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啡嗽保嵌越獬渥坝凶挪煌目捶ǎ糠秩嗽倍杂《韧换鞫涌嘶稹T谡庵指丛游O盏木置嫦拢ち业恼蕉芬淮ザⅲ《韧换鞫铀鹗Р抑亍S【妥懿拷拥角缶群笱杆俚髋闪艘桓鍪Φ谋Γ氨窽…72主战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向北开进,试图封锁贾夫纳半岛猛虎组织基地到东面的地区。印度特混部队的攻击遭到了泰米尔人誓死的抵抗。
11月3日,印度又组织了新一轮军事行动,在陆军米…35和海军印度豹直升机的支援下,数千印军向猛虎组织阵地发动了冲锋,但在对方的全力阻击下,行动还是以失败告终。很明显,印军要想镇压泰米尔抵抗组织必须组织更大规模的攻击行动。
11月底,印军发动了一系列机械化进攻,在火炮打击和米…8、米…35直升机上百次的近距空中支援下,贾夫纳半岛绝大部分地区都已千疮百孔,印度维和部队付出了262名人员阵亡、927名受伤的代价,但泰米尔猛虎组织还是没有被消灭。不得已,印军开始与猛虎解放组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猛虎解放组织的地方部队解除武装,以此作为印军维和部队撤出贾夫纳地区的条件。
解决方案远非完美:斯里兰卡陆军马上填补了印军撤退后留下的空白,他们被部署到了贾夫纳半岛一线的几处基地。而且,泰米尔猛虎组织实际上对于真正执行双方达成的协议也没有一点兴趣,不久之后他们又开始对地方上的陆军基地发动攻击了,最后目标又瞄准了印军维和部队,期间这支部队的人数已增加到了5万人,他们的任务已经不是控制停火而是试图保护斯里兰卡陆军免遭泰米尔人的袭击了。在1998年年中的时候,印军在贾夫纳半岛的总人数已剧增到10万人。由于形势没有丝毫的好转,科伦坡政府开始与猛虎组织的领导人举行谈判。1989年,双方终于商定组织一次相对公平的政治选举。斯里兰卡人民相信一个新的和平时代即将到来,即使政府军与猛虎组织的冲突每天仍在继续。但事态发展却并非如此。
这时候,印度除了在斯里兰卡还在其它地方与泰米尔人进行对抗。1988年11月3日,马尔代夫的泰米尔族人突然发动针对地方政府的政变,印度政权迅速对此作出反应。当天下午,印空军第25和第44中队的伊尔…76MD运输机运载了1600名伞兵抵达马国的赫尔胡勒(Hullhule)机场,几分钟后印军就控制了该机场。当天晚上,更多的伊尔…76MD运输机还有一些安…12B型和安…32型运输机从印南部特里凡得琅又运送了一大批增援部队,另外还有数架米…8直升机也部署到了马尔代夫。就在这次行动部署期间,政变的企图被粉碎了,政变组织者逃窜到一艘名为“进步之光”的商船上,并将船上的人员扣为人质。
11月4日清晨,驻扎在果阿一处基地的印空军图…142和伊尔…38反潜巡逻机发现了这艘商船的踪迹。在跟踪二天之后,印度最终决定强行登船:印度海军海王和印度豹直升机携载突击队员降落商船,随后发动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俘获了了泰米尔叛乱分子,解救出了人质。马尔代夫的政变,以及印度在斯里兰卡驻军10万都不能改变那里的形势解除猛虎组织的武装这样一个事实促使印度不得不开始从这个岛国撤军,1989年7月28日,印度首批部队撤离斯里兰卡,到1990年3月撤军全部结束。
尽管与泰米尔人达成了停火协议,也举行了民主选举,但1989年至1990年这段时间猛虎解放组织还是发动了针对斯里兰卡陆军、警察部队乃至平民的恐怖袭击,光是这两年时间估计就有3万人阵亡。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最终又引发了一场大规模军事冲突,直到1990年12月21日才达成新一轮的停火协议。当时的斯里兰卡总理普雷马达萨对于这一结果不无得意,竟然公开宣称这是针对泰米尔人的一场胜利——这一宣言在政治上是一个极大的失误,脆弱的和平仅仅持续了短暂的两天。
