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浅论拾遗_YY论-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者产生与YY文学的定位和源头,后者来自YY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谁应该占据上风。我无法看出来。
当然,我们中国人是可以走“中庸”路线的!
个人见解!
①四要素论主要来自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N。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感受谬见》:威廉。K。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合写于1946年。见《“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8页。
*******************
下一章:名家的作用
第四章 小白大大
         关于上一章中一些没有明确的问题:
一,对于“***”一词的使用,我一直都比较犹豫,我担心这会产生一些反面的效果。这,就不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了。
二,关于“索引”的问题。第二章与第三章的内容,我没有设置索引,主要是因为我觉得这两章需要投入太多的感性思维,用“索引”开头的方式会将我要表达的情感割裂成不完整的几块。对于后面的内容,我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索引”的使用。
三,“代表作论”与“代表人物论”只是我个人的一种说法,希望大家能够给予足够的宽容。
***************(以下正文)*************
索引:“代表作论”下的大大——小白大大——定位——现状——实际意义——产生原因——与作品的数量关系——对YY文学的贡献——影响
在上一章节中,我提出“代表作论”和“代表人物论”两种比较相对的大大论调。在这一章节中,我将重点探讨一下“代表作论”下的大大中的一个特殊的大大群体现象——小白大大。
“代表作论”是一种论调,一种观点,一种看法。它不是群体的概括。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下。如果觉得这样说没有问题的话,那么,“代表作论”下的大大就不难理解了。它就是YY文学创作中的一群体的总称。这个总称前人还没有提及,也就是说,这样的群体的无意识中形成的。
小白大大,是“代表作论”下的大大中的一类群体,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它就是后者的“子集”。那么,什么是小白大大呢?
“小白”,简单地说,就是YY文学的读者;而“大大”,相信大家通过前面的章节的阅读都已经有所了解,简而言之,就是YY文学的原创者。YY文学四元素中的两个组合到了一起,这,是一个什么东东?
粗略一看,似乎有点滑稽,但是仔细思索的话,你就会发觉:其实这个词还是比较符合现存的YY中的现象之一——“由被动的读者转换成主动的作者”。(这里是“主动”与“被动”的说法主要是指二者面对文学文本的地位,而不是上一章节中,YY文学四元素之间的主导与被动的论述。)
可以说,现在还没有哪一个词比“小白大大”更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动态性。
通过字面,我们也可以猜出这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即原本身为YY中的小白换了个身份,即大大的身份! 
意思就是怎么简单!
小白大大是YY文学中普遍存在的、相对与其他文学类型又是比较独特的群体。我们在传统文学中是很难看到一种文学类型的读者与作者可以达到YY文学中那般互通自如。在我们的印象中,传统文学中的作者是作为读者的“神”供奉在神坛上的。但是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权威的论调已经深刻影响了还处于现代化经济下的中国的广大年轻人。致使中国现在文坛上,反权威的论调一直很高。并引起了一些争议。对于这一点,我们比较熟悉的应该是05年至06年三月间,80后作家与当代名家在网络上的几次“论战”。(详情见本书的《第六卷 比较论》^__^)
作为通俗文学中的一种类型,YY文学因为自身固有的因素,使得小白和大大的之间的文学素养差异很小。这一下子就打破了小白与大大之间的“尖冰”。小白大大的出现,也变得很自然了。但,同时,因为小白大大的文学营养补给主要来自YY文学作品,这样的作品大多数并不具备营养价值。(用跳舞的话来说,就是“只吃过并吃惯快餐的人想做满汉全席那只是一种妄想!”。)
TJ、枪手、“互助盟”、跟风、广告……这些多少含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好像都曾与小白大大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小白大大的作品的存在究竟有何价值呢?
在探讨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应该继续将小白大大一分为二。一是受到YY文学和传统文学双重影响的新进写手;二是主要在YY文学影响下的写手。
第一类小白大大一般在传统与YY之间寻找平衡。作品思想和“行径”在二者间挣扎。这一点,对于整个YY文学来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这种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个性的艺术追求被带进了创意的区域。对于商业来说,YY文学的创意才是生命力。
这样说,并不代表我就否定YY文学的艺术价值。恰好相反,处于初期的YY文学却非常需要借助商业价值来发展自身。最终达到艺术的追求。
第一类小白大大补充了单纯商业化下的不足。当然,这样的说法,对于新进写手有点残酷。(为什么这样说,请大家多想一想,不要急着去否定!)
在第一类小白大大中,也会出现优秀的、适合商业运行的作品。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同时,也给小白大大带来了更多的后来者。
第二类小白大大的出现,纯粹就是YY文学的自身的发现。根据个人情感和YY作品的结合,发现故事中的东西,在自己的血液里固有和流淌。颤抖的手配合兴奋的脑细胞开始记录生命的青春。也许……也许……
对于这一类人,我是崇敬的——不管他们的作品结果如何。他们的创作是对YY文学的爱的体现,他们的一切都是单纯而又热切的。他们的文字粗糙、逻辑幼稚,但不失可爱。我们应该感谢这样的大大,因为他们是金字塔的基石!
