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寒资料集-第8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奏,也只是琴匠而已,根本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本身。普及领域里老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每年只围着考级的几个曲子转,考级制度除了普及民族音乐教育之外,还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这一切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理智地看待民族艺术。
二、中国的书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音乐演奏同样如此,作为艺术传达主题的演奏者需要通过气息的运用,将音乐思维深刻的表达出来。从而打动自己、打动观众。在音乐的行进过程中,我们不定向的把自己比做其他,或是挥毫泼墨、或是放声朗读、或是用眉宇间的抽*动表现出内心的颤抖,但我们也应作为一片落叶、一捧沙土、或是一滴甘露,在瞬间的凝固中体味生命、感悟苍生。
三、作为老师:
1、首先应提高学生的视奏、分辨音色、感受音乐等能力。切不可手把手的教一句,弹一句。
2、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音乐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能因为老师爱吃甜就要求爱吃酸的学生也爱吃甜,这样,学生除了痛苦的装出很爱吃的样子之外留下的就是对音乐的厌恶。
3、决不能把音乐教育和中国现有的落后的应试教育等同起来。考级不是学习音乐的唯一目的。一纸证书也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所以老师的教学应该在从提高艺术修为,审美品位等方面着手。培养出音乐人才而不是考级人才。
4、要尊重原创。不要根据自己的演奏习惯改写原谱(乐谱印刷错误的情况除外),我们各式各样的演奏谱太多了。原因除了民间音乐搜集整理的不确定因素外,也说明我们还没有脱离民间老艺人各自为尊的习气。
四、作为学生:
1、一切问题尽量自己解决。以锻炼自身能力。初期尤其要提高视奏能力,一个演奏者如果视奏能力差,如同朗诵者不认识字一样,可以说是失败到了极点。
2、多听多唱。音乐的最初形式就是用唱的方式表达的。不张嘴唱是不可能在脑海中形成音乐概念的。这如同聋必哑,哑必聋。
3、除了本专业外,要多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中国的音乐大部分原于地方戏曲,而且与中国的文学和历史息息相关。所谓艺术修为,也就包含了文学,历史乃至哲学等学科的修为。
4、要善于观察思考。音乐家的思维是不同于一般人的。因为音乐是纯粹的情感艺术。音乐家也是情感极其丰富的,音乐所传达的是音乐家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思考,在音乐家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哪怕一片落叶,都会成为一部宏大的而富有漏*点的音乐作品。
5分钟学古筝校音
一、组装校音器:
1、取出校音器的包装,有三个部分组成:主机、电池、拾音器,将主机的后盖打开;
2、装好校音器,盖好后盖,注意区分电池的正负极;
3、将拾音器插在主机的右侧下方的插孔内。
二、设置校音器:
1、开关键的使用:
长按校音器的面板上的“启动”按纽,关闭校音器,再长按校音器的“启动”按纽,打开校音器,通过长按“启动”键来开关校音器;
2、认识校音模式:
控制面板的左上角有一个古筝的标志,左中部有一个音叉的标志,液晶显示器的左上角有一个三角箭头,指着古筝的位置;
3、选择古筝模式:
轻按模式按纽,三角箭头指向音叉的位置,代表当前的校音状态是十二平均律,再轻按一下模式按纽,三角箭头指向古筝的位置,表示当前的校音状态是古筝,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状态,如果不是古筝校音器的状态就通过连续按动模式键切换;
4、选择调性:
液晶显示器的左下角有一个指针,在指针的上面有一个字母,一般是D,表示1=D,也就是我们初学的筝友所需要的调性D调。如果不是D,可以通过连续按动启动按纽来选择,该字母就会在cDeFGaB之间转换,达到我们所需要的调性。
5、手动校音,选择琴弦:
通过按动校音器上的向上和向下箭头就可以选择所需要校音的琴弦,连续按动向上按纽,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就会从1至21之间逐渐增加,直至回到1,通过连续按动向下按纽,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就会从21至1之间逐渐减小,直至回到21;
三、开始校音:
1、在不松琴弦的情况下,按照我们的标签位置,将筝码一一对应安装上去;
2、打开古筝的校音盒,就会看见里面有一排21根金属弦钉,将拾音器的夹子夹在第21弦(最粗的琴弦)所缠绕的金属弦钉上,夹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只需要和古筝相连即可,根据我们的经验,夹子夹在弦钉上效果最佳,当调试第21弦的时候,可以将夹子夹在其他弦钉上;
3、选择第八弦:通过连续按动向上/下的按纽,将仪表盘中间的数字显示为8a(后面的字母代表音名,自动生成,无需设置);
4、用手指在8号筝码到岳山中间琴弦的位置轻轻的拨一下,力度不要太大,指针就会在仪表上左右摆动,当指针指向仪表盘中间0的位置,显示绿等的时候音就准了;
a、在液晶显示器的左面有一个…50的数字,右边有一个+50的数字,中间有一个0,在我们拨弦的时候,指针就会在仪表盘之间转换,指针指在0至…50之间,红灯亮,表示当音偏低,当指针指在0至+50之间,红灯亮,表示音偏高,当指针指在中间0的位置,绿灯亮,表示音是标准的;
b、音偏低就紧琴弦,顺时针是紧,音偏高就松琴弦,逆时针是松,紧弦的幅度不要太大,相当于手表上3分钟那么大的幅度即可;
c、注意,前提是采取手动校音,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和所拨弦的位置吻合。
5、8号弦调试准确后,开始调试9号弦,按一下主机上的向上按纽,显示为9F#(后面的字母代表音名,#代表升记号,b是降记号自动生成,无需设置);按照8号弦的方法,以此类推即可。
浅谈少儿的古筝教学
古筝,这一古雅的民族乐器,因其音色优美、容易上手,又独具民族特色而深受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进而日益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陶冶艺术情操、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同时,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并使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觉的、愉快的学习古筝。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少儿古筝教学的几点体会。
