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寒资料集-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要顶百会如绳系,收下腭,百会穴向上承真气,如有一线轻轻悬吊头顶中心;但此顶是意顶而非力顶,意念不要过重,以免颈项紧张,千万不要用蛮力将头往天上探。
舌要抵舌抵上腭,连通任督二脉,有抵的意思即可。
项要横头部左右拧转即为项横,但并非单纯的平移,而是以百会为中心螺旋向上的拧转。颈项竖直,使百会穴正对脊柱;以下颏回收来要求竖颈,使真气能上下通畅。
眼要随眼为心之苗,专注于手的动作有助于神不外驰。开始走转可能会感到晕眩,一周左右即可过关。如此练习会很容易察觉到自己动作哪里不合不整。眼随手的另一层意思是手即敌人的方向,自当关注。须注意的是眼随手的意念不可太过,应放在整体的动作上。
田要饱保持平稳的腹式呼吸,使丹田充实,时时饱满,小腹实沉,丹田气足而涌,全身脉畅气足而内劲自生。
肛要提尾椎内卷,勿翘臀,会阴与百会在一条垂线上。翘臀则有失中正,且腰腹无法放松,力无法上下传输而滞于腰。
肩要沉沉肩首先应松肩,切忌僵紧,肩僵则力至肩而止,无法达于梢节。勿使双肩上耸或左右歪斜,以使双臂之气能畅入躯干,亦可使发于丹田、根于足、聚于脊的内劲顺利通过两肩,畅达双掌。人多耸肩而不自觉,先耸肩至最高,然后松肩下落,再稍向下用力即沉肩。
肘要坠手臂微曲,肘尖朝下,与沉肩配合为发力和抻筋拔骨的重要一环,更有护肋之意。
胸要含过则窝胸,不及则挺胸,肩必有后拉之意,于发力有碍,且气不能沉于丹田。不挺不窝自然即可。尽量使胸腔松空而使气顺不滞,胸部放松并且以意念放松轻微向内缩,让感觉放松的胸部好像虚空无物一样,以使脊柱聚力,反之气行不顺,劲力难以聚集。
腰要拧腰脊伸直,后腰部向后挺直,使脊柱拉直,则督脉畅通,同时丹田因腰直而不受压,以利聚气。拧腰一为练腰,腰为肾府;二为八卦掌步走偏门,故斜身对敌;三是在整体的抻筋拔骨中由于拧腰的加入增大了幅度和强度,获得普通拳式达不到的锻炼效果。
胯要坐松腰收臀,会阴与百会在一条垂线上,身体重心自然下沉,即为坐胯。
膝要抱双膝有内夹意识,互相联系,行步时两膝相磨而过,有护裆之意,即抱膝掩裆。
臂要伸沉肩坠肘使腋下大筋拔长,肩关节在下沉基础上要有向手掌方向的位移,松、送。
腿要曲双腿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这样才能增长腿力和腰力。曲腿而行对膝盖有压力,故在练功前后应充分活动膝关节,不要贪功而使功架过低,伤及膝盖,欲速不达。
腕要塌但不能塌腕太过,是为折腕,掌与地面垂直即可。
指要乍手指要挺拔,自然乍开,勿僵勿懈。掌心要空,虎口撑开,食指上指,对应打来入虎口。此时配合含胸头顶、沉肩坠肘、塌腕拧腰,才算完成上肢的抻筋拔骨。
指对肘后手中指斜对前手肘下,相距一拳,增加双臂筋络对争,似灵蛇一样将身缠裹。
肘掩心后手肘窝斜对心窝,相距一拳左右。大臂与身体45度。过小则瘪,大则掀肘。
足要绷行桩时踝部不要松懈,后脚通过重心的转移拿起来,前伸时绷脚尖,使前脚掌先落地,而不是脚跟,才会形成“趟泥步”。
趾要抠足下有松紧,离地时趾伸,落地时先试探,后抓紧地面,落地生根。
步要趟后足似从泥中拔足,高不过踝,越过前足时因角度变化而成绷足前趟。
行要稳初习宜缓步而行,重心过渡缓慢而清晰,如履薄冰,配合抱膝掩裆、屈膝坐胯、步趟趾抠等前述诸要,使全身神经充分兴奋,达到八卦掌特有的锻炼效果。
