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你这条老狗,既然如此,就不要怪赵某心狠手辣了!”
    虽然此刻的情势已经有些危急,但赵旭心中并不紧张。他听到了连续的迄今的震天雷的爆炸声。猜测可能城头下面等候登城的敌军,会受到大量的杀伤。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这一次夜袭,也不完全是件坏事。
    带着这些想法,他骑着自己的白马,飞快怕赶到靠近阿拉伯河那一面的城墙那里。从城墙的塔楼上照过去的探照灯的光明里,他看得到登上城墙的敌军穿着老式的弓手的盔甲。仔细看一下,他们在城头上倒没有多少人。
    “来人,传我的令,找些好弓手,远远的把那些家伙打发了。城头上的敌军少一个,我们打胜这一仗的可能xì;ng就多些。另外,调台mé;n霹雳炮和雨点炮过来,如果实在不行,就朝着敌军人多的地方轰。”
    手下的心里冷了起来,固然是因为这凌晨冰冷的空气。但未尝不是因为赵旭冰冷的心肠,看他的模样,倘若城头上的局势逆转的话,他就会用那些要命的东西进行覆盖式的轰击。在这么近的距离下,城头上的人恐怕都活不下去。
    心中如此想着,但还是拿出铜号,吹出要好弓手集合的调子。同时心中祈求,还是要弓手们的本领更好些吧,只要城头上的仗羽林庄的人还在上风,那赵旭未必就会做出那样令人齿冷的事情来。
    喊杀声,在这黎明即将到来前的黑暗之中,变得更加响亮。一从从的箭枝仿佛大雨一样泼向城头。城头下,挤着等待登城的士兵的地方,一团团的火光不停的在爆鸣中升腾而起。士兵们在炮火之中呻yí;n着、推挤着、惨叫着。
    后续的士兵都在这惨景之中被震惊了,他们茫然的停下脚步,不知道凭着自己手中的钢刀与自己的战技,是不是能够打败这些已经拥有了火器的敌人。
    这种怀疑让他们的脚步慢下来,让更多的人从炮火肆虏下逃向安全的远方。而已经登上城头的士兵,则在绝望之后,继续挥动他们的长刀!
9章 他们没资格
    第一缕朝阳升腾天空,这时城头的搏杀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手中的斩将刀给人的感觉越来越沉重,侧面飞来的射击准确的羽箭数量也越来越多。所有已经在城头的人感觉得到,他们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而且他们无路可去。
    城墙边还竖着的梯子,被从塔楼射下的火箭引燃,攀登城墙的士兵越来越少。他们发现,在城墙下十米之内,那几乎是必死的区域。一个个如同石头机的瓷罐被从城头抛下来,落地之后就会爆发出一大团的火球,许多人被细小的飞舞的瓷片割伤。飞舞起起来的小瓷片,比起刀子要锋利的多。
    它们呼啸着掠过皮甲,根本不受丝毫阻挡。倘若割在皮肤,就是一条大大的皮肉向外翻卷着的使人担心的巨大口子。不要去体验,只要用想的,在回去营地的路,没有被流血流死的话,那就要用残余的体力,却应付了产生可怕疼痛的酒精的清洗与针线的缝合。
    那是一种要命的疼痛,多少在战场英勇无畏的士兵,在面对那种连续不断的,在强烈疼痛中的治疗,宁愿就那么死去,也不想体验那种痛苦。
    因为连续的拼杀,手中的斩将刀只能被动的一下下挥舞着,抵挡不断到来的刀锋、槊刃。至于箭枝,弓手的盔甲对于滑轮弓射出的箭,一点阻挡的能力都没有,就只好随它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后续登城部队补充的,已经攀登城墙的勃撒罗行省的士兵,在不可抗拒的打击下,慢慢向登城的地方退缩。当赵旭手下的3000名骑兵的力量完全发挥出来的时候,城头的所有勃撒罗士兵的士兵再度崩溃。
    最后一个士兵被砍倒在地,他的身体还在不停的抽搐着,眼睛还想望望天空寻求最后一次祈祷时。突然脸被踩了一只脚,接着那只脚的评价发出欢呼声。随着城头响起,仿佛吹开了云雾的风那样的欢呼时,勃撒罗总督巴哈依知道,这一次的夜袭彻底输了。
    可还没等他开始沮丧,就看到羽林庄的大门敞开了,一些身穿着明亮盔甲,担着雪亮长刀的骑兵,就像是明亮的汹涌着激流的小溪从城门洞里冲了出来。勃撒罗总督巴哈依大声吼叫着,他不能让这些步兵,又成为什么烟雾弹。毕竟失去了他们的话,那么这围城之战,恐怕就战不起来了。
    “他们反攻了,叫骑兵过来列阵,城的步兵快往回跑!”
