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7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看出来,那地图并不是很详细。
    木刺夷派对于外人来说,那是神秘的不得了。在整个阿拉伯帝国而言,对于他们即讨厌又感觉到无奈。因为没人知道他们的鹫巢在哪里,就算抓住一两个刺客,也找不到他们的大本营。就算是集合起来大军,也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去攻。因为赵纬南对木刺夷派的管理,整个山中的情况并不为外人所知,因此那儿有些什么外面的人是不知道的。
    就算是此刻蒙古大军进攻的时候,也不过是找了几个熟悉附近山区的阿拉伯人,对于地形多数都是自己去看的。也是蒙古人有着足够的悍勇,不然也打不到山中那么远的地方。不过蒙古人最近吃了大亏,估计他们还得要停一段时间才会再度发展进攻,想来眼前的这位未来的华夏之主,总有时间集结起兵力,向蒙古人发动进攻的。
    所有人都在猜测,赵伏波什么时候会向蒙古人动手。不过今天给赵伏波送地图的哈桑知道,对蒙古人动不动手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赵伏波不会让赵旭跑了。而赵旭在哪里呢,大约除过哈桑之外,别人又都是不清楚的。
70章 更像是将军
    令赵伏波没有想到的是,与华夏城的情报系统相比,哈桑所建立的以商业流通者的传闻为基础的消息居然也不慢蒙古人的确最后在木刺夷国所据守的山中吃了大亏就在赵伏波率军攻打勃撒罗的短短两天之中,木刺夷战场上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前次说到,赵纬南打算集中兵力打击入侵的蒙古军队之一路,他们的目标就是亲王旭烈兀所率的军队亲王旭烈兀是蒙古军队之中杰出的军事统帅,18岁那年,他随堂兄拔都远征,横贯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在与匈牙利马札尔人的战争中,他与不台分兵五路,大败马札尔军队于都宁河
    可在这木刺夷派的山中,他却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倒不是木刺夷派的刺客如何厉害,而是他惊讶于木刺夷派的火器实在是凶猛致极他们拥有手榴弹、地雷、轮回炮等多种武器,与赛因汗拔都的遭遇相似,亲王旭烈兀的军队同样受到了多次的夜袭
    只是因为他手下没有如同潘建安那样的,让赵伏波的母亲——“百变圣女”娥吉塔妮那么恨的人,因为亲王旭烈兀的进军也就没有像赛因汗拔都手下进军时那么困难他命手下大将怯的不花与郭侃作为前锋,前者是景教教徒,事实上景教即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这也是蒙古人中基督教的一派
    景教早在公元431年,就因为基督教派内部的争斗,而被宣布为异端直到1539年宗教改革时,神学家马丁·路德在他撰写的《宗教会议及教会论》中,才十分明确的否定聂斯脱里为异端当然这与赵伏波没有关系,与未来的地球上的帝王们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因为与教皇的交易中表示,教皇将来必须约束自己的教士只呆在一定纬度的一侧,越过者格杀勿论当然不是华夏人杀,是阿拉伯人与基督教自己“宗教裁判所”去杀另外就是欧洲的与华夏结盟的那些君主,教皇对于王位只有授予权,而没有决定权而这个交易的前提是,现任教皇还能活下去华夏国当然不会做什么因为宗教而屠灭某一个教派的残酷行动,但会杀教皇,会杀教皇的忠诚分子即从上往下,对于基督教进行清洗
    事实证明,越是有权的政客越怕死,越容易被死所威胁前次的欧洲之行,与教皇军的战斗,早就让他明白,倘若论及武力,那比起那位“阿拉丁——阿卡德大帝——华夏皇帝”那是差在太远了,除非他真的能请上帝出来说话,不然他什么也做不了
    解决了欧洲事项,现在自然就要再解决阿拉伯帝国与蒙古人的问题,在这里解决问题之后,自然回去就只剩下解决大宋的问题其实那都不是问题,因为那时赵伏波的手下大概就有了10万之众了,剿灭任何势力都不过是一种非对称式的作战
