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厚黑大唐-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始终未曾召见过李贞,也不曾令其回京述职,这一回冷不丁地突然下诏让李贞觐见,倒真是大出李贞意料之外,能得到一个与皇上重修旧好的机会,李贞自然是很兴奋的,这不,才刚一接到诏书,匆匆准备了两、三日,便紧赶着上路了。   如果说李贞是兴奋的话,那李晔可就是激动了,来这朝代八个多月了,除了安阳城内之外,李晔可是哪都没去过,早就憋坏了,他可是早就听说过大唐东都洛阳的繁华景致,这回得了圣谕,自然是盘算着要去好生耍上一番的,再说了,能早些见识一下武媚娘的风采,将来也好安排对策不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可是真理来着,更令李晔高兴的是:董家此次也接到圣谕,年已十六的董冠华也奉旨陪同其父一道入东都面圣。董家向来与相王府交好,两家来往不少,原本就熟,也用不着啥避讳的,这便一道起行,赶往东都而去。 
  安阳虽也属河南之地,不过离着河南中心的东都洛阳却是不近,中间还隔着条黄河,这一路行去,没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到不了地头,不过好在一路尚算平坦,加之两家人一道上路,倒也有伴儿,一路说笑着也不算太累人。这一路上,李晔大多数时间是跟董冠华凑一辆马车里侃着大山,彼此间原本就投缘,这一路行来,关系更是好上了几分,对于李晔来说,这可算是个不错的收获了——董家的爵位虽是不高,可财雄势大,又是相州的地头蛇,这对于立志要将相州变成自个儿最可靠的大后方的李晔来说,董家可是极为关键的一枚棋子。 
  行行复行行,一路急赶慢赶,不过数日便赶到了黄河渡口,只要过了孟津渡,离洛阳也就不远了,只可惜天公不作美,连下了两天大雪之后,黄河冰封了,不过冰层的厚度却尚未达到能过马车的地步,没奈何,一行人也只能在坡头镇这么个小镇子停了下来,等待河面上的冰结得实些了。 
  下雪好啊,前世那会儿李晔就喜欢下雪天,冷是冷了点,可有韵味不是?甭管是煮酒论英雄,或是踏雪寻梅都别有一番滋味,要不堆一堆雪人,玩个打雪仗之类的游戏也爽得很,没试过的人一准是不知道下雪天的乐趣的,当然,这会儿身份不同了,雪仗之类的把戏是耍不得的,煮酒论英雄同样也不成,无他,老爷子在呢,这酒如何能放开了喝,万一要是喝高了,说错了话,那乐子一准小不到哪去,如此一来,能干的事儿可就不多了,在驿站里憋了两天的李晔,趁着雪稍停了,拉着董冠华便急匆匆地溜出了驿站,打算到镇上去闲逛一阵。 
  坡头镇只是个小镇,可因着紧挨着黄河渡口的缘故,倒也自有一番繁华,便是镇子外头的驿站也比寻常州府的要气派一些,打驿站到镇内只有一条大路,虽不算远,可这下雪天里要出门,不趁马车着实难行了些,好在这会儿最不缺的就是马车,小哥俩跟各自的老爹打了声招呼,便挤入一辆二马所拉之马车,由着一起子下人们陪伴着往镇子里赶去。 
  嗯,怎么回事?正跟董冠华有一搭没一搭地瞎扯的李晔,突然间觉得车厢猛地一顿,好像是来了个紧急刹车,措不及防之下,李晔险些跟董冠华撞了个满怀,下巴跟地板来了个亲密接吻,好在李晔手伸得快,撑住了,要不一准是破相的下场,无端受了罪的李晔脸色立时沉了下来,手一掀门帘,探出个头来,对着车夫老王头喝道:“怎么回事?” 
