个在婚姻关系中受孕而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