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的说着,做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在这些方面他还真的不是太合格。
    “是啊。外交无小事,虽然有人认为对待这些小国、附属国用不着这样以礼相待,但是这种自我独大的态度还是非常有问题的,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在外交上就有一定的误区,总是认为天下独我居大。鼻孔朝天的接待对方。导致逐渐树立了不应该的敌人,其实对待任何国家,不管对方国土是大是国家实力是强是弱,我们都应当一视同仁以礼相
    。
    李德林抛出了自己在任这么久之后的自己的心得。
    “说的好。在古时候,中国就一直以来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由于经济的特殊性,中国不向西方诸国那样需要从外部来获得经济的输血和刺激,同时由于中国出产大量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这也使得中国在对外部文化的交流上处于一直处在贸易顺差经济模式中。当然,任何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都不可能只是单向的扩散。中国文明与周边文明同样存在着双向交流的需要,而历史上周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也确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从总体上来说,周边地区对中国文明的需求,要远远大于中国对周边文明的需求。对中国文明而言,周边文明的意义更多地是补充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从历史典籍中我们就可以推断。国外对中国物品的需求大于中国对国外的需求这样一种模式,在汉代就已经很明显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仍然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商业关系的基本特色。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历史上的对外贸易,更多的不是因为中国人渴求得到国外物品,而是因为国外商人来中国进行贸易。同样的,中国对外部世界的知识的增加,不是因为中国人奔赴在商路上所收集到的;因而在总体上来说,是因为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带来了信息之后才引起了中国人的兴趣。因此,中国人在对外探索上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主动性。”
    “还有,这是在经济上的关系,在政治上,在文化上,在非常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文明一直保持着东亚甚至是亚洲文明中心的地位。文明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扩散性。文明之间的势差越大,扩散的动力与速度也越大,围绕该文明而形成的国际体系的范围也就越大。中国文明对周边的的区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亚洲国际体系的以形成的现实基础。同时中国的技术发明和技术输出也是吸引周边国家的一个很大的因素,中国的技术发明,包括从周代的弩到东汉的纸。都加深了中国与邻居们之间的差距,并因此而在所有层次上都增加了国际关系增长的潜力。”
    “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中国都以一种高高在上不求人的形式高度,再加上儒家中所谓的德化以及夷秋的所指,中国一直以来都不属于对外的交流。这也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明的优势几乎总是意味着积极的对外扩张,而优势的中国文明追求的却是“四夷来朝”“德化来远”一个是去,一个是来,正是中西方文明的不同本
    。
    “是啊。万朝来贺,好威风,好风光”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的迷失了自己。那时候的外交,完全就是一个强势的外交,我记得从汉代开始。虽然古代朝廷的接待十分的冷淡。但是一些小国政权仍旧隔三岔五的派使者带着“贡品,来到中原,原因就是朝廷的回赏永远要大于贡品的价值,中国的皇帝和礼宾官都成傻子了。”李德林也在感叹着曾经的辉煌所带来的痛楚。
    “哈哈。德林,这种进贡除了表面上的不等值收入外,同时在朝贡体系中,进贡本身就是一种特许贸易。一些边远的国家派使者前来中国并不是因为他们敬畏中国的力量,而是只有通过加入朝贡体系,他们才有资格与中国进行贸易。而且这种特许贸易是以“厚往薄来,为特点的;一方面。贡使来朝,沿途供给基本上是由中原王朝负责的,中原王朝对朝贡国的所谓赏赐的价值也往往远远超出朝贡国的贡品价值,再加上很长时间以来,中原各王朝…押讣国讲贡点人所带来的贸易物件采取了免税的政策。因慨竹!朝贡国来说,对中国朝贡是一件十分有利可图的事情,因而出现许多朝贡国不到贡期就要求朝贡的现象。例如明初本来规定朝鲜三年一贡,而朝鲜却多次要求改为一年三贡,而日本在自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后即退出了朝贡体系,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日本却要求受其控制的琉球王国继续维持与中国的朝贡关系,以从中获利。”
    “那我们中国岂不是一直在做最大的冤大头?。李德林眉头有些拧,他也略知这些历史,但是却没有段国学所叙说的这样详细和透彻。
    “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的,但是这里又有一个再题,那就是这些朝贡国在得到各种经济利益之后,却在返程之时又将所获得的各种利益重新购买了民间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其他中国原产物品,这也是刺激中国民间经济的一种反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长期以来我们中国一直是有着巨大的贸易顺差,这样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当冤大头的形式也变相的在减小着贸易顺差。