第438章巴基斯坦弹道导弹发展
           2004年1月31日,巴基斯坦突然宣布将软禁巴前国家科学顾问卡迪尔&;#183;汗博士,众人不禁要问这位已经花甲之年的老者何许人也?卡迪尔&;#183;汗博士全名阿卜杜尔&;#183;卡迪尔&;#183;汗,巴基斯坦原首席科学家,“巴核武器之父”,以其名字命名的实验室研制了巴基斯坦的高里系列弹道导弹,使巴基斯坦在和印度的对抗中有了可以撑腰的武器。
巴基斯坦在弹道导弹研制上采取了多方研制,同时装备的方式。在巴国内有两个独立的单位研制不同型号的弹道导弹,其中由巴首席科学家具有“巴核武器之父”之称的阿卜杜尔&;#183;卡迪尔&;#183;汗博士领导的卡迪尔&;#183;汗研究实验室负责高里导弹的研制,实验室主要通过巴基斯坦国家发展联合体(PNDC)运作,而由萨马尔&;#183;穆巴拉克穆德博士领导的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则负责沙欣系列以及哈塔夫系列弹道导弹的研制,委员会通过下属的巴基斯坦空间和上层大气层研究委员会(SUPARCO)运作,这两个部门之间的竞争也加速巴导弹研制的速度。
◇ 哈塔夫…1/1A/1B
作为巴基斯坦历史上的第一种国产弹道导弹,哈塔夫…1最具传奇色彩,虽然该导弹的性能不佳,但该导弹确实为巴基斯坦撑起了弹道导弹的门面。该弹的发展起始于80年代,虽然巴基斯坦官方称该导弹是纯粹的“巴基斯坦货”,但有资料显示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在该弹上提供了技术援助,另外一些不确定的资料甚至表示,巴基斯坦的这型导弹就是在法国埃里登(Eriden)探空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该导弹发展初期,有些西方军事观察家认为,该导弹的原型应该是SS…1飞毛腿的一个变种型号,不过,当该弹的外形向世人公布后,这些观察家才发现,该导弹外形和飞毛腿有着明显的差别。
哈塔夫…1于1989年向世人公布,导弹全长6。0米,弹径0。56米,发射重量1500公斤,采用单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单颗弹头。在最大有效搭载重量500公斤的情况下,导弹射程70公里,如果弹头重量减至100公斤,则射程可以达到350公里,可以搭载常规高爆弹头、子母弹等战斗部。严格讲哈塔夫1并不能称为导弹,因为该弹有点原始—没有中间制导。该弹首发发射试验始于1989年年初,据称哈塔夫…1已经于1992年进入巴基斯坦陆军服役,不过该导弹的射程不足以飞越广阔的拉贾斯坦沙漠,无法对印度腹地构成威胁,所以装备该导弹纯粹是为了训练部队。为了提高导弹的射程,1991年开始,巴基斯坦国家发展联合体还在哈塔夫…1的基础上发展了改进型号即哈塔夫…1A,该弹射程已达到100公里,虽然该导弹仍然采用无制导方式,但攻击精度有了提高。据称,该导弹已经于1995年进入服役。
哈塔夫…1导弹采用四轮运输/发射车,发射臂长达12米,巴基斯坦正在为该弹开发更为先进的运输/发射车,使该导弹具有更高的机动性能。
◇ 哈塔夫…2
哈塔夫…2的研制工作起始于1987年,导弹发展代号“王鹰”,1989年在巴基斯坦东北部的拉瓦尔品第市公开展出该导弹模型,导弹只是在哈塔夫…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有效搭载量500公斤,射程300公里,如果载重减至300公斤则射程相应增加到450公里。弹长9。75米,直径0。56米,全重3000公斤,其中有效载荷重500公斤,可携带常规弹头、化学弹头或核弹头,最大射程300公里,采用车载机动发射,不过1992年,该导弹遇到了技术问题,巴转而向国外购买导弹,于是该导弹于1994年被终止发展。
