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8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中国的狗年春节。
    哈梅内伊等人来,庆贺是真,谈事情也是真。
    客厅里,张晓平陪着哈梅内伊等人坐落之后,聊了一会儿闲话,总理贾伊先开口道:“大使先生,战局很快就会发生改变了,希望我们和贵国的合作能够继续下去。”
    张晓平也是穆斯林,也是从韩园的参谋团里出来的,他对中东的形势以及可能的发展,比哈梅内伊等人清楚多了。
    他心里很不好受。
    不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仅仅从战争层面上看,两个国家谁都没有吃掉对方的能力,因为两个国家都根本不会打仗,缺乏对战争起码的了解。
    战争是萨达姆发动的,但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萨达姆跟小孩子玩过家家没两样,他完全是孤注一掷,赌的是一战就把伊朗彻底打垮。
    不论在心理上,还是物资上,萨达姆都根本没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所以,一旦速战速决的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
    在战争初期,在战略上,伊朗的表现要比伊拉克好,但具体到一场场战役上,伊朗和伊拉克又都是半斤八两,愚蠢的不相上下。
    像伊朗和伊拉克这种局部战争,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但在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城掠地的表面“胜利”,而忽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
    再有,伊朗和伊拉克的后勤供应系统都极其hún乱,效率极低,而这就导致了即便一场战役胜利了,也无法一鼓作气,趁胜追击,持续扩大战果。
    最后,两国的军队都是现代化军队,虽然战斗力极低,但消耗绝对惊人,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堡这样一个只有一千户人口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
    两国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武器弹药都需要外购,因而战争的进程也就容易被武器供应国所控制。
    这三点,就决定了两伊战争只能是一场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消耗战。
    两伊之战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血腥的战争,也是最愚蠢的战争,它充分昭示了穆斯林世界没落的内在因素。
    每一天,大好的生命和如流水的金钱全都投入到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之中,对此,张晓平心里是很不好受的。
    把这份心思压在心底,张晓平道:“总理先生,不干涉他国内政是我国政府的外交原则,作为中国大使,我再重申一遍,一旦伊拉克提出停战要求,那时,我们就将按照协议中断同贵国的武器合作。”
    哈梅内伊、拉夫桑贾尼等人的脸sè都不好看,但又实在说不出什么来,中国确实是仁至义尽,就是想挑毛病也根本挑不出来。
    顿了顿,张晓平继续道:“诸位先生,有些话作为中国大使我不能说,但作为一个穆斯林,我想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愣了一下,哈梅内伊道:“张先生,请讲。”
    张晓平道:“我国政府的研判是这场战争不会有任何结果,只是徒然消耗生命和财富而已,我国政府不愿意涉入这种事情。”
    哈梅内伊、拉夫桑贾尼等人都愣了。
    要是在一年前,他们对张晓平的话根本不会信,但现在,由不得他们不信,因为中国一直就是这么做的,是真心和他们交朋友,真心希望他们好。
    沉默片刻,几个人相互看了看,拉夫桑贾尼问道:“张先生,能不能详细说说,贵国政府为什么会研判这场战争不会有结果?”
    ――――
    送走了哈梅内伊等人,张晓平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结果不会改变什么。
    要想真的有所改变,只有中国全方位介入才有可能,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的话虽然影响不了两伊战争的进程,但对中国在伊朗的影响力是极有好处的。
    当事情尘埃落定,伊朗人回过头来再看,一定会后悔,而他们越是后悔,对中国也就会越是信服。
    张晓平清楚,即便在韩园的参谋团,对中东政策也是有很大分歧的。
    支持伊朗同伊拉克的战争,如果像苏联和美国那样做,其中的利益是极其庞大的。
    张晓平支持政府的政策,中东越重要,就越要舍弃眼前的利益。
    赢得人心很难,可一旦真正赢得了人心,那时候的利益才是长远的,牢靠的,更是巨大的。
    ――――
    一九八二年三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两个旅,重创两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两万五千人,俘虏一万五千人,击毁坦克三百六十辆,击落飞机二十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
    四月二十日,伊朗又集中近三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十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
    经过二十五天的jī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六月十一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一九七五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
    六月二十一日,又宣布十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
    六月三十日,伊拉克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七月十三日,伊朗集中十万军队,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
    当日,中国政府终止了同伊朗的武器弹药合作。
