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洛伊索斯焚毁了他遇到的第一座波斯城市普特里亚(今土耳其中部),闻讯赶来的居鲁士在这里与吕底亚会战。吕底亚军队中配备长矛的骑兵在技术上占了上风,但居鲁士的军队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双方互有伤亡,未分胜负,克洛伊索斯于是决定退兵。 
出乎克洛伊索斯的意料,居鲁士为了防止他集合更多的军队进攻波斯,竟然主动出击,攻入吕底亚本土。仓促应战的吕底亚人与波斯人决战于首都萨迪斯(今土耳其西部)郊外的辛布拉平原。吕底亚人仍旧想依靠长矛骑兵取得优势,但居鲁士却想出了妙计。他将随军运载粮食和行李的骆驼集合起来,配备骑手,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步兵和骑兵紧随其后。吕底亚的马队遇到骆驼,立刻转身逃窜。据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解释说,马害怕骆驼,在看到骆驼或闻到骆驼气味时就受不了。吕底亚人毕竟是西亚最勇武好战的民族,他们跳下马来和波斯军队肉搏。最终吕底亚人溃败,逃回萨迪斯城。 
围攻两周之后,波斯军队攀爬绝壁,攻入萨迪斯,吕底亚王国灭亡。亡国之君克洛伊索斯至此才明白德尔斐神喻的真正含义:他出兵攻打波斯后被摧毁的正是自己的帝国,而骡子则隐喻居鲁士,因为他是波斯人与米底人的混血儿。 
降伏巴比伦陨落在草原 
至此,西亚三大强国已去其二,只剩下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王国。居鲁士并不急于进攻巴比伦王国,而是用了6年多的时间征服东伊朗和中亚地区。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借巴比伦内部不稳之机出兵。 
巴比伦城(今伊拉克境内)以异常坚固而闻名,但因为内部的分歧,巴比伦城的大门为居鲁士洞开,他进入巴比伦的道路上铺满了象征和平的绿枝。历史学家慨叹:“3000年之久的美索不达米亚自治就这样结束了。”巴比伦是如此富足,以至于其一地就可供应居鲁士大军4个月的粮食,而帝国其他地方加在一起才够供应一年中其余的8个月。 
居鲁士执行宗教宽容政策,他允许被征服者供奉自己本族的神祇。半个世纪以前,巴比伦人曾经两次进攻耶路撒冷,焚毁了犹太教的圣殿,将犹太权贵和工匠虏回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当犹太人哀叹何时才能结束流亡生活的时候,却得到居鲁士的诏令,允许他们回耶路撒冷并重建圣殿。犹太人欣喜若狂,在《圣经》中,他们将居鲁士称作“上帝的工具”,上帝应许他“使列国降伏在他面前”,“使城门在他面前敞开”。 
波斯的威胁总是来自东西两边,但它没有能力在两线同时作战。在西线稳定之后,居鲁士才得以抽出精力对付来自东北方的游牧人。公元前530年,他出兵征讨里海东岸广阔草原上的马萨格泰人。他们由寡居的女王托米丽司统领。 
居鲁士扎下营盘,只留部分军队守卫,自己带领大部队悄然后退。马萨格泰女王的儿子率部劫营,杀死留守的波斯军人后,在原地饮宴。居鲁士回兵歼灭敌军,俘虏了女王之子,王子羞愤自杀。女王派使者告诉居鲁士:“我凭着马萨格泰人的主人太阳发誓,不管你多么嗜血如渴,我也会叫你把血喝饱的。” 
双方的大战是居鲁士一生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在双方弓箭手射完所有的箭之后,两军展开肉搏厮杀,最终的胜利属于马萨格泰人,波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马萨格泰女王找到居鲁士的尸体,割下他的头颅,放进盛满血的革囊。她以此实践自己的誓言,让居鲁士“饱饮鲜血”。 
居鲁士的遗体归葬故都帕萨尔加迪(位于今伊朗法尔斯省)。他赢得了永久的尊敬。200年后,灭亡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东征到此,不仅没有毁坏他的陵墓,相反还下令加以修葺。居鲁士陵2500年来屹立不倒,在陵墓旁的一根柱子上,一段铭文至今仍清晰可见:“我是居鲁士王,阿契美尼德宗室。”
