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生活下去,李显为了感恩,许诺了如果登基后可以让她为所欲为。也对,但只说对了一部份,因为史书都疏忽了韦氏的相貌。能生下大唐最美公主的母亲,还会差到哪里去?王画与她也有几面之缘。曾经当着李裹儿的面,赞扬韦氏的美艳,都让李裹儿产生误会,认为王画想将她们母女“通吃。”
    李裹儿都是白担心了,就是韦氏比李裹儿还要美艳,王画对这个女人也不会感兴趣的。但不得不承认她的美艳,现在她四十岁出头了,但因为保养得当,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出头似的。与李裹儿相比,少了一份青春舰丽,却多了一份成熟的风韵。用媚惑众生来形容她的相貌也不过份。这也是李显留恋她的关健原因。
    李显让宫女将两块砚台带给上官小婉与老武,两块砚台图案不一田七武的是幅长寿图砚,送给上官小婉的是一幅春花殿火蚓必给韦氏与李裹儿的砚台拿了出来。
    韦氏是一幅富贵图,都是有含义的。李裹儿的却正是那天她留恋不舍的那幅松下问童子图银星钦砚。
    李裹儿看到后终于脸上出现笑容了,她问道:“父皇,你到了王小二家中了
    高兴归高兴,心中还有怨念。
    李显点头。
    “父皇,你看到那些婢女了?”
    李显是看到了,但看到这些漂亮的少女眼中都带着怨色,恐怕事情不是李裹儿所想像的。但李显因为心情好转起来,开起了玩笑,说:“看到了,她们过得很开心。”
    李裹儿嗔怪地跺了一下脚,说:“气死我了。”
    但韦氏却对李裹儿说:“裹儿,你先出去一下,我与你父皇商议一些事情
    李裹儿离开,韦氏说:“陛下,你去了王画家中。是不是为了今天早朝发生的事情去的?”
    “是啊
    “他说了什么?”
    李显将王画的话再次重复了一遍。
    “王画的主意只是治标,不是治本。他还疏漏了最重要的一点。”
    “县后有何高见?”
    “陛下,王画遇刺的事,好查也难查。就象前年血字营被出卖的消息一样。
    这一次胆敢刺杀王画,刺客的身手都是不弱,而且动用了十把军用弓弩,在洛阳有这个嫌疑的人并不多。但连王画自己都排除了是三思做的,那么陛下想一想会是谁?”
    剩下的只有李旦嫌疑最大了。可李显就是站在老四的立场去想,也不大可能。十箭齐发,王画身上没有盔甲。手中没有盾牌,随时有可能被乱箭射杀。结果就是武三思背上一个嫌疑的名声,不如将王画留下来与武三思角逐。老四的睿智,不可能做出这个愚蠢的事情的。
    “陛下,一开始我认为也不可微但陛下你再想一想,如果再配合今天谶言,会有什么样结果。”
    这弟兄俩是一对难兄难弟,先后都做过一段时间皇太子与皇帝,然后让武则天废黜,因此都有登临帝位的大义。但神龙政变时,李旦带兵平息洛阳,随后主动扶助李显登上皇位。因此一开始时,李显对李旦是真心感谢的,包括他直接封赏李旦皇太弟的封号。有了这个封号。以后李旦都可以用它来做为皇位继承人的名义了。但李旦还是拒绝了,这让李显觉得有些内疚。
    但好人就怕三说,坏人就怕三劝。后来韦氏与武三思,就包括上官小婉都经常在他耳朵边吹风,李显想法渐渐改变。李旦的一段皇太子与皇帝的历史,不成了李显的内疚,反而成了李显忌惮的一个原因。如果李旦不是低调做人,真接受了李显皇太弟的封号,有可能现在李显都产生杀机。
    这两咋。人自始至终没有提李旦的名字,但心中有数。而且韦氏所说,也让李显担心起来,他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陛下,你再想一想,如果没有三思顶力相助,你的皇个有今天这般牢固?他与这两件事都没有关联,虽然滑州一案中他为交手的地方官员牵连,但对陛下还是有大功的。现在有功不赏,反而因为某人的精心安排,将三思贬放到外地。岂不是正中了某人的圈套?所以我说王画想法只是治标,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我该怎么办?”
