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现它错过一次世界空军质变的时期时,世界空军的第二次质变正在来到。当今天所有人都从一系列现代战争中认识到,空中战争是系统对系统的对抗时,中国空军发现,由于长时间过多地关注同一类机型甚至同一种作战平台,中国空军的装备和作战体系几乎是支离破碎的,在衡量现代空军作战能力的34项指标中,中国空军有相当多的部分是空白。
当然,在中国空军“误入歧途”的整个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影响起了巨大的作用。从1949—1969年,中国一直处在“国土防空”中。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没有过的。整个60…7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战略环境最恶劣的时代。中国做出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判断。国家四面受敌,军队枕戈待旦,加之总体防御战略和国内政治畸形、对现代军事特点认识肤浅等因素共同作用,致使空军防御原则走向绝对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应该予以批判的。同样是四面受敌,同样是枕戈待旦,同样是坚守防御战略,1967年的以色列以先发制人的空中打击
,6天之中就把一场巨大的战争威胁粉碎在地面。行文至此,我无法不想起以色列空军。几乎和中国空军情况一模一样的以色列空军的发展,是对照、认识和反思中国空军最好的“镜子”:
以色列从1948年诞生之日起就面对外部军事力量的扼杀,这和新中国何其相似。但是,以色列没有长期地面战争史,也就没有历史传统的包袱。相反,由于有着二战的经验,从一开始,以色列的建军思想就是“现代化”的。即使是建国初期的七拼八凑,立体军队的构架仍是一目了然。
以色列历任空军司令都由有战略远见的优秀军人担任。魏兹曼是以色列国第一任总统,也是以色列空军的奠基人之一,他多次强讽“把最好的送给空军!”而第3任司令陶科夫斯基主张:未来战争中首要的目标是消灭对方空军,然后才是侦察和支援地面部队;资源有限的国家,必须具有质量上的优势,尤其是飞行员。这是基于杜黑(《制空权》的见解,但又依据以色列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化的发挥。在他的带领下,一支正规、高效、精锐的以色列空军出现了。
第3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发起闪电大空袭,将埃及空军作战飞机的80%、约旦空军的50%,叙利亚空军的30~/o击毁于地面,战争第一天就彻底掌握制空权。这次被称为“沙漠中的珍珠港事件”的空中突袭行动,是二战后最成功、战果最大的一次。以色列空军把夺取制空权和支援地面作战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使空中力量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被军事专家称为正确使用空军的典范。英国中东问题著名评论家理查德&;#183;艾伦谠这种惊人、迅速而彻底的胜利,在严格的意义上已是一种闪电战了。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年份:1967年。这一年,也是中国空军的歼一6频频在自己领空上击落美机的年头。这一年能打出这样战术水平的军队,只有以色列,连正在进行越战的美国军队都无法与之相比。不客气地说,直到12年后的1979年,中国军队仍然打不出这样的水平。
50年的时间里,世界看到的都是一支数量少、质量高、战斗力惊人的空军,一支永远保持进攻精神的空军;一支常胜不败的空军。在为它的祖国博得“世界最小超级大国”称号的同时,也赢得“以色列长臂”的尊荣。以色列空军成功的奥秘在哪里?
首先是先发制人,永远进攻的战略思想。以色列国防战略的核心是实力威慑,先敌打击。首先控制天空,剥夺敌人的战争主动权。以色列的国土小得没有资格进行防御作战。它只能进攻。一位以色列的军人说,它们败不起,只能胜利。对手败10次还是对手,而以色列败一次就什么都不是了。并且这胜利还要是很快的胜利,以色列的国力打不起持久战。空军,进攻,因此成为必然选择。以色列空军有一句名言:最好的防御是在敌国首都的上空。
其次是精益求精,以质胜量的做法。现实依然注定以色列空军永远处在数量劣势,因此它必须拥有质量优势。残酷的战争现实使以色列空军认识到,武器装备的先进与落后,直接关系战争胜负。1955年,时任空军司令的陶科夫斯基在写给国防部长达扬的一封信中说:对敌方武器水平的每一点提高,我们都必须相应采取最起码的措施。否则,作战勇气再足也无法克服客观技术上的差距。50年来,以色列空军一直在装备上走在它的所有对手的前面。
在编制和使用上,精明的以色列人也做足了文章。以色列人创造了作战飞机高强度出动的世界记录:美国空军引以自豪的单机再出动时间是20分钟;埃及是3…4个小时;而以色列是7分钟;第3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空军出动率是50%,而以色列达到96%!埃及前总统纳赛尔说: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敌人的空军力量比其编制兵力要大3倍!
三是破旧创新,出奇制胜的战法。创新是以色列空军的灵魂。他们不仅特别追求最新的武器装备,更追求不拘一格的战术、战法。特别注意发挥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创造性,而力戒教条、保守。1981年6月7日下午,以色列奇袭伊拉克核反应堆。创下世界空军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迹。 这也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又一个年头:1981年。此时中国空军刚刚参加完一场边境自卫反击战的空中成慑,正在回味几乎一无所获的“心得体会”。中国空军比以色列空军不幸的是没有那么多参战的机会。虽然新中国也经历了一系列边境自卫反击战。可惜中国空军也一直无缘“上场”,它甚至连“替补队员”都不是。笔者多么希望,2l世纪的某个未来时刻,历史能赐予中国空军一个历练的机会,弥补20世纪的遗憾。
同样是一穷二白,同样是外部环境恶劣,为什么以色列发展成了一支世界先进空军,而中国空军却没有?原因在哪里?如果我们不能找到这个“原因”,我们就不能说掌握了未来中国空军发展的钥匙。中国空军强调自己的特殊性,但以色列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怎样理解各自国家、空军的特殊性和世界空军建设的普遍性的关系?