臀要敛肛门上提勿翘臀,与直腰配合,同时两髋内夹,以利包裹住小腹丹田之聚气,勿使之从海底泻漏。
腰要塌松松柔柔地沉塌,不可用蛮力沉塌,是利用塌腰落胯的动作,将整个身体的重力松沉至脚底涌泉穴,让腰部上上的各个部位完全彻底放松。下塌腰又称为坐胯,坐胯是轻轻坐,不用力的坐,好像坐在椅子上,别人把椅子拿走,你却不会跌倒这么轻的坐。
背要拔以使脊柱从颈椎到尾椎伸拉成一条直线,一则气脉通畅,二则有利直腰含胸。
掌形
撑即手指要顶撑,有各指节间尽力拉开之意;虎口用力撑圆,拇指与食指撑成八字,其余各指间自然分开。虎口撑开,五指撑圆,食指略微上挑,就可劲贯指端。开始时会很累,坚持下去,就会感到手心发热。后手食指挺劲,中指、无名指、小指微曲有扣含之意;掌心向前,不可腆,也微含,虎口撑开。掌心要凹陷,有掌心含空之意,大指根节略向掌心扣,小指与无名指微向掌心裹,从大指尖到大指根、掌心、小指、小指尖成一圆弧。腕根向下塌,掌背尽力向小臂靠拢,保持掌面垂直于地面,但不可用僵力,而要用柔力。肘尖向下松坠,手臂力撑之时,肘尖永不伸直,始终保持一定的弯曲,以使手臂气脉保持通畅。手臂尽力向前伸展,以使肘尖内侧正对心窝,但此伸是在松坠的基础上,切勿用力伸直,而是用意拔筋之伸。另外,意想手臂下沿从指尖经指腹、掌根、肘尖至腋下的整个面都有向外鼓胀之势。立掌伸臂时拧臂,使两肘相合,以使所坠之肘尖正对地面,从而使劲力顺涌至掌。双臂要合肩合胸,具体到右肩合左肘、左肩合右肘、双肘合胸。合者,尽力靠拢也。于手臂而言,使手上沿从指尖经指背、腕、肘弯至肩整个面都有向内抱拢之意,意念将手臂缩回,与伸成一对矛盾力。
孙门八卦拳--顺逆和化
一、手足自然往前伸——顺
手足顺其自然往前伸,肩肘腕胯膝关节自然放松,使气血畅通。伸绝不是用力的击或打,左旋右转中,身体、手足不可有丝毫别劲之处,而要练出舒服、自然、顺的感觉。不是求绝对的快,而是要达到快慢有机的统一,以求练到内外三合、连环纵横的程度。自始至终不使拙力、笨劲,日久四梢就会随着意念的指挥而动。意境上要无限远,手扣至天门,形体上要肩肘腕指节节抻开,意念送出时让两臂之夺力出来。此时两臂筋脉必有一个往回拽的劲儿,不让膀子出去,要想返回先天之和谐,就得通过练功把筋脉一点一点地全松开。
二、气、力合—极力往回缩——逆
手足要出力,但力不但不外露,而且要极力往回缩。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形散乱便无形体。气、力极力回缩可使身体协调一致,从双肩双胯往回缩,使气、力合一缩到丹田,达到蓄神目的。注意调气灌于丹田,然手足的自然伸展,看似松散,神和内劲就是在这种似松似散中逐渐练出来的。还可帮助于定心气,心定则神凝,神凝则心安,心安则气升。久之则达到筋顺、骨速、劲连,气之循环不断。
三、气、力要保持中正——和
运动中的呼吸不是急促和猛然的,而是气似云行,出入绵绵,若存若无,在自然呼吸中养成匀、细、深、长的习惯,达到周身之气圆满无亏。日久气到用时可敛入脊骨,与力合到一处。拙力的存在会妨碍内力的产生,必须把拙力除净,内力才会逐渐产生,而气、力中正便是除净拙力的有效方法。必须掌握每一个动作用力的瞬间和不需要用力的分界,该用力的时候坚持缩力,保持力的不顶、不丢、不过。形体上体现舒适、自然,身形稳健。这个阶段就是内劲内涵阶段。但这时也最难坚持和最容易产生灰心丧气情绪,会感到周身无力,与人较技往往伸手便被击出。会认为把功夫练丢了,练功方法不对,以至产生不愿继续练下去的思想情绪。这时千万挺住,这是练功高层次的换劲阶段,必须坚持练下去。