  “小王爷,前头有具伏尸,看模样是刚倒下的,不知道还有没有气。”老王头见李晔生气,忙开口解释道。 
  伏尸?他妈的晦气,好容易出个门就遇上这等破事,真是败兴!李晔皱了下眉头,跳下了马车,扫了眼急忙围上来的下人们,冷着声道:“墨雨,带几个人去看看,若是没气了,挪路边去。” 
  墨雨去得快,回来得更快,一路小跑地冲到了李晔的身边,紧赶着说道:“小王爷,那厮是个酸丁,还没死,不过也快了。” 
  酸丁?呵,这等时分出门步行的一准不是世家子弟,想来是寒门学子了,呵呵,指不定能用得上。李晔心思动得飞快,瞅了眼早已跳下马车,正站在自个儿身边的董冠华道:“董兄,佛门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小弟今儿个也造他一座得了。” 
  董冠华虽是儒家子弟,可出身大世家的他,对于那些个寒门学子虽说不讨厌,却也没什么特别的好感,救不救人的,他压根儿就不在意,此时见李晔发了话,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出言反对。 
  一见董冠华不反对,李晔立刻下令道:“墨雨,将人载回驿站去,好生照料着,有什么事,等我回来再说,去罢。”话音一落,也不管墨雨等一干子下人们如何去安排,对着董冠华拱手道:“董兄,踏雪寻梅可是人生一大乐趣,左右离镇子也不远了,这便踏雪而行如何?” 
  如何?还能如何?那个穷秀才都已经被装上马车了,董冠华又能如何,没好气地白了李晔一眼道:“小王爷要骗某走路也就是,还编出个雅致的借口,着实令某佩服。” 
  “哈哈哈……”李晔早就知道董冠华不是个小气的人,那些气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立时放声大笑起来道:“走罢,今儿个不醉不归。”董冠华莞尔一笑,一大一小哥俩个并肩往镇子上说笑着而去…… 
第二十五章名扬东都
         啥叫造势知道不?也就是个制造声势,扯虎皮当大旗的意思,这一条李晔学过,也玩过,使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的,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李贞竟然也是个造势高手,那功夫绝对不比李晔这个科班毕业的来得差,还真令李晔大开眼界了。   这事儿是这样的:显庆三年十一月底,兴致勃勃地赶到了洛阳的李贞父子兜头便被泼了一盆子的凉水——到了洛阳都已经三天了,一干子人马全被撩在洛阳城外的驿站里头,别说啥子面圣了,连来过问一声的人都没有,除了刚到那会儿有一个礼部的小官员捏着鼻子将李贞一行人安顿在驿站的一个破旧院子里之外,就再也没有朝廷官员露面了,董家父子都觐见完了,李贞这儿还是没个准消息。 
  按唐制,外地官员未觐见之前是不能回自个儿的家的,只能入住驿站,因此,尽管李贞在洛阳城中有一个豪华的大院子,却回不得,只能委屈在破旧的驿站杂院中,心中的怒气就可想而知了。很明显,这是故意刁难,以李贞对李治的了解,他不相信这是出自李治自个儿的主张,如此一来,这等下马威只能是出自武媚娘之手,左右不过是对李贞当初带头反对她当皇后的一种变相报复罢了。 
  咋办?向武媚娘低头示好?嘿,李贞才不想去低那个头呢,他丢不起那个脸面,可眼瞅着这么呆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李贞却也不含糊,立马将李晔找了来,就一句话——写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写诗,厄,是抄诗,这倒不难,对于李晔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倒是李贞的命令让李晔琢磨了一番才明了其中的奥妙,兴奋之余,立马来了个急就章,将李白的《对雪献从兄虞城宰》改了改,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忆往昔》就这么出笼了——昨夜梁园里,兄寒弟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这诗算不得李白的代表作,意境也只是过得去罢了,不过跟李贞此时的境遇却颇为贴切,全诗里充满了李贞对自己那位皇帝弟弟的思念之情,既是应景又是因人,着实再好不过了,喜得李贞笑歪了嘴,也没多等,招来几名随侍的清客,吩咐将此诗抄录一番之后,派下人们进洛阳城去大肆散发一通。 
