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位于高尔基的工程师A。E。克佛洛斯汀、E。A。萨金和A。F。戈尔迪埃夫在威斯利&;#183;格拉宾将军的领导下设计,和1939年式相比,该炮保留了前者的火力性能,但简化了设计,重量减轻,便于机动和快速作战,而且ZIS…3的生产时间减少了1/3,生产成本降低了2/3;生产该炮的主要兵工厂有位于高尔基的92兵工厂和位于沃特金斯克的235兵工厂,德军曾缴获了相当数量的ZIS…3,其在德军中的编号为FK 288/1(r)。德军士兵非常喜欢使用该型火炮,德军高层有关该炮的记录如下:我们的反坦克火力在45毫米反坦克炮退役后大大被削弱,而事实证明,过早丢弃缴获的ZIS…3火炮同样也是不明智的,ZIS…3火炮的反坦克能力使得一般的专用反坦克炮相形见绌。从德军的评价中可以看出,ZIS…3同样具有优秀的反坦克能力,该炮的炮口初速为680米/秒,能在500米距离上击穿90毫米厚的装甲,在当反坦克炮使用时,该炮的命中率和摧毁率是相当高的。由于该炮炮口初速高,攻击坦克所需时间少,所以通常在炮弹出膛后不久就听到炮弹撞击坦克装甲的碰撞声,这表明敌方坦克已被摧毁,所以德军士兵亲切的称其为“急速响”。
ZIS…3的成功使得这个设计团队声名大振,斯大林为了给前线部队配备一种超级反坦克武器,命令这个设计小组研制10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但这个小组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设计出10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
在ZIS…3服役后,又有几种口径大于76毫米的轻型火炮服役,一种1943年式85毫米野战加农炮,该炮射程为16000米,战斗全重为1600公斤,炮弹重为9。5公斤,随后服役的1944年式(D…44)85毫米野战加农炮全重为1725公斤,射程15500米。1944年5月7日,由W&;#183;G&;#183;格拉宾领导,A&;#183;E&;#183;克佛洛斯汀、I&;#183;S&;#183;格拉班和K&;#183;K&;#183;若恩等人研制的100毫米口径的BS…3加农炮开始服役,BS…3和ZIS…3一样具有强大的反坦克能力,该炮能够在500米距离内垂直击穿160毫米厚的装甲,对德军的虎I、黑豹坦克以及斐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构成严重的威胁。
1927年式团属加农炮配属红军骑兵师和步兵师,该炮虽然过于笨重导致在进攻中无法及时提供火力支援而备受指责,但该炮炮身结实,不太容易在高强度的运动中损坏,所以也有部分红军士兵对其情有独钟,直至1943年,性能更好的OB…25服役,该炮由M&;#183;J&;#183;兹鲁尼科夫领导的团队设计。
苏联在二战时期还研制了两款76毫米口径的山炮,即1909年式和1938年式山炮,这些火炮都能方便地拆卸开来,可以装载在驴子或者马匹等上运到交通不发达的山岭地区作战。
★ 中型口径火炮
红军炮兵部队使用最为广泛的武器其实还是122毫米和152毫米口径的火炮,这从德军缴获的数量就可以看出,德国陆军从1941年6月21日至12月20日就缴获了38门122毫米口径和224门152毫米的苏制火炮。
1930年,苏联开始改进1910年式107毫米炮,改进后的火炮采用更长的炮管,拥有更长的射程,该炮一直服役到1941年,由于该炮的重量较大,红军在撤退中往往将其遗弃,所以德军在战争中取得了相当数量的该型火炮,德军将该炮编号为K352,在当时的东线战场上,纳粹军队曾经广泛的使用该炮。1941年,一种新型火炮开始进入红军炮兵部队服役,即1941年式107毫米野战榴弹炮,这型火炮采用了1938年式152毫米榴弹炮的炮架,但这种炮的装备数量却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生产该炮的兵工厂在德军1941…1942年的闪电进攻中很快沦陷。
