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模拟城市-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牛同样不敢轻举妄动,有时候“抱残守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最起码比“鸡飞蛋打”强上许多。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想惹麻烦,麻烦自己找上门来。
    篇后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帮忙投票和收藏,谢谢!
正文 第79章 黄巾起兮(中)
    双方阵营的玩家尽情渲泻战斗漏*点的时候,NPC势力也没有闲着,黄巾军主动发动了进攻,大汉部队也陆续投放进战场。
    一如历史,黄巾起义发动时,主力集中在巨鹿、颖川、南阳三地,各自为战。“大贤良师”张角也有了新的称号:天公将军,其两个兄弟张宝和张梁,也分别以“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自居,包揽天地人,一门三将军,锋头之劲无人能及。
    连年的天灾人祸以及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已经动摇了大汉朝的根本。黄巾军攻打州郡、焚烧官府、没收豪强财产,地方官员望风而逃。起义初期,黄巾军几乎没费多大功夫便取得了累累果实,更多生活困苦的农民加入了黄巾的行列。不到十天,天下响应,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露头,不管跟黄巾军有没关系,大多也自称是黄巾军。
    黄巾军在战役初期明显掌握了主动,处于战略性进攻阶段,大汉朝廷猝不及防之下,丢失城池损兵折将,显得颇为狼狈。唯一保持对攻态势的只有大汉阵营的冒险类玩家,勇气固然可嘉,结果却相当难看。
    如果只是对付黄巾阵营的玩家,大汉阵营的这些玩家至少不会处于下风,但黄巾军加入战团后一切都变了。即使黄巾这样的农民部队,也不是现在的玩家能轻易对付的,壮志未酬身先死,空留下斑斑血泪和等级损失。
    开战没多久,张曼成领导的南阳黄巾军就攻破了南阳郡城,杀了郡守褚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官军其实很菜”。受到同伴胜利的激励,各地黄巾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众多城池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被攻破。
    黄巾军在攻击城池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伟大战略。随着黄巾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队伍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着,黄巾军的粮食供应已经成了大问题,投军的基本都是吃不上饭的贫苦百姓,自然不能指望他们人人带着几百石粮食来。而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蛋子在正面战场上所起的作用实在有限,这让黄巾的头领们甚是苦恼。
    投军的战士,带着一腔热血而来,即使没什么战斗力,也不可能拒之门外。为了不让这些人成为“负累”,各州郡的黄巾头领们不约而同地开辟了第二战场,将日渐臃肿的部队分派到各个区域,对乡镇和村庄进行“扫荡”。一来可以让他们以战养战自给自足,二来还希冀在小规模的战斗中达到练兵的目的。
    事实上黄巾军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手,朝廷官吏大多被吓破了胆,甚至只需要几声吆喝就能兵不血刃地“攻打”下一座城池。现在用不了太多人在正面战场上。
    在这样的情形下,朝廷阵营的领主类玩家,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
    ****************************
    青州的黄巾首领卜已同样也对村镇派出了部队,六个分队被分别投放到青州六郡。最开始每队的人手只有2000人,但对付一般村镇已经绰绰有余了,这些黄巾小部队还没到,朝廷的官吏早逃得不见踪影。一路攻击村镇,开仓赈民,顺便将不幸跑得慢的官吏修理一番,加入黄巾的百姓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大。
    黄巾小头目宋钟,奉命带着部队在齐国郡转战,有了独挡一面机会后宋钟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短短三天时间里,马不停蹄兵不血刃连续“喊”破八个系统村镇,2000人的队伍已经变成了12000人,虽然其中很多都是老弱妇孺,但这样的成绩已相当可喜。宋钟甚至开始有一点点自我崇拜,有些痛恨身不逢时,田间耕作将自己这样的军事天赋埋没了数十年。
    攻击村镇,带着一万多人上路明显过于招摇,而且严重的浪费资源。宋钟将人手重新整合为六队,每队二千人。派出四队各自行动,宋钟自己带着两队人坐镇下邳居中策应——下邳已经被黄巾主力部队攻破。
    部队减肥后步伐轻快了许多,四路人马各自按照预设范围活动,不会有撞车的危险。每天都会有战报送到宋钟的手上,部队去了哪里、战斗情况说明、战斗收获、下一步目标等等都会有详细地汇报,宋钟的指示也会通过这些传令兵传达出去。
    就在分兵后的第二天,宋钟便收到两份战报:居然有村镇反抗黄巾军的解放战争!
    自从宋钟领兵行动之后一路上长驱直入,还没有遇到敢于反抗的村镇。这得归功于乡镇的防卫力量薄弱,加之官吏也无心抵抗,宋钟一路上春风得意马蹄疾。
    不过宋钟似乎忘了,之前为了快速发展,“攻”破的村镇都是系统村镇,毕竟系统村镇无论规模还是物资储备都较为出众。异人所建立的村庄,似乎还没来得及问津,分兵之后异人的领地也就被列入征讨名单。
    在宋钟的意识里,“异人”就是怪物的代名词,永远不死永远无畏,对于这样的怪物,宋钟还是愿意给予必要的“尊重”。不过这种“尊重”只能埋藏在心底,战争时期没什么人情好讲,如果因为惧怕而不去动异人的领地,那么黄巾头领的屠刀就会先砍下他的脑袋。
    事实上宋钟对于玩家的实力依然是不屑一顾。领主类玩家的领地,在宋钟眼里完全就是不设防的酒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从实力分析来看,宋钟并没有犯错,唯一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领主类玩家对于领地的狂热和依恋!如果失去领地,那么领主玩家这么久的辛苦就白费了,因此就算面对攻击时敌众我寡势单力孤,与领地共存亡永远都是领主玩家的不二选择。
    宋钟手里的战报中有两支队伍遇到了领主类玩家的顽强抵抗,其中一个领地被夷为平地,村庄在神州除名;
    另一个领地居然让自己的队伍吃了大亏。带队的小头目当场被杀,想进去“解放”劳动人民的黄巾军,也被杀了100多人,幸好领地外的黄巾军并没受到攻击,目前就地休整等待宋钟的决定。
    “凤翔镇,我跟你没完!”宋钟眼里喷出火星来,被杀的小头目是宋钟的表弟。
    篇后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帮忙投票和收藏,谢谢!