1.根据心理特点,强化兴趣、情感。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少儿的学筝兴趣,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在我的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开始学古筝时很高兴,但后来渐渐下降,甚至于坐在筝前愁眉苦脸。原因是虽然家长喜欢古筝艺术,很热情地送孩子来学习,但不考虑孩子心理,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总是责备。诚然,兴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这样的学生,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先请程度深的学生表演几手曲子,例如《渔舟唱晚》、《战台风》等,并做乐曲介绍,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听着,羡慕得不得了。这时我就告诉他: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才能学懂。这样第一节课的乐理知识的教学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但是下课时,学生拉着我的衣角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可见,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即高兴主动的积极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2.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和孩子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孩子欣赏自己,从而更好的要求和教育学生。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一名“严师”固然回让学生因为畏惧而认真练琴,但也会引起一些学生的抵触心理,相比较而言,耐心的讲解、和蔼的态度会让学生更乐意接受,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丝毫没有被强迫的感觉,着无疑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同时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古筝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课间与学生一段亲切的交谈都会激起学生学筝的热情。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体现出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对学生的赏识鼓励中尤其要学会接纳学生的失败和不足,只有这样,赏识和鼓励才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鼓励并不是不要批评,而是应将批评融于鼓励之中,批评过程中要充满着热情的期待,要让学生真切感觉到老师是他的知心朋友。
3。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生在学古筝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手腕无法放松、按音不准或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这时候老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将他们一开始由于对古筝感到新鲜、好奇而产生的外在兴趣转变为稳定的内在兴趣。一味地训斥和责骂只会是学生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当然,仅仅靠语言引导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教认音时可将倍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两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家两点;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一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加一点;中音区12356比喻为不穿鞋不戴帽;高音区12356比喻为戴一顶帽子,即在音符上加一点;倍高音区1比喻为戴两顶帽子,即在1上家两点。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又如在练习音阶式勾拖练习时可想象爬楼梯,让学生比比哪一个又稳又好,这样就将枯燥的练习形象化,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因此我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了一些节奏歌谣进行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分析对比。例如:“二八”节奏像钟摆:“滴答滴答”;“四个十六”节奏像打机枪:“哒哒哒哒”;“后附点”节奏像喇叭响“笛笛”;“八十六”节奏像敲鼓“咚哒哒”;“十六八”节奏像母鸡叫“咯咯嗒”......这样利用平时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既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感,上课也显得深动有趣,而且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也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关键所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开窍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所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他们练筝的兴趣。
5.合理评价,相互切磋。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我们的学生要经常参加各种演出。通过观摩和交流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舞台经验,而且只要节目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誉,对孩子们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励,高涨的练琴兴趣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