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寒资料集-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对方用左拳由上向下砸我头顶,我右脚向自己右前方进一步,左脚紧随半步,以左小臂架住对方左小臂,右手顺左小臂下方压住对方左小臂,腾出左手,以左劈拳劈打对方面部。如对方用右拳砸我,我可以相反方向动作还击。
4、对方抱好间架,伺机向我进攻,我以三角步迅速接近对方,同时以双手劈拳由上向下劈砸对方中线部位,不管落点在何处,其头顶、面部、两肩、两臂皆可为我的攻击目标。
(二)、劈拳与其他手法的配合使用1、劈拳与挂法合用我以双手劈拳由上向下劈砸对方头面部位,对方起双手以两小臂由下向上挡住我的两小臂,我手臂刹那间放松,然后以整体力量骤然发动,向左侧或右侧勾桂对方两小臂,使其全身受震。
2、劈拳与崩拳合用我以双手劈拳由上向下劈砸对方头面部位,对方抬双手相拒;我迅速撤回双手,同时以左脚向左侧横移一步,右脚插入对方裆中,并以右手崩拳直击对方心窝或腹部。
3、劈拳与炮拳合用对方以双掌扑我胸部、我以双手劈拳由上向下劈砸对方两小臂,使其身体受震并前倾,然后调整步法,以左手或右手炮拳攻击对方面部。
4、劈拳与钻拳合用对方以双掌扑我胸部,我以双手劈拳由上向下劈砸对方两小臂,乘对方身体受震之际,我调整步法,顺势以左手或右手钻拳由下向上击打对方下颌部位。
5、劈拳与栽拳合用对方抱好间架,伺机向我进攻,我以三角步迅速接近对方,双手劈拳由上向下劈砸对方间架、力求将其间架打散,然后调整步法,顺势以左手或右手栽拳由上向下,在对方两手之间空隙斜击对方胸窝部位。
6、劈拳与虎扑合用对方以右直拳击我胸窝,我向自己左侧移步,使其右拳落空,我随即以双手劈拳劈砸对方右臂,使其身体受震,然后以右步向其中心趟进,同时以双手猛扑其身体。
第二节崩拳的练用一、崩拳概述崩拳在运用时如箭穿靶,或如飞弹崩穿物体,故名崩拳。
崩拳的特点是水平前击,先蓄力而后发动。其形象恰如拉弓射弹(身如弓而拳如弹)。其风格犀利而猛烈。从形式讲,崩拳主要为单手崩。双手崩拳虽不失为一种有效攻击方法,但极少使用。运用崩拳的部位心须是拳的前面。攻击的部位可以是对方身体的任何一处,但庄实际使用时往往是以其胸、心窝、肋、腹为打击目标。崩拳可以往闪过敌方攻击时单独使用,但更多地是与其他拳法合并使用,特别是与劈拳和挂法连用。
二、崩拳的基本训练法(一)、浮云桩(又称扶云桩)
浮云桩分为左、右式(这里介绍左式)。
立正站好,全身放松。左脚向左前方迈半步,呈稍息姿式。右脚落实,左脚前脚掌着地,脚跟虚起。左、右脚负重之比为前二后七。两手缓缓上抬,抬至两臂坏抱胸前,左手均与肩平齐,右手略低于左手。两手十指自然撑开,掌心向下,虎口相对,两手指尖相距约半尺远。全身稍呈斜面,左肩在前,右肩在后。目光由左腕上面射向远方。
站此桩时,意念是两脚仿佛踩在游动的云朵上,身体埋在云层里,两手之间好像拉扯云絮,有一种撕、拉、拧、裹的感受。
(二)、推拉桩推拉桩分为左、右式(这里介绍左式)。
腿部姿式与浮云桩相同。两手上抬,左手抬至胸部高度,左臂环抱胸前,五指撑开,掌心向外。右手握空拳,拳心向上,置于右小腹旁边。
(三)、三角步两臂由身体两侧缓缓上抬,抬至与身体成60度角。掌心向下,十指自然撑开。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虚起,向左前方45度角方向速进一步,落地之后,右脚紧跟,与左脚靠拢(但比左脚错后约三寸)。上身略右转,同时右脚向右前方45度角方向速进一步,落地之后,左脚紧跟,比右脚错后约三寸。如此连绵不断。
