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8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半晌,杜聿明有些艰难地问道:“龙主席,黑神军真的这么不看好我们?”
    如果他们守住缅甸,日本就威胁不到印度,日本威胁不到印度,也就达不到让日本陷的更深的目的。
    黑神军既然不理会他们,也就意味着黑神军根本不看好他们能够守住缅甸,这让杜聿明有些难以接受,但黑神军的战绩摆在那儿,黑神军的威望不是他杜聿明可以挑战的。
    沉吟了一下,龙云道:“如果只有我们,守住缅甸的可能性很大,但加上英国人,这个可能性就很小了。”
    直到这时,杜聿明才猛地意识到,不管他愿不愿意,黑神军让龙云给他捎的这句话就差不多提前崩溃了缅甸的防线。
    厉害啊
    这是杜聿明第一次跟黑神军打交道,而且还是间接打的交道,但就足以体会到黑神军是多么厉害了。
    这时,龙云又道:“光亭,我们在外蒙、内蒙一线的军团很快都会后撤。”
    杜聿明彻底无语。
    外蒙、内蒙一线的军团后撤,这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意义,它体现的意义是政治上的。
    通过这一行动,黑神军表明的态度是不会攻打东北,日本可以放心地把军队调入东南亚。
    日本当然不会放心,但这有助于他们理解黑神军的意图,黑神军的意图就是希望日本去跟英国人死磕。
    正常情况下,这没什么意义,可一旦日本军力吃紧,那就有用了。
    蒋校长跟韩立洪没法比,国民党跟黑神军更没法比。
    杜聿明闭上了眼睛。
    足足想了十多分钟,杜聿明睁开眼睛,看着龙云,神情凝重地问道:“龙主席,如果日本成功占据了印度,那以如此庞大地区的物资输出,日本的国力可能迅速增长。”
    杜聿明问出了这个问题,龙云不由暗自点头,杜聿明是军人,却又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不简单。
    沉了沉,龙云道:“光亭,这个问题我也问过韩先生。”
    杜聿明道:“韩先生怎么说?”
    龙云道:“有三个原因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弄巧成拙的状况。”
    杜聿明静静地听着。
    龙云继续道:“第一,美国的国力是日本的数倍之上,最多两年,美国就会取得海上优势。”
    杜聿明点了点头,他认可这个理由。
    龙云又道:“第二个原因,是日本缺乏欧洲列强的殖民经验和行政管理能力,他们只会用军力推行严厉的军事统治。这种管治方法既缺乏效率,又必然激起当地人的反抗,而这两者加起来,将使得日本能够攫取的物资很有限。”
    “第三,如果前面两个因素没能阻止日本增强国力,那么,黑神军就会出兵。”
    “唉。”杜聿明不由叹了口气。
    ――――
    在腊戍和曼德勒之间的眉苗山风景如画,气候温润,是英国人喜欢的避暑胜地,英国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典型的殖民地风格的避暑庄园。
    庄园里,草坪如毡,红砖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总督府旗杆大厦堂皇而庄严,是庄园中最醒目的建筑,英军司令部现在就设在这座大厦里。
    三月一日,盟军司令官史迪威和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等将领赶到了这里。
    背靠着大厦,在一群英姿飒爽的参谋簇拥下,英军司令官亚历山大将军看着这一群从吉普车里下来的军人。
    看到这一豪华场面,众人都愣了,在亚历山大将军睥睨一切的目光里,人人都感觉自己成了叫花子。
    反应过来后,杜聿明不觉摇了摇头。
    这位亚历山大将军赫赫有名,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被称为是打不垮的英雄将军,所以,值此危难之际,被丘吉尔委任为缅甸的守护神。
    但现在,这位缅甸的守护神完全不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而是目空一切的皇家近卫军军官。
    看着亚历山大,史迪威更是腻味,在这位亚历山大将军的目光下,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刚刚从石头底下爬出来的。
    随着史迪威的到来,英军司令部就变成了盟军司令部。
    富丽堂皇的大会议室里,在史迪威的主持下,召开第一次盟军军事会议。
    从石头底下爬出来的史迪威坐在首位,长桌右边坐的是以近卫军军官亚历山大为首的英军将领,左边坐的是以杜聿明为首的中方将领。
    史迪威脸色凝重。
    缅甸战局已经极其严峻,一月底,一万八千日军把三万装备精良的英军打的溃不成军,使得日军轻易占领了缅甸第二大港口城市毛淡棉。
    随即,日军兵分两路,一路扑奔缅甸首府仰光,一路攻打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直到这时,英国人才急了。
    不到万不得已,丘吉尔是不会求助美国人的,因为中国人就是美国人手里的枪,让中国人进来,也就等于让美国人进来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
    但是,丘吉尔太过高估了大英帝国士兵的英勇,事实面前,由不得他不低下公鸡似的高傲的脑壳。
    缅甸重要,印度比缅甸更重要百倍。
    会议一开始,由一名英俊的英军参谋介绍战况,等参谋把最近战况介绍完毕,史迪威扫视了双方将领一眼,道:“现在战局就是这样,大家都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史迪威将军,我们的兵力不足,另外,现在也需要休整。”亚历山大将军以抑扬顿挫的语调说道。
    众人叹服。
    这位皇家近卫军军官的神态好像说的是大英帝国的无敌雄风,他在说这话的时候,一眼也没看对面的杜聿明。
    亚历山大话里的意思不外是让中国人顶上去,他们撤下来,史迪威的嘴角撇了撇,他对亚历山大的话未置可否,看着杜聿明,问道:“杜将军,你怎么看?”
