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7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相,请快快说来。”
    “归还唐朝公主,还回战俘。”
    “这怎么可以?”没禄氏一听就急了,如果这样做,吐蕃脸面丢尽了。
    “太后,请听我说。虽然我们失去虚名,可是得回三万多吐蕃战士,这是增强的实力。太后啊,你知道这三万多名战士现在在做什么?他们在修路、挖煤、耕田。有的都快一年半时间了。臣估计现在他们都快忘记怎么骑马。如果再拖延下去,这些战士将会成为废人。还有将公主还给血营,他们对唐朝不是说独立西北,是替朝廷讨还公主吗?我们将公主给了他们,他们还用什么理由在西北立足?”
    “大相啊,你说得虽然有道理。如果西北没有了这个血营,没有了那个王画,我们吐蕃自然不惧。况且我们还有春桑、迷桑、波窝、洛窝、白兰、多弥、羌塘、贡塘、象雄、孙波,吐蕃还有希望。”
    其他大臣听了直摇头,太后让血营打寒了心,竟然说出这一种没志气的话。可是他们自己也没有把握说对付血营一定会获胜。或者举全国大兵北下,胜利了固然是好事,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但是大相啊,就是我们将公主送给了血营,他们也不会退出西北。到时候我们脸面也丢了,危胁还在啊。”
    “太后,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西北数州。可是中原人喜欢说王师无敌,战争时喜欢用一个道义来掩饰。一旦得回了公主,他们就失去了呆在西北的理由,也就是道义。太后,你再想一想唐朝的局势。血营没有办法呆在西北,只好帮助唐朝那个逃亡的王子,讨伐韦氏。这一战起,就是数年时间。唐朝人内部鱼死网破,正是我们吐蕃重新崛起的机会。所以大*师才说,勤政爱民,是我们眼下吐蕃人的首先任务。”
    虽然是金玉良言,然而乞力徐也借助大*师的进言,才能将这番话说出来。否则他也不好向国人交待,毕竟吐蕃强势了很长时间。
    最后吐蕃终于决定让大臣兀论样郭出使灵州。
    同时也决定与唐朝暂时性的议和。现在是最好的机会,韦氏政局动荡,地位不稳,这时候她不但需要内部的支持,也需要外部的支持,可以与她谈判,换取好处。只要韦氏答应了条件,那怕前面答应下来,后面倒台,毕竟条约签署了,唐朝也不好反悔。
    当王画听到兀论样郭的话后,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可是表面上无动于衷,他平静地说道:“还是那句话,十万被你们吐蕃掳获的百姓,以及公主,交还战俘,其他的免谈。”
    兀样论郭恼羞成怒,不过最终他忍了下来,这个人也是后期吐蕃一个出色的大臣。在他来之前,就料到议和的艰难。
    因此不紧不慢地说道:“金城公主是大唐公主,她难道与普通士兵相比吗?这一次我们吐蕃带着很大的诚意前来,甚至不惜有辱国体。如果阁下不答应,那么我只好回去向国人交待。虽然大总管战绩赫赫,可是我们吐蕃勇士在激怒之下,举国之哀兵,北下大非川与积石山。你们血营当真能获胜吗?”
    “那就试试。”
    “我认为你很愚蠢。阁下之所以在西北太平无事,无非是手中兵多将勇,贵朝廷拿阁下没有办法。如果与我们吐蕃火拼,不错,无论胜负,这不是我们吐蕃所愿意看到的。但也不是你们血营所愿意看到的。现在和则两利,得到公主,大总管声望也达到了巅峰。进可以率军东下,角鹿中原,退可以保守西北不失。为什么还要争那么一点儿百姓?”
    “那么你们吐蕃人为什么争这一点儿百姓?”
    “你”兀样论郭气愤地站起来,但再次忍受下去,坐了下来说道:“我们吐蕃已经失去了吐谷浑与党项人,国力大衰,又答应归还贵国公主,现在还送你们百姓。我们国家百姓会怎么样想,将士会怎么样想?”
    “贵国如何,我怎么知道?我只知道我手下将士怎么样想?三万多强壮的士兵,为了掳获他们,我们牺牲了多少战士?现在无偿交还你们吐蕃,甚至这些人回去后,又成为战士,使我们血营将士再度产生牺牲。如果只换回一个公主,我们将士会怎么想?”
    “大总管既然这样说了,我们吐蕃也会做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兀样论郭气愤地甩手而去。
    看到他离开了,李持盈在旁边可怜兮兮地说道:“二郎啊,你就答应他们吧,小奴奴在吐蕃好可怜。”
    “小郡主啊,你只知道金城公主可怜,可知道在吐蕃境内生活的唐朝百姓更可怜,”王画抚摸着她的手背说道。
    在王画妖魔化的宣传下,金城公主在吐蕃的生活,比地狱里的生活还不如。
    但是王画心中却知道,金城公主在吐蕃过得不开心,但不是他所宣传的那样。真正苦的是那些被掳获过去的唐朝百姓。无论是在吐蕃,还是在突厥,除了真正的人才外,其余的百姓真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甚至不如一些苛刻家族里面的部曲。
    这都是次要的。
    关健他在西北立足,打的旗号就是替唐朝消除吐蕃边患,接回遭到不公平对待的金城公主。边患现在夺下了积石山与大非川,除了柏海少数地区外,隋朝占有的高原领土基本收回。关健是高原上最肥沃的土地几乎尽入囊中,要么就是逻些城与臧河流域。这是不可能的,大军到了哪里,吐蕃全境都被拿下来了。
    就是以现在血营的强势,也因为兵源不足,没有十年八年,休想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只剩下金城公主这个理由了。不是不想接金城公主,至少现在吐蕃人不会愚蠢到伤害金城公主。
    只要金城公主在吐蕃,王画就有理由在西北立足,他就可以能进能退。实际上上一次讨要金城公主是假的,想多要一些百姓是真的。只要血营继续强大下去,他有十种方法逼迫吐蕃送回金城公主。但不在这时候。可没有想到吐蕃人真答应了。
    如果真接回金城公主,王画反而不太好办。
    他将朱仝喊来,将情况说了一下,感叹道:“吐蕃也有能人啊。”
    虽然此举未必能与勾践尝胆相比,但能忍能放到这种地步,也出忽王画的意料之外。
    朱仝说道:“吐蕃那个太后才智不弱于则天太后,只是吐蕃连番遭到数次打击,所以才被我们所趁。而且那个大相乞力徐更不简单。”
    王画揉了揉头,吐蕃这步棋犹如天外飞仙,让他很难受。
    虽然他与李持盈说过还有更多的百姓。然而在大义面前,在这个时代,如果一味在百姓数量上纠缠,将金城公主摆在普通百姓的地位,同样不好对外交待。
    所以吐蕃人这一次格外强硬。
    他想了想,询问道:“那个兀论样郭呢?”