    听到营地的号角,久战之后伤痕累累的步兵开始拼命向回跑起来。曾经让他们憎恨的,几乎起不到防护作用的弓手的盔甲,这时却因为它的轻盈而给步兵们活命的机会。
    “等等我,弟兄们,我是你们的兄弟啊,不要抛下我……?”
    轻伤的人拼命可以向前跑,伤势稍微重一些的士兵,就被抛在昨天就倒在地下的,已经被夜间的寒冷冻硬的尸体旁。向着正在飞快逃回大营的士兵伸着他们的手,拼命的叫喊着。虽然他们知道,“紧急回营”这样的命令,要求他的弟兄们以快速回营为目标,而不及于其他。他们尚且可以抛弃自己的武器,别说受伤的人了。
    看着逃跑的弟兄们,再看看身边那些穿着明亮的步人甲,但已经散发一股臭味的尸体,伤兵们明白,他们的生命也已经到了将要结束的时候了。
    但生命总是可贵的,尤其对于其个人来说就更是如此。就算平时的生活不如意,使人起过放弃生命的念头。但当生命真的要失去的时候,相信所有人都会明白,它真正的可贵处。套一句现成的话就是——如果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身后响亮的传令声响起来,接着是骑兵们冲锋时的马蹄声。起先马儿是小跑着,但随着骑兵们的加速,它们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马蹄声就像是最激烈的鼓点那样,响起来的时候沉重而对令人惊心动魄。
    “啊……万能的真主阿拉……”
    疾驰的雷声一样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躺在地下的伤员们绝望了。他们仰望着天空,向真正安拉祈求他们的灵魂受到关照之后,就闭眼睛紧紧咬着牙,从喉咙里发出毫不压抑的,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的吼声。
    就在伤兵们一喊声没有结束的时候,无数的马蹄已经降临到他们的身。无论是他们还是昨天已经战死在这儿的士兵,都在翻飞的马蹄的蹄铁下血肉横飞。骑兵冲锋时的马蹄声,也让他们的喊声完全被彻底淹没。
    冲锋的骑兵们,还是按照马穆鲁克骑兵的习惯,单手持着手中的中华槊。多数骑兵的作法,都是如果需要的话,他们会第一时间扔掉手中的中华槊,以与对方使用斩将刀进行搏杀。这与大宋羽林军双手持槊,以发挥中华槊最大作战威力的想法相左。
    倘若是这种单手持槊的进攻,不如使用欧洲骑兵的骑枪。免长也够重,只一撞之下就可以扔掉。在使用时只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对方的骑枪刺中就好。但中华槊因为槊杆材料的使用,受过槊法训练的士兵,在两支骑兵相撞的一瞬间,可以用手中的中华槊挑开对方的长兵器,并随后进行比马刀更有效的刺杀。
    这显然比起欧洲、阿拉伯人使用骑兵的本领更加高明。可惜的是,大宋错馈的朝廷,成群的奸佞,有哪一个会把征服这些外族的目标放在自己的心呢。一个个热衷于权谋,热衷与内斗。倘若纵观整个历史,只有一个词可以用来贴切的评价——&B。
    大唐王朝的铁猛兽,就终于在这些&B手中。倘若不是他们,当年就不会是什么蒙古人横扫欧亚,因为与大唐铁骑相比,他们即不配没没有资格。
    骑兵的浪潮盖住了撤退中,仅仅只穿着老式弓手轻甲的步兵。长长的中华槊下,一个个士兵从背后被刺做了对穿。
    这一次勃撒罗总督巴哈依的损失大了!
