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8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由,真是美好啊
    苏联解体,没有多少俄罗斯人为之而感到痛心,因为在那些大师的启蒙之下,苏联解不解体,是死是活,和俄罗斯的老百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而且,苏联解体,俄罗斯建立之后,那才是人过的日子。
    “不能再这么活下去了”
    这句风靡一时的口号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俄罗斯人,科学家、艺术家……一直到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全都热切地盼望着新生活的到来。
    俄罗斯建立了,新生活终于来了,而且果真和那些启蒙者描绘的一样美好。
    自由市场经济,这是那些激情洋溢的启蒙者片刻不离嘴的词句,当新生活到来,普通的俄罗斯老百姓几乎立刻就体验到了它的美妙。
    按照天使一般的美国人的指导,在进行国有企业和汇率改革的同时,俄罗斯同时开始了没有任何限制的金融开放。
    在最短的时间里,百分之百与国际社会无缝对接,这代表着被压迫了半个多世纪的俄罗斯人的激情跟渴望。
    没有任何限制的金融开放之后,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蜂拥而入,它们的营业网点和机构在俄罗斯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遍地开花。
    现代经营管理、私人银行服务、国际标准结算、香浓的咖啡、高档的营业场所再加上“迷人”的微笑,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美好。
    这些外国的金融机构进来之后,全都做一件事,一件完全相同的事儿,那就是想方设法的吸引存款。
    至于手段,无非两种,一种是高息,一种是拉拢收买。
    于是,几乎是立竿见影,远需要排队的俄罗斯国有银行被抛弃了,俄罗斯人的存款发生了大转移。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手法略有不同,中国人把重点用在了俄罗斯的各种金融机构和企业身上。
    这一部分,就是美国人拉拢收买的对象,但是,效果有限,至少是比预期的差远了。
    这其中的原因,一开始美国人有些困惑,后来经过深入调查之后,才知道是中国人在背后搞的鬼。
    中国人做的极其隐蔽,因为中国人不是吃独食,而是本着有钱大家赚的精神,和许许多多俄罗斯人联合在了一起,鲸吞俄罗斯的财富。
    而这,也就是华尔街的大人物们完全无可奈何的原因所在。
    高额的利息让全体俄罗斯人受益,这个时候,俄罗斯人民太幸福了,一切都是无比的美好,似乎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这回事儿。
    但是,这注定只是南柯一梦。
    就在俄罗斯人民、企业、金融机构甚至俄罗斯中央银行都享受着“免费的午餐”和香浓的咖啡、并呼吸着自由市场的新鲜空气之时,一场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金融掠杀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收网了。
    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卢布的悲惨命运便开始了。
    大规模唱衰卢布和俄罗斯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前苏联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前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卢布需要重新定价”、“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一面是国际金融机构精准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一面是不断快速下跌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证券价格。
    “怎么了?”俄罗斯的老百姓全都蒙了。
    分到俄罗斯人民手中的三分之一的国有资产,现在变成了废纸,全都卖给了俄罗斯某些头脑灵活的人以及那些外国金融机构。
    就这样,微笑的外资和某些俄罗斯人用借来的钱收购了大批俄罗斯的国有企业。
    用借来的钱买下这些国有企业后,外资银行和俄罗斯投资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借贷而来的巨额的卢布本金和利息如何支付?
    且不用说天文数字的本金,即使是利息的支付也成为难题。
    如果不在一段时间内迫使卢布“贬值”的话,外资银行和俄罗斯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除了破产别无选择。
    就在此时,国际金融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金融事件发生了。
    在俄罗斯的美国金融专家的建议下,俄罗斯政府采取了通过放开卢布,并使卢布和美元自由浮动的管理措施来应对卢布的黑市交易。
    政策一宣布,效果绝对是立竿见影。
    前苏联大排长队的景象又出现了,只不过,这次俄罗斯老百姓抢购的不是日用品,而是美元,他们拼命地把手中的卢布换成美元。
    要美元不要卢布
    疯狂,没有丝毫理性的疯狂已经不可避免。
    大街上,尤其是外资银行的门口,排满了拿着卢布兑换美元的焦急的人们,不需要排队的私人银行转瞬间变成了拥挤的人潮的海洋。
    免费的香浓咖啡没有了,微笑的贵宾服务也变成了嘲笑的指令,俄罗斯人民已经从存款的贵宾变成了祈求兑换美元的乞丐。
    在市场羊群效应和不断蔓延的恐慌情绪下,对卢布走势的悲观看法被无限放大。
    外汇市场上,卢布的走势只能用“悲壮”两个字来形容。
    卢布最高的时候曾是一卢布兑换两美元,而其下跌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卢布的短期走势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恐慌,而这又反过来促使卢布进一步下跌。最后,卢布外汇市场崩盘了,卢布兑换美元下跌到了一千四百卢布兑换一美元。
    没有天灾,没有社会动乱,更没有战争,在和平时代,短短两年,卢布竟然下跌了两千八百倍。
    任何货币政策的大变化都是财富的再分配,而这一次,是颠覆性的再分配。
    ――――
    唐济海感慨万端。
    这一次,国家到底从俄罗斯抢走了多少,他不知道,但最保守的估计,也不会少于三千亿美元。
