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匪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武器精良,据那些被放回来的警察讲,伏击他们的土匪光看到的就有两三百号,不仅长短家伙都有,而且还有好几挺德国造的重机枪。
    赵寅成的脑仁更疼了,这些土匪的厉害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这股土匪不仅人数众多,武器精良,战斗力强悍,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股土匪表现出来的素质。
    每一次抢劫,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计划的极为周密,执行的干脆利落,有条不紊,所以到现在都找不到一点真正有用的线索。
    还有,最严重的是这股土匪把被俘虏的警察都放了回来,并告诉他们,下次遇到,听到枪声就投降,那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这股土匪太聪明了,而且丝毫不讲规则,为祸堪称巨大。
    此前,尽管土匪多如牛毛,但大家都有默契,不把事情做绝。绑个票,抢点钱可以,但不能洗劫,更不能灭门。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过。
    这点默契,是土匪和警察官面共同维持的。如果不是这样,仅凭各村镇的民团,那是绝对挡不住大股土匪的。
    不行了,必须除掉这股土匪。赵寅成拿起电话,拨通了东北军驻保定十四旅的旅部。
五十七章 仁义
    陈家集是个大镇子,有三百多户,比冉庄大,更比冉庄富。
    冉庄只有一个大地主陈扒皮,但陈家集则有田地超过八百亩的大地主九户。
    在农村,像陈家集这样的,不管这些地主的人性怎样,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要想在这儿立足,就必须沆瀣一气,大家一起发财,尽可能地把各种负担都转嫁到穷苦农民身上。
    陈家集最大的地主人称马大帽子,马家有两千五百多亩地,马大帽子也就理所当然地是陈家集的镇长和民团团长。
    陈家集的民团是清苑县最大的,有近两百人枪。
    八月五号,黑蒙蒙的夜色里,韩立洪和张越明率领四百多人把陈家集整个给围了起来,所有进出陈家集的路口都给严密封锁,保证不让一个人跑出去。
    自从清苑匪祸爆发以来,陈家集自然加强了戒备。
    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别的地方只是守自己的庄堡,而陈家集警戒的是整个镇子。
    但再警戒也没用,对上韩立洪,他们没有一点机会。
    明岗暗哨早就摸清楚了。
    陈家集是南北通衢,韩立洪由镇子南,张越明由镇子北,他们两人各带着十几个尖兵,把明岗暗哨全都无声无息地给摸掉了。
    而后,他们合在一处,朝马大帽子家摸去。
    像干这种活儿,最讨厌的是狗,他们为了避开养狗的人家,是绕着弯摸到马大帽子家的。
    马大帽子家养的狗自然更多。
    韩立洪对付狗,有超越时代的丰富经验,上一世他对付的狗比马大帽子家养的这些可厉害多了。
    跟在韩立洪身后,看着韩立洪的身手,张越明真是怀疑这小子到底有多大:是十七,还是七十?
    太利落了!
    没有惊动任何人,杀了三条狗,韩立洪和张越明制住了马大帽子。而后,在马大帽子的帮助下,把马家上上下下,包括三十五名团丁都给圈到黑屋里。
    这会儿,天就蒙蒙亮了,马大帽子又派人去通知陈家集相关的头面人物,说保定来人了,要他们都过来开会。
    这活儿干的简直太漂亮了,不费一枪一弹,就把事情解决了。
    天亮了,整个陈家集许进不许出。
    陈家集是逢五的大集,平时来的人不多,出去的也不多。想出去的,给撵了回去;进来的,那就先别出去了。
    很快,陈家集的人都知道闹土匪了,但除了那些财主,其他人非但没乱,反而心中隐隐作喜,偷偷地盼着什么。
    清苑的地面,谁都知道,钻天风这股土匪仁义,祸害老百姓的事儿一丁点也没有。
    而且,不仅没有,凡是钻天风到过的地方,老百姓还都有点好处。
    这群仁义之匪那真叫一个仁义,开仓放粮给牲畜农具什么的,怕他们走后官府报复,就偷偷往家家户户扔大银儿。
    这么办,家家户户都收的是心安理得。
    街上很少有人,但家家墙后,趴墙头趴门缝的则乌央乌央的。
    “来了!来了!爹,他们来了!”看见两个背着枪的土匪向自己家走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小子冲他爹喊道,满脸都是惊喜。
    “小兔崽子,喊什么?闭嘴!”这位爹厉声斥责,但眼里却也是掩饰不住的惊喜之色。
    据说,这钻天风每洗劫一个镇子,事先会把一切都调查清楚,比如谁家穷,谁家富,谁家有没有大车。
    穷的人家就多给点,富的人家就少给点,至于有大车的人家,要是被钻天风征用了,那就发了。
    而且,钻天风给的,还不用怕那些被洗劫的财主报复,因为钻天风会警告他们,要是敢报复,那就会杀他们个鸡犬不留。
    果然,那两人走到门前停下,敲门。
    敲门没人应,但门闩早就拿下来了。一推,门就开了。
    两人进来,一人道:“借你家大车用用。”
    主人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也不说话,但大车早套好了,就在一旁。
    两人看着就是一乐,都跳上车辕坐下。左边的那位拔下插在一旁的马鞭,然后一甩,把马车赶了出去。
    临出门前,坐右边的那位一扬手,一个钱袋飞向了那位爹。
    这一瞬间,那位原本木行行的爹灵活极了,手一伸,一缩,钱袋就不见了。
    那位爹黑黑的脸孔涨红,似乎要滴出血来。
    就在这一瞬间,钱袋从入手到进口袋,他就准确无误地判断出钱袋里装的大银儿是多少。
    一百块!