    ――――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内阁总理柳林海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撒切尔夫人。
    柳林海是第一位从新体系走出来的总理,柳林海的出现意味着新体系正式成型。
    柳林海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
    进入政府体系之后,凡是涉及公务的,即便再小的事情,柳林海做过的每一个决定,在会议上说的每一句话,全都清清楚楚,记录在案。
    每一次升迁,这些东西都会被拿出来检验。
    这是极其考验人的,比如提拔的干部,出了问题就是污点,尤其是袒护出了问题的人,只要有一次,就足以意味着其人走不多远了。
    竞争总理候选人的时候,其他的竞选人都和柳林海是一样的人,他们都有同样的经历。
    并不是所有人都参与总理候选人的选举,只有政府公务员和各级人大代表才有选举资格。
    各级人大代表涵盖了各行各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其中农民代表占据了半壁江山。
    与西方的选举不同,不许搞公开竞选,竞选人不许作任何许诺,选民要了解候选人是通过选举委员会提供的书面资料和影像资料。
    撒切尔夫人是柳林海成为内阁总理以来,接待的第一个外国元首。
    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柳林海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将于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
    '  '
三五八章 介入利比亚
    终于开始了
    卢晓雅神色平静,但眼睛比平时亮了许多。
    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本身的好处就已经极其巨大,但对此,美国人显然是不满足的,他们把“美元”的作用玩到了极致。
    利用美元的货币地位赚钱,最好用的一个法子就是贬值。
    美国永远是个逆差国,而逆差的实质就是用绿纸换东西。通过逆差,美国把绿纸送到了世界其他各国。
    逆差不可能是无限的,超过了某个限度,就得处理了,要是不处理,美元就得伤筋动骨,甚至是玩完。
    处理逆差的法子就是美元贬值。
    当然,这只是基本的套路,具体操作的时候那是千变万化,方法多种多样。
    从一九八零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一九八四年已经高达一千六百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6%。
    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
    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来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但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又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进一步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
    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便会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研究美元的这种变化,进而依据这种变化进行投资、赌博,会获得暴利。
    卢晓雅不专门干这个,但有专门干这个的,韩园的参谋团毫无疑问是最高级的研究机构,就是卢晓雅手下,也有不少人专门研究这个。
    卢晓雅虽然不专门干这个,但也算是这方面的专家。
    不论是下面的研究机构,还是卢晓雅自己,都判断美国又要动刀了,而且,毫无疑问,美国人的大刀这次肯定砍的是日本鬼子。
    锁定特定目标,美国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七五年就这么弄过联邦德国。
    现在,根本的问题是时间,是美国人什么时候动手。这个时间确定的范围越小,赌日元升值的获利就越大。
    “一九八五年,八月到十月之间;五个月,至少升值百分之二十。”
    这是韩园给出日元升值的时间和幅度。
    卢晓雅清楚,韩园能给出这个时间,可不仅仅是参谋团研究的结果,这其中必定还有相关的情报支持。
    这次,在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赌日元升值,如果韩园给出的时间点和升值幅度准确无误,那就至少是百亿美元的暴利。
    而这,仅仅是赌日元升值的收益,还不包括比如买入日元、日元贷款、投资日本股市和房地产等等方面操作的长期收益。
    卢晓雅毫不怀疑这次依旧是成功,因为就没有失败过,韩园作出的决定从来都是正确的。
    开会。
    参加这个会议的有十七个人,这十七人自然都是金融帝国的高层,他们的深沉可比卢晓雅差多了,一看到韩园的命令,人人都喜形于色,极是兴奋。
    ――――
    为这个而兴奋的不仅仅是中国人,还有美国人。
    美国人更兴奋,因为发大财的机会来了。
    这次,这些兴奋的美国人可是真正的大人物,比美国总统还大。
    这些比美国总统还大的大人物就是美国联储局的当家人。
    美国联储局的当家人之所以比美国总统还大,是因为美国的实际政策并不是由民选出来的领袖人物也就是美国总统来决策,而是由那些既不是国家干部也不是被民众选出来的私人老板来决策。
    这些为美国做决策的私人老板就是那些华尔街的银行大老板。
    美国的精髓是自由资本主义,而是个人都知道,资本是不能靠民主来决策的,必须由专业的精英阶层操作。
    为此,为了不让民主来干扰资本的运行,美国的做法是把国家政治里非常重大和关键的经济政策权利,从民选的政府里分离出来,而由私人机构去控制。
    这个系统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联储局系统,其权力移交和美国的选举无关,其内部运作是由美国的各大金融机构控制,而且,其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决定不需对公众负责。
    美国联储局名义上是政府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不光可以不听命于选民选出来的政府,反而可以用专家管理的名义,实行和政府以及民意相左的政策。
    美国联储局由十二个分行组成,这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