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师付的。为了尽快出师,学徒们学的很快。为了增加自己额外的收益,匠人们教徒弟的速度同样非常快。
    不过据赵明卓所知,军火厂的工人们,往往都是在华夏科学院的老师手下学习。学完了初中课程也是直接进军工厂工作,虽然也要经过师付与徒弟的过程,但这些人却不会再出现在外面的人力资源市场。
    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一切,赵明卓的马车来到了目标附近。这里是华夏岛华夏城的行政中心,那儿也许该被称为未来的华夏国的皇宫内院。看着巍峨的大楼,赵明卓就不能不心理赞叹。他从来不知道,阿拉伯人盖楼的本领居然如此之大。
    当然华夏岛的行政中心,却是一个具备了哥特风格、阿拉伯风格与大宋建筑风格的综合体。这与那些工人们住的15层楼完全不同,这儿更加典雅华贵。
    这座建筑建立在一处大大的方块,而这片方块则不允许车辆出现。在那儿的警察,则一个个穿起纵列式的溜冰鞋,在街来回巡逻。他们身装备着手铐、警棍与使用豆袋的单发火枪。
    “主人,我只能送您到这儿了,里面是步行广场,不许车辆进去的!”
    赵明卓知道这件事,也知道在华夏城里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就是犯法。比如说就像要自己的仆人赶车进广场,那么处罚高的吓人,如果钱不够就罚为契约奴,还完钱才能够恢复自由。
    “我知道,你在停车处等,如果等久了,就给自己买些东西吃喝。”
    说着话,赵明卓给自己的黑人马车夫抛过去一个铜子。现在他在华夏城也算是“小有”之人,虽然这儿早期的商人不能比,更不能与此刻依然唯一的工业家——皇家相比,但他带来的人以及货实在不少。
    而且聪明的人能够赚钱,来到这儿之后,他把船和货物全都卖掉。甚至自己得到的货物也卖掉,因为那时就已经有人给他透了信,不久要放开企业的开办。那些工业也就不仅仅只属于皇家,尤其是民用工业,可以由普通商人们领了执照之后开设。
    赵明卓穿着新式的,少了许多带带而转用木质扣子的宋服。手中不失本色的掂着伸大扇子,缓缓行在步行街。他来了已经半年有余,而且暂时来说他不打算回去。
    因为他发现了比卖人,更好的生意。军火厂允许私人入股,但必须使用华夏币,同时一人可入的数量有限。家长可以替子女、老人入股,但不得瞒报、谎报入股数量,倘若一经发现股份没入,主事者斩。
    作为一个商人,赵明卓很是算了一笔账。一两白银,按照现在军火市场的规模与利润,以及军火产品的100倍暴利。估计一年之间,去掉损耗,整个军火系统可以营利最少500倍于成本。
    而且这也只是以最低可能的交易量计算出的结果,倘若根据报纸,这种武器刚刚露面,就有了10万支的供货,可以想象一下5年之内,最少的需求可能涨到50万支。这仅仅是火枪而已,弹药、榴弹抛射器、轮回炮,这些东西不算钱吗?
    不过一想到是人人有份,所以他认为一年的红利超过本金的10倍,那不过是最低可能的估计。至于赔钱,赵明卓倒根本没有想过。但对于他而言,这些钱依然不过是小钱而已。因为军火工厂的扩张,诸如纸厂、瓷器厂又或者说其他那些所谓的暴利企业,它们不过是民用产品,就没有什么制约的事情了。
    虽然这些企业的价值被定的相当高,但还是有许多人抢着采购。但采购这些企业股份的权利,却在于要采购军火工厂的股份。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这登记一下,是少不得的。
    想来这样的话,将来根本不需要进行人口普查,也不需要什么户口制度。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华夏人都不会太穷。国家的“福利股份”将会使多数人不会为了基本的衣食、教育费用而发愁。
    心中想着这些收益,作为一个商人,赵明卓是兴奋的。当他来到办事的窗口时,那儿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一个队伍都被两条红绳子拦着,人们只能一个挨一个的向前。
    因为办理的人人数众多,所以办事处开了多达100个窗口来办理这个事务。至于开设企业,则是其他的办公厅里办理。
    插队不允许,委托不允许,因为事关“福利股份”的问题,为了保持公正,所有人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就像是此刻的插队一样,无论任何理由、手段,则只有一种处罚——斩。
    申领的人非常多,但在严酷的规定之下,所有人都排得整整齐齐。手续也很简单,只消把自己的身份证以及与身份证绑定的银行存折号码登记,就算是完成,每个月分红会自动打到帐,根本无需再操心。
    至于身份证号码,则是根据不会重负的指纹的特征码进行加密之后来编制。与原先第一代单纯采用指纹的手段相比,第二代身份证要先进的多。由于加密,所以能够保持各人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身份证系统。
    事情办得非常顺利,唯一使赵明卓不爽的是,根据规则人不在华夏现有的领土范围中的人,无论人种、民族,不享用“福利股份”的待遇。
136章 自己开企业
    赵明卓交付了自己一个人的本金,离开了窗口,心中多少有些不甘。家里的大人孩子都不少,可惜他们都不在眼前。
    “唉,这一次船队回去的时候忘了要他们带个信,全家都搬到济州岛去,那里总算是济王殿下的地盘,总可以领到这‘福利股份’的。这一年便宜算下来,可是好几千的银子啊!”
