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装回明-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后,张麟麒挺进到禹州,同李思骋回合后,自然是相见甚欢。很有点后世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红军二只主力师陕北会师的味道。在禹州休整一天后,张麟麒亲率二万镇**,开始向着洛阳城挺进。
    当然,在挺进之前,一些后续事务还是需要处理掉的。诸如接近一万的俘虏的闯兵士卒情况,还有镇**的伤员。按照禹州知县钱祚征的意思是将他们安置为民,并收编其中一些青壮为兵。
    毕竟经过天灾**之后,禹州各地十室九空,人口缺乏,若这些士卒都安置下来,可大大增加汝州的人口数量,如果朝廷再能减免禹州二至三年的赋税,几年之后,禹州重新繁荣起来也不是一句空话。
    对于钱祚征的想法,张麟麒也基本认同,毕竟这些俘虏很大部分是青壮,是难得的劳力与兵源。不过,在人选问题上,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像有些积年老匪,手上都有几条人命的,这样的流寇就算是给他一条悔过自新的道路,估计要不了三天,又是重新回到李自成的阵营了。
    所以怎么办呢?张麟麒还是采用老办法,让他们互相揭发,然后根据他们为恶的大小,把这些流寇细分为三等。
    第一等,是那种双手沾满鲜血,恶习深重,罪大恶极的那种。还有就是全部头领,不论他是哨总,部总什么的,官职都是用鲜血染红的!这种流寇对不起了,不管身体如何强壮,哪怕是壮的顶的上一头牛,一个人可以顶几个人!张麟麒还是毫不可惜的把他们杀掉!
    因为不要奢望他们会洗心革面。太阳打西面出来!诸如后世的二战日本老兵就是很好的例子,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后,收容改造了十多年,好吃好喝供着他们,可是这些人渣呢,返回日本后还是叫嚣着武运长久。圣战无罪!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
    事后统计这样的人一共有五千五百多人,占到俘虏总数的三成还多,也是没办法,流寇阵营就是一个黑漆漆的大染缸,时间呆的长了都会变成歹人啊!在核查属实后,张麟麒亲自下令,在禹州城外集体砍头,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喜欢看热闹,这句话放在大明朝这个时代也是一样适用。
    在砍头的那一天,禹州老百姓最少都来了几千人。张麟麒还另外安排其余的俘虏在一旁观看,以儆效尤。
    第二等则是那种有错在身,但是还属于小错的那种。只有偷鸡摸狗,没有杀人放火。有那么三千多号人,对于这种人,张麟麒先把他们关押在禹州,等到战事结束后,在集体押送到已经兴办起来的几个大农场去。
    一边劳动一边改造!后世一位伟人就说过嘛,上山下乡,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锻炼。大农场还有一个好处,都是半封闭式的军事化,也不用担心他们逃跑。而且现在的大农场也是十分缺人,诸如如今已经是荣升县令的陈子龙,在去了谷城上任之后,除了大开眼界,干劲十足之外,就已经好几次给张麟麒写信了,抱怨劳动力太少,很多田地都是没人干活,实在是可惜。每次都恳请张麟麒给他派个二三千号人,最不济千八百人的也是好的。
    这如今把这些流寇送到陈子龙手里,估计是能遂了他的心愿了。
    第三种就是那些被胁迫的流民了。这些人原本都是良民,只是或是遭了天灾,或是遭了**(被李自成之辈把房屋田地全部烧光。)走投无路之下才投靠了流寇。这种人在流寇中‘胆子最小’。
    哪怕顿顿吃糠咽菜也不肯杀人放火。也是,以往握着锄头施肥翻土的手你叫他去砍人,朝人的脖子上比划,能下的去手吗!这种人在流寇中被那些‘有胆气的人’称为窝囊废,可是如今却是成了最幸运的一批人。
    鸳鸯我在书页重新搞了一个投票选项,是关于下一本书的主角的。希望各位书友在看书的时候,顺便去投一下。H!~!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这样的伙食太好了
    事后统计这样的人一共有二千一百多人,统统交给钱祚征,黄鳞鱼册登记注册后,那就是上千户人口啊!这样的人张麟麒才敢放心的交给钱祚征,不会释放之后摇身一变又是成了流寇。
    当然,这些人如今身无分文,如果光是这样放任自流也是不行的。所以钱祚征和张麟麒都各自有所表示。
    钱祚征作为禹州的父母官,还是有一些权力的,大笔一挥,就给这二千多人每人二十亩土地,还大多是好地,反正现在禹州空置的土地多的是,愁得只是没人耕种!
    而张麟麒呢,则是出钱,每个人张麟麒拿出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外加二斗米!有了这些钱物,相信这些灾民很快就能在禹州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一来如今空房子很多,上面有钱祚征出个证明,就能住人了。
    二来由于青壮不是去当兵就是去从贼,导致禹州寡妇少妇什么的特别多,现在来了一千多条汉子,正好是来个拉郎配。解决了男女失调的问题!而这些人呢,在接到土地的田契,还有那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小米时,无不是感动的涕泪横流,直呼皇恩浩荡!而且心里都下定了决心,好好侍弄田地,再不去干那杀千刀的流寇了!
    也是,如今张麟麒玩的是一手胡萝卜,一手狼牙棒。没看见那五千多号尸首嘛!现在还冒着热气呢!在这样的对照之下,这些人不感激都难!