    “简单,继续追查刺杀王画一案,与谶言一案,到底是谁做的,勒令百姓禁止传播谶言,同时下诏朝堂上不准再弹劾这两件事,避免继续纷争下去。至于处执,在真相没有大白之前,不对任何大臣进行处罚,以免误伤真正的良臣
    除了禁止传播谶言外,其他的彻底颠覆了王画的提议。
    这是韦氏刻意地蒙混了两个不同的概念。韦氏的说法只是针对两件案子的本身,因为无罪,所以不能处罚。王画的说法却是根源,他并没有说为了案件而要将几个大臣惩戒一下的,而是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的利益,党争发展到了已经影响国家机器运转的地步。所以略作惩戒。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立场,所作出的不同处理方法。
    但韦氏的说法很有诱惑力,李显现在还真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武三思对五王掣肘,五王与老四会不会将他这个皇帝架空了。因此沉吟起来。
    其实这又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想要将五王架空,让国家机器的实权落在他们手中,是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对他们掣肘。但不一定非要武三思,相信现在的许骡,以及还没有完全脱胎换骨的张嘉贞、魏知古,以及王画等等许多人,他们都不愿意朝廷落在五王手上,让他们随意地废立。而且他们才是真正想唐朝变得更加强大,本身作风端正的臣子。
    但这要有一个前提,重用与信任,光给了重职,不重用不听建议不行,就象老魏一样。所以老魏心灰意冷,即使他现在是宰相级别。
    可韦氏不会让局势这样发展,如果将大权交给这些直臣手里,她还有实现野心的机会么?所以日夜在李显耳朵边挑唆,造成李显一个想法,他现在离开武三思就玩不转了。
    第二天李显在早朝上将这道圣旨一宣布,可想而知,引起多大的动荡。居然连这么严重的谶言,皇上都不管不问。除了武三思一党俯身附和,说皇上英明。其他的所有大臣,不管是不是与五王派系有关的。全部伏下,请求李显收回圣旨。不但如此,消息传开,各地大到各道各州的官员小到地方上的贡生望儒,纷纷上书,进谏与弹劾。
    王画听到这个消息,嗤笑了一下,沐孜李又悄悄对他说:“二郎,听我的吧
    皇上这么混蛋了,王画取代他算了。王画摇了摇头:“皇上软弱可欺,可没有失大德。沐放李,我问你。你看相王可有一爷动?我可以告诉你,虽然皇上软弱。让大家失望。但砾术旦谋反,还是有许多人对他拥护。所以连相王都不敢转举妄动。以后这句话休要提起。我们看戏。”
    好戏还没有拉开呢。
    而且王画也接到一个好消息,从江南他家瓷窑里,烧出许多文房四宝以及杂项的精美瓷器。包括王画画了图,让工匠仿制的后来名品,明朝宣德青花云龙纹蔡口洗。文房杂项中的瓷器作品有很多,但有一点要注意了,因为考虑到书香墨韵,所以百分之九十选择了青花瓷。最让王画高兴地,经过大量人工的找寻,终于找到了坡塘青,石子青,还因为王画的牵线搭桥,进口了一些波斯的青料。这丰富了青花瓷的种类。
    但有许多青料,依然没有找到,其中最有名的是淅青,是国产青料中最好的青料,从明万历中期到清朝前期景德镇官窑几乎全用此料。这个青料在金华,相信只有下了功夫后,不久后还以能将它找出来。还有产自云南的明珠料,由钻土旷料殿烧而成,烧成后成黑色,为不透明状,清代多用此料。色调青翠明亮。瑞州的画烧青,又叫无名子,明朝景德镇许多瓷窑用此青料绘画瓷器。以及一种韭菜边,是用来烧细器的。再就是回青,出自西域,种蓝色颜料,主要用于瓷器烧制上色,一般需要和石子青混合运用,所呈现的颜色较需蓝浅淡,多见于嘉靖和万历年间的瓷器。
    如果能将这几种青料全部找出来,那么妻画可以烧出几乎所有青花瓷的种类,而不是现在许多青花瓷都是不伦不类。但没有准确的地址,没有仪器,就象寻找乌金砚一样,这需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慢慢从大海里将针捞出来。
    除了这个好消息外,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笔墨,除了各种连王画在繁持都没有传授烟墨外,还有药墨与彩墨。经过了反复的试验,基本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当然,花费这样巨大资金试验原材料,王画也可以说是千古第一人。笔主要分为笔毫与笔管。笔毫技术现在相当发达了,但很少有人在笔管上考研。王画在巩县时就想做毛笔的,甚至收集了许多动物的毛发,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没能亲自动手。这回却让家中的工人们试验出来了。
    而且因为几年的教导绘画雕刻能力,工匠现在制作的笔墨上的图案已经有了很高的欣赏性。
    王画还投入了资金,试验宣纸,可现在依然进展不大。当然,与青花料一样,是急不得的。毕竟一下子从无到有来一个飞跃。
    随着这些工艺品的到来,也意味着墨海轩离开张的日子不远了。
    正当朝野上下因为李显对武三思的得过且过,怨气冲天时,李重俊从汴州返回京城。与王画回到洛阳时冷冷清清相比,这一次李重俊回京很热闹。李显命魏元忠率领大臣到码头上亲自迎接。主要是转移大家的集中力。实际上许多大臣也因为对李显的失望,将希望转移到李重俊身上。
    一路返回皇宫,许多大臣就向李重俊进谏,希望李重俊挟借此次大功,规劝李显。
    京城发生的事,李重俊早就得知了。因此这些天一直在与幕僚商议此事,甚至李重俊想一回洛阳,马上就去拜访王画,看他能不能帮助自己出二个好主意。但被幕僚否决。原因很简单,王画现在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无能为力。而且目标也简单,主要因为是皇上过度信任武三思这个奸臣。反正李重俊与武三思已经成了敌人了。所以李重俊这时候必须要“揭竿高呼”才能赢得更多大臣的赞赏与投诚。不管能不能打倒武三思,都赢得了声望。
    如果李重俊找到王画,现在就有许多人认为这一次两件大案的侦破,以及赈灾完美的完成,其实是王画的功劳。如果连这个简单的事也要找王画商量,天下人又会怎么想?而且王画闭客谢客,为了避讳,他去求见,王画是见还是不见。见还罢了,如果不见,他想学公主撞门,或者学宋骡翻墙头?
    其实说到底,这是幕僚在贪功,如果见了王画,王画将什么都安排妥当了,那要他们这些幕僚有什么作用?
    于是李重俊打消了这个念头。事实他就是见王画,王画也不会打开大门将他迎入家中的。
    因此面对各个直臣殷切的请求,李重俊立即做了表态。一群人回到皇宫,李显同样大设宫宴,在宴席上他又封赏了这一行有功之臣,包括张九龄与张嘉贞都有升迁,连严挺之又再次加封,变成了大理寺承,这一跃就是好几级了,而且也有了亲自审断案件的权利。实际上是对王画的额外加赏。对此大臣都没有意义,确实立了大功,也不是升为宰相侍郎尚书,加赏虽然优厚,也在情理之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李重俊伏在地上,向李显请求处执武三思,以平民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