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婴儿教育---卡尔威特的教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反对教给孩子不完整的话和方言。
    有些父母教孩子〃咂咂〃(乳房)、〃丫丫〃(脚)、〃汪汪〃(狗)之类的词汇。我对这种做法感到遗憾和气愤。因为这些语言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有害无益。诚然,孩子学不完整的话和方言会更容易一些,因此许多父母也就认为孩子的语言从这些半截子话学起并无大碍,但是我经过试验发现,孩子在两岁左右时,如能缓慢、清晰地教他说正式的语言,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发出音来。
    如果儿子本来可以学会的东西,我都故意不教给他,这在教育上就是极其愚蠢的了。正如雷马克所说的那样,一个东西如果不使用,就难以评价它的作用,同样,如果不教给孩子他们本来能够学会的东西,那么,他们的那种潜在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事实上,对幼儿来说,单会说〃汪〃或〃丫〃等词汇虽然相对要容易一些,但这也同样会给他们造成负担。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来说,完整规范的语言是他们迟早要学的语言而那些半截子语言却是他们不久就要抛弃的语言。让孩子学两套语言,势必给孩子造成双重负担,世上确实再没有比这更不经济的事了。孩子本来可以用那些白白浪费掉的精力去学习一些其他知识的,但他们在这种错误的教育下,只得付出如此宝贵的光了。因此,做父母的,绝不应当教给孩子一些不完整的话,以免浪费时间。
    也许有人说,教给孩子说这种话非常有趣,但你们是否想过让孩子付了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否值得?教给孩子不规范的语言的害处还不止于此。社会上有许多孩子,甚至到了十四、五岁(甚至已长大成人),有的话还发音不清楚,这就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在今天的学校里,教员为纠正学生的这些发音毛病所付的消极劳动,往往比他们用于积极劳动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实在可悲。不用请教心理学家,就连任何一个普通人都知道,教师用在纠正学生已经养成的毛病上所花的时间比起教他们新的知识所花的时间还要多。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但是,社会上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以孩子发出的错音、说出的错话为乐。他们不仅不去帮助孩子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和,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至习惯成自然,难以纠正。
    能正确运用语言意味着能正确地思考。如果让孩子从小就使用似是而非的语言,那么孩子的大脑就难以训练好。
    我从儿子出生时起,就尽可能地对他说准确而漂亮的德语。在向他灌输语言时,我认为俗语也很重要。因为有的意思,不用俗语就不能表达得很完美。我们的思想在发展着,新观念也在不断地产生着,表现这些新观念的俗语也必然增加,所以排斥俗语就会落后于时代。
    然而,我绝对不教给儿子不完整的话。这种完整的语言教育从一开始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儿子还不到一岁时,有位朋友对他说:〃卡尔,我想看看你的汪汪。〃他纠正说:〃这不是汪汪,是狗。〃这位朋友对此大为惊讶。
    为了让卡尔从小就学会标准的德语,我总是反复清晰地发音给儿子听,可以说到了不厌其烦的程度。只要儿子发音准确,我就摸着他的脑袋表扬道:〃说得好,说得好。〃当儿子发音不标准时,我就对妻子说:〃你看,你儿子不会说什么什么……〃于是妻子就回来说:〃是吗?我儿子连那样的话都不会说?〃这样一来,尽管儿子还很小,也激起了他拼命学标准语音的劲头。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执著坚持,儿子从小的发凌晨就非常准确。
    在词汇学习上,我 信条是:要想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为此,我不是只让儿子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现方法上,而是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措词,并且为求措词生动准确,决不使用暖昧的措词。为了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家人一定要相互配合,不要一个在严格要求,一个却纵容孩子。为此,我和妻子默契配合,而且以身作则,在平时坚持力求发音标准,语言规范,精选恰当的词汇。
    我不仅对妻子,对女仆和男仆都严禁他们说方言和土话。因为儿子与仆人们的接触非常频繁,易受他们的影响。我只许儿子记标准德语,因为只要能记住标准读法,就可以让儿子不费力气地读懂书上写的东西。
    方言和土语地读音上与标准德语差别甚大,而且在语法上也不够规范、标准。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小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而给学习标准的语言带来一定的障碍,这种障碍的跨越是需要时间的,而一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有些人一辈子也实现不了这种转变。我家里有一个老仆人,忠心耿耿地为我服务了几十年,我对他也非常尊重与依赖,也许是年龄偏大,他经常满口土语,乍改为说标准德语就说不好,总是说得不伦不类,比他说土语还糟糕。当时儿子正自欺欺人学习语言的节骨眼上,我虽然不情愿,但不得已只好忍痛半这位老仆劝退回家。每次想起他我都很难过,但是看到儿子在语言方面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我又觉得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在教儿子语言时,语法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孩子一说,更没有多大必要。因此,在儿子8岁前我并未专门教过他语法,而是通过听和说来教。
