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耳其“亚维兹”号开工建造25个月后就正式服役,其中只用15天就安装离30个武器和电子设计模块,为葡萄牙建造的“达&;#183;伽马”号仅用176天就完工下水,创造了建造时间最短纪录)引起了德国海军的巨大兴趣。1988年10月,德国海军选中布隆&;#183;福斯公司以MEKO二代舰为蓝本,设计F…123型导弹护卫舰,1989年6月28日德国海军正式订购4艘F…123型勃兰登堡级护卫舰。首舰“勃兰登堡”号(Brandenburg,舷号F…215)于1994年12月1日服役,其余三艘舰“石勒苏益格&;#183;荷尔斯泰因”号(Schleswig…Holstein,舷号F…216)、“巴伐利亚”号(Bayern,舷号F…217)和“梅克伦堡&;#183;沃尔波米尔恩”号(Mecklenburg…Vorpommern,舷号F…218)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进入德国海军服役。 
勃兰登堡级护卫舰采用长艏楼船型,大部分舷侧干舷较高,艏部不必设计较大舷弧,便能较好防止甲板上浪。高干舷也使舰内舱室面积增大。舷侧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形成2条明显的折角线。上层建筑低矮,侧壁都有一定倾斜,烟囱等构件采用多折面形式,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勃兰登堡级护卫舰护卫舰为降低雷达反射面,舰体倾斜达14度,对相交面交角采用圆弧过度,降低上层建筑高度,采用16单元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并且将2座MK…32鱼雷发射装置收入左、右两舷侧舱内;柴油机的排气口设置在离水面1。5米处,对空调装置的排气孔采取了屏蔽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舰体的物理特征,改善了整体隐蔽性。
勃兰登堡级护卫舰总长138。9米,水线长126。9米,舰宽16。7米,吃水4。4米,满载排水量4700吨(比MEKO系列护卫舰的排水量都要大),最大航速29节(燃气轮机推进),巡航速度18节(柴油机推进),续航力4000海里/18节,人员编制199人,航空人员19名。按照MEKO技术建造的勃兰登堡级护卫舰共有66个标准功能模块,包括6个武器模块,8个电子设备模块、5个标准托盘和24个格栅托盘、2个桅杆模块和13个通风模块。这些模块安置在舰体预备的凹槽内,通过模块凸缘固定在舰上。所有接口全面标准化,实现了北约各国海军武器模块的完全互换。
勃兰登堡级护卫舰采用柴燃联合动力装置(CODOG)。主机为2台通用电气公司的LM…2500SA ML燃气轮机,持续功率51000马力,加速及高速航行时使用;2台MTU 956TB92型20缸柴油机,持续功率11070马力,巡航使用。采用双轴推进,可调螺距螺旋桨。
舰艏布置1门“奥托&;#183;梅莱拉”76毫米速射炮,这也是该级舰唯一的舰炮。对舰(岸)射程16公里,对空射程12公里,弹重6公斤。舰桥前布置马丁&;#183;马里埃塔公司的MK…41 Mod3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发射16枚北约“海麻雀”导弹。2座21单元MK…49“拉姆”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导弹射程9。6公里,飞行速度2马赫,战斗部重9。1公斤,共载32枚导弹。4枚“飞鱼”MM…38反舰导弹布置在舰舯部,射程42公里,飞行速度0。9马赫,战斗部重165公斤,掠海飞行。左、右两舷侧舱内装有2座双联装324毫米MK…32 Mod9鱼雷发射管,发射霍尼韦尔公司的MK…46反潜鱼雷,射程11公里,航速40节,战雷头重44公斤。艉部机库上布置有另一座“拉姆”导弹发射装置。舰艉为飞行甲板。机库内可载2架“海山猫”直升机。