除这两型火炮外,红军还曾使用过另一型107毫米山炮,射程在8000米左右,炮口初速360米/秒,虽然性能不是十分优良,但该炮战斗重量只有800公斤,低于76毫米口径榴弹炮,十分方便在拆卸后用马匹运输,所以该炮在山地作战时十分理想,红军在喀尔巴阡山脉和高加索山地区曾广泛使用该炮。
1910/1930年式122毫米榴弹炮是红军早期使用的较为广泛的中型火炮,在30年代初期,红军前线部队中曾大量装备该型火炮,德军入侵苏联早期缴获的这些火炮数量相当可观,经修复后分配编号LeFH 388(r),有部分火炮还流落到芬兰陆军手中。
1935年,一种新型122毫米野战加农炮服役,该炮直接采用了1934年式152毫米榴弹炮的炮架,德军在1941年缴获该炮后重新编号为K390/1(r)。1937年,1931/37A…19榴弹炮开始服役,该炮其实是一种拼凑出来的临时产品,采用1931年式122毫米榴弹炮炮管和152毫米榴弹炮炮架,由高级工程师F&;#183;F&;#183;皮特洛夫设计,但该炮的生命力却出奇的长,在整个战争期间,在各个战场,都可以发现该炮的身影,而苏联红军击毁的德军第一辆坦克的战果就是由该炮取得。
M…30式122毫米榴弹炮也称1938年式,也是出自F&;#183;F&;#183;皮特洛夫之手,1938年在彼尔姆完工,随即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第9火炮兵工厂、位于彼尔姆的第172火炮兵工厂和位于斯大林格勒的第221火炮兵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该炮是苏联二战火炮的杰作之一,二战结束后的30余年时间里,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装备有很大数量的M…30火炮,足见该炮的性能优良。
在直射时,该炮能够在1000米距离垂直击穿140毫米厚的匀质装甲钢板,而且该炮的炮身有铆接和铸造两种类型,方便大量制造,炮身坚固,能够装上雪橇,方便在苏联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转移机动。德军缴获该炮后对该炮赞叹不已,为该炮分配编号为K390(r),中国也曾进口过该炮,并在国内自行生产,即54式和54…1式。该炮除了能够发射杀伤榴弹外,还能发射破甲弹,烟雾弹,照明弹等各种类型炮弹,其中杀伤榴弹OF…462的有效杀伤面积为60米&;#215;20米,爆炸产生的弹坑直径为2米,深40厘米。为了增加命中率,该炮还配属有BL…460A用于校准火力,BL…463则为曳光弹,D…462A为发烟弹,S…462则为照明弹,该弹在500米上空爆炸,能够照亮直径1公里的区域,而S…463则在400米上空爆炸,能够照亮直径800米的区域,通常这些炮弹的下降速率为8…9米/秒。
红军炮兵中装备的152毫米系列火炮型号较多,其中早期研制的09/30式榴弹炮由于性能落后,所以只在部队中作为训练器材使用或者只少量装备二线作战部队,不过德军也曾俘获过这些火炮,编号为sFH 445(r)。后期的1910/30式152毫米加农炮由两种型号,分别有马匹牵引和机动车辆牵引,德军缴获了大量的这种火炮,分配编号K 438(r)。
1910/30式152毫米野战榴弹炮由法国在一战前为俄军设计,1930年开始进行现代化改进,红军炮兵部队在1941年时还有使用,德军为该炮分配编号。
1937年式152毫米加榴炮服役后,开始取代1910/34式加农炮,该炮由F&;#183;F&;#183;皮特洛夫领导,包括M&;#183;W&;#183;布尔纳舍夫,S&;#183;P&;#183;基尔岩科等人参加了设计,该炮采用了122毫米榴弹炮的炮架,重量较轻,能够发射各种类型的炮弹,该炮结合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特点,为了使用方便,该炮同样发展了两种型号,可以分别用马匹和机动车辆牵引,该炮成为二战时期红军几种核心火炮之一,其生产也贯穿了整个伟大的卫国战争。