    一百块大银儿,能套两挂他这样的大车还有富余。
    太仁义了!
    这些土匪,什么都划拉,凡是这些财主家的,能带走的都带走,一颗铁钉都不放拉,简直是横草不过。
    忙活了整整一天,把陈家集所有的大车都装的满满登登。
    天黑了,临走之前,家家户户都收到了礼物:一个个钱袋飞进来了他们的院子。
    警戒线拉出了十里,保证没有任何人能够跟踪。
    整整走了大半夜,车队拐进了一片大树林。在树林深处,车队一刻未停,赶进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车队没有都进去,最后五辆车停下没有进去。
    这时,十几人开始从车上往下搬东西,都搬进了地洞里,但他们出来时,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个麻袋。
    麻袋里装的是土,他们把麻袋装上了车,然后顺着车辙印赶出了树林,远去了。
    都弄好了,韩立洪道:“越明,我先回去了。”
    张越明点了点头。
    看着韩立洪的身影消失在黑洞洞的洞口,张越明不觉出了一会儿神,他到现在都还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五十八章 膨胀的地道
    这才叫土匪!
    瞧瞧人家这土匪干的,以前那真叫丢人!
    一百五十多辆大车缓缓走在幽暗的地道里,每辆大车上都有两三个人,一个人赶车,其他的人在大车上或躺或坐。
    地道里,每隔二十米有一盏油灯。
    这点灯光虽然不亮,但不至于让整个地道漆黑一团。
    这条地道是目前唯一开出来的主干地道,最远处距离冉庄已达四十多里。
    在这条主干道上,还有四条十几里长的分干道,都是可以走马车的。
    在这些主干道分干道上,一共有九个主入口,可以进马车的,每个主入口都在成片的大树林里。
    每个入口下,都有专人守着,都有电话直通冉庄总部。
    “土匪们”都舒心,太舒心了,舒心的好多时候,眼睛明明睁着,却有在梦里的感觉。
    他们舒心,不仅是生活安稳舒适,更主要的是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过日子了。
    他们的家人大都搬到附近的村镇来了,从此可以丰衣足食,不再受任何地主老财和官府的欺压。
    而且,他们自己也可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了。
    地道下的值班室是两间,都铺着大炕,张越明和八个大汉躺在炕上,闭目歇息。
    天亮的时候,张越明被值班的人叫醒。醒来之后,他问道:“有没有动静?”
    那人道:“没有。”
    张越明带着人出了地道,开始清理留下的痕迹。
    清理之后,痕迹不能马上消失,但也不会留存多久,几场雨过后,就会完全消失。
    早上九点,又有八个人先后回来,他们是负责监视的,看有没有人跟踪。
    张越明这才走了,但刚才负责监视的八个人没走,他们要继续监视,最少要监视一个星期。
    当然,即便这些人走了,值班的两个人还要继续监视,他们也有清除窥探者的手段和能力。
    至于具体该怎么做,在这些方面,都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回程走到一半,灯光骤然亮了起来。
    这里正在挖地道。
    一开始,是全力挖冉庄地下的地道,构筑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基地。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就是向南,向远离保定,向更偏僻的地方挖掘这条主干道。
    到现在,这条主干道只是初具规模,要彻底完善,还需要下不少的功夫。
    完善,就是让主干道有更多的触须,向更远的地区膨胀、覆盖。
    完善主干道,唯一的困难还是往外运土,但好在已经有更多的人力和牲畜,可以把所有的土都运到冉庄烧砖用。
    冉庄新增加的人力,除了彻底纳入体系的冉庄附近的三个小村子的八十七户人家,主要还是来自那些“转正”的土匪。
    截至目前,已经有二百六十七个土匪“转正”,正是成了体系中的一员。除了这些人,还有被接过来的那些转正土匪的家人。
    所有人都加在一起,在冉庄及其附近三个村子生活的已经有两千四百多人。
    这些人被充分调动起来,歇人歇马不歇工,日夜不停地挖掘。
    运土的都是骡马牲畜。
    主干道两米二宽,一米七高,进来运土的大牲畜靠左,驼上装满土的麻袋的大牲畜靠右侧往回走。
    由于调度的好,牲畜几乎没有停顿,唯一的区别是背上多了装土的麻袋。所以,尽管看似很缓慢,但运出的土方量实际上并不少。
    地道挖掘一米,土方量为三点七个立方。土挖出来会宽松一些,平均是四个立方。
    运一个立方的土,平均需要两头半的大牲畜。运出一米地道的土方,平均需要十头大牲畜。
    人力足够,牲畜也不缺。
    现在的大牲畜已经有九百头,除了抢的,还有一部分是买来的。
    这九百头大牲畜分三班,一班二百头,余下的三百头作为替补,或是移作他用。
    这样一来,无时无刻都有二百头大牲畜往外运土方。平均一下,每天可以挖掘地道一百五十多米,三天就能挖一里。
    牲畜都带着眼罩,听话的很,一个人可以管七八头。
    马车宽不到一米三,在牲畜中加个塞,不当误任何事,可以照走不误。
    张越明到家的时候,冉庄那还正热闹着呢。
    这次在陈家集杀了三百多口猪,现在天热,留不下,拉回家就得都分了。
    现在虽然过了几天好日子,但油水还是不足,平均一个人一顿吃一斤肉,那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所以,发肉,比发大银儿,村里人还乐和。
    看到人人脸上洋溢的笑脸,张越明感到过一种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