新的哈塔夫…2(即“阿布达里”,Abdali)由巴基斯坦国家发展联合体负责,1997年项目被重新激活,导弹采用单级发动机,射程缩短到200公里,最小射程为40公里。在设计中参考了哈塔夫…1B和哈塔夫…3的技术,有些巴基斯坦文章称该导弹只是哈塔夫…1B的放大型号,是一种廉价的近程弹道导弹。
新的哈塔夫…2外形和阿根廷装备的阿拉克莱恩近程弹道导弹十分相似。哈塔夫…2全长6。5米,弹径0。56米,发射重量为1750公斤,有效搭载量为250…450公斤,可以配备常规高爆弹头或者子母弹。弹头在飞行末段不和弹体分离,和其他国家的新型弹道导弹相比,该弹似乎更加容易被拦截。导弹在弹体尾部有4片梯形弹翼,用于控制导弹。该弹采用惯性制导方式,其圆误差概率为150米,未来该导弹还可能采用GPS制导以及飞行末段的制导能力,使其圆误差概率达到30米左右。
新的哈塔夫…2于2002年5月28日开始试射,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已经进入巴陆军服役,如果已经服役,时间应该是2003年。
◇ 哈塔夫…3
哈塔夫…3的研制同样起始于1987年,导弹采用两级火箭发动机,导弹长10米,第一级直径1米,第二级直径0。56米,发射重量6500公斤,其中有效载荷重500公斤,可携带常规弹头、化学弹头或者核弹头,最大射程600…800公里,车载机动发射,同样由于外购导弹,该导弹在1994年被终止。1997年,新的哈塔夫…3又被激活,导弹重新命名为“格赞纳维”,该导弹又改为单级火箭发动机,2002年5月27日进行首发发射试验。
导弹全长8。5米,弹径0。8米,发射重量为4650公斤,有效载荷增至600公斤,弹头可以是常规高爆弹头,也可以是爆炸当量在12…20千吨的核弹头,弹头在重入大气层阶段和弹体分离。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方式,由于引进了东亚某国技术,所以弹头在重入大气层阶段具有终端变轨能力,弹头配备了可视化地形关联系统,弹头尾部具有4片控制翼面,用于在重入阶段改变导弹的轨迹。
导弹的发动机为固体推进剂单级火箭发动机,最小射程50公里,最大射程450公里,不过有些报道称,该弹的射程有可能在对外公开时被得以保留,该弹的真实射程应该是750公里。关于该弹的圆误差概率也有多种说法,在最大射程情况下,其圆误差概率为250米,如果开启末段制导,其圆误差概率应该可以达到50米。
哈塔夫…3使用的运输/发射车是飞毛腿导弹使用的MAZ…543发射车的改进型号,巴基斯坦新研制的哈塔夫…4也使用这种发射车。经过改进后,发射车全长为16。5米,车宽3。02米,空车重达38吨,车上总共3名成员,公路最大行驶时速55公里,不加油最大行程650公里。
该导弹由于采用了外国技术,所以发射试验非常顺利,2003年已经进入巴基斯坦陆军服役。
◇ 哈塔夫…4
哈塔夫…4即沙欣…1中程弹道导弹,沙欣在巴基斯坦乌尔都语中意为“山鹰”。1996年外界就有传言称巴基斯坦有一种中程弹道导弹正在试验,1997年和1998年巴基斯坦开始了一种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1997年7月进行该弹的首次发射试验,1999年3月23日的阅兵式上向世人公布,巴基斯坦官方称,该导弹的研制起始于1993年,导弹由巴基斯坦国家发展联合体负责,在研制过程中巴基斯坦空间和上层大气层研究委员会以及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给予了大力的技术支持。
该导弹于1999年4月15日,即在高里…2导弹(后文将提及)试射成功后的第二天凌晨,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时58分,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导弹从巴基斯坦东南部距卡拉奇50公里的奥马拉海军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