10章 血色映朝阳
    好在,勃撒罗总督巴哈依早已经命令自己的骑兵列阵,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他们与羽林庄骑兵相比,也不会有什么劣势。
    大家全都一样,使用的是阿拉伯马。甚至勃撒罗总督巴哈依的手下使用的,同样是来自疾风庄的马匹。身的盔甲,也都是羽林铠系列里的骑兵甲。手中中华槊,鞍旁斩将刀。这在赵伏波征服亚丁行省的时候,还是大宋羽林军最重要的装备。
    当然,他更喜欢用远距离武器欺负人,往往他的对手还没有进入与他骑兵对抗的距离,就被被打的失去了对抗的机会。尤其在大宋羽林军有了“榴弹发射器”之后,这种在后世有着“没良心炮”之称的密集火力,使得世界多数的骑兵部队,失去了与大宋羽林军骑兵对抗的资格。
    不是他们骑兵的作战能力差,也不是他们战马的速度不够快,面对密集的“榴弹发射器”的火力。以及那些“定向雷”小铁弹,他们没有与大宋羽林军骑兵相撞的可能。这也是大宋羽林军的骑兵,正在演化成使用步枪的轻骑兵的原因。
    正如同戴旭先生的《盛世狼烟》中所表达的,技术的差异,必然导致了单方面的屠杀。这不是可以讨论的什么话题,从世界战争史来看,这就是真理。
    但就羽林庄与勃撒罗骑兵的对抗,却是处于同一技术水平之的,稍有不公平的对抗。相对而言,羽林庄的骑兵因为对步兵的追杀,队形已经稍稍散乱。而勃撒罗的骑兵,则因为刚刚启动,他们战马的速度还没有跟,所以在骑兵的对抗中会处于劣势的地位。
    羽林庄城头的赵旭,此刻面对着初升的朝阳,全然没有因为缺乏睡眠而有什么不适。相反面对他此生第一次看到的骑兵对抗,而显得特别兴奋。
    “叫骑兵保持队形,如果乱了阵形的话,我恐怕这一阵我们要吃亏的!”
    他原本想要雨点炮与霹雳炮给自己的骑兵一些支援火力。但他的火炮的攻击距离实在不值一提。对于两只高机动性对抗的骑兵,起不到什么作用。好在赵旭还读过些兵,懂得得骑兵队形的散乱,将使他们冲击的力量大为减弱。因此他并不打算让自己的骑兵,在这样的冲击之中受到太多的伤害。毕竟后面的仗还要靠他们去打不是,尤其攻击勃撒罗行省的时候,机动兵力总是由他们担当的。
    “轰……”
    骑兵的冲撞声在战场响起来,一排排一列列无所畏惧。前面的人被中华槊刺穿的身体,后面的人就大喊一声,把手中的长槊攮过去。相撞的瞬间,立即就是血肉横飞的时刻。被的战马发出悲切的长嘶,被刺中的人,则紧紧抓着自己胸前透体而出的中华槊。
    随着激烈对撞之后,双方的战马疾驰取得的冲力这时几乎被完全消耗掉。原因在于这不是使用骑枪在与阿拉伯人的长矛对抗,他们使用的都是中华槊。但都照着那种没技巧的冲击方式,凭力量与冲击来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纠缠在一起几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士兵们抛弃了手中的中华槊,在这从挤人、马挨马的战场,再谈什么挥舞起长长的中华槊,已经是一种奢侈的想法了。索性士兵们都抛掉了手中的长槊,拽出马鞍旁的斩将刀。
    在朝阳下,穿着同样明亮的盔甲,使用着几乎同样武器的骑兵在拼命厮杀着。他们的马蹄下,是刚刚掉下马的,不知道哪一方的人在拼命的喊叫着、挣扎着。
    猛力挥动斩将刀,被砍中脖子的人,头颅飞向空中。热血在他身体倒下之前,远远的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