    “他还留在灵州城。”
    当然,料准了王画最后会退让一步。所以他才没有离开。这同样是一个睿智的大臣。
    王画又问道:“李重俊现在如何?”
    朱仝摇了摇头:“不是很好,据手下反应,他最近老实了许多,然而颇有怏怏之意。”
    王画怒道:“真是一个不识好歹的家伙。”
    心中也怨恨起太平公主,好不说,说什么王画只有李重俊一个人选的话。当然不是李重俊一个人选,他还可以选择李隆基,不过这不正是太平公主所希望的吗?
    其实他心中也戚戚,这是自己掌握了历史的一些记忆,所以料事机先。又利用了先进的知识,掌控了海外一片基业,为自己谋取了大量钱财力量,然后又发展到军事上面。
    否则真正到朝堂朝争,就是自己这一点政治经验,会被这些人活活玩死。
    他苦笑道:“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 答案
    第一百二十五章答案
    兀论样郭留在灵州城没有离开,也没有向王画再要求和谈。
    成竹在胸,活活将王画气死。
    这时候王画又听到一条消息,吐蕃除了派出兀论样郭到了灵州与他谈判,又派了使者到了长安,与韦氏谈判。这个王画都不会担心,如果韦氏将积石山与大非川卖给吐蕃人,获取吐蕃人的支持,更使她失去大义,激怒民愤。
    他同样不会承认这个条约的。
    不过不知道吐蕃会打什么主意,既然与自己这一次谈判表现出来的睿智,有可能在长安也会给自己下绊子。
    还有一条消息,李显的陵墓在无比的铺张浪费下,进展很快。眼看就要下葬了。
    王画只好将兀论样郭喊了过来,这一次兀论样郭,口气松了松,说道:“如果大总管坚持,我还有一个主意,解决我们的分岐。”
    “说说看。”
    “如果交还了公主,还倒贴了许多百姓,大总管,就是你想一想,我们吐蕃人会不会答应。就算我们太后答应了,国内的各大贵族会再次利用这个借口谋反叛乱。于其这样,不如与贵军鱼死网破,还换回了我们吐蕃的尊严。因此在我前来的时候,大相曾经说过,如果大总管坚持。还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利用让金城公主省亲的借口,让金城公主到你们鄯州。同时带上两万百姓,作为服侍公主殿下的陪伴。但也只能这样了。毕竟是陪伴,百姓人数不能再多了。这是我们吐蕃人的底限。”
    “那你意思是金城公主到了我们鄯州后,让我们血营将金城公主扣下,不归还你们吐蕃人,这样你们太后又可以向百姓交待,又可以激起士兵的悲愤之情?”
    “大总管,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就是激起了士兵的悲愤之情,现在也不想与贵国交战。这一次我们吐蕃已经向贵国派出使者,向贵国称臣,两国交好。也不想打了,否则都不会派出使者。而且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但实质公主与百姓到了你手中,还会交还给我们吐蕃吗?如果王大总管连这样的方法都不愿意。那么为了脸面,我们吐蕃为了向百姓交待,只能用金城公主一人换回所有战俘。其他的也免谈。”
    王画被他气得拂袖而走。
    如果不是唐朝的情况不允许他出兵吐蕃,他都能带着大军,立即兵发白兰部。
    对此朱仝说了一句话:“如果晚二十年就好了。”
    他指的二十年就指二十年后的发展。大洋洲今年涌去的百姓最多。已经逼近两百万人口。王画不敢再收了。收下去可是要付钱的,虽然大洋洲每年带来大量利润,可眼要还债务要还到明年年底。欠下的债务太大了,王画总觉得心里不塌实。
    但这些人口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的。
    唐朝现在一亩田粮食产量在八百斤左右,也就是后来的三百多斤。当然,如果服侍得好,水土好,肥料足,产量会更高一点。这个产量与后世的产量是无法相比的。所以相同的土地养了后来的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居然还能出现粮食灾荒。
    但大洋洲不同,土地多,人口少,而且田力充足。加上王画采取了一些措施,杂交稻技术,他是没有办法的,可是鼓励百姓选拨良种。其中有一种原始的方法,那就是选种。在稻株中挑选高大粗壮重量足的单株育苗。一步步改善种子的优良程度。
    这渐渐使产量超了一千一百斤以上(五百斤左右)。
    如果不支持唐朝,大洋洲不缺少粮食。因此王画鼓励人口繁衍。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青壮年,但是每户人家如果养四五个,五六个孩子,二十年后,人口就会翻倍。
    甚至王画为了刺激人口增涨,还发出一道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