四、后天之气、力归于丹田——化
人的气、力均属后天,是浊气、拙力,若使其转化为真气、内力,就是将后天之浊气、拙力合一缩到丹田,形成转化。运动中的伸缩应该配合呼吸来进行,发拙力与呼气的时候使气、力合一,一起极力往丹田里缩去。这个转化过程时间较长,习者一定坚持长久地练下去。不要怕练得浑身无力,更不必担心将多年的功夫练没了。不通过化的过程,真气就永远化不上身,内力永远练不出来。练功日久,对外来的侵袭,不但能用视觉来观察,而且能用身的触觉来体验,因为触觉能触到对方意念的真实性。不但与人较技时如此,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形成新的运动素质,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日久,身体气、力化之似觉有若无,每逢静中动时,身体移出而不知己之动,则不知有己,每与他人动手时,伸缩往来变化,闪展腾挪,如入无人之境,而身体气力自觉无动,这是不知自己之动而静,则不知有彼也。形成了掌无掌,意无意,形无形,象无象,无我无他的境界。
孙门八卦拳--走圈
转圈将基本功和最高层功夫统一成极简单、内涵又极丰富的练功方法,是八卦特有的劲力与身法相结合的方法。是在不断的盘旋绕转中,仍然能够身体放松,脑子精神安静舒适,然后再静中求动达到专一而不乱。能产生一种旋涡让习者能将其放大、混合、控制,自然能量透过自身与天地往来,这种拧转的作用根据练者心意产生螺旋能波,同时这种能也可带反过来带动其形气,在高级阶段,此旋涡可同时飞腾于天及沉降于地,并产生威力惊人的杀伤破坏效果。旋转是发挥力量最佳方法,不论坚如钢铁或柔弱如水,一经旋转,即产生无穷威力,钢铁旋转固然令人不敢逼近,空气旋转造成的旋风也威力无比,水旋转产生的漩涡则更加恐怖。身体就象流动似地旋圆圈,在挡避的同时反击。球状或弧状能承受更强的压力,也可通过螺旋积极的转换或偏转能量,要精通这种技巧,应用意而不是用力来完成。
转圈把“意、气、力”三方面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在连贯圆活的肢体运动中达到外动内静,意气相随的境地,气沉而不浮,归于丹田,久久加功,精神与肢体都可获得最高的呼应。临敌格斗,一触即发,其产生的强大内劲猛不可挡,有如电力,顷刻之间,可置敌于寻丈之外。因虚浮之气己被练下去歇尽了心中火性,眼光即可渐渐明亮,心胸开朗,目透金光,眼可不瞬,此后只一动手,目即圆起,炯炯有神。
转圈是架式使然,如果架式没有拧转的动力而勉强走圈,是未得要领。当深入八卦高层后,会发觉不得不转,在于全身各部位的拧转,当八卦拳的架势出来之后,会带动出一个行动力来,形成了前进的势和拧转的势,实际上是劲在走。最初是身体产生势,后来是整个势在带动身体,单换掌要掌握那个势,身体要随势而走。八卦是求变的,要产生变,就要把自己的中心缩小,极端的拧转,要把中心缩的越小越好,中心越小,变动就越快,可变的范围就越大,气势一摆开,就好像一张网。转掌不是走的,而是身形逼出来的,所有的招式都兼带反弹力,身法步法全都是在别劲中进行,要将腰的柔韧性练习到象一条龙一样,几乎盘在树上。八卦的进退是藉身形架构的轻微改变而改变架式的势,比方塌腰向前,坐臀向后,加上拧转就是回旋,所以是身随势,步随身。不是用腿去迈,而是用整个身形催动腿走出。
走圈最好转树,正是通过以树为圆心的不断走转,才练就出腰如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