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美女榜-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源头,成为后世历代文人百写不厌的话题。而〃巫山云雨〃、〃阳台梦〃、〃自荐枕席〃等词,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性语。特别是〃云雨〃一词,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文学作品中表达性爱主题最流行的隐喻;秦汉之后,逐步从文人用语走向民间,成为性爱行为的代名词。〃中国文学中的〃云雨家族〃极其兴旺发达,这都应归之于宋玉的创始之功。〃②   

  〃云雨、巫山、高唐、阳台〃等性词,据说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四十多种,两千多年来,弥漫于文人们所作的诗、词、歌、赋、曲及话本、小说之中,正所谓〃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③在《神女赋》中,宋玉借襄王之口盛赞高唐神女的美貌道:   

  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环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在宋玉的生花妙笔下,神女丰满靓丽,完美无瑕。她瑰丽奇伟,姿态万千。刚见她时,但觉光彩耀目,如旭日初升,光照屋梁;当她稍走近些,则皎洁映人,如明月泻地,晶莹闪光。她绚烂似鲜花,温润如美玉,光彩四溢,动人心魄。   

  宋玉借襄王的一双慧眼形容神女的盛饰之美:〃振绣衣,披褂裳, 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在诗人眼里,高唐神女〃集天地阴阳的浓艳之美于一身,仿佛翠鸟振翅高飞,举世秀色无法比拟。〃①   

  何以见〃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呢,宋玉进一步描写说:   

  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巫山神女的美丽令毛嫱自惭,以袖遮蔽;西施失意,凄然掩面。她容貌丰腴,端庄娴淑;肤色洁白,温润如玉;双眸炯炯,脉脉含情;娥眉弯弯,樱唇红润……总之,神女坐立动静,无一不美艳四射,光彩照人。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12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5)         

  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有关中国爱与美之神的〃仅有的珍贵资料〃,它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细腻地描绘女性外貌、形体和情态之美的先河。女性之美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主题,可以认定为是由高唐神女的形象诞生为标志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巫山神女足以与西方艺术史上的维纳斯相提并论。并且,〃高唐神女作为中国的美神,在汉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确实积淀为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原型,从曹植的《洛神赋》一直到《金瓶梅》和《红楼梦》,每当文人欲表达女性的性爱和美艳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回溯到这个原型。〃①   

  这也说明宋玉成功塑造的高唐神女形象,不仅是女性美的极致,而且是美的极致,她形神兼备,既端庄典雅,超尘绝世,又美丽多情,风情万种。有人将巫山神女视为〃中国第一情人〃,认为巫山神女〃是中华民族爱与美的象征,后人借用这一原型就好像引用普遍公理一样,无须再加证明。这正与维纳斯在西方文明和艺术传统中的意义和地位相同,因而两相对照,彼此辉映。〃②   

  除《高唐赋》和《神女赋》之外,宋玉的另一名篇《登徒子好色赋》在中国美女文化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其赋原文如下: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娴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齿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美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3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6)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登徒子好色赋》对中国传统美文化和美女文化的重要贡献至少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该文比屈原《大招》和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更为简洁地界定了中国古代美女的规范形象,(也给出了丑女的模样。)〃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成为后世历代美女评价经常引用的标准用语。第二,由于该文的影响,登徒子成为古往今来好色者(色鬼。)的代名词。第三,该文巧妙运用烘托间接描写美女的艺术手法,对后世美女评价及美女文化影响极大。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汉乐府《采桑行》中对罗敷美貌的描写,即是采取间接的描写手法。(现代号称〃西部歌王〃的王洛宾那首著名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采用的也是这类艺术手法。有一出黄梅戏,名为《夫妻看灯》,形容年轻妻子的美貌,也是借看灯众人的不同举止烘托表现的。)三国时期,因为感伤含冤去世的皇嫂兼梦中情人甄洛,悲情王子曹植创作了在中国美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名篇《洛神赋》。〃才高八斗〃的曹植直言不讳地称其写作《洛神赋》受到了前辈宋玉《高唐赋》和《神女赋》的启发。曹植笔下的洛神形象是这样的: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近距离观察,洛神的形体、容貌之美已达极致。她〃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由于曹植的《洛神赋》,后人常把〃巫山洛水〃相提并论。人们常用〃宛如洛水中升起的洛神〃来形容那些世所罕见、艳惊四座的绝代佳人。(古龙语。)曹植以后,令人不能不提及的描写美女大师是中唐时代的白居易。他形容美女细腰所用的词汇〃小蛮腰〃,今天仍然被广泛引用,但知道其出处来历的人并不太多。在白居易的著名长诗《长恨歌》里,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是如此的媚态万千: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上述所引文人骚客皆为男性,姑且视为古代男性的美女观。明代有一位薄命高才的美少女,被红学界某些人士认定为林黛玉的原型之一,名叫叶小鸾(字琼章),这位早夭的美少女给后人留下一篇《艳体连珠》,也是美女文化史上常被人提及的名篇。叶小鸾从女性的角度分别吟咏女性的发、眉、目、唇、手、腰、足和全身之美。受她的影响,其母沈宜修也兴致盎然地加入进来。我们来看一个美少女心目中的美女观:         