    在怯的不花与郭侃的进攻下,亲王旭烈兀的军队进展也算是顺利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消息的隔绝,另外三路却不得不停下暂时修整一下原本的四路齐攻,也变成了他的孤军冒进而这就是赵纬南一直期待的机会,集中木刺夷派的全部兵力,对蒙古亲王旭烈兀的军队进行猛烈的攻击
    “这些家伙的关卡真不容易进攻”
    怯的不花作为景教教徒,他盔甲的外面带着一个银制的十字架,离老远就看得清清楚楚而郭侃因为与阿米娜的友好关系,他得到的是一付赵伏波他们在欧洲时穿的那种防护严密的板式盔甲因为欧洲人在盔甲上的爱好,那种盔甲此刻正在向欧洲大规模销售
    至于郭侃的那付盔甲,他当然不敢留着,上缴给了亲王旭烈兀只不过亲王旭烈兀却是个豪爽的武将,随即就又把那身盔甲赐予了他因此此刻他倒像是前军的主帅一样威风凛凛,怯的不花的那身羽林铠系统的将军甲明眼一看,就要低上一筹的
    “将军说的极是,我看这木刺夷人也挺厉害,他们拼起命来凶猛的很只不过不如我们蒙古士兵就是了,只是最近受伤的将士与马匹甚重,因此常常让末将有些担心”
    郭侃率领的骑兵,是亲王旭烈兀手下最为精锐的骑兵他们的任务是在怯的不花打开了通道之后,就迅向前攻击,以切断敌军的后援与补给往往就可以把敌军困死在座山上但木刺夷派诸多的火器,也给蒙古人造成了许多的伤亡这让郭侃担心,要不了多久他们的前锋就会因为伤兵太多,而丧失进攻的能力
    这时的蒙古军能打仗,这是不容置疑的按照历史的记载,蒙古人在西征时败过一次,恰是怯的不花与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进行的战争,2万蒙古军队对付12万马穆鲁克骑兵起初一切倒也顺利,但蒙哥汗在钓鱼城下之死,以及失去了十字军国家的支持,令蒙古军大败2万人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怯的不花也光荣战死
    这样的历史记载绝对是一种光荣,但在这儿木刺国因为有了赵纬南的治理,以及来自黄沙城的大量兵器,他们的防御能力变得强大起来,蒙古军第进攻一步都变得相当困难,这才是郭侃说那一番话的用意
    怯的不花没有回答,只是捋着自己胡子的时候斜着眼睛看了身上盔甲精良的郭侃一眼他手手拿着一杆与其他人全都不一样的宋人用的大枪,身上穿的盔甲也是与所有的人都不一样的,黄沙城赠送他的盔甲这一切都让郭侃有着另类的风采,甚至比他像是前锋军的将军
    “郭千户不必担心,我军士兵如虹,攻下敌方主阵只在旦夕之间至于说伤亡众多,我看倒也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打仗还有不死人的么?”
71章 埋伏进行时
    章节目录'71章 埋伏进行时
    ………………………………
    面对骄横的怯的不花,郭侃知道自己不能再说了。。在蒙古军中,汉人的身分总是需要忌讳的。这时他想到魏臻告诉他的,华夏岛上无汉人,但华夏岛上有的只是华夏之族。大家该记得“华夏族”的定义,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恰恰是魏臻告诉他的“华夏族”的定义,才最让郭侃心动不已。也恰恰是魏臻告诉他的,《华夏律》的规定也最让他动心。汉人,这个在东方最为富庶也最常受异族入侵的民族,常常令郭侃心痛不已。但作为随着家族一起从金并入蒙的人,他什么也不能说。
    虽然无论汉人做的再好,无论汉人再优秀,无论在金、在蒙都不过是第二等的人臣民。可当魏臻给他说《华夏律》的时候,他知道华夏人是天下第一等的人。原因无他,因为他们在他们来说,华夏人的安全第一,而不是像过去的皇帝那样,他皇族的安全第一。
    事实这不过是一个辩证法,那就是目光只及皇族安全的君主,到最后难免亡国灭种。就例如南宋的赵家一样,受尽屈辱最后全家死光光。事实上依然还是那句话,那种只及于自己家,而漠视臣民权利,又愚蠢的杀掉国家真正的忠良。这么S。B的人是谁,相信地球人全知道。看看我们中国的海疆,看看我们的地图,看看我们失去的领土、领海!