  得,这回好了,满洛阳都轰动了,人人传颂此诗倒也罢了,一听闻写此诗的神童——相王三子李晔本人已经到了洛阳,紧赶着要去见识一下神童风采的各路学者、骚客立马纷纷奔城外而去,硬是将偌大的驿站都给围了起来,到了末了,朝中诸臣也纷纷得知消息,不少朝臣也乘轿子、马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冒着雪往驿站赶,都打着拜会相王的名义去探个究竟,那等架势着实浩大得很。 
  存心要把事情闹大发的李贞自然是来者不拒,谁上门来拜访都一概接待,哪怕是个九品小官也能到院子里转悠一阵子的。能得相王接见,又能见识到当今神童,大家伙都开心得很,只苦了李晔一个——整日里见完这个见那个,还都是长辈,搞得李晔作揖、鞠躬个不停,一天忙下来腰酸背痛地不说,小身板简直都快散架了。 
  事情闹大了,宫里头可就稳不住了,苛待兄长的名声显然不是啥好听的玩意儿,李治可不想戴上这么顶破帽子的,这不,才过了一天,圣旨便下来了,召李贞父子翌日觐见,事情这才算是有了个了结。 
  据市井消息:李治得了那首《忆往昔》很是恸哭了一场,将礼部一干子“误事”的官员臭骂了一通,更有传言说,就连皇后武媚娘也跟着吃了挂落,至于是真是假,那就只能是见仁见智喽。 
  “晔儿,不必紧张,见了皇上只管施礼便是,切莫多言,一切自有为父担当,都记住了没?”一大早便起了的李贞父子同车直奔洛阳宫,一路上李贞不停地对李晔交待着事儿,眼瞅着就要到地头了,生恐李晔旧病复发的李贞紧赶着再次吩咐了一番。 
  唉,老头子还真是啰嗦,这话从昨天夜里说到现在了,耳朵都起老茧了,还说呢!李晔心里头叨咕着,可脸上却是一副恭顺的样子,点着头道:“是,父王,孩儿知晓了。” 
  “嗯,知晓就好,见了皇上不可慌张失礼……”不放心的李贞再次将觐见的礼仪复述了一番,听得李晔心里头直翻白眼,很有种遇到了“唐僧”的感觉,好在车已到了宫门外,李晔的罪也总算是受完了,紧赶着下了车,跟在李贞的身后,由内侍领着,直奔承庆殿而去。 
  始建于隋炀帝的洛阳宫,经历了大唐三代皇帝的修缮,巍峨雄伟,气象非凡,不说那高大宽敞的宫殿,也不说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池榭,便是那些身着各色彩衣,往来穿梭个不停的美艳宫女们就令李晔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若不是心中有事,只怕早已迷失在这一派盛唐美景之中,饶是如此,待得到了承庆殿门口,李晔发觉自个儿只怕是有些子迷糊了。 
  奢侈啊,奢侈,奶奶个熊,这等景致只怕人间少有了,呵,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郁闷哦,咱咋就没穿越成皇帝呢,亏大了!他奶奶的,此等美景凭啥子就让武媚娘占了去,咱好歹也是龙子龙孙,这皇宫咱也该有份,得,武老婆子,咱们走着瞧好了。趁着引路的宦官前去通报之际,李晔可就有的没有的瞎想开了,这一想便有些子走了神,直到一名从殿中匆匆而出的宦官那尖细的嗓音响起——“皇上宣相王李贞,相王三子李晔觐见。”,李晔才算是回过了神来,偷眼看了看走在自个儿身前的李贞,忙抬腿跟了上去。 
  承庆殿在洛阳宫中并不是三大殿之一,就规模而论只是中等罢了,可那等宽阔依旧是惊人得很,此时大殿内并无多少人在,李贞父子走在殿上的脚步立马显出了回声,李晔的心也随着脚步声的响起,开始跳得急了起来…… 
   
第二十六章初见天敌
         身为臣下觐见皇上自然是免不了叩头问安那一套把戏,倒也无甚说头,不过出乎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