    孩子其实都喜欢说话,从小时起,他们就常常一个人把学到的单词反复地说着玩。我就利用孩子的这种倾向,把儿子能理解的有趣的故事,用精选的词句组成短文,让儿子记住。他不仅能很快地记住,并总是高兴地复述着。以后,我把这些短文翻译成各种外国语让他说,他也能很快记住。根据我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一至五岁可能是最有语言才能的时期了,父母千万别让这种才能白白枯死。 
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我在前面做了那么多,都是为了能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儿子今后取得成就与否,跟这三方面都有重大的关系。但是对孩子切忌进行机械的训练,那样不会有任何效果,而应该采取一些灵活有趣的办法。
    一位科学家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根本〃用进废退〃的原理,早期教育可以使记忆力发展的时间大大提高。尤其是婴儿时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汇,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促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发展。
    为了使儿子牢记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我常常把有关内容缩写在纸牌上。后来教他各国的历史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一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起初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而后把它们编成纸牌,采用游戏的方式教。有时我们还一起读一本有趣的书,并写出要点。
    儿子很小时就把各种事情写成韵文来记忆,因为韵文比散文容易记。在儿子8岁时,我曾用骸骨教他生理学。一次, 他乘我外出旅行之机,就用韵文写下了已记住的骨、肌肉和内脏的名称。我回来时,大为惊奇。
    对历史上事件的教育,我多在儿子读过之后用戏剧形式演出,这样就容易记住了。而学校教的历史课,完全是照搬年代表,味同嚼蜡,毫无趣味,学生厌恶它,从而根本记不住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创造力方面我鼓励儿子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不论儿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耐心地给予解答。
    在儿子1岁多时,如果拿着某种材料或玩具聚精会神地玩,而不是拿起来就扔掉,我们就及时夸奖他,并和他一起,启发他尽兴地玩。如果儿子用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法玩玩具,我们不光夸奖他,还要鼓励他多想出几种方法来。
    儿子2岁时,他母亲每天像上课一样讲故事给他听。他母亲还有一套吸引他不断听下去的办法,就像报纸上连载小说那样,他母亲每天讲到〃且听下回分解〃的地方就打住,下面的故事情节则让儿子自己去想像创造。儿子不得不为此而挖空心思,并对可能的情节作出各种猜想。第二天,母亲在讲故事前,先让儿子说他是怎么想的,然后才接讲。如果儿子自己猜中了,我们就高兴地欢呼,如果儿子没猜中,他母亲就夸奖说:〃哎呀,我儿子编得比故事本身还好呢!〃儿子的创造力就在这种训练中不断培养起来。
    至于想像力,我们的幸福有一半以上靠的是想像。不会想像的人是不懂得真正的幸福的。贝鲁泰斯曾说过:〃想像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像,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
    那种没有风趣的人干什么都只论事实,排斥想像。他们甚至把圣诞老人和仙女从家里撵走。他们的这种干巴巴的生活态度也传染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他们认为历史唯物主历史上的传说和不合情理的儿歌对儿童有害无益,他们更不懂得传说和儿歌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事实上,即使大人的生活,没有想像也是无趣的,何况孩子们。因此,从家庭里撵走圣诞老人和仙女,就如同撵走伴侣和抛弃玩具一样,对孩子来说是残酷无情的。何况孩子之所以懂得爱惜鸟兽,具备了有关道德的一些初步知识,从小就立志要具有远大的理想,都是受传说和儿歌的影响所致。
    如果一个在小时候想像力得不到发展,那么他非不能成为诗人、小说家、雕刻家、画家,而且也成不了建筑家、科学家、数学家、法学家。尽管有人认为当数学和科学家用不着想像,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想像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
    因此,凡是年幼时充分发展了想像力的人,当他遭到不幸时也会感到幸福;当他陷于贫困时也会感到快活。所以说,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于想像的人。
    有人认为神话没有任何价值,予以排斥,但我却非常欢迎它们。据我观察,同样是眺望天空的星星,懂得神话的孩子的感触与不懂神话的孩子就完全不一样。另外,由于孩子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不懂得善恶的区分。为了让他们分清善恶,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讲述传说和儿歌。
    我的家中从不排斥仙女,我经常给儿子讲传说和唱儿歌,使他知道大自然是仙女居住的可爱世界。因此,他从小就爱大自然。同时,他还从传说和儿歌中学到了许多优秀的道德和品质,如正直、亲切、勇敢、克已等。
    为了发展儿子的想像力,我不仅向他讲述已有的传说和儿歌,还讲述自编的故事,进而让他自己讲述自编的故事,并鼓励他把故事写成文章。
    我还和儿子各交了一个想像的朋友,一个叫内里,另一个叫鲁西。当我们两个单独在一起时,我们就请出两个想像的朋友,这样我们可以四个人一起玩。所以,儿子在任何时候也不感到无聊、苦恼。令人发笑的是,有一次保姆说:〃先生,你的儿子有些怪,他好像是在和幽灵玩。〃
    有的父母因不了解孩子们的想像世界,当子用木片和纸盒建筑城市、殿玩时,他们为了收拾屋子,就往往不给孩子打招呼就破坏了孩子的游戏。这就无情地摧毁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这一举动的类重性在于,这不仅肃夺了孩子的幸福和游戏的欢乐,而且阻碍了孩子将来成为诗人、学者、发明家……父母在教育中往往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