    郭侃叹了口气,就不再说下去。作为郭子仪的子孙,他唯一的只能是叹息一声。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对。至于说大宋,那在他心中是没有半点分量的。皇帝昏庸、高官贪酷、岁付财帛求媚于异族,根本就不是一个有指望的朝廷。
    倒是魏臻嘴里那个华夏,当是个万众归心之所在。据魏臻所言,归附其岛的汉人甚众,且法治严明。对臣民施之以仁义,对外族施之以铁血。虽然手段残酷了些,怎奈华夏军武力极强,纵有些反抗也如海里之浪花,没有半点用处。试看其以2000余众败亚丁联军,又败十数万十字军,马踏欧洲教皇军,其军势之强世无可匹。奈何华夏岛与大宋相隔万里之遥,也不知道何时才可以还华夏人一个重现汉唐雄风的华夏。
    “倘若那个济王千岁真个建了个华夏,那恐怕才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是耳听为虚,眼见之事方为实也!”
    想着这些做梦也不敢出口的事情,郭侃只好停了放送,去看这群山。木刺夷派盘据之山地,俱是那种红色石山,不但前进不易甚至连马儿吃的草也无处去寻。郭侃已经开始担心,如此四面分兵,虽然能够收全歼之效。然而,四处分兵也致命军力薄弱容易为敌军所乘。
    弯弯曲曲的山道一直向前延伸,红色的石山上连一点绿色都看不到。而且山道狭窄难行,就算有一两处宽阔之地,也都被对方修筑了如同城墙一样的关隘又布以重兵,想要通过哪里那么容易的事情。时间随着敦侃的沉默不语飞快就变得黯淡下来,一些鸟儿发出的尖锐叫声,在山谷里远远的传出去。
    听着那叫声,郭侃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不过看了看此处的山势,他又放下心来。此处的山势开阔起来,像如同一个葫芦那样,出口窄、进口宽。远处全都是悬崖峭壁,深沟险豁是个易守难攻之处。前面的出口,则直直的耸起了一道如同关隘样的石壁,那出口却只有一条容两马并骑的小道。
    虽然明天的进军或者会有什么难度,但今天夜里的扎营大约也不是什么难事。郭侃看怯的不花还有进军的打算,忙向他提出建立。
    “将军此去前面道路狭窄,恐怕敌方容易埋伏。不若今天夜里暂且扎营,末将愿率骑兵前面探路。如若安然无恙,明日大军再进之时必然迅速!”
    郭侃说的话有道理,这里宽阔平坦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正是适合扎营的地方。就算是敌军想要来偷袭,也不是一个容易得手的地方。但倘若再向前进,大军陷入那狭窄通道里的时候,恐怕遇袭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
    的确郭侃的建议是有道理的,因为前面是一条长达30里的狭窄小道。小道两侧又都是15~6米高的悬崖,真要让怯的不花统帅的5000前锋全都进去了,只怕一夜之间就要全军覆灭了。怯的不花抬头看了一眼太阳,又看了看周边的山势,他看着郭侃的目光之中全都是鄙夷。
    固然那是一处极容易极险要的地方,但他可不打算一直留在这儿。而且看此处平坦安全,不若留给后面的亲王旭烈兀率领的1大军扎营更好些。而自己也好再向前去,就算那里有什么埋伏,到时还退不出来吗?
    “不必担心,那里虽然地势险要,但我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