以色列空军是空中力量天然的形象和注脚。从某种意义上说,看懂了以色列空军,就看懂了空军和国家的关系,就看懂了未来空中力量时代的全部含义。
笔者以如此冗长的篇幅叙述以色列空军是想说:中国军队一贯强调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这句话的正确性不应该只体现在战场上。一个高明的军事发展战略,胜过十个以劣胜优的战役或战斗。和平是战争的相对静止。在和平时期的发展中超过对手,比在战争中打败对手的效益要高得多。而和平时期的发展战略,也是比战场上更能展现“人的决定作用”的地方。
第238章追踪歼6战机服役史2
中国空军的“谜团”
歼一6时期中国空军发展的长期停滞,直接决定和影响了今天中国空军从装备、编制到理论全面落后的现状。而这一“现状”甚至引起世界第一空军强国的“困惑”与好奇。前不久,美国军事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空军之谜》。文章说“中国被普遍认作是下一个超级大国。在过去10年间,中国经历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并着手进行大范围的国防建设。然而,中国的空军仍然非常弱,其作战能力大大低于美国空军。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武器库主要由从俄罗斯进口的侧重于防御的战斗机
组成,轰炸机的缺乏以及继续依赖进口飞机,让美国的国防计划制订者感到困惑。中国显然****于依靠导弹来投射力量,这与美国有关空中优势重要性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中国的国防分析人士开始关注美国有关独自依赖空军与使用空军、避免友军及外国平民伤亡关系之间的辩论。在最近的出版物中,中国军事院校的将军们详细讨论了与空军有关的话题——其中包括美国战略空中优势的组成情况以及如何减少或抑制其优势。中国的观察家还注意到,科索沃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使美国人坚信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空军的效力与日俱增。
中国一直限制国内的飞机生产,而宁愿投资研发弹道导弹、高射炮以及监视与侦察装备……在后冷战世界,空军被证明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而中国对这一军种相对的忽略成为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中国空军学说与美国学说的分歧成为另外一个谜团。美国学说强调取得和保持空中优势,而中国学说强调先发制人和使用计谋……特别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军方只有在与装备更好的敌人争夺制空权时才会考虑到空军。美国在面临国内外装备不如自己或者与自己相当的敌人时,至少会考虑部署轰炸机,并且很可能决定使用轰炸机。而中国的学说似乎把这反应排除在外。中国对空军的讨论限制在通过使用高射炮、导弹以及通过形形色色的信息战来压制敌方空军的进攻。”
文章最后说:“我们应该把中国在飞机制造和飞行领域中的谨慎归结于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在空军主导的时代,中国特许发展从地面发射的导弹而不是飞机和飞行员呢?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文明因素——文化的、政治的和历史的影响逐一进行考查,这些文明因素的作用仍然鲜为人知。如果把文化与政权的特色考虑在内的话,中国对空军态度的内在逻辑就变得清楚了”。
当美国人对“中国对空军态度的内在逻辑变得清楚”的时候,笔者仍然处在困惑中。到底“为什么在空军主导的时代,而中国对这一军种相对的忽略”?笔者以为是中国农耕民族的特性、重守轻攻的军事历史传统和现时代长时期的陆地防御性战略,共同制造了美国人所谓的“谜团”。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天性内敛。所以,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建立过世界性的帝国。秦始皇灭六国定天下,国力军力何其强盛,但面对北方匈奴,却修起了防御性的万里长城。以修长城的人力、物力,多少匈奴灭不了?重守轻攻的基因,遗传了一代又一代,终至积贫积弱;而积贫积弱的境地反过来又更加无力采取进攻态势。这样负反馈的恶性循环,影响所及,使新中国的“积极”防御战略本质上还是没有脱出几千年军事历史的传统。具有防御特性的陆军,天然地暗合了农耕民族的心理特性,所以新中国依然重陆军,并且不自觉地按陆军思维,把空、海军这两个天然进攻性的军种无意识地异化、建设成两支在不同的自然空间防御国土的力量。
中国军队曾经有过两个最著名的口号:“三打三防”和“新三打三防”。前者核心是打坦克和防原子,是陆地上的防;后者则是针对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特点,防敌空中进攻。新三防(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当然是防,而新三打(打隐形飞机、打武装直升机、打巡航导弹)本质上还是防,因为打的都是已经到达了头顶上的敌人。既然是“打”,为什么不打敌人的本土,打敌人的空军基地和航母集群呢?说到底还是没有进攻意识。
不仅美国人对“中国空军之谜”不解,很多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的中国人对中国的大陆军主义也颇有微词,认为现代战争已经清楚地呈现出空中力量决定战争胜负的特点,为什么中国军队还有这样的恋“陆”情结?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