此功法亦可做退步练习。
(四)、崩拳试力崩拳试力分为左、右式(这里介绍左式)。
按浮云桩的桩式站好,以腰带动上身向左略转,在转体同时右掌变拳,以右肩摧动右拳向左脚尖指的方向出击,出击时右拳高度约高干肚脐,左手依然为掌,掌心问下,在右拳出击同时,顺右小臂上方回拉(拉至靠近右大臂)。然后身体向右转,右拳变掌,掌心向下,左掌变拳。双手变为右在上,左在下。在身体右转同时,以左肩摧动左拳向左脚尖指的方向出击。出击时左拳高度约高于肚脐,右拳顺左小臂上方回拉(拉至约靠近左大臂)。如此往复不断。
练此功时动作应力求缓慢,细心体会体内力量的变化。
(五)、崩拳单操手崩拳单操丰的动作过程与崩拳试力相同,只是速度加快,并配合技击意念,如意念中仿佛自己前方有一堵厚木板墙,每一出拳都将木板墙击穿。
三、崩拳的运用(一)、崩拳的单独运用1、对方以右直拳击我面部,当其拳接近我时,我速抬左脚向自身左侧移半步,右脚紧随半步,使对方右肋暴露于我面前。我以右脚向其裆中趟进,同时以右手崩拳猛击其右肋。
2、对方以右摆拳击我左耳门,当其拳接近我时,我突然矮身,使其拳落空,然后顺势以右手崩拳击其小腹或心窝部位。
3、对方以右直拳向我左胸击来,当其拳接近我时,我以胸部承接其右拳,但在接触一刹那,我身体略向左后方旋转,化掉其右拳一部份力量,同时,我猛以右手崩拳击其肋、腹部位。
4、对方以右拳由上而上向我头顶砸来,我以左手护住头部,迅速抬左脚向自身左侧横跨半步,使对方右拳落空,然后顺势以右手崩拳猛击其右肋部位。
(二)、崩拳与其他手法的配合使用1、崩拳与劈拳合用对方抱好间架伺机向我进攻,我以双手劈拳由上向下劈砸两小臂,力求将其间架打散。然后调整步法,以右手崩拳由对方两臂空隙之间猛击其心窝、肋、腹部位。
2、崩拳与挂法合用对方以双掌扑我胸部,在其掌锋接近我时,我速起双手刀挂其两小臂,造成其身体前倾失重,然后顺势以右手崩拳猛击对方面、胸等部位。
3、崩拳与挡法合用对方以右直拳向我胸部击来,当其拳锋接近我时,我速抬左手将其右拳挡于我胸左外侧,注意仅仅是挡住,不要对其右拳发力,然后以内电般速度用右手崩拳猛击对方胸腹部位。
4、崩拳与震法台用对方以右直拳击我胸窝,当其拳锋接近我时,我速起左手,以左小青或左腕向上磕震对方右小臂或右腕,并顺势以右手崩拳猛击其胸腹部位。
5、崩拳与拍法法合用对方以右直拳向我心窝击夹,我身体梢向左闪,同时以左掌由左向右拍击其右时或右小臂,造成其身体偏斜,然后顺势以右手崩拳猛击其肋、腹部位。
6、崩拳与砸法合用对方以右手抓住我胸襟,我速起左手,以小臂部位由上向下砸其右小臂,使其身体受到震动,然后顺势进步,同时以右手崩拳猛击其胸腹部位。
7、双手崩拳合用对方以一手抓住我胸襟,在其刚刚抓牢尚未发力之时,我以双手崩拳轮番向对方肋部或腹部猛击。
8、崩拳与扑法合用对方站立未动时,我先发制人,迅速接近对方,使右脚落于对方左侧,同时以左掌扑击对方胸部,使其身体受到震动。随后顺势抬左脚向自身左前方进一步,并以右手崩拳猛击其胸、腹部位。
论劲
一、劲与力的区别劲与力,在未学拳术之前,常无法区别其不同,但已学拳术后,就不可不分析清楚了。曾见学习武术数年之久的人,对于劲与力仍莫明所以,殊属憾事。
应当知道,力由于骨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由于筋能发,并达于四肢。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这是力与劲的不同。