小白大大成为名家的概率是比较小的,但是他们的作用却不能够忽视。因为身份的双重使得他们更明白小白们需要的是什么(虽然他们在自己的文字中无法准确的反映出来)。小白大大的声音永远是YY文学中的一种现象。
权威性,在上面我提及到,这也是后现代主义一直批判的点。可以这样说,在所有文学样式中,YY文学是最不具有权威性的。因为,第一批大大是同第一批大大共同成长起来的,这让小白对大大多了一丝亲切,少了一点敬畏。“这其实没有什么的,我也可以写这样的作品”的论调在小白中到处存在,并激起了部分小白的写作**。初期,小白大大们也许就是报着这样的心情去搞YY文学创作的。
不可否认,在世纪之交,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产生了生存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国家体制改革强加在我们身上的。
大学本科人数扩招和限招、就业人员的激增等等,这一系列的压力让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无所适从。突然,我们从“门槛不高”的YY文学的骨子里闻到了一股金钱的刺激性气味,那种疯狂是无法用语言来叙说的。故而,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都涌进了YY文学创作大军之中。马伯庸先生就曾经感慨过:“十亿人民九亿写,还有一亿在发帖!”①(有人告诉我说,这不是马先生首创,但我是第一次从马伯庸先生的文章中见到的。)
这在客观上刺激了YY文学的发展。
对此,当然会有人习惯性地担忧——担忧YY文学的商业承载量似乎能够容纳如此多的大大。同时,也有人会担忧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冲击。毕竟,现在的工作是很难找的!
有人将04—06年说成是YY小说的繁荣时期。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这三年中YY小说的数量翻了几番。仿佛一瞬间的功夫,中国的YY文学就进入了鼎盛繁荣时期。
虽然说,历史淘沙,但存在的时刻还是让我们痴迷与沉醉。YY文学作品数量的扩张是名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就留给了我们这些泯灭的不入流的写手与小白大大。如果你认同了这一点的话,那么,你就不会对“小白大大决定YY文学作品的数量”这一论调有何疑义了。
所以,我认为,小白大大才是YY文学的主力军。这种主力军的地位与历史无关、与影响无关,它只与客观存在有关联。
虽然,我说小白大大的主力军地位与影响无关。但不代表小白大大对YY文学就没有影响。
小白大大的存在,首先,它扩大了YY的内涵与外延。对内,它补充了名家的不足,完善了YY文学类型(虽然这一点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会有那么一天的。不过,我并不期待这一天的到来,相反,我到希望它晚些降临)。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如果谁能够坚持把一个成熟的平台(如幻剑、起点、17K等)的TJ作品都看完,并从中寻找它能够存在的意义的话,那么,它绝对可以成为YY文学第一人!
其次,它的存在导致了无数思想的产生。(本来,我是想用理论来代替思想的,后来一想,还是算了。)一,网络平台的经营思想。如起点走培养优秀的“新进写手”的路线、17K的新手作品买断路线等。二,写手写作思想:在YY文学创作中,创意与文笔哪一个更重要?每一位写手都有自己的答案。
再次,它间接控制了YY小说的发展方向。从存在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有的时候,一种类型的流行主要是受到某些小白大大的同一思想的影响。比如,04年的网游、05年的都市色情、06年的同人色情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
小白大大是写手中的一种,他们的个体创作并不具备历史意义,但是群体却是YY文学中的主力军。
小白大大是YY文学中独特存在的群体,具有唯一性。在别的文学类型中是很难见到这样集欣赏与创作与一体的现象,即使有,那也是个体现象,而不具备普遍性。
小白大大的存在,复杂了YY文学。它提前引发了YY文学本身存在的“炸药”,希望大家可以借鉴!
本章节完!
①《十亿人民九亿写,还有一亿在发帖》,盛大娱乐小说2006。1,上海画报出版社。
*****
下一章:名家的作用
第五章 名家的作用与任务
         索引:“代表人物论”——名家的现状——来源——商业价值——导向作用——自觉写作的靠拢——名家的任务
在正文开始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名家是指活跃在YY文学创作中的大大,不包括其他文学的知名作者、与YY文学有一定联系但不属于创作团体的人。
在本卷第三章的末尾处,我曾经提到过“代表作论”与“代表人物论”两种相对的大大现存观。在上一章节中,我又说了小白大大是“代表作论”大大的一种特殊群体。言语说到了这个程度上的时候,相信大家均已经明白:我将“名家”归纳进“代表人物论”大大了。
“代表人物论”一说,主要来自于网络创作平台的名家专栏、起点职业作家和17K“四大天王说”等小白眼中的直观现象和网络平台的经营理念。这种以大婶①(大神)主导网络平台的论述现象给YY文学带来了“新”的创作和发展理念。
(“新”与“旧”的说法一直都是相对的。准切地说,应该是YY文学发展的先后理念。这里的“新”应该是指YY文学02、03年左右出现的品牌意识观。)
对于名家的现状一说,现在是比较混乱的。“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