    就这样,处理完禹州的事情后,二天之后,镇**到达了汝州。当地副总兵陈永福听说之后,连忙出来迎接。要说陈永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知名人物。此人打仗也算是一把好手,屡次战败流寇,只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中,流寇越战越多,官军越战越弱。个人本领出众挽救不了大明的危局。
    就譬如现在吧,陈永福身为河南副总兵,虽然明明知道洛阳城危急,可是却不能出兵救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来是因为他要是一走,汝州就会变得空虚。二来他手上的兵满打满算也只有五千余人,其中还有精锐家丁五百余人。可是这些人的战力也就堪堪相当于一万到二万流寇。
    再多就不行了!这还是在他克扣军饷不算严重的情况下,那五千余人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不然的话,连那些流寇都无法抵挡。可是实际的情况是,李自成部最少都有十几万兵马,甚至于二三十万都有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敢出兵救援呢?只怕到时候是救援不成,反把自己给赔了进去。不过,出于唇亡齿寒的道理,陈永福心中又是忧虑万分。每天只是茶饭不思,长吁短叹。
    而如今,终于盼来了援兵,还是大名鼎鼎的镇**,这如何不叫他振奋!而且根据可靠消息,镇**在禹州,在禹州北部,二次打败流寇,斩杀合计约有五万余人,这又如何不叫陈永福心情振奋!所以,在镇**还离着汝州有十余里的地方,陈永福就远远地迎出来了。
    当然,从官职上说,张麟麒是镇国将军,正一品的西厂厂督,太子太保。这次又是皇帝亲封的剿匪督师,远远高于陈永福的从二品的官职。不过,若是不是从心底里感到佩服,陈永福也是不必迎出来这么远的。只需要在汝州城门处应个景即可!
    等到两军会合后,虽然说前来迎接的还有其他一些重量级官员,如从一品的河南兵备副使王胤昌等,张麟麒却是唯独对于陈永福异常的热情。尽管二人这还是第一次见面!这很是使得陈永福受宠若惊。
    其实他那里知道,张麟麒虽然和她是第一次见面,却是对他闻名已久。对于他的为人也是十分感到赞赏的,所以才对他那么的热情。尽管在真实的历史中,陈永福最后投靠了李自成,可是那也是在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那时候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了,你要求每个人都为大明陪葬,那不现实。陈永福能够坚持到那一刻,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张麟麒的计划中,只在汝州逗留半天时间。毕竟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啊!不过就是在这逗留的半天时间,也是令的陈永福震惊不已。第一,陈永福借着和镇**同行的机会,已经仔细地观察过了。
    而观察之后的结果令他吃惊,在他眼里,这二万镇**,人人都可以媲美于他精心培养的五百家丁。要知道他培养起这五百家丁可不容易!花的钱可是相当于他养普通明军二千人的水准!
    可是现在呢,镇**竟然人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如何不叫他吃惊。再加上他看到的那些人手一支的新式鸟铳,还有那些虽然看上去‘个子’不大,不过却是从里到外透着那么一股肃杀寒意的新式火炮。(而且在这二场战斗中都还没有开封过呢!)
    他这才明白了,镇**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样的力量!
    如果说这些是大处着眼,那么从一些小处上也可以看出镇**的与众不同。就拿镇**日常的伙食来说吧,也是出奇的好。此时的大明官军,一般都是吃的干粮。便是将小米加些其他杂粮后一起煮熟,然后晒干后放得到的干米饭。等到要吃的时候加入热水泡软就可以吃了。
    不过这样的军粮,除了只能吃饱肚子以外,口味什么的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过一般当兵的也不计较这个,毕竟在这个世上,人被活活饿死的都多了去了,能吃饱喝足就算不错了,还奢求什么。
    如果碰到当官的心肠好,额外再给你加一勺盐水的话,那就是意外之喜了。如果是北方的军队,那日常的军粮就是杂饼、蒸饼,烙饼之类的面食,当然,这些面食里面,也是同样加入了一些灰糊糊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不过还是那句话,能吃饱就行,管他什么东西。
    而再看看镇**的伙食呢!那绝对要使普通的官兵顿足捶胸,后悔没有去镇**那里当兵。或者是十分妒忌,恨不得镇**个个都‘吃死。’因为镇**实在是吃得太好了!
    镇**吃不吃面食呢?也吃,吃烧饼。不过这不是当主食,而是当做调剂用的。可就算是这样,镇**的烧饼也是做得非常地道考究。
    比方说吧,首先是烧饼的原料十分的纯正,都是选用上等的小麦磨出来的面粉,里面也不加其他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套用后世的一句广告语,那就是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然后在出炉的时候再撒上碎葱、细姜、盐及麻油等物。这还不算,这样烧饼做出来不是干巴巴的吗?镇**另有高招。有专门的厨子烧了几十大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和牛肉汤。
    然后每个镇**给二大碗高汤。碗底是月饼大小的牛肉块或者羊肉块,然后每个镇**将士再拌以羊肉和羊肉汤食用!或一口汤一口饼,或者大口的馍,大块的肉,那种滋味,别提了!
    而且厨子秉承了张麟麒的意志,那是绝不克扣伙食费。用料精益求精!每一大锅汤里面都是加了二三十斤的牛肉或是羊肉,这样做出来的汤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食后余味无穷,说句不客气的话,顶风都能香八条大街!
    而且又有暖胃之功能。还是一味高级滋补品!至于牛羊肉的来源,那也是自产自销的。要知道张麟麒办得大农场可不是光生产粮食的,那是产供销一条龙,连带着麦秆什么的正好拿来喂牛羊。
    而且镇**将士吃的时间长了,还吃出了水平,吃出了花样。诸如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还有一种吃法叫qu;水围城qu;,即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