    “福利股份”并不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个人为单位存在的收益。就像赵明卓这样一大家子的人,则会有相当数量的收益。虽然他估计分红不可能像息估算的那么多,但想必大家都会喜欢大宋羽林军打仗。另外也会喜欢外国人在打仗,而且打的越多越好。
    “济王殿下的手下实在是有能人,这一下看起来他是给人人都派了钱,但事实,是人人都给他钱来做生意。这一下军火厂得扩多少倍啊!”
    扩多少倍——100倍,最少每天原产的火枪,将会由原先的100支扩大到在1000支,与之相适应的是,则是弹药生产的扩张。甚至还有一部分,是金属弹壳的散弹枪与左轮式长枪的生产储存。为何现在就生产储备呢,想必这一条大家在后面的章节里就会看明白了。
    办完了“福利股份”的事情,赵明卓来到了申请开办企业的窗口。那儿同样立着个大牌子,面写着可以民办的企业名称与简要介绍。
    “编织厂、灯具厂、制衣厂……火柴厂……”
    各项企业都有人开办,如果懂行的人看了,就会发现全都是轻工业企业。至于重工业,那是将来可能的暴利企业。比如说机床厂,马丁可是知道,在他那个时代里,欧美的高科技机床企业,到底赚去了多少中国人的血汗。
    最后形成的结果就是,人家在研发,我们在进行重复投资与重复生产的工作,因为技术含量低所以收入少。而欧美人士拿起我们的财富,继续进行开发。简单来说,没有真正的科技腾飞,那么永远都不可能追得人家的收益。
    想明白了这些,对付此刻欧洲人的手段就容易了。让他们用,不让他们想,同时把农业、资源收集技术向他们推广,以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然后在他们花高价买去华夏岛的工业产品之后,自己进行迅速的研究。最好形成研究一代、储备一代、销售一代。
    同时依靠宗教严密控制欧洲的科技发展,那样的话,欧洲人就永远也追不。而他们生产的财富,也不过就是在为华夏打工而已。
    这些深层次的想法,赵明卓是不懂的。他只是知道,此刻他比起那些拉了货回去的同乡,占了大便宜。不仅仅是“公民福利股份”的问题,而是说现在他就可以开办企业。
    具有长远目光的他,第一眼就看到了火柴厂,这东西给他的震惊实在是太大,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您想开火柴厂,这没有任何问题。但因为皇家提供技术支持,所以您需要一次性缴纳相当的专利费用。”
    站在窗口的赵明卓知道,这件事缓不得。他现在就得快速动手。因为下一次大宋来的船队里,可都是他的熟人。造得少了,他怕不够那些家伙分的。因此手中的大扇子摇了几摇,急着问。
    “麻烦您问一下,我需要缴纳多少钱才能开设这个企业?”
    “不多,技术转让费用1000华夏币,不收取手续费,不接受其他类型的货币。”
    大概里面的人已经回答了许多次这个问题,因此回答起来迅速而又流畅。
    “哟,还真不便宜呢!”
    1000中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了,要知道这些钱比阿拉伯帝国的金币甚至都要贵一些,还只蔋TTP/1。1 200 OK
    Date: Thu; 29 Mar 2012 21:19:14 GMT
    Server: Microsoft…IIS/6。0
    X…Powered…By: ASP。NET
    Content…Length: 15998
    Content…Type: text/html
    《
137章 华夏的铁律
    第六季 欧洲罗曼史'137章 华夏的铁律
    ………………………………
    真是福兮货所倚,祸昔福所伏。购新电脑一台,结果老硬盘就挂了,估计给气死了,存稿、大纲、资料皆失。我的神哪,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下面故事开始……
    ————————
    当赵明卓的火柴厂建了没几天,又是一队大船进港。船头上飘着的是烈火金龙旗,赵明卓知道,毫无疑问一路之上,这样的旗比一船兵的力量还大。就他来时的路上,章青和他手下沿路剿灭强盗、海匪的手段不说本也罢。实在的,一路上的人都被这些家伙折腾苦了。
    “看起来伏bō将来倒得是个仁义之君呢,总算他手下并不待百姓们如此!”
    作为纯粹的宋人,赵明卓可没把什么外族人的百姓当成是百姓,那与他无关。他只是知道,赵伏bō的手下,对于大宋的百姓们总是爱护的。
    就像这些装人的船来说,又是船舱里通风,船上还要派一小队兵,充当押船的。让百姓们即便不得不万里远来,但总算是受不了什么苦的。当带着期盼的心在灯塔上的看到了船队的全貌时,他不由得的深深吃了一惊。
    这与他估计的相差的实在是太远遥远!来的船不仅仅是上次从这里贩了货的商人,有一队排得紧密而又与其他船稍稍隔开一些的船舶。显然他们是一家的大船,倘若仔细看一下的话就知道,那是蒲家的船队。
    泉州的蒲家,那自然是财雄势大的。赵明卓按人之常情在心里猜,恐怕泉州那里的新货的生意,全都归了蒲家所有吧。虽然稍稍有些妒忌,但他也没有什么不满,毕竟济州岛上那是蒲金书在做主,他父亲蒲寿庚自然也该得些好处才对。
    心中唯一真正不满的就是,他可是真经的大宋皇族,到了索科特拉岛也就是现在的华夏岛上,居然只是被传说中的岛主——那个民族王妃请吃了一顿饭,就再也没有优惠了。在这儿没有什么皇家的尊贵,有的只是《神州律》。
    要赵明卓说,那是一部顶不讲理的律法。且不说什么法不责大夫,最少也该法不责皇吧。然而,那位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请他吃饭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他,这《神州律》连赵伏bō都得守,别说其他人了,自然更加要守了。
    倘若要翻开《神州律》来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