    德林你也知道。贸易顺差和逆差都不能过大,长期的贸易顺差并非好事,它不仅意味着一部分资源没有利用,而且加大了贸易磨擦,增大了货币升值的压力,经济学中有所谓“三元悖论。或者“永恒的三角形。的理论,是说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三个目标中。只可能达到两个,不可能甩时实现三个。我们日前的现实是,在资本流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保持了汇率的稳定性,却部分牺牲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我国投资出现过快增长的情况下,导致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缩对遏制投资增长效果有限。有国外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从明清时期以来,由于长时间的贸易顺差,欧美各国为向中国购买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在几百年的时间中向中国输出了五亿两白银,这样大的顺差也带来了一些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容易引发新的贸易摩擦,而英国利用大量输入鸦片,就是希望利用鸦片扭转和中国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
    “正是这样的高姿态,造成了我国一直以来对外外交都是处于一种强势的外交,这给其他周边诸国带来了很深的成见,这种隔膜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的。也不是能一天两天能化解的。你看就走到了现在,你我二人在这里和越南领导人往来时,仍旧有着一丝的自傲和俯视的姿态在里面,这样做不好”,特别是这种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的骄傲感更容易伤害今后的外交关系说完段国学叹了口气。骄傲和自豪的太久了,难免在不经意时就会露出尾巴扎伤别人。这种平和的心态还真是不好平衡。
    “总指挥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这些问题都是从本质上去分析和判断李德林很巧妙的将一顶高帽戴在了段国学的头上。
    “过奖,其实也是因为我从科学研究中解脱出来后,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学习,经济上的事情我也是和袭荣他们这些专家学习的。术业有专攻,我只是借助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去了解和知道他们的最终研究成果罢了摆摆手,段国学很谦虚的将这顶高帽给推掉。
    “我过来也没有什么事,主要是这人上了年纪就不容易睡着了,看到总指挥你这还亮着好,就跑到总指挥你这里过来聊聊天,顺便向你吐下苦水。”在听完段国学这样长的一段分析后,李德林这才将自己心中前来的主要目的叙说而出。
    “哦?有什么事情这样让你烦恼呢?”段国学听完后有些好奇,李德林可是从联合议会时期起就以好脾气著称,是什么情况让他如此苦恼呢。
    “我们几个不同于总指挥你的身体状态,您现在还一直保持着青年般的精力和身体状态。而我们就不同了,一年比一年老。同时随着国家领土的增大,再加上战时事情较多,监管外交这块已经有些让我不堪重负。你看。你我分别是中国的第一、第二领导人。按照惯例,你我二人是不能同时对外出访要保持一个人在国内以应变突发事件。但是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和第一代半人才中在政治管理以及行政方面还走出现了不足。第二代人才年龄又太轻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现在很多行政岗位上都缺乏着合适的人才,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李德林的话语中即带着抱怨,也带着一丝变相的警告。
    “德林你是在提醒我我们之前太过于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到现在便出现了行政人才的不足是吧”段国学看出了李德林的最终用意,直言点明了李德林话中话的含义。虽然自己的意图被段国学看出,李德林也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而是用着微笑来认可着段国学。
    “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拙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在学识上经验丰富。但是在对儿刚五际和人际关系甚至是各势力之间的接触处理上,他们还是经验不足啊。”段国学叹言承认着民业党的不足和年轻,在政治斗争和外交接触中,民业党的人才明显不如另外的两个党派的人士那样得心应手;毕竟这两个,党派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点上,民业党除了李德林、阳桂平还有几个人之外,还真再找不出几个人来和对方相提并论。
    “德林,你说我们在目前外交部长、审计等职位上,是不是任命一些其他党派的人士前来任职呢”段国学的话中似乎有着一些征询意见的含义,但是李德林知道,其实段国学现在说这个话就是已经在心中有了定稿。
    “我没有太多的意见。就看总指挥你敢不敢用这些人,我知道在这两个党派中,其实有些人是非常有能力的人,这其中就有一位社民党的高级领导人,虽然我不喜欢社民党,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自从我和他在联合议会上有过那么几次接触后,我也被他所征服,他有着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魅力,而即便是在此之前其他各党派和各势力代表中,他是最能以各种身份相互周旋和往来的人。他以辩才最佳、手腕灵活而最善于排解冲突意而闻名,他灵活的手腕配合着坚强意志,充分显示出其公私分明的态度,获得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的一致尊敬,实在是历史上罕见的领袖人物。他显示出的才能使得同他接触的人都大为倾倒,他极富幽默感,善于掌握情况。他的坦率的态度以及他对历史和哲学的深邃的领会是惊人的。所有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认同他无疑是一位灵活的政治家,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人。他谈吐文雅而充满了魅力。他有很好的记忆力和令人钦佩的辩才。如果让他做外交部长。我相信他会是世界上最好的外交部长!”李德林小心翼翼的提起这个自己敬佩的竞争对手。
    “我知道你在犹豫什么。放眼现在国内的局势。我们虽然在一些市、县级行政、法律机构中任用了一些其他党派的人士就职,但是在这样高级核心岗位上还没有过先例,你心中的顾虑我能理解,也知道如果出现这样的任命,党内会出现什么样的风评和质疑。”段国学也深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民业党内会出现什么样的风言风语。
    “不过即便是这样,我个人认为我们值得一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