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I空舰导弹从1987年开始装备挪威皇家空军的F…16战斗机,1988年美国空军的F…16战斗机试射3枚企鹅…III导弹成功,由于美国自身并未研制类似体积的小型空舰导弹,擅长拿来主义的美国很快向挪威购买了160枚企鹅…III反舰导弹,美军正式军用编号为AGM…119A。
企鹅…IIMOD7是康斯伯格公司于1984年发展的直升机载型反舰导弹。它在企鹅…II舰舰型的基础上直接改进而来,与基本型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折叠式弹翼,这主要是为了达到在直升机机身两侧面积不大的短翼挂载四枚企鹅导弹。装备企鹅…IIMOD7型的直升机需要做一些适应性改装,比如安装雷达、数据处理、传输系统以及导弹发射控制设备。1985…1986年,企鹅…IIMOD7型空舰导弹进行了飞行试验,1993年开始装备美国海军的SH…60B海鹰舰载直升机,美海军正式编号为AGM…119B。此外,希腊海军的SH…70、澳大利亚海军的SH…2G、超级山猫和贝尔…412P也装备了企鹅…IIMOD7型
第240章骠骑之乡…t系列
           无与伦比的T系列是他们77年辉煌历史的最好见证——
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的过去与现在
○ 开端
苏联刚刚成立时,根本没有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当然谈不上坦克制造了,国内工业企业至多只能偶尔完成一些修理工作。但是,在外国干涉下风雨飘摇的红色政权又迫切装备战斗车辆来加强红军的战斗力。1924年5月6日,国防工业****管理局在莫斯科成立,这是苏联国家坦克制造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这个系统中,成立了一个分管坦克设计和制造的部门,它在1926…1929年间被称为Ordnance Arsenal Trust总设计局(GKB OAT)。这个设计局的任务就是研制履带战斗车辆并协助工厂建立生产线,使图纸成为实际的产品。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和设备,GKB OAT的早期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尽管如此,GKB OAT仍与国内几家实力比较雄厚的机械制造厂合作(其中包括哈尔科夫机车厂——Kharkiv Locomotive Plant),组织技术力量和生产设备,建立坦克生产企业,为国产坦克的诞生做着准备。哈尔科夫机车厂在1923年设计并制造了(Kommunar)履带拖拉机,该厂拥有生产履带车辆的生产设备和一定的经验,这为建立坦克生产线奠定了良好基础。
苏联关于正式研制和生产坦克的官方文件最早出自1927年12月1日动员委员会的决议,当时国防工业****管理局在1928年1月7日发布了第1159/128号文件,文件规定“……应当立即考虑在哈尔科夫地区建立坦克和拖拉机生产线……”(哈尔科夫地区档案馆,93号档案文件、第5页)。根据这些决议,1927年12月,当时的哈尔科夫机车厂挑选了几位拖拉机设计师组成了坦克设计小组(Tank Design Team),由一位年轻的机械工程师伊万&;#183;N&;#183;亚历克先科领导。这个设计小组最初的任务是与GKB OAT密切合作设计一种坦克,项目代号1…12…32,同时向工厂提供设计图纸并参与建立坦克生产线的筹备工作。随着设计工作范围的扩大,1928年初,哈尔科夫机车厂获准扩大设计小组的规模,再招入8名设计师。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的雏形就此建立起来。
○ 快速坦克时代
1928年秋天,哈尔科夫机车厂赢得了制造一辆快速坦克的原型车(1…12…32项目)。这辆快速坦克原型车就是T…12坦克。T…12坦克是一种双炮塔坦克——主炮塔上方有1个小型的机枪塔,可独立旋转。主炮塔装有1门45毫米火炮,火炮两侧的球状机枪座上各安装1挺7。62毫米机枪。坦克安装了一台苏联研制的M…6发动机。参加设计工作的包括GKB OAT的自行车辆部主管——V&;#183;I&;#183;扎斯拉夫斯基教授——他后来成为苏联红军机械和摩托化军官学校(Military Academy of Mechanisation and Motorisation of RKKA,今天的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的坦克部主任。航空发动机设计师,后来的苏联科学院院士A&;#183;A&;#183;米库林则设计了坦克的动力系统。
哈尔科夫机车厂在制造T…12坦克之前只制造过拖拉机,所有生产坦克必需的特种制造设备他们都没有,工人们也没有制造坦克的经验,但尽管条件艰苦且缺乏经验,T…12原型车的制造工作仍然进展很快。1929年底,T…12坦克原型车下线,1930年1月开始工厂测试,2月,官方测试正式开始。
由于T…12坦克原型车的车重超出了方案设计时的要求(实际车重20吨,超标4吨),并且在结构和机械方面也有不少问题。坦克设计小组不得不在紧迫的时间下参考测试结果进行重新设计。这个推倒重来的方案实质上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设计——坦克重量和单位压力被降低;而发动机输出功率和坦克速度都得到了提高;坦克前部驾驶舱左侧安装了第4挺机枪,并设置了机枪手座位(由此,坦克的火力分成了三层,这是坦克发展史上的创新)。新的坦克设计方案被命名为T…24坦克。
T…24坦克是由哈尔科夫共产国际机车厂(Kharkiv Komintern Locomotive Plant,前哈尔科夫机车厂)坦克设计小组独立研制的第一型战斗车辆。T…24坦克在1931年开始生产,同年,25辆T…24坦克开下生产线。这也宣告除了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工厂的坦克生产线外,另一个坦克生产中心在苏联南部现出雏形——哈尔科夫共产国际机车厂。那时,工厂已经专门建里了一个特别T2车间,用以生产坦克,而1927年组建的坦克设计小组已经成为新成立的由伊万&;#183;N&;#183;亚历克先科领导的T2K坦克设计局的核心,参与设计、制造和测试T…12和T…24坦克的工程师们也加入进来。下面这些人是苏联坦克工业的先驱,我们有必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伊万&;#183;N&;#183;亚历克先科、L&;#183;L&;#183;阿尔费罗夫、A&;#183;S&;#183;邦达连科、P&;#183;N&;#183;哥里永、E&;#183;T&;#183;季卡洛夫、V&;#183;I&;#183;多罗申科、V&;#183;T&;#183;基里连科、亚历山大&;#183;A&;#183;莫洛佐夫、N&;#183;G&;#183;波利雅可夫、M&;#183;I&;#183;塔尔西诺夫。S&;#183;N&;#183;马霍宁负责工厂的全盘生产工作。