正文 第80章 黄巾起兮(下)
    自从黄巾战役开始之后,凤翔镇就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居民被告诫尽可能减少外出,当购买的最后一批粮食运回领地之后,凤翔镇两支部队外出拉练也暂时停了下来。
    阿牛现阶段的策略就是“闭关锁国”。
    黄巾战役前期,黄巾有一段相当长的强势期,在这个时期与黄巾硬碰硬明显不会占到太大便宜,何况阿牛把领地里的士兵看得比自己的命都还重。所以现阶段的防御姿态似乎就是最好的选择。
    被动地等待时机出现,实在不是阿牛喜欢的风格,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如果历史进程没有提前,那么阿牛怎么也不会甘愿当缩头乌龟!但……那毕竟只是“如果”而已。为了能捱过黄巾声势最盛的这段时间,静待时局的发展,阿牛选择了忍。
    作为大汉阵营的一员,阿牛也没忘记向州府要求保护,事实上加入阵营后不到十分钟,凤翔镇的使者就已经向州府进发,阿牛的动作不可谓不快。不过州府的拒绝来得也不慢,现在到处都是黄巾,州府现在也被迫防守坚城,哪会有工夫理会区区小镇!
    实际上黄巾军对领主玩家的领地并不是很感兴趣。黄巾起义要推翻的是大汉朝廷,那么系统城镇显然是更好的打击对象。南阳的黄巾军已经攻杀了郡守,难道青州的黄巾还要总跟异人村长、镇长过不去?在黄巾军眼里,这些异人领主也就是些小鱼小虾罢了,甚至连个“朝廷命官”都没混上——阿牛被任命为廷掾的事情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的肥猪肥羊都在系统城镇里等着挨打呢。
    黄巾军在乡镇行动,主要目的不外乎两个:掠夺资源和壮大部队,如果碰上没跑掉的官吏,斗争一番也是很好的消遣。问题是这两大目标都很难在领主玩家那里实现。
    资源方面。游戏开始不过两个月时间,领主玩家的领地无法跟经营多年的系统城镇相比,没有多少油水可捞。有些黄巾军不信邪,在遭到激烈反抗并且损失一些人手之后,也没能在村庄能搜出多少物资。打领主玩家显然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人口方面。黄巾军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不造反即饿死”的百姓,领主玩家的领地虽然规模不大,但为了留住乃至吸引人口,最起码温饱问题解决得不错。既然有吃有喝,淳朴的百姓谁会有造反的兴趣?也只有系统城镇中的官吏才不会关心百姓的死活。
    这也使得战役进行到现在,参战的领主中,虽然已经有上百个领地被人道毁灭,但总体而言领主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五万多个领地,三天时间只被灭了百多个,在烽烟四起的战役中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按照之前的态势发展下去,阿牛的凤翔镇完全有望平稳地等到战局的逆转,如果不是宋钟的表弟带着两千名黄巾来串门。
    ****************************
    宋钟的表弟杨牯单独带队后的第一站,目标直指阿牛的凤翔镇。
    虽然绝大多数领主的领地只能用一个“穷”字形容,但阿牛的凤翔镇明显不包括在里面。对于天下第一镇和郑阿牛的种种事迹,很多NPC都有耳闻,堂堂天下第一镇,应该不至于穷得叮当响吧!
    阿牛不过一小小镇长,平时也没听说有什么恶行。前有青州山贼全体投顺,后有“募民令”、“募匠令”通告全国,阿牛在NPC中的名声也不单单是一个“好”字能形容的。
    杨牯去凤翔镇也没打算将阿牛砍了祭旗,只是一来顺路,二来希望从凤翔镇这里捎点粮食和物资上路。但双方现在处于对立状态,要想让阿牛乖乖地奉献点物资出来,前期的威慑工作还是得做足功夫。不把自己的威武雄壮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哪能得到足够的好处!
    乱世中,秩序建立在实力之上!
    杨牯带着部队远在凤翔镇外十里地时,阿牛已经得到了消息:二千余黄巾军正向领地靠近,除开其中的老弱妇孺,青壮男丁约八百人。
    凤翔镇的军事力量立刻行动起来,既然黄巾军打上门来,阿牛又没有本事把领地打包带走,只得准备迎战。
    当黄巾军到凤翔镇时,120名“先登死士”已经在镇外列阵欢迎,鞠义一马当先迎着杨牯,目闪寒芒却一言不发。
    面对这样的“欢迎”仪仗队,杨牯压根就快乐不起来。
    虽然凤翔镇只派出了120人的部队,但气势沉凝训练有素,显然不是一般的杂牌部队。杨牯这边虽然人多势众,但大多都是刚收编的百姓,真正拿得出手的战士实在没几个。
    既然已经来了,当然没理由就这么空着手回去。虽然知道凤翔镇的人不太好惹,但杨牯还是坚信2000农民军还是可以击败100多名士兵,只是付出些代价无法避免。就算这次自己搞不定,后面大部队接着来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