第351章战士格瓦拉
           1928年6月14日,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一个资本家兼庄园主家庭。 
1953年3月毕业,取得了医生资格。这时,他决定先到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的一所麻风病人收容所工作。当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车站与父母告别时,意味深长地说:“一个美洲士兵向你们告别了。” 
同年12月,他到达危地马拉。当时,阿本斯总统正在实行某些反帝反封建的措施,因而受到美国的反对。格瓦拉挺身投入保卫阿本斯政权的斗争,积极为阿本斯民主政府服务。他曾呼吁建立民兵组织对付国内外的反动派。阿本斯政权失败后,他被美国****情报局列入黑名单,于是越过边界潜逃到墨西哥。 
这时,古巴革命运动的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为了寻找活动基地,来到了墨西哥。1955年6月的一个夜晚,格瓦拉与卡斯特罗在墨西哥城埃姆帕朗街49号会面。两人一见如故,通宵畅谈各种国际政治问题。最后,格瓦拉同意参加正在筹划的古巴远征军。 
1956年11月25日深夜两点钟,八十二名古巴远征军成员,在墨西哥湾的图克斯潘港悄悄登上“格拉玛”号游艇,开始向古巴进发。格瓦拉作为“格拉玛”号名册上最早两名成员之一,和大家一起唱起古巴国歌和《七月二十六日赞歌》。由于风急浪高,大部分人都晕船了,经过七天七夜的紧张搏斗,12月2日,他们终于到达古巴东南部科洛腊多斯海滩一个叫贝利克的地方。他们刚一登陆,就遭到敌机的袭击。巴蒂斯塔政府的军队随即跟踪而来。部队来不及休整就与敌人展开了周旋。格瓦拉作为随军医生,一面治疗伤病,一面参加战斗,他不仅受哮喘病的折磨,在12月5日的战斗中还受了伤。部队历经千辛万苦,转移到层峦叠嶂的马埃斯特腊山区,开辟游击根据地。1957年1月14日,在拉普拉塔河口打了第一个胜仗,格瓦拉表现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顽强的斗争意志。他经常出色地完成任务。1957年5月28日,他参加著名的乌维罗战斗,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战斗结束后,他留下照顾伤员,并克服困难带领他们回到了部队。从此以后,他崭露头角,不久就被提升为第二纵队(后来叫第四纵队。当时有七十五人,下辖三个排,相当于连队(的指挥员。7月,荣获少校军衔。以后,他指挥了布埃西托和翁布里托等多次战斗,与卡斯特罗的部队密切配合,迫使敌人退出了马埃斯特腊山区。
1958年5月,游击队打退了敌人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随后便转入了反攻。8月31日,格瓦拉率领一路部队突破敌人的重重阻拦,向拉斯维利亚斯省挺进。他们负责切断敌人的主要交通线,破坏敌人组织的选举。12月底,在袭击交通枢纽圣克拉腊城的战役中,格瓦拉带领不足三百人的纵队,攻进并解放了这个有坦克、大炮和几千步兵守卫的城市,使敌人处于崩溃之势。接着,游击队挥师东进,解放了首都哈瓦那。格瓦拉满载鲜花和荣誉进入这个城市,成了一个传奇式的游击大师。 
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于1959年1月9日被新政府宣布为古巴公民。同年9月任土地改革全国委员会工业部主任。1959年11月…1961年2月任国家银行行长。1961年2月…1965年任工业部长。1962年…1965年任古巴统一革命组织全国领导委员会****处成员。他先后访问过埃及、印度、日本、南斯拉夫、苏联、阿尔及利亚、刚果(金(等三十多个国家。1960年11月和1965年2月访问过中国。 