考虑到哈尔科夫共产国际机车厂在此前的坦克设计和制造中已经获得了一些经验,1930年,他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为苏联红军陆军部队研制一型快速坦克。为了保证快速坦克的研制工作并改善管理状况,苏联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管理局(Administration of Mechanisation and Motorisation of the Red Army)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军事工程师N&;#183;M&;#183;托斯金前往T2K坦克设计局,领导研制工作。
BT快速坦克(俄语中快速坦克的字头缩写)的研制工作很快超出了计划的限制,而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它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研制一种新型坦克而是制定一个全新的完整的车辆规划。其核心内容是研制一种轮履两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常规公路机动使用轮式机动,越野时改为履带)。所有与BT坦克有关的工作都由N&;#183;M&;#183;托斯金统一负责。第一辆原型车被命名为OBT(实验型快速坦克),在1931年9月底制造完成。经过测试后,设计局又对实验车型做了修改,定型后的坦克被称为BT…2型快速坦克。1931年11月7日,第一批3辆BT坦克参加了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
随着快速坦克研制工作的完成,托斯金被召回红军机械和摩托化军官学校继续他的教学工作。1931年12月6日,A&;#183;O&;#183;费尔索夫被总参谋部派往T2K坦克设计局。他的到来也标志着提高BT…2性能,也即研制BT…2坦克后续车型BT…5的工作正式展开。研制工作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用国产M…5航空发动机(由米库林领导设计)取代进口的自由发动机(Liberty)。除此之外,BT…5坦克还将安装威力更大的45毫米火炮,替换BT…2上的37毫米炮。BT…5坦克还为车长装备了71…TKI无线电台,并在炮塔上安装扶手状天线。1932…1933年,设计工作的重点转向装甲防护方面,准备用焊接装甲板制造车体和炮塔,淘汰了铆接工艺。这种带有焊接车体和炮塔的改进型BT…2坦克被命名为BT…4坦克。
BT系列坦克的进一步改进工作被不断推进着,T2K设计局的工程师们在1935年研制出了更新的后续车型——BT…7坦克。该型坦克安装了性能更先进的M…17T航空发动机,并对传动系统做了大的改进。其中一些坦克还安装了高射机枪。1935,在BT…2坦克基础上还改进研制了一种安装1门76。2毫米火炮的原型车。它被称为“炮兵坦克”(artillery tank),用于为进攻坦克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 扩张时期
1936年下半年,哈尔科夫共产国际机车厂被命名为183工厂。数字命名方法也被引入了工厂内部,T2K坦克设计局更名为KB…190设计局(KB是设计局的俄文字头缩写)。1936年12月28日,米哈依尔&;#183;I&;#183;科什金代替了费尔索夫成为设计局局长,后者遭到了清洗,其罪名是领导设计了一个糟糕的变速箱,尽管数量众多的变速箱故障都是由操作不当引起的。
米哈依尔&;#183;I&;#183;科什金领导对BT…7坦克进行了改进,安装了由183工厂自行研制的新型V…2柴油机。它也成为世界上第一辆安装柴油发动机的坦克。183工厂将这辆改进型的BT…7坦克命名为A…8型坦克,在交付苏联红军时,正式军用编号改为BT…7M。少量BT…7M坦克安装了大口径的76。2毫米主炮,并加强了装甲防护,成为BT…7A型坦克。
在制造BT系列坦克的同时,183工厂也制造了少量T…35五炮塔坦克,该型坦克由列宁格勒基洛夫实验工厂(Kirov Experimental Plant)的KB…35设计局研制(局长I&;#183;S&;#183;别尔)。
1937年10月,苏联红军汽车与装甲车管理局(Automotive and Armoured Vehicle Administration)要求183工厂研制一种全新的快速轮履两用坦克。为了完成这个重要的设计任务,米哈依尔&;#183;I&;#183;科什金从KB…190和KB…35设计局挑选了部分工程师,组织了一个小型设计局——KB…24。其21名成员包括:米哈依尔&;#183;I&;#183;科什金、亚历山大&;#183;A&;#183;莫洛佐夫、A&;#183;A&;#183;莫洛施塔诺夫、M&;#183;I&;#183;塔尔希诺夫、V&;#183;G&;#183;马丘辛、P&;#183;P&;#183;瓦西里耶夫、S&;#183;M&;#183;布拉金斯基、雅&;#183;I&;#183;巴朗、M&;#183;I&;#183;科托夫、尤&;#183;S&;#183;米罗诺夫、V&;#183;S&;#183;卡连京、V&;#183;E&;#183;莫依先科、A&;#183;I&;#183;斯帕依勒、P&;#183;S&;#183;先图林、N&;#183;S&;#183;科罗琴科、E&;#183;S&;#183;鲁宾诺维奇、M&;#183;M&;#183;鲁里耶、G&;#183;P&;#183;福缅科、A&;#183;I&;#183;阿斯塔霍娃、A&;#183;I&;#183;古杰耶娃、L&;#183;A&;#183;布莱施密特。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组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