少林拳中的力,有直力、横力、虚力、实力之分。直力显而横力隐,虚力刚而实力柔。未学者力直而虚,是真力,已学者力横而实,这是劲。劲之中,又分创劲、功劲、崩劲、粘劲等。初学者多创劲、功劲、崩劲。创劲太直,难以起落;功劲(艺劲)太死,难以变化;崩劲太促,难以斩接,都是强劲露形而不灵。艺高者多为粘巧劲,又灵又捷,不见其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唯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阳劲以刚胜,阴劲以柔胜,如大风过处,百草俱偃,这是少林拳中的上乘功夫。太极拳亦然,全尚巧劲而不尚拙力。
一般而言,其人呆力愈大愈厚,则巧劲愈小愈促,所以,劲的门类繁多。例如,沾粘劲、听劲、懂劲、走劲、化劲、借劲、发劲、引劲、提劲、沉劲、拿劲、闭劲、开劲、合劲、拨劲、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搓劲、撅劲、卷劲、钻劲、截劲、冷劲、断劲、寸劲、分劲、抖跳劲、抖擞劲、折叠劲、擦皮虚临劲等,其中尤以沾粘劲、听劲、懂劲、化劲等数劲为太极拳中所擅长的特点。如果能将这几种劲了解清楚,用之于身,就可以明了太极拳的奥妙。
虽然说太极拳至大成时,仅尚意而不尚劲,但初学者升阶由级,入室由门,必须从劲着手。因为不知用劲,即不明运气之功,也就不知太极拳的真意。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可见用劲实为学习太极拳的初步纲要。
二、沾粘劲沾粘劲即不丢之劲,主前进,是太极拳中最需要的基本内劲,由推手而来。
初练沾粘劲时,两手不知所觉,犹如木棍,一段时间后,才由手到臂、到胸、到背,以至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有感觉才可沾粘,才可将敌吸住,为我所制。这种沾粘,须由高明教师引领,就如蓄电池的过电,教师系有电的发电机,学习者为无电的蓄电池,引领犹如过电,功成则如发电机已将电输入蓄电池中,之后蓄电池亦能单独发电。欲称这一过程为喂劲。就如慈母喂食小孩,日久以后,小孩亦知自食的方法。
所以,练习这种劲到相当程度后,皮肤上有似云似雾的气,如漆似胶,一遇敌手即不丢离。非但两手如此,周身亦如此。其艺愈高者,气愈厚,面积也愈大。但此气看不见,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样功夫者互相感觉。因此,艺高者与人推手时,一搭手即知对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圆圈面积大小。此劲是练习太极拳推手中最重要的内容,必须练习。否则,就不能研究其他诸劲,初学者不可不注意。
三、听劲听劲中的‘听‘,是指周身皮肤感觉的听。所以,在未练习听劲之前,必须练习沾粘劲,如果不明沾粘劲,就不能听。
有的人认为推手的纲领全在懂劲,而不知道不听就不能懂(懂其劲作变化)。犹如言语,如不用耳静听,就不会解人意,所以欲懂非听不可。太极拳的听劲亦然,非先将己身呆力俗气抛弃,放松腰腿,静心思索,而敛气凝神以听不可。因为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发。由此可知,太极拳中的听劲,甚为重要,望学习者注意。
四、懂劲能听,然后能懂,这虽然是一定之理,但是如果听不准确,也不能全懂。所以懂劲一门也很困难,非由名师口授与自己切实研究不可,而且经相当时期后,才能全明其理。
在太极拳推手中,未懂劲之前,虽然易犯顶、偏、丢、抗等病,但是懂劲之后,往往也有断、结、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