勃兰登堡级护卫舰的探测设备包括:电信公司的LW…08对空搜索雷达(D波段);电信公司的“机警”三坐标对空/对海搜索雷达(F波段);2部“线路”导航雷达(I波段);2部电信公司的“斯梯尔”180跟踪照射雷达,用于控制北约“海麻雀”导弹。舰载声纳为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DSQS23BZ舰壳声纳(中频)。作战数据系统为阿特拉斯电子公司/帕尔马公司的“沙提尔”作战数据自动处理系统,11号数据链,配有UYK43计算机。舰上装有卫星通信系统。火控系统为荷兰电信公司的MWCS火控系统。舰上对抗措施有2座布雷达公司的SCLAR诱饵发射置,TSTFL…1800S电子侦察和干扰发射装置。
三代MEKO——萨克森级护卫舰
德国海军继F…123型舰后,指定以布隆&;#183;福斯公司为主承包商,联合HDW、西诺威克等造船厂组成德国护卫舰集团,以最强阵容研制建造3艘F…124型萨克森级隐身导弹护卫舰。F…124型护卫舰计划是德国、荷兰和西班牙三国护卫舰合作计划中的一部分,合同价值约15亿欧元,是德国海军最大的采购计划之一。F…124级护卫舰将代替30年前建造的3艘吕特宴斯级驱逐舰。这些老式驱逐舰当时是由美国为德国建造的,它们是德国海军中采用蒸汽动力的最后一批舰艇。F…124型首舰“萨克森”号于1999年2月工工建造,10个月后下水,2002年10月31日,德国布隆&;#183;福斯造船公司在德国海军基地向德国联邦国防技术与采办局(BWB)交付了“萨克森”号。第2艘“汉堡”号也于2000年3月下水,目前这两艘舰正在进行海试,第3艘已于2002年开工,计划于2003…2005年服役。它将成为德国海军新一代防空指挥舰,既可担任旗舰,又可单独作战。
F…124型采用了F…123型舰的许多成熟技术,如模块系统、总体布局、动力系统、抗损技术等,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布隆&;#183;福斯公司在世纪之交推出MEKO第三代舰的隐身技术(MEKO三代舰已设计出大、中、小3型6级,已有4艘下水、5艘在建,另有15艘已订购、31艘计划订购,用户包括德国、南非、波兰、马来西亚等国海军)。不仅安装了APAR相控阵多功能雷达、16号战术数据链,还大量采用了最新研制的复合隐身材料和涂料,取消了传统桅杆和雷达天线,创造性地将各种雷达天线与传感器内置于一个封闭式桅杆内,上层建筑与舰体成独特的X型。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隐身性能最佳的水面战舰之一。
F…124型萨克森满载排水量达5600吨,全长143米、宽17。4米,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较大的护卫舰,也是MEKO舰中第一批超过5000吨级大型多作途护卫舰。萨克森级的设计理念是把全舰舰体分为2个岛,主机控制室分为2室,且相隔6个分段,舰上有2个战情中心和2个通信室,起重和快艇收方装置经过特殊设计,可以在高海况下运行。萨克森级集成了58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包括4个武器模块、7个电子模块、12个空气调节模块和2个桅杆模块(分别安装APAR和SMART…L雷达)。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升级换代。相比较F…123而言,增加了舰体结构强度,拓宽了的上层建筑占据了整个舰宽;舰体和上层建筑两侧倾斜。
萨克森级采用柴油机与燃气轮机混合推进系统(CODAG),动力装置为1台LM…2500燃气轮机和2台MTU20缸柴油机,总功率5。2万马力,最高航速29节。两个操纵轴独立工作,柴油机(型号MTU 1163 TB93)提供最大7400千瓦动力,工作在1350转/每分钟。军舰在此时可以拥有4000海里/18节的续航能力。燃气轮机(GE公司的LM…2500)提供23500千瓦动力,工作在3600转/每分钟,驱动两个主变速箱和交叉连接变速箱。柴油机与燃气轮机联合驱动时,军舰可以获得最大航速29节
作为防空型护卫舰,当然防空能力要强,萨克森级装备了美制32单元 