    亚历山大高傲,杜聿明更看不起英国人。
    如果没有黑神军横空出世,这会儿,杜聿明尽管看不起亚历山大,但底气还是会不足,可现在,不一样了,杜聿明的底气足极了。
    面对黑神军,杜聿明百味杂陈,但面对英国人,杜聿明就是单纯的中国人,黑神军的荣耀同样是他的荣耀,没有一丝杂质。
    杜聿明道:“史迪威将军,亚历山大将军说的我赞同,那这样,由英军负责西路,我们负责中路和东路。”
    微微点了点头,史迪威看向亚历山大,问道:“亚历山大将军,你看呢?”
    还看什么看?亚历山大只有点头。
    会上,杜聿明没有把龙云转述的韩立洪的“英国人顶住,你们就顶住;英国人跑,你们也跑”的真言讲出来。
    杜聿明没讲,是他的内心深处已经认同了韩立洪的主张:让日本攻入印度,把日本陷在印度。
    如果讲了,就可能逼迫英国人跟日本人死拼。
    打仗就是这么回事儿,靠的就是一口气,英国人的装备不次于日本人,一旦英国人的士气打了出来,那结果就难说了。
    何况,说这种话,那是自找麻烦,既是给蒋校长找麻烦,也是给他自己找麻烦。
    这种事儿,茶壶煮饺子,心里有数就行了。
    '  '
三一八章 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一八章浓墨重彩的一笔
    史迪威和杜聿明的司令部驻地都在腊戍。
    腊戍是一座小城,人口只有两万多人,但现在,在腊戍周围,一下子涌进了数十万人,而且,这还没完,难民大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涌过来。
    难民有英国人,有华人,但更多的是印度人。
    华人在腊戍只是稍作停留,然后在云南方面的来人安排下,分批撤往云南内地。
    驱车从眉苗山赶回腊戍,途中,和来时一样,到处都是逃难的人。
    逃难的人中有不少华人,但没有一个华人步行,至少,也是坐着马车的。
    在这些华人难民中间,有不少带枪的人,他们虽然没有穿着正式的军装,但人人都精明而彪悍,很明显,都是军人。
    在缅甸,英国人是大鬼子,印度人是二鬼子,英国人依靠印度人统治缅甸,而二鬼子比大鬼子还坏,当地人恨二鬼子尤甚大鬼子,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中国人在缅甸没有地位,没少了受这些大鬼子、二鬼子的欺负,但这一刻,不论是大鬼子英国人,还是二鬼子印度人,没有人敢过来骚扰这些优哉游哉逃难的华人。
    这一幕,来眉苗山的时候就看过了,但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等人现在还是看不够,他们百看不厌,比什么戏都吸引他们的目光。
    华人能如此悠哉悠哉地逃难,当然是因为黑神军,这些逃难的华人不用花一分钱,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可以一路游玩着到云南。
    杜聿明等人最爱看的是这些华人脸上的表情,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国家
    强大
    还有什么能比老人和孩子脸上的表情更能证实这个的呢
    一丝丝血肉相连的感觉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滋生、成长……
    杜聿明的司令部在腊戍城里的一栋二层楼房里。
    房子是一名李姓华人实业家的,中**队还在路上呢,这儿就已经安排好了。
    进到司令部,戴安澜把帽子往桌子上一摔,骂道:“麻痹的,这帮英国鬼子和小日本都是一路货,都他**不是个玩意”
    戴安澜这么生气,不仅是因为那位皇家禁卫军军官的傲慢,更是因为英国人的无耻。
    在眉苗山的军事会议上,关于战略取向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史迪威主张积极进攻,争取光复仰光,把日本人赶出缅甸,但英国人被日本人打没了胆气,如果只是中国人进攻,不需要他们,那他们是同意的,但是,要拽上他们,那就免了。
    杜聿明则表示听从史迪威这位盟军司令官的命令,但有一条,杜聿明决不退让,那就是不管怎么样,英国人是不能缺席的。
    这么一来,结果就是史迪威翻白眼了。
    史迪威虽然是盟军司令官,但美国人在缅甸只有一千多人,他这个盟军司令官真的只是名义上的。
    最后,不要说积极进攻了,就是防守曼德勒都是个大问题。
    英国人对进攻没兴趣,对防守曼德勒同样没什么兴趣,现在,英国人一心就是想在缅甸拖延点时间,好组织印度的防线。
    当然,拖延时间很重要,保存实力更重要。
    英国人正在经若开山脉向西修路,修一条通往印度的路,路一修好,就是这些大鬼子二鬼子开拔的一刻。
    英国人指望不上,而中国人又死咬着英国人不放,所以,在史迪威看来,缅甸战场的前景一片黯淡。
    史迪威对英国人没奈何,对中国人他更是说不出什么来。
    主人没这个心思,一点力都不想出,难道要客人把责任全都担起来么?
    这既没道理,也不现实。
    戴安澜生气,就是生这个气,那个亚历山大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英国人全退下来,责任都压在他们头上。
    在沙发上坐下,杜聿明把领口松开,然后问道:“你们怎么看?”
    孙立人沉声问道:“军座,蒋先生是怎么打算的?”
    孙立人在国民政府军中是相当另类的将军,他出身清华,在美国一开始学的是土木工程,后来上的美国弗吉尼亚军校,连国民党都没加入,和黄埔系一点边也不沾。
    这次,孙立人之所以能成为远征军的一员,最大的原因是孙立人是安慰人,而蒋介石正在加紧拉拢安徽,怕安徽从他的集团里分裂出去。
    所以,孙立人不知道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