※BOOK。HQDOOR。COM※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14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7)         

  发盖闻光可鉴人,谅非兰膏所泽。髻余绕匝,岂由脂沐而然。故艳陆离些,曼称矣。不屑也,如云美焉。是以琼树之轻蝉,终擅魏主之宠,蜀女之委地,能回桓妇之怜。眉闻吴国佳人,放黛由来自美。梁家妖艳,愁妆未是天然。故独写春山,入锦江而望远。双描斜月,对宝镜而增妍。是以楚女称其翠羽,陈王赋其联娟。目盖闻含娇起艳,乍微略而遗光。流视扬清,若将澜而讵滴。故李称绝世,一顾倾城。杨著回波,六宫无色。是以咏曼于楚臣,赋美眄于卫国。唇盖闻菡萏生华,无烦的绛。樱桃比艳,岂待加殷。故袅袅余歌,动清声而红绽。盈盈欲语,露皓齿而丹分。是以兰气难同,妙传神女之赋。凝朱不异,独着捣素之文。手盖闻似春笋之初萌,映齐纨而无别。如秋兰之始茁,傍荆璧而生疑。故陌上采桑,金时露。机中织素,罗袖恒持。是以秀若裁冰,抚瑶琴而上下。纤如削月,按玉管而参差。腰盖闻玉佩翩珊,恍若随风欲折。舞裙旖旎,乍疑飘雪余香。故江女来游,逞罗衣之宜窄。明妃去国,嗟绣带之偏长。是以楚殿争纤,最怜巫峡。汉宫竞细,独让昭阳。足盖闻步步生莲,曳长裙而难见。纤纤玉趾,印芳尘而乍留。故素蹁跹,恒如新月。轻罗宛约,半蹙琼钩。是以遗袜马嵬,明皇增悼。凌波洛浦,子建生愁。全身盖闻影落池中,波警容之如画。步来帘下,春讶花之不芳。故秀色堪餐,非铅华之可饰。愁容益倩,岂粉泽之能妆?是以容晕双颐,笑生媚靥。梅飘五出,艳发含章。身为美才女的叶小鸾所崇尚的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秀色可餐,却不是涂脂抹粉所能造就的;美女们的喜怒哀乐,也难以借助于化妆品来表达。〃连珠体〃传为汉代杨雄所创,但将艳体引入连珠体者却非叶小鸾,较早可追溯至南朝人刘潜。刘潜著有《探物作艳体连珠》二首,其一曰:   

  妾闻洛妃高髻,不姿于芳泽;玄妻长发,无藉于金钿。故云名由于自美,蝉称得于天然。是以梁妻独其妖艳,卫姬专其可怜。其二曰:   

  妾闻芳性深情,虽欲忘而不歇,熏芬动虑,事逾久而更思。是以津亭掩馥,抵结秦妇之恨;爵台余,追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