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和射程达167公里的“标准II”远程防空导弹以及“标准III”导弹,可以对抗敌方的饱和空中打击,提供舰队区域防空能力。“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斧”巡航导弹也可以由垂直发射系统发射。萨克森级的点防空武器是拉姆近程防空导弹,这也是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制式装备。萨克森级装备的其他武器包括2座四联装“捕鲸叉”导弹发射系统、“奥托&;#183;布雷达”76毫米速射炮、2座20毫米防空炮、2座三联装MK…32鱼雷发射器,同时还有舰载直升机使用的远距轻型鱼雷。舰上甲板和机库共可容纳两架NH…90直升机。直升机的起降处理系统使用激光指导和计算机控制操纵保证直升机安全着舰。
Signaal公司提供的Sewaco FD作战系统使用分布式实时数据库。集成通信网络包括17个多功能的控制台和处理器,2个大型战术显示屏,一个 COSMOS监视器; 多余度数据总线和分布式处理器。这套系统采用高速数据传输模式——异步传输模式(ATM)。萨克森级护卫舰的电子对抗设备包括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FL…1800 SII电子对抗系统和六座“超级博克”假目标发射器,可以发射红外干扰弹和箔条干扰弹。电子支援设备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宇航公司的Maigret通信电子支援系统。
舰上雷达包括诺斯罗普&;#183;格鲁门公司的AN/SPS…67海面监视雷达,荷兰信号公司的SMART…L远程对空,对海警戒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最显眼的当然是APAR有源相控阵雷达了,APAR由德国、荷兰和加拿大三国合作开发,工作在X波段,能完成目标搜索,跟踪并为标准2导弹提供制导。该舰还装备了荷兰信号公司的天狼星 IRST远距离红外预警和跟踪传感器。舰用低频声纳是STN的DSQS…21B。
◎ K…130型护卫舰
德国海军的中期发展计划,将轻型护卫舰的研制列为其发展的重点之一。德国海军参谋长汉斯&;#183;鲁道夫&;#183;比墨在接受《士兵与技术》杂志记者的采访中说:“下一个年代,在我们舰队中服役的快艇将终结其使命……轻型护卫舰可独立抗击敌方从远海对沿岸的威胁”。作为地区性力量的德国海军非常看重近海防御,而轻型护卫舰在担负近海作战任务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近海作战中,由于作战海域水浅,使用大型水面舰只会受吃水的局限,轻型护卫舰在制止冲突中可以弥补沿海前沿作战手段的不足,能够对来自远洋并构成沿岸威胁的敌舰进行独立作战;德国海军现有的快艇艇龄已逾20年,需要淘汰。加之在近海作战快艇的稳定性和海上自持力均显不足。因此,未来在德国沿海及北约联防海域内作战,需要有能够适合于近海作战的小型水面舰只来取代现已陈旧的快艇。同时,轻型护卫舰作为海上战斗群的组成部分,在反潜与防空作战中可以对大型水面战舰联合作战,形成有益的补充。
1995年9月,德国国防部批准K…130轻型护卫舰项目。德国海军对K…130级轻型护卫舰实施近海作战的战术要求是:与其它舰只配合协同作战;实施炮战时,可同时攻击两个海上目标;同时利用反舰导弹攻击敌方第三个目标;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同时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电子战;直升机作战。德国海军还要求造舰成本要适宜,根据作战海域要求,该级舰应吃水浅,排水量应在1400吨左右。在上述战术性能前提下,德国海军提出主要性能参数应为:以经济航速航行时航程可达2000…3000海里;最高航速可达25…30节;具有良好的加速性能和低速航行的能力;海上自持力为7…10天;具备接受海上横向补给的能力;不设机库,但有飞行甲板,可起降NH…90级别的直升机;装备1吨重的灭雷具;降低红外、雷达、声和磁特征;居住条件可容纳70名舰员;携载1艘摩托救生艇和1艘高速小艇。 
实际上,德国海军直到2001年才最终确定K…130级轻型护卫舰的总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