1938年式152毫米榴弹炮虽然具有较远的射程,但该炮的重量过大,牵引速度不超过35公里/小时,所以生产数量不是很大,红军在撤退时该炮成为遗弃的重点目标,所以德军装备了大量的该型火炮,该炮在德军中的编号为sHF 443(r)。
1943年开始,在F&;#183;F&;#183;皮特洛夫领导下,A&;#183;N&;#183;布拉舍夫,P&;#183;A&;#183;克米萨洛夫等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一种新型152毫米榴弹炮的设计,该炮即后来的D…1,1944年开始量产,首批装备该炮的是第1榴弹炮警备旅,随后每个师装备18门。该炮的炮弹采用弹丸和发射药分开的方式,可以根据打击目标的远近选择多达8种类型的发射药,配属榴弹、曳光弹,榴弹重46。96公斤,弹丸重40公斤,装药5。77公斤,可以采用卡车牵引。
在红军炮兵部队中还有一种装备数量不是很多的152毫米火炮BR…2,该炮只是将152毫米口径炮管安装在了BR…4火炮的炮架上,该炮的炮口初速为880米/秒,发射炮弹重量为48。58公斤,射程27000米。
★ 重型火炮
红军使用过的重型火炮中,1931年式203毫米榴弹炮(B…4)是外形最为怪异的一种,该炮由F。F。棱德岩尔、N。I。马格达斯夫和A。G。加夫里利夫等人设计,由位于列宁格勒的波尔舍维克兵工厂制造,该炮虽然笨重无比,但在二战期间,该炮在对付混凝土加固的重型碉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哈尔科夫、柴科斯基、柯尼斯堡、但泽以及进攻柏林的途中,苏军一直都装备着该炮。1944年6月5日列宁格勒战场,由I&;#183;I&;#183;维德门德科少校领导的两个203毫米榴弹炮连摧毁了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的躲在地下深达3个楼层的一个重型碉堡。该炮采用弹丸和药包分离的方式,炮架左侧装有一小型起重机用于调运弹药,炮弹发射速率为3发/分,射程17500米,炮口初速607米/秒,水平射界60度,一门203毫米火炮需要15名士兵操纵,在运输时,该炮能够拆卸成两部分即炮架和炮管,方便装卸。
B…4由于重量较大,所以在炮架上改用履带,一般采用拖拉机牵引,牵引速度大约为15公里/小时,由于俄在冬天是大部分地区都在冰天雪地中,而且冰雪融化后经常是泥泞异常,这对大重量的火炮机动是非常不利的,对于总重15800公斤的B…4来说,加装履带后机动性的提升是相当明显的。
1933年,一种203毫米口径的加榴炮开始服役,即1933年式加榴炮,该炮重量明显轻于B…4,但炮口初速达到了730米/秒,不过该炮加装了发动机驱动履带,所以可以认为该炮是自行式火炮,这使得该炮具有快速展开能力,不过后来研制的1939年式203毫米加榴炮却仍然不具有自行能力。
1939年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同时服役的还有1939年式210毫米加农炮(BR…17),该炮采用了和B…4同样的炮架和履带,该炮的射程达到了29400米,其炮弹重量达133公斤,威力相当可观,炮口初速800米/秒,最大牵引速度25…30公里/小时,1939年式加农炮采用组合式炮管,在必要时能够将内部炮管拆卸。德军在1941年6月至12月的半年时间里总共缴获了72门该炮。
另一种大威力火炮为1939年式280毫米榴弹炮,炮口初速356米/秒,虽然射程只有10650米,但该炮发射的炮弹重达246公斤,威力惊人。该炮的水平射界为左右8度,高低射界为0到60度,战斗重量达18400公斤,在运输时能够拆卸成3部分。
在所有火炮中,BR…18式305毫米榴弹炮是红军最具威慑力的武器,该炮炮弹重达330公斤,能在1000米距离以60度角穿透2…2。5米厚的混凝土,该炮射程16500米,炮口初速530米/秒,该炮的重量相当可观—战斗重量35000公斤,行军重量达到了54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