    仅仅一年,实际上不到一年,俄罗斯的GDP下降了一半,而这,还仅仅是开始,那个仅仅两三年前还让整个西方为之颤栗的强大的苏联永远地消失了。
    这真是不可思议,但又是俄罗斯必然的命运。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总统令需要由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8226;萨克斯修改,俄罗斯全国杜马的法律条文和政府行政法规需由美国法律专家乔纳森#8226;海亲自制定,被称为哈佛大学“双萨”之一的另外一位美国财政部的劳伦斯#8226;萨默斯,直接指导俄罗斯财政部部长应该如何制定俄罗斯的财政金融政策。
    俄罗斯的精英愚蠢至此,俄罗斯有什么样的厄运都是理所当然的。
    俄罗斯的冬天是异常寒冷的,西伯利亚的寒风不停地呼号。
    圣彼得堡的大街上,形如地狱,急匆匆行走的人都如行尸,神情都是一样的呆板。
    在恶性通货膨胀的飓风过后,乞讨的人不断增加,无数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毕生积蓄顷刻毁于一旦,社会各阶层人士—从令人尊敬的大学教授、救死扶伤的医生到保卫国土的军官,纷纷在严寒的街头低价兜售家中还可以变卖的物品。
    唐济海对俄罗斯只有憎恶,他希望俄罗斯下地狱,但走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目睹此情此景,由不得不心情复杂。
    看着那些风度翩翩、明显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人,唐济海真想走过去问问他们:国家好坏,真的和你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吗?
    俄罗斯的小孩子是极其可爱的,现在,也只有小孩子还能让人眼前一亮,但也更令人心酸。
    呼啸的寒风中,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和母亲守着两个木制雕像。
    母亲的目光已经麻木,但小姑娘还在渴望地盼着行人能够在她们的小摊前停下脚步。
    远处,唐济海默默看着麻木的母亲和可爱的小姑娘,但最终,他没有走过去,而是转身默默离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挑战这句话的,都是该千刀万剐的畜生
    '  '
三六四章 美国蠢货初登场
    三六四章美国蠢货初登场
    睡梦之中,克林顿被电话铃声吵醒。
    贵为美国总统,深夜来电必定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但今时不同往日,不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儿,对美国总统而言,都是小事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现在,死对头苏联烟消云散了,俄罗斯就是一废柴,美国是名副其实的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古往今来最最强大的帝国。
    所以,克林顿必定是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美国总统。
    “喂……”
    “总统先生,出事了,太平洋舰队拦住了一艘中国货船。”电话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打来的,静寂的深夜里,他的声音显得有些特别的异样。
    “什么?”克林顿的眉头皱了起来,睡意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他隐隐有些愤怒。
    苏联垮了,俄罗斯又是废柴,再也不必担心了,那么,接下来要收拾的,放眼整个世界,实际上,就剩下一个中国了。
    要是再把中国整垮,那剩下的伊朗、伊拉克等等,就都是些小虾米,不值一提。
    整垮中国是必须的,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怎么做以及进度,内部还是有很大分歧的。
    刚刚就任总统才几个月,克林顿的主要任务还是内政,但军方以及其他的一些人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为了顺应形势,所以,克林顿一就任,马上提出了带有强烈克林顿sè彩的外交思想,其核心思想就是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必须担负起领导全世界的责任,在全世界推进美国的价值观和促进美国的利益。
    政客往往求稳,而军人往往急躁些,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军方擅自行动,那就是挑战他的权威了。
    虽然在形式上,截停一艘中国货船是小事儿,不必让他这个总统做决定,但是,中国不是一般的国家,所以,这种事儿必须由他来做决定。
    而军方就是抓了这个空子。
    出于稳定的需要,现在军方的领导层,包括国防部长,都是上届布什政府的老人,而这些人很快是要走的,所以,有机会蔑视一下新总统的权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沉吟片刻,克林顿问道:“克里斯托弗,你怎么看?”
    克里斯托弗道:“总统先生,敲打一下中国也好,至于阿斯平将军,反正是要走的人了,就让他们折腾一下吧。”
    显然,克里斯托弗也不认为是什么大事儿。放下电话之后,克林顿继续睡觉。
    ――――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七日,仓颉号货船被美国舰队挡在了霍尔木兹海峡之外。
    美国政府指控仓颉号货船上载有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两类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是卖给伊朗的。
    美国政府要求仓颉号立即返航,并永远终止这类极其危险和不道德的行为。
    顿时,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聚焦到了北京。
    ――――
    中国外交部。
    会客室里,美国大使满脸神圣的光辉,义正词严地要求中国政府立刻“命令”仓颉号返航,并向世界作出道歉。
    外交部长韩子文坐在一旁,饶有兴味地看着斯托维尔。
    韩子文的目光让大义凛然的斯托维尔很不舒服,感觉不爽极了,最后,他道:“韩先生,我已经表明了美国政府的态度,希望贵国政府立即给予我们满意的回答,否则,美国政府不排除考虑动用一些必要的手段。”
    微微摇了摇头,韩子文和颜悦sè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