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总结自己从事游击战的经验,撰写了《游击战》、《游击战:一种手段》、《古巴革命战争回忆录》等著作,系统地提出了“游击中心论”、“大陆革命论”等思想理论。他认为,夺取政权最基本的手段是“游击战”,即“非正规的武装斗争道路”。游击战士是最有战斗力的先锋队成员,是社会的改造者。革命的胜利要靠游击队实现。19 65年4月,格瓦拉从古巴神秘地“失踪”了。原来,他曾先后支持拉美一些革命者,在危地马拉、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海地和阿根廷等国实验他的理论,但都一一失败了。因此,他决定亲自出马,重新回到游击斗争中去,发动拉丁美洲的革命。1965年4月1日,他致函卡斯特罗,辞去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和古巴的军籍军衔,准备去“世界的另一些山地”进行斗争。6月,他带领一支约一百二十五名古巴游击队员的小分队,开赴非洲的金沙萨地区,化名“塔图司令员”,支援那里的起义军,想在非洲的心脏地区建立一个新古巴。但起义军屡遭挫折,格瓦拉认为这里不适宜建立游击中心,便撤回了古巴游击队。9月,格瓦拉决定在玻利维亚的尼阿卡瓦苏建立游击中心。尼阿卡瓦苏处于圣克鲁斯省一个被数以百计峻削的丛山所包围的峡谷之中。峡谷里布满了繁茂的热带植物。他们准备以此为中心,将安第斯山变成马埃斯特腊山区。 
1966年11月,格瓦拉化装成一位秃顶、戴眼镜的乌拉圭商人,从蒙得维的亚经巴西圣保罗市乘飞机抵达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他声称是美洲国家组织的特使,要从事社会调查工作,乘车抵达了尼阿卡瓦苏。他在这里准备训练一批游击队员,然后展开游击活动。但是由于他的活动没有得到玻利维亚的支持,因而难以招募到玻利维亚人。游击队经初步训练后外出行军时,很快就被政府军队发现和包围。于是,游击队过早地暴露了自己,不得不与政府军队展开艰苦的周旋和战斗,1967年8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游击队的秘密仓库被搜获,城市中的联络网也遭到破坏,游击队的处境从此更加困难。格瓦拉率军左冲右突。始终不能改变局势,加上伤病员增加,不得不兵分两路,进行突围。8月31日,以华金为首的一路游击战士在横渡马西库里河时,遭到敌人伏击,全部壮烈牺牲。格瓦拉率领的十六名游击队员被围于尤罗峡谷。10月8日下午1时,游击队滑下峡谷准备突围。但敌人的包围圈已经密合,随着密集的机枪声,格瓦拉腿部中弹受伤。当他包扎伤口时,敌人已出现在他面前。格瓦拉镇静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敌人立即将他押送到附近的拉伊格拉村。敌军总部立即用直升飞机派来了高级军官和美国****情报局的特务。次日黎明,敌人的军区司令等大小头目乘直升飞机到达,以便确认被俘者是否真是格瓦拉,并对格瓦拉进行审讯。格瓦拉临危不惧,坚定地回答敌人:“革命是永垂不朽的。”敌人见无法使他屈服,经请示玻利维亚总统和美国驻玻使馆同意,于10月9日下午杀害了格瓦拉。 
1967年10月15日,古巴当局证实了格瓦拉罹难的消息,并将10月15日定为“游击队员日”。10月18日,古巴群众在革命广场悼念格瓦拉。古巴****委员会第一****和革命政府总理菲德尔…卡斯特罗致悼词,高度评价了格瓦拉的一生,称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战士”、“一个无与伦比的领导人”。
第352章沙漠之狐
           隆美尔…埃尔温(1891…1944),法西斯德国陆军元帅。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任警卫连连长。从1919年起,他